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300000005

第5章 中国近代著名报人成长规律探析(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救国虽为正途,效用却相当迂缓。林白水认识到这一点,决定选择另一条道路,用更加直接的启蒙、更加快捷的灌输、更加广泛的呼吁,以求尽快唤醒沉酣于梦魇之中的国人。1901年6月,杭州名士项藻馨创办《杭州白话报》,林白水受聘膺任主笔,以“宣樊”、“宣樊子”的笔名极力宣扬新政,批判封建迷信、国民吸食鸦片和逼迫妇女缠脚的行为。

1902年4月,林白水应蔡元培之邀前往上海,共同组织中国教育会。这多少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办理教育,暗中鼓吹革命”,其革命生涯由此翻开第一页。接着,他又与蔡元培等人创办了爱国女校、爱国学社及社刊《学生民界》,“鼓动反清革命,言论尤为激烈”。此外,他还为《苏报》撰写时评,一支判官笔犹如削铁如泥的宝刀,其锋利直追章太炎。林白水清理民族历史、抨击民族陋习、叙说民族灾难,对下层民众进行启蒙,其意图绝不仅仅停留在观念层面上,而在于号召民众起来革命,推翻清政府,以建立共和政治,挽救民族国家。

24年后,林白水撰文回忆这段经历,得意之情仍溢于言表:“说到《杭州白话报》,算是白话的老祖宗,我从杭州到上海,又做了《中国白话报》的总编辑,与刘申培两人共同担任。中国数十年来,用白话报纸来做革命宣传,恐怕我是第一人了。”

自从走上了风雷激荡的思想阵地以后,邵飘萍从来就没有停止他手中战斗的笔。他以明朝杨继盛临刑前的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自勉。他肩担道义,笔蓄惊雷,揭露虐政,抨击时弊,在战斗中一路杀出威风,和鲁迅同被誉为“京都两支笔”。冯玉祥将军对他有极高的评价:“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

邵飘萍曾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所以他在探索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道路上,体现了鲜明的共产主义色彩。他公开支持广东国民政府,支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在他的领导下,后期的《京报》十分重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纲领、路线和主张。他在马克思诞辰105周年、悼念列宁逝世时出版专刊,免费赠送给《京报》订户以扩大马列主义的影响;他自觉接受党的北方区委的领导,大力支持党的政治刊物《向导》、《政治周刊》及工人运动宣传品的印刷出版;他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国共合作的南方政府,呼吁中苏建交,赞成“以俄为师”,支持革命将领冯玉祥,欢迎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主持大政等等。

邵飘萍的一生,是为革命办报的一生。1916年,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通讯社——新闻编译社,在《愚与我国新闻界之关系》一文中他阐述了创办通讯社的目的,是不让外国通讯社“任意左右我国之政闻”,鲜明地树起反帝的旗帜。1918年创办《京报》时,他在创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阐明办报宗旨:“从政治教育入手,固万年大计,……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军阀所为者俱为祸国病民,今则国民共起,共同道合,协力除之!”公开提出为人民代言,并身体力行,开辟“特别记载”栏目,专门揭露军阀政府的腐败行为。

黄远生以新闻通讯作为启蒙国民、反帝反封建的重要手段。他的作品主要以反映民国初年的政治、外交和财政问题居多。从现存的《远生遗著》的文章内容看,在236篇不同文体的文章中,反映外交和财政问题的有215篇,约占91%;而关于文艺和社会新闻的只有21篇,约占9%。当时的社会也的确是这样,政治、外交和财政问题较为突出。因为帝国主义列强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的侵略,袁世凯卖国求荣,认贼作父,更加依赖列强的扶植,对外乞求,大借外债,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外交问题和财政问题。当时人们非常关心这些问题,上海的某些报纸,还特意派新闻界的高手常驻北京,采写政治新闻。作为名记者的黄远生,自然也把这些问题当成报道的中心。尤其是他“眼见俄蒙协约,我国丧失了外蒙古数千里地。又看见西藏问题,英国一切布置,也是和俄人一样。再加以日本大隈之高压政策,居然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下了‘哀的美敦书’(即‘最后通牒’——笔者注)。我国地位经此一番蹂躏,不知降了多少级”,于是更加感到问题的严重。他以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在通讯、政论和时评里,一再呼吁:要警惕列强的野心!

他在一篇题为《我意今尚非高谈建设之时》的政论中,有力地驳斥了当时某些不顾实际、空谈建设的论调。他写道:“余意今政府及国民,果有战亦亡不战亦亡之决心,则宁背城借一,以一睹国家之运命。若曰今非其时,则与其日日摇摇于生死不定之中,不如斩钉截铁,去其手腕之毒,而速图腹心之大计。……惟吾国今日对于外交,当有一大决心,……若曰俄来对俄,英来则对英,日法来则对日法,则彼等相继而来,又何待今日,乃能知之,呜呼!吾国忍哀泣血,卧薪尝胆,今其时也。”黄远生这种反对帝国主义、主张坚决抵抗列强侵略的爱国之心,正反映了袁氏政权统治下广大民众的意志和愿望。翻开《远生遗著》,反映这些思想内容的政论和通讯俯拾即是。

此外,黄远生的贡献还表现在倡导文艺启蒙上。在《忏悔录》一文中,他指出:“今日无论何等方面,自以改革为第一要义”,要改革国家,则必须改造社会,而欲改造社会,最终必须改造个人。将改革的落脚点明确落实到“个人”的改造上,比之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新民”确实前进了一大步;而将其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推崇的“个人”相比则完全站在了同一个思想层面上——一种基于个性自由与个人主义的独立自主精神。试看他《国人之公毒》的一段话:“以中国之社会制度言之,无复个性之存在,大抵人之一身,为其祖父之奴隶(奴隶与孝义不同),为其家族之奴隶,为其亲党之奴隶,为其同乡人之奴隶。其柔懦者,则拘挛束缚,安于乡愿,其桀黠者,则恣睢暴戾,牺牲一切,并其人生应尽义务而不尽。张公百忍,千古传为美谈。忍!忍!忍!一切皆忍,是可名为忍的笼统主义。”

这种“忍的笼统主义”可谓入木三分地抓住了中国传统人格的要害之处,敏锐地指出了中国社会的宗法主义、家族主义正是依附性人格的内在根源,封建社会与“瞒和骗”的人生是互为因果地联结在一起的。基于此种彻底的批判意识,他发出了对精神自由的急切呼唤,即“提倡独立自尊,提倡神圣职业,提倡人格主义”。

那么如何通过改造个人,进而改造社会,最终达到改造国家之目的呢?黄远生所采取的思路与“五四”启蒙思想家亦大致相同。他确信欧洲“文艺改革,为彼土涤瑕荡秽,日月光华之首基”。早在1914年,他就撰文主张借鉴欧洲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通过文艺改革,输入现代思潮,改变国人的传统观念。并且立誓“自今以后,将撰述西洋文学的概要,天才伟著所以影响于思想文化者何如,冀以筚路蓝缕,开此先路”。为此,他撰写了《本报的生命》、《新旧思想之冲突》、《朱芷清君身后征膊序》等论文,用白话翻译了法国梅里美的小说《鞑蛮歌传》。袁世凯称帝之前,他就敏锐地指出袁“新知识与道德之不备”,“思想终未蜕化”,“将终为亡国之罪魁”,中国之命运“盖瓦解于前清而鱼烂于袁总统”,表现了罕见的勇气和非凡的胆魄。

(二)以民为本,开启民智,为民请命

民国初年,袁世凯窃国,对国人进行残酷的专制统治。这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黑暗和混乱的时期。在此期间,革命与改良、民主与专制进行着反复的较量。报人们亲眼看到了反动军阀的倒行逆施,目睹了人民大众的万般困苦,由爱国而救国,由救国而启迪民智,大力宣传革命,让民众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真正主人,从而起来监督政府,管理国家,这就是民初著名报人赋予新闻纸的职责和任务,也因此形成了他们的新闻观。

黄远生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民众是充满同情的。他运用通讯、政论等各种新闻体裁“指斥权贵”,为民生疾苦“呼号而鸣不平”。他在通讯中描述租界洋人欺压国人的情形,读来令人发指:“一日大雨,洋夫妇分坐两洋车,另以一车载其所爱之狗,车覆狗头碎,洋夫妇扼车夫项乱鞭之,车夫死于鞭下。夫妇洋洋抱病狗而去。”邹韬奋在中学时就经常阅读黄远生的通讯,决心像黄远生那样做一个“为民生社会请命”的新闻记者。

虽然在黄远生的新闻通讯中,直接而集中地揭示人民生活疾苦的篇章还不是很多,但是在他大量的论说、时评中,在揭露社会黑暗政治的同时,总是把处于“呻吟憔悴,困苦颠连”状态下的“三万万九千九百万国民”,同那只占一百万的贵族相对比,揭示那些贵族们的荒淫无耻和贪得无厌,对“困苦无辜供租税以养国家”的平民百姓寄以深切的同情,并一再警告:“百万贵族听之,吾闻多行不义必自毙。”

在《少年中国之自白》中,黄远生力主办报要“主持正论公理,以廓清腐秽,而养国家之元气”,并且还要“专向有权责之人督责”。这完全是为他所主张的“舆论机关”要“为民生社会请命”的办报思想服务的。他对袁世凯政权,“以公明正义督责之”,指出“袁总统之能任命百官,之能编置军队”,“非彼个人袁总统之权力也,此乃国家机关曰总统者之权力也”。为此,他还生动地比喻说,假如袁世凯把小便撒于道上,被警察抓住,应照样处以从几角到几元的罚金,法律面前应人人平等。由此,他批评“袁总统者能扶植个人之势力而不能执行国家之权力”,因而造成“今吾国内外,各奋其私,各徇其党,干法犯禁,为所欲为,欺弱凌寡,惟力是视,更从何处得见有国家权力者”的黑暗现实。而那些“冤苦颠连九死无告者”则只是“可怜之平民而已矣”。

其时,有的报人,迫于袁世凯的淫威,逃避现实,办黄色小报以赚钱糊口;也有的报人,卖身求荣,成为袁世凯的御用文人,如薛大可等;还有人主张报纸不应干预政治。黄远生表示不能同意,他坚持主张:“断不能谓政治非养成社会之一大动力,又断不能谓言论家之立言,不当向有权责之人督责,而专凭空发论。”黄远生这种不畏权贵,敢于“主持正论公理”、“指斥时弊”的办报思想,与卖身投靠的报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黄远生还提出“舆论机关”的使命是“为民生社会请命”。作为一个舆论机关,代表什么人的利益讲话,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根本问题。黄远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辛亥以来,“报馆之呼号而不平,为大总统之私,或为政府之私,或为官僚之私,或为党会之私,或为豪疆雄杰奸商著猾之私,固有丝毫分厘为民生社会请命者乎?”这一论断基本上是符合当时北京舆论界的实际的,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这在邹韬奋看来,他“不但眼光远,而且有胆量说话”。当然,黄远生的这种新闻思想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于20世纪初赴日本留学,所攻的专业是法律,“为民生社会请命”的办报思想与他的政治思想是互为表里的。

邵飘萍的民本思想,可以从《京报》所报道的极平常事件中看出。下面是1922年7月1日《京报》七版的三条社会新闻:

《南岗洼尸臭熏天,战血余腥》:据云直奉交绥之阵地,南岗洼一带,连日被大雨冲出尸体甚多,暴露于野,腐臭之气,被风吹出十余里地……请该管者速为掩埋,亦重视民命之一端也。

《救护投河之奖励尚非治本之道》:……年来生活困难,一般人被经济所迫于无可奈何中,投河跳井。而只给救护投河者奖励,则非治本之道也。

《阔少爷掠夺车夫,白用了他们力气岂不等于盗贼》:车夫“白拉好几里地,路上哪儿要钱去?”正含泪诉苦的时候,忽然过来了一位警爷,又推又打地说:“走,别在这里乱走。”那有冤无处诉的苦车夫,哄的东西逃走了。唉,这是什么现象啊!有钱有势的人,都讲白坐车,还有活路吗?

同类推荐
  •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外行看热闹:社会热点话题冷思考

    本书是作者就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思考的结果。话题包括房价、教育、食品安全、城市交通、名牌与驰名商标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假日经济、慈善与公益事业等。
  •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人文百科知识博览

    《我的第一本百科书:人文百科知识博览》内容包罗万象,形式丰富多彩。它既是人们认识世界、感知历史、触摸时空和未来的组合工具,又是聆听历史和探索未来的一条捷径,同时也是家长引领孩子成长的教育指南。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创新

    本书在全面分析全新媒介环境下我国省级强势地面电视媒体的现状、问题及应对方式的基础上,结合发达国家在电视新闻生产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新闻创新的路径。
  •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罗素:唤起少年中国

    1920年,罗素来到中国作了一年的讲学,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性格特征、行为习惯作了大量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他以自己特有的睿智、远见和洞察力,对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文明作了深层的分析、透视,站在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评析了中西文明的特征、优劣和价值。他当时在中国各地的演讲以及回国后不久就出版的有关中国的著作(后来结集为《东西方文明比较》),受到我国进步人士的热情欢迎和赞赏。孙中山先生称他是“唯一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20世纪20年代,也是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罗素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作了许多天才的预言。本书从这一角度摘选了罗素的众多言论以及同时代中国名家对其的评价。
热门推荐
  • 窃国

    窃国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凤凰重生,绯心想要的,不过是拿回一个国。
  • Spire

    Spire

    This title comes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Mullen. Dean Jocelin has a vision: that God has chosen him to erect a great spire on his cathedral. His mason anxiously advises against it, for the old cathedral was built without foundations. Nevertheless, the spire rises octagon upon octagon, pinnacle by pinnacle, until the stone pillars shriek and the ground beneath it swims. Its shadow falls ever darker on the world below, and on Dean Jocelin in particular. From the author of Lord of the Flies, The Spire is a dark and powerful portrait of one man's will, and the folly that he creates. "e;Quite simply, a marvel"e;. (Frank Kermod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e;Superb…The book should become a classic"e;. (Sunday Telegraph). "e;An engrossing story"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 仙旅之精灵传说

    仙旅之精灵传说

    身负异能的李夏要是一直待在现代,也是可以横着走的,可借她十个胆也不敢,只能将异能藏起来。穿越到古代之后,是不是不用畏首畏尾缩头缩脑了?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晁氏墨经

    晁氏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上蔡语录

    上蔡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Awakening & Selected Short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灰姑娘的星动时代Ⅲ:艺海怒放

    灰姑娘的星动时代Ⅲ:艺海怒放

    娱乐圈看似火树银花,实则寒玉生烟,四个女孩深陷其中。乔姿因爱生恨,三番四次为难李若溪;思琪难舍初心,放弃豪门婚约,坚守在梦想与镁光灯的世界里前行;萌萌获封“影后”,耽于炫目的繁华,岂料最荣耀却最残忍的一刻亦随之而来;李若溪迫于无奈嫁与他人,与文峰的感情蒙上阴影,并接连遭遇绑架、片场爆炸、车祸险情,意外不断……这条荆棘丛生的演艺之路,李若溪究竟能走多远?她最终能否迎来属于她的那片星光?
  • 霸宠盗种妻

    霸宠盗种妻

    推荐贝儿的新文《少将独霸冷妻》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醉酒劫色,误把无赖痞子看成纯纯美少男给劫了!于是,她就开始倒霉了,身边多了几个拖油瓶不说,还要逃过那个无赖的追捕!世界上最令人抓狂的事情是什么?——好不容易泡了个大款,岂不料到,子弹也跟着银子滚滚而来!于是,她也只能在敛财的同时,跟着那男人在子弹的夹缝中求生存!生活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弄个简介还得要个小片段!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老婆!该睡了!”某男翻来覆去的,实在是没办法入睡。“你睡你的,喊毛喊啊!”某女头都没抬一下,手指飞快的闪动着,两眼冒光的盯着手里的钞票,激动啊!“你给我睡觉!要我押着你睡么!”某男一脸阴冷的盯着某女。“拿去!别来烦我!”某女拿过一张红太阳,封到了某男的嘴边。某男顿时阴下脸,冷冷地瞥了某女一记,抬脚,几脚将床边的那几捆钞票,尽数踢下床,一手拿过床头的遥控器,‘啪’的一声,房内顿时一片黑暗,身子一翻,将某女压在身下。而黑暗中的某女却张牙舞爪的狂呼道,“我的钞票啊!”推荐贝儿的另一文《腹黑前夫,你死定了》推荐绝色文文。《盛世军婚》逐云之巅《极品闪婚》逐云之巅《冥后“哆”夫》沫紫倾推荐好友文文《小娘子乱惹桃花》傾君之時《玩火妈咪》欧阳沙沙《首领小夫人》景行《杠上黑心老公》苏谨儿《一品宫女千千岁》恋恋《下堂妃也逍遥》御剑行《不要嫁有钱人》月下波笔《憨憨老婆,别走》幕晚溪《难耐美人恩》凤陌焰《宠妃残颜》红涩此文绝对是一对一,温馨又带搞笑,会给亲亲带来特别不一样的感觉,喜欢的亲亲就放入书架,花花钻钻直接砸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