登陆注册
3193100000014

第14章 库里肖夫的遗产(2)

每一组观众只看一个镜头组,并且是被任意指派的。我们告诉观众,我们对表演的评价需要他们的帮助,并且给了他们一张问卷来写下他们的评价。问卷是汇总了各种情感的一张表格,包括库里肖夫实验的那些观众所宣称的情感,也包括被保罗·埃克曼(Paul Ekman)和华勒斯·弗雷森(Wallace Friesen)识别为作为面部表情的基础的各种普遍的情感。所谓“普遍的情感”,又称“基本情感”(basic emotions),即不同文化中的人群都可能通过同样的面部表情表现出来的情感。埃克曼列举了七种这样的基本情感,包括恐惧、愤怒、悲伤等等。而另一些情感,例如“屈辱”、“尴尬”等等,可能随着不同的文化而有不同的发生条件,并且有不同的面部和身体表现。]。问卷表上的情感包括高兴、悲伤、愤怒、恐惧、厌恶、惊奇、饥饿。此外,观众也可以在“无情感”上打钩,也可以在“其他”上打钩,但后者要求他们填出自己感受到的演员所传达的情感。我们介绍录像带中的模特是个演员,要求观众评价他的“表演”,这样,我们努力把这样一个假定灌输给他们:即将开始的是某种类型的表演。

这样,我们设法为库里肖夫效应的产生制造了一切机会。普林斯的调查对象是亚特兰大州立大学的学生,并且特意排除了电影学专业的学生,因为正如实验1所表明的,电影专业的学生往往会自动把实验与库里肖夫效应联系起来。

这次实验的结果并不倾向于证明库里肖夫效应。在每一组中,大多数被试的报告是演员没有展现任何情感。看“一碗热汤”镜头组的被试68%报告演员没有展示任何情感,而看“孩子”和“棺材”镜头组的被试做出同样回答的占61%。

更重要的是,“库里肖夫效应”不仅宣称观众“看见”了情感,还宣称观众看见的恰恰是那种根据镜头间的关系推断出来的情感,例如在“死去的女人”镜头组合中出现的“悲伤”,“小孩”镜头组合中出现的“喜悦”。然而这次实验中,虽然有30%左右的观众报告看见演员展示出某种情感,但并不倾向于识别出预期的目标情感。普林斯承认自己构造的镜头组对库里肖夫效应给出的是一种极为保守的检测,因为画面内部的关联性提示被保持在最小。在普多夫金的描述中,它们明显正是这样的:重要的是剪辑而不是画面内部的信息。只有摄影机的角度、演员凝视的方向和用光确立了这些镜头的持续性提示,这意味着画面之间最重要的解释性联结需要由观众的心理活动来补充,但是观众并没有去补充它们,多数观众感到演员的面部表情并未发生变化。

为什么这个近乎完美的复制性实验,结论却与原来的实验相悖?普林斯并没有武断地宣称库里肖夫效应无效,相反他分析了造成这种迥异的实验结果的几个可能的解释。第一个解释(也是普林斯认为“最糟糕的解释”)即像罗兰·巴特(R.Barthes)那样,归因于库里肖夫的观众的“天真”。按照巴特的说法,库里肖夫的观众也许就像传说中卢米埃尔时代被火车到来的画面吓跑的观众一样,分不清事实和错觉。普林斯认为这种解释很牵强,并且即便它适用于历史中的“天真观众”,这种意义上的库里肖夫效应也只能作为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历史现象,今天影视观众中已经不可能出现这一意义上的库里肖夫效应。

第二个可能的解释是,库里肖夫也许不明智地在他的被试中导入了某种回答问题的倾向。实验者的主观干预造成了对实验的“污染”,而他对此还一无所知,这是行为科学发展中被记录最多的现象。库里肖夫并没有作为一个社会科学家而受过训练,许多历史学家都指出,他明确地信奉一种来自于埃森鲍姆的蒙太奇理论立场,这一立场预先规定了蒙太奇效果应该存在,而他只是把科学当做为这一论点提供材料的手段。

而第三个可能的解释,也是普林斯认为对于今天的研究最有启发意义的解释,是库里肖夫原本的蒙太奇可能构造得比普林斯实验中的镜头组合复杂得多。如果在原来的那段镜头组合中使用的关联性提示更多,而不只是普多夫金所说的那么简单,那么普林斯的实验镜头组合就没有真正“复制”库里肖夫的镜头组合,而这可能正是造成观众反应不同的重要原因。

那段已经被战火毁掉的莫兹尤辛镜头组合,也许并不像库里肖夫和普多夫金所描述的那么简单。普林斯指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细节。其一,库里肖夫实验缺少一个“预备实验”环节。也就是说,莫兹尤辛的“不带任何表情的脸”没有经过预先的观众测试。在今天的心理学中,“中性的脸”(无表情的脸)和“表情模糊的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普林斯的实验增加了一个预备实验程序,即请一百多名电影专业的学生组成了一个“控制组”,让他们评估尚未置入镜头组合的那个单独的演员面部特写的表情。第一次拍摄的演员面部特写,尽管在拍摄时要求演员本人“不带任何表情”,但在控制组的评估中选择“无表情”的几率极低。多数人选择的是演员表现了某种情感,但他们对各种情感选项选择的差异之大,表明那个演员的表情是“模糊”的。普林斯不得不用另外的演员重新拍摄,直到控制组选择“无表情”的几率达到83%。并且普林斯也用那个“模糊表情”的演员镜头来构造了相应的三个镜头组合,并测试观众反应。与“无表情”的镜头组合相比,这个“模糊表情”的镜头组合产生库里肖夫效应的几率要大得多。其二,库里肖夫是从一部现成的影片中抽取了莫兹尤辛的特写,这使得莫兹尤辛的特写具有“模糊表情”的可能性极大。

普林斯认为,这表明库里肖夫效应是一个阈限现象,它只会在某个临界点之上出现。如果莫兹尤辛的脸不是“中性”的,而事实上存在某种“模糊”的表情,那么库里肖夫的被试也许更倾向于报告看见了某种情感。普林斯的实验结论指向这一方向,而对这次研究的逻辑性引申会涉及这样的设想:可以逐步增加各种关联性提示(例如朝向演员的摄影机运动使演员面部表情模糊化,使用音乐等等),直到达到某个阈限,在这个阈限上有充足的提示促使观众去推断演员展现的某种情感。很可能在有充足的关联性提示的情况下,库里肖夫效应能够被制造出来。要深入研究库里肖夫效应的意义,这种对阈限的寻求应该是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

认识到库里肖夫效应不可能像一条电影表意的“生产线”那样起作用,而是一个类似于“场域”的阈限现象,会使我们回过头来对电影史上的另一些“史实”持更谨慎的态度。

同类推荐
  •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历史是被描述的(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深入研究了中国电影历史的景观建构,从“历史是被描述的”这一角度观察了中国早期电影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反思中国电影史学进程,系统地探讨了中国电影走过的道路、积淀的艺术经验与理论精粹。
  •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舞蹈审美论

    “东方”这个词总是勾连着独特的美学意象和文化气质,“东方舞蹈”则是这种美学意象最为生动、可感的呈现。本书作者从“东方美学”的宏观视角对中国、日本、印度的传统舞蹈艺术进行了形态描述与学理分析相融合的研究,从身体观念、审美特征、美学气质与艺术精神四个层面论述了“东方舞蹈”的独特艺术魅力。
  • 孩子,这才是音乐

    孩子,这才是音乐

    本书从演奏家儿时与音乐之间的不解之缘落笔,展开了一段真实而精彩的成长故事,为广大热爱音乐的读者朋友们开启了一个纯然美妙的音乐艺术世界。字字句句,婉如一泓清曲,静心明理,带你找到音乐的源头。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剖析音乐学习的本质,以及音乐与心灵成长的关系,从自己三十余载的音乐学习,演奏教学,艺术创作与传播的成长经历中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学习音乐的方法、经验与乐趣,以及如何在生活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音乐生命之路,成就生命的艺术之美。
  •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著名音乐小品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音乐小品欣赏》主要内容包括:G弦上的咏叹调、皇家焰火音乐、小夜曲、G大调弦乐小夜曲、小步舞曲、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G大调小步舞曲、哀格蒙特序曲、致爱丽丝、D大调军队进行曲、邀舞、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热门推荐
  • 鬼胎山

    鬼胎山

    我叫钟石,是个外科医生。出了基地轮转后,我跟着老板去了漳州支医。去的时候刚好赶上夏季疫病高发期,县级卫生站要打发一个人再下基层,带着医疗队去村子里驻扎下来打疫苗。老板是不可能去的,这个活自然就落到我身上。第二天我就打包行李,出发去了林区里面的一个叫崔阳村的地方。崔阳村这一块,大部分的村落都算是重度贫困落后地区,不说网络信号、抽水马桶或者供电,光是饮水的安全都没法保证。我带着一个医疗队,共五个人,全都是男的,姑娘去不了这种地方。火车换小火车,小火车换大巴,大巴换电三轮,最后步行了三个小时才到。
  •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戴高乐(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本书以戴高乐将军奇峰迭起的一生传奇为主轴,通过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种种亲身经历的逼真摹写,全景式再现,并充分塑造了戴高乐将军坚忍不拔、锋芒毕露的“军人政治家”形象。
  • 九世倾城

    九世倾城

    胡菁因罪被囚在时空囚笼里。那个时间段里有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一群豪爽大方的将军,有各色的英俊少年……十六年一个循环,十六年期满,一切刷新重置。她只想在这段历史里小小的煽动一下翅膀,可一切却是无限穿越,无限重生,N次方的穿越,她如何破局?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我是丞相

    我是丞相

    武压吕布,脚踢刘备,拳打诸葛亮,干死袁绍。天下人,我谁都不服,我只服曹孟德。重生三国,江山美人我都要。吕布死!曹孟德称帝。
  • 九鬼一花

    九鬼一花

    她少不经事,误入歧途,如今幡然悔悟,想找个会做饭的男人,从此淡出江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
  •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本书回忆中国大学在晚清民国时期的整个进程,包括那时的大学、大学教师、大学生们,包括那些可歌可泣的人物,那些惊心动魄的场面,那些流芳青史的运动,那些意义非凡的事件,那些艰难、曲折、复杂、漫长的办学历程,那些或快乐有趣或感人肺腑的校园小插曲,那些振聋发聩、空谷足音的思想和言语,那些山水秀丽、楼宇精致、书声朗朗的校园。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关于1949年以前中国大学的百科全书;是中国近、现代大学发展史的“民间版”、“通俗版”、“故事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老一辈知识分子的朝圣之路。因为,那正是我们的魂,我们的根啊!
  • 欲望之舞

    欲望之舞

    这是一部颇具时代和生活特点的都市生活小说,通过女记者唐婉、商人李亿源、演员香雪俪等各色凡人在精神物质欲望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表演,勾勒出当代社会的众生百态,也展示了人在各种竞争中的情感世界,纷繁震撼。小说曲折哀婉,语言幽默风趣,可读性强,弘扬真善美,揭露假恶丑,针砭时弊,直抵人的心灵深处。作者为北京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欲望之舞》、《爱情多米诺》、《篮球少年》,中篇小说《燕泥香》、《相煎何太急》,短篇小说《走山》,以及多篇散文与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曾在《北京文学》、《青年文学》、《中国人物传记》等刊物发表作品。本书为第一届海峡两岸网络原创文学大赛入围作品。
  • 师父我想娶大师兄

    师父我想娶大师兄

    颜晓棠是将军府逃出来的野马驹,有才可貌不行。不过她觉得正好,大师兄有貌啊!至于才的话……听说以前很牛掰,现在就只会吐吐血,白白嘴唇,数铜板都没她利索。什么?你说师父容貌逆天,也可互补?no、no、no,师父乃天人之姿,我等凡人可配不上!她就一门心思地瞅着大师兄,至少这个努把力,还是能娶到手的……吧?为了娶大师兄,颜晓棠豁出去了——刚拜师就被追杀,她来想招躲;师门穷,她去挣钱;师父想重振,她管招兵买马。等一切水到渠成,大师兄还是又冰又扎的怎么破?颜晓棠:哼哼……到时候还由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