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800000002

第2章 序:性别传播研究的边界:批判中自觉的双重见证(2)

本书特别注重了研究方法的选择,更确切地说是方法论的选择。在本书第一部分,已经用了不少的篇幅来区分方法、方法论以及女性主义的方法和女性主义的方法论,故而,这些范畴的基本阐述可以参读内文。不过,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女性主义的方法论提倡质化研究,但是,正如批判学派并不全然反对经验调查和量化研究一样,我认为传统量化研究亦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在“体制内”的批判更能结合当下政治、文化语境,并且更容易被主流所接纳和认可。再者,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也是对女性主义理论成熟度的考量。即“先提出假设,后推论出理论”的定量研究模式,并不必然是基于传统性别观念的社会理论的假设下提出的,反思以往对定量研究是“体制内研究”的批评,并提出具有女性主义精神的假设,而这一步对女性主义进入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来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当然,现有的定量研究有着诸多问题,比如定量研究的样本限定在有限范畴内,而这些数据反馈的是限定性的样本特性,因而,其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更大范畴或指标发生变异的范畴。另外,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需要遵循相对严谨的指标,而指标的确定决定着对数据分析的效度和信度,往往在实际研究中,最为薄弱的、受诟病最多的正是数据分析这个环节。

总体而言,无论是定量研究还是定性研究,都存在一定的有效性,都不是能够不加区分地套用或推广的“终极法宝”。最为理想的方式,也是本书所尝试的方向,是将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采集和整理第一手的数据,又注重批判精神和话语重构的运用。尽管从章节分布来看,监测篇和调研篇以定量研究为主,而批判研究篇则以定性研究为重。但实际上,以第二部分监测篇为例,可以看到,其中第二章基本采用了经验学派的量化研究方法,而第三章则以质化研究为主,第四章则是量化与质化研究兼而有之。这既是研究特定议题所需要的,也从一个侧面呈现出不同研究方法、方法论对于性别与传播批评的贡献。

第三部分调研篇,是对北京市十所高校的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进行的大众传播与性别观念的大型调查的总结报告。这个议题是“大众传媒对女大学生的发展”调研的总体中的一个分支,它不只限于对女大学生的研究,而且进行了男女分性别数据的比较,可以说是近年来首次针对大学生的性别观念养成及其与传媒的交互影响所进行的一次较为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第四部分批判研究篇,研究对象涉及报纸、电视、电影等多个研究重点,以及新闻、娱乐、观念、行为等不同横断面,各个部分的每一章节均来自笔者这两年来对性别、传播与文化生活之间关系及其现象的不断思索与追问。其中有些篇目在不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或在公开场合演讲过。把它们结集于本书的整体框架中,亦可见证不同交叉议题间思想迸发的火花。有些文章由于篇幅原因未再收录本书,如《“人民网”数据库2005年度性别议题新闻报道的传播监测报告》。

第四部分的一个突破是将“传媒与男性”的系统研究收纳了进来,这个部分是属于男性研究的边缘课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属于健康传播的范畴。把它收录在此,包含了对性别传播研究总体研究领域的一种认识,即认为性别之“性”不限于女性一面,而性别传播也不限于“性别+传播”的简单结构累积。故而,无论是性别研究还是传播研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研究范畴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学、政治学等诸多学科之中,因此,性别传播研究的领域应以含括而不是筛除的姿态得以延展。

距离我的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著作出版已经两年过去了,那时,我还叫做张京,和一群研究文学、文化与哲学的老师和朋友时常聚头,规律地参加各个学术沙龙。其中一个沙龙是我的师友荒林创立的中国女性文学与文化学术沙龙。我见证并参与了这个沙龙以及以《中国女性主义》为名的学刊的创建和发展,在性别研究的道路上,迈开了愉快而紧促的步伐。

而第一本学术著作《女性主义与残雪小说中的“自我”》正是我在文学与哲学交叉道路上的思索结晶。

自从我迈入传播与性别研究的道路,便似乎进入了另一个圈子。特别要感谢卜卫、张锦华、刘利群和曹晋等学者及其研究著作于我的启发,在她们研究的断层,有很多问题值得继续深入下去。而这些都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研究灵感。一直以来,我也受益于以下学者的博客分享:李银河、荒林、沈睿、崔卫平、徐贲等。

这本书是对我研究转向的一个纪念。我选取了与社会、文化、传播相关的切入点,在媒介批评、文化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的交叉路口,展开了我的思辨与发现。如果第一本著作的研究核心是“人的主体性”,这本书则在这条研究线索上旁开一径,从文学与哲学转入传播学,循着批判学派开创的路径,继续探索。我相信,随着有用资料的丰富和研究深度而来的,正是越来越靠近研究内核的新的创见。而且所有的研究路径将直指性别、传播、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将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展开更有效的对话。

这本书也可以看作是对我近年性别研究与文化研究所进行的一次传播学洗礼,因而可以发现研究的多数根基在于性别,而不是从传播的土壤中结出的果实。目前,我正在传播理论与方法上不断精进与思索,期待着下一个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能够将传播学的精髓更为凸显,使性别传播的思辨之路走得更宽。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名誉校长、南广学院院长、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席、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首席学术顾问刘继南教授,她于2004年卓有见识地在这所以传播见长的大学建立了全国第一所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并吸纳了一批在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等领域颇有建树的学者,加强了媒介与女性研究的根基与实力,使其于次年有机会和充分的学术准备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媒介与女性教席的荣誉。从而打造了一个进行媒介与性别研究的国际对话的学术平台,也使得我们这些教席研究团队的成员有幸从一开始就踏上一个很高的台阶。感谢教席主持人、中心主任刘利群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带领和鞭策,是她引领着中国的性别传播研究的前沿,也是她指引与提携我走上性别传播研究的道路。她的严格和平易,正体现出女性主义平等与批判精神的结合。很多思想的火花是于正式与非正式的谈论、辩论中碰撞而出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合作进行了一些实证性的研究,这些也收录于本书中。感谢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莉莉副研究员,她的严谨作风使我在人生和日常生活中获益匪浅。

感谢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人蔡翔和本书的责任编辑黄松毅,中国本土的性别传播研究的学术确认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支持!

感谢我的家人于我无私的支持与爱!

回到本文开篇的那两个提问,我想,这本带着本土经验与西方语源的书,不仅在积极地为性别传播寻找学术定位,而且本身也是近年来众多研究成果的体现。我相信,性别传播的创新研究与社会应用在各个领域与层面必将伸展得更开、扎根得更深。视远惟明,我们拭目以待。

同类推荐
  • 妄谈疯话

    妄谈疯话

    诠释豪情人生的态度,剖析官场弊事的怪象,演绎男女情爱的风韵,解读处世哲学的智慧。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文学概论教程批评论

    21世纪文学,面临过去的文学时代从没有过的新的状况。影视文学语言和网络文学语言的创生,在文学表现力上相对于纸面文学语言来说,是一场革命性的飞跃。本书在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保留了课堂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以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为逻辑,深入浅出,为读者理解文学及其相关事物提供桥梁。
  •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健全人格教育故事全集

    人格是人生的基石,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格是心灵的明灯,它不断地在灵魂与意识之上,给我们以指引和激励。正因为有了对于人格的信仰,我们才会在风霜雪雨的日子里,始终不偏离前进的航向;正因为有了人格的孕育,我们的心灵之洲才能绿水长流,我们的青春之树才会长盛不衰;正因为有了人格的积淀,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如山一样不屈,如海一般博大……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热门推荐
  • 冰主魂归,天道巨变

    冰主魂归,天道巨变

    三魂七魄尽散,曾经的凤主陨落。当异世的灵魂重归,寻找爱人的天道之子能否找到记忆的面庞?(本文脑洞奇葩,绝不平铺直叙)
  •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民间信仰口袋书系列:鬼

    中国民间素有神鬼文化传统,却是见神就拜,无门户之见,这也使得鬼神不分,故本书系即分设《鬼》《神》《仙》《妖》《怪》《精》六题,一题一书,为中国文化语境中的精怪神仙分别列传,界定门类,爬梳各种文艺作品及民俗现象,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民间精神世界。《怪》全书共辟四章,以古典文本文献为背景,辅以民间传说故事,从“怪”的定义、特性、类别、人与之的关系等视角,对“怪”本身作了介绍整理,作者认为怪的信仰根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之后在作为主流的儒家和释道二教的影响下,怪逐渐被异端化、典型化。而在人与怪的对立中,人对怪做不妥协的斗争则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 本草经解

    本草经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爷爷进城

    爷爷进城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小寂寞

    小寂寞

    9篇散文,9个故事,9个女人,分别讲述了自己与寂寞相处的日子,有关爱情、亲情、友情,有关职业、未来和梦想。在纷繁杂芜的世界里,用深情流淌的文字刻画出对现世思索,苦楚中另见希望,欢笑中饱含热泪。
  • 懒妃倾城

    懒妃倾城

    她,花景蓝齐儿拥有一颗绝顶聪明的脑袋,拥有显赫的家势背景,更是所有人都捧在手心里疼宠溺爱的宝贝儿;优良的基因决定她不是一个平凡的人,她也注定平凡不了,生于军事世家,拥有极高的军事才能,在她的眼中:有亲亲爹地妈咪跟两个哥哥的宠爱,她为啥要表现得自己的很聪明呢?扮猪吃老虎岂不是更有趣,懒是流行,要懒得人见人爱,要懒得人神共愤,更要懒得令人骂不得打不得,只能宠着,哄着,疼着,这就是境界。综上所述:笨一点儿的她可以得到更多的疼爱。当柔弱如风,温柔可人,秀气恬静,性情懦弱,与世无争的蓝齐儿变成因结束特种部队训练准备回家却因帮忙追捕持枪杀人犯时发生意外的花景蓝齐儿,又会发生怎样的“化学效应”呢?历史完全没有记载的朝代,一个以强为尊的朝代,累了十六年,她花景蓝齐儿终于可以将的“米虫”生涯进行到底——他,轩辕陌,一个如神明一般的存在,令世人所迷醉而又心甘情愿承服于他的邪魅男子,他俊美而冷酷,冰冷而无情。他总是抿着性感如蔷薇花瓣色泽的薄唇,紧紧的如一条直线,深邃的黑眸有着魅惑人心的本事,他从不曾笑过,似乎在他的脸上永远只能捕捉到一个表情,淡漠而疏离。相传,若能换他露齿一笑,无数痴情女子甘愿以命相抵、、、、、、直到他遇上她,一个是冰山一样没有任何情绪温度的人,一个是时而聪明伶俐,时而刁钻古怪,却又总是迷迷糊糊嗜睡如命,懒散至极的人;爱上她,内心尘封的千年冰雪似有了裂缝,为她,他亦笑得倾城倾国,潇洒飘逸。他说:“为你,值得,有你,足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她说:“不许骗人哦,否则、、、呃,小心我咬你、、、、”嘟嘟囔囔说了不知是些什么,迷迷糊糊的好像又睡着了。片段一:“我可以让你做太子妃,而后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一身红衣华服的赵天奇一双迷人的桃花眼紧紧的锁在斜倚在秋千上假寐的绝美女子身上,他就是对她势在必得。蓝齐儿微闭的明眸轻颤,白色的裙角随风轻荡,嘴角含笑,她懒洋洋的启口:“我不适合母仪天下,因为我真的很懒。”继而她优雅的睁开迷蒙的双眼,又优雅的打了一个哈欠。“我不介意,我只要你。”哪怕是她很不女人的睡觉模样都是极美的。“我介意。”慵懒的嗓音里有了淡淡的警告,表示出她不愿再继续这个话题。轻狂的男子轻扯嘴角,独有她,是他的结,对她,他总是没有任何办法。片段二:轩辕墨心情愉悦的坐在凉亭里喝着好茶,品着甜点,逗着漂亮的小宫女,一切都是那般美好。
  •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略明般若末后一颂赞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月变

    天月变

    背负血海深仇,身怀无上绝学,驰骋修真界,纵横天地间!仇人的头颅将滚落在脚下,仙魔的魂魄将弥漫九天!天道从不会庇护弱者,因此,当奇遇在他身上发生的那一刻,他就决定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将来定要弑神杀佛,重拟天纲!
  • 废妃归来,王爷请自重

    废妃归来,王爷请自重

    慕容云溪本是西野国尊贵的嫡公主,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通,但脸上却因为身来就有的黑色胎记,让她成了大家都知道的丑公主。即便父皇母后对她疼爱有加,但是脸上的伤却是她心里的痛。父皇寿宴她本以为遇到了不在乎自己容貌的良人,却没想到自己只是他的一步棋子而已。当大火吞噬她的时候,她发誓若有来生,她定让他们生不如死!她重生归来,她本不再相信所谓的爱情,可是那个人却笑着对她说“本王此生只对你一人心动,你不嫁本王,难道忍心让本王绝后吗?”
  • 必知的世界战争

    必知的世界战争

    军事科技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先锋,能够极大地促进基础科技的发展。军事战争既有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正义战争,也有进行武力占领践踏正义的侵略战争,但不论什么战争,都具有极大的破坏性,我们都应当避免发生。军事人物既有和平的护卫者,也有发动战争的恶魔。无论是军事领袖,还是元帅将领或英雄,他们都是人类和平的守护神,是人类正义的化身和良知的体现,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大无畏的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发扬,让其精神永垂不朽。军事历史是我们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窗口。224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