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300000009

第9章 期刊的社会责任与影响(2)

文学期刊发起运动、建立批评标准和评论流派、推介新作家、拥有老作家、发表了不可能通过大众类或消费类期刊刊登的市场作品。亨利·阿登历数了如下首先在期刊上得以崭露头角的著名作家名单:司各特(Scott)、约翰逊(Johnson)、柯勒律治(Coleridge)、德奎希(DeQuincey)、兰姆(Lamb)、赫兹利特(Hazlitt)、雪莱(Shelley)、济慈(Keats)、华兹沃斯(Wordsworth)、亨特(Hunt)、艾略特(Eliot)、兰多(Landor)、特罗普(Trollope)、萨克雷(Thackeray)、坡(Poe)、吐温(Twain)及朗费罗(Longfellow)。Henry Mills Alden,Magazine Writing and the New Literature(New York:Harper&Brothers,1908),pp.42-52.如今就像其他期刊一样,《纽约客》独自培养了十几位作家新秀。

青少年期刊对其读者的影响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他们正处于成长时期。年轻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一度几乎全部是由图书和期刊树立的;目前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制品正在带来影响,而且这个影响或许更加深刻。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确立了好与坏的社会行为标准并形成了对家庭、对教会的个人责任感。这些期刊唤起了人们的忠诚。非宗教类的青少年期刊近年来发展成为成人期刊的简化版。《十七岁》(Seventeen)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类期刊的影响就在于帮助青少年走向成熟、鼓励青少年尽早自立并且确立他们的道德观念标准。连环画册,尽管其内容往往会引起诸多争论,却如此强烈地吸引着童稚气的想象力以至于他们被当做社会现象,正如教育方式和政策一样被认真地研究。

专业类期刊的影响作用是纵向的而非横向的。一本服装期刊或食品期刊通过传播其读者群的相关新闻与评论界动向,提供情感发泄的方法并以广告刺激商业活动来影响着他们所服务的对象和部门。商业期刊在修正错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诸多著名的相关案例中,《加拿大渔夫》具有代表性。该期刊发起了历时一年的关于渔民生产安全运动,最终结果是新的相关条例的制定和实施。该条例加大了保护渔民安全生产的力度。

(四)对于影响的评价

到目前为止,期刊的影响力和作用并未引起期刊研究专家或评论家的足够重视。总体上讲,报纸、广播和电视一直是评论的对象,而对于期刊作用的评估却不多见。多年来几乎所有的评论家对报纸的评论批评多,赞扬少且往往将期刊与其混为一谈,因为“新闻/报刊”(press)一词的概念一直很模糊。

早期评价期刊作用的专著也不过是如下几部:约翰·班布瑞兹的关于《读者文摘》的《奇迹》(Little Wonder);综合了历史和评判的伍德的《美国期刊》(The Magazine in America);海伦·伍德沃德的《女士劝说者》(The Lady Persuaders),研究的是女性期刊;约瑟夫·高登的《柯蒂斯的闹剧》(The Curtis Caper),讲的是柯蒂斯出版公司曾经遇到的困境;玛梯、蒂迪、希沃曼和莱卡曼合著的《美国的宗教期刊》(The Religious Press in American);萨尔茨的《期刊的观点与报道:评估》(The Journals of Opinion and Reportage:an Assessment);皮特森的《20世纪的美国期刊》(Magazine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以及塔兴所著的《美国期刊》(The Magazine in America)。多数专著的研究内容已属陈旧。

在期刊发展早期,美国期刊因其内容质量不高而受到来自国内外的批评。但是除了些许的批评文章,总体上讲期刊社作为一个行业机构很少引起社会的关注。

在不多见的期刊评论中主要涉及如下内容:

批评反对的观点:(1)过多地迎合公众的心理;(2)剥夺了公众充分了解事实和观点的权利;(3)通过广告的内容,期刊刺激了占有欲的滋生,而这种欲望对于普通读者的经济状况而言是难以得到满足的;(4)仅仅介绍常见或极端保守的言论;(5)逃避解决社会问题所应担当的重要责任;(6)浪费读者的时间,干扰他们在业余时间里做更有益的事情;(7)雇主没有在重要的岗位上使用少数有色人种雇员;(8)迁就广告商;(9)短期内停刊,不考虑雇员的利益。

赞同支持的观点:(1)期刊通过广告促进了这个国家生活水平的提高;(2)帮助刺激了对大宗商品的消费,因而也刺激了大宗产品的生产;(3)促使生活成本的降低;(4)通过大众化的教育资料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5)使新思想“商品化”并得以广泛传播;(6)在国家危急的时刻(如战争、经济萧条、洪水)或在这些灾难恢复时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诸多的争论中,无论是反对的还是支持的观点,理由陈述不甚明了。首先,两方的多数批评家的研究对象只是消费类期刊,因此,像以往一样忽略了其他类别的期刊,而这些期刊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所产生的影响上都不容忽视。从消费类期刊范围看,每一方的批评观点在某些方面都是真实可信的。认为期刊只是公众思想意识的一面镜子的观点是毋庸置疑的。正如《国家》的作者古德金在很久以前写给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诺顿的一封信中所说:“如果没有公众对他的要求,新闻业就不会成为现在的样子了。”

关于期刊对社会的影响很难用一句话高度而全面地概括出来。对此还没有综合全面的研究。但是,可以看出营利性期刊作为个人机构或社会先锋的新闻工具已逐渐失去曾有过的影响社会的活力。现在它因已发展成为一种商业产品,为了生存就必须要遵循商业模式和规则。作为从数量上讲最大的期刊种类,营利性期刊自然地要服从于商业动机。在如此情况之下,任何期刊都可能会希望保护现有的社会秩序,敬告读者远离那些威胁改变期刊赖以生存的根本的经济制度的社会试验。

(五)期刊的社会角色

如果期刊迫于广告商的压力而不加选择地刊登广告,那么,它就不是在改善社会;如果期刊出于对持反对意见读者的担心而忽视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思潮,那么,它并未尽全责来帮助人类社会。然而,期刊应该立足于何处?面对公众,它的生命力究竟有多久远?

波尔·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在针对读者数量的增加是导致期刊审美品位水准降低这个观点的研究中指出:一些人担心大众媒体有意迎合这些粗俗的品位,因此导致品位的进一步的降低。他们的研究未能发现任何关于大众媒体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影响力的信息。

波尔·拉扎斯菲尔德和罗伯特·默顿在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为推动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而发挥作用问题上提出见解:无论处于何种社会动机,媒体宣传必须要至少满足如下三个条件中的一个以达到社会效力:(1)垄断专营;(2)引导而不是基本改变价值;(3)面对面地接触。两位学者通过战争时期实行的新闻审查来解释说明垄断专营的含义。那个年代国家接管和使用传播渠道为战争作宣传;还利用媒体宣传树立公共偶像。通过引导使现有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态度持久存续,如期刊刊登的小说的作用。在多数短篇小说中,女主人公漂亮、令人羡慕;男主人公英俊、洒脱。面对面地接触是在通过大众媒体向公众传播一种观点之后所要采取的跟进工作,可通过在地方的活动中心如阅读室或俱乐部进行有组织的面对面接触活动,这“有助于进一步强化现世的文化内涵”。

拉扎斯菲尔德博士在一次会议发言中就此问题做了进一步阐述:“出版者应该承担传播文化的责任。他们的效益受公共兴趣的影响。因此,最佳做法是大众媒体的目标应该始终定在略高于它所应该持有的最简单的水准之上。这样人们会对媒体自身将要做出贡献这一缓慢的、系统的文化进步有个基本的认可,同时对媒体的内容也会基本接受。”

拉扎斯菲尔德博士承认这建议做起来比说起来要更加困难。然而,无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这个原则看起来被一些编辑所遵循着。涉及有关离婚、计划生育、犯罪、疾病和有色人种权利等社会问题的内容数量的增加使得女性期刊受到那些不仅只是对小说和日常生活建议感兴趣的妇女们的欢迎。

同类推荐
  •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

    《媒介安全论:大众传媒与非传统安全研究》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对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跨学科研究着手,论述传播学从拉斯韦尔、李普曼、施拉姆等早期学者到最近的阿什德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研究.运用议程设定、沉默的螺旋、涵化理论、框架理论等多种传播理论,梳理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研究对非传统安全的重视与学科脉络。通过默顿大众传播“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理论,论证大众传播传统四大功能(监测、协调、教育、娱乐)中的“隐性”功能-安全,并使之显性化,同时论证安全作为现代功能,独立于传统四大功能的特征。沿着哥本哈根学派提出的“安全是一种言语行为”的非传统安全研究方向,论证媒介安全的基础是媒介安全话语。
  •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中小学班会、队会的主题设计与组织(创建和谐校园16本)

    “班会”是指班级管理人员根据一定的教育指标,组织所有同学举行班集体活动。老师要参与指导,把握方向,关心学生需要及发展过程。按照活动设计、活动准备、开展活动和总结工作的顺序,有步骤地进行该主题活动。内容要广,可分为德育活动、智育活动、体育活动、美育活动和劳动教育活动。在具体活动中,目标不可单一,要有综合性,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活动要多样性:讨论式、报告式、竞赛式、表演式、游戏式、参观式和课题式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要组合在一起,要有创造性和趣味性。总的来说,好的集体活动可以提高集体人员的素养,也能促进集体发展。
  •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

    深圳学人访谈录(第1期)

    30多年来深圳始终秉持敢闯敢试的开拓精神,形成求学问道的学术追求,逐步培育出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群体。本书将2016年度“深圳学人”系列访谈结集出版,全面深入地介绍在人文社科领域中具有代表性的18位深圳学人。他们立足学科背景,紧密结合深圳实际,以现实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学人自身具体情况,实现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的全面融合,生动展示了深圳学人的风采,彰显了深圳学派建设的成就。
  •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10

    2010年全球出版业共同面临了金融危机,数字出版等新命题,各国出版业在技术研发、发展模式、产业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调整,其中不乏具有战略性意义的转型之举。作为“海外新闻出版实录丛书”之一,本书包括出版、动漫游戏、印刷与纸张、发行、版权、阅读、政策管理、海外看中国等几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了2010年世界各国出版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为中国出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民航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民航精神

    榜样是当代民航精神的示范者、维护者和引领者。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弘扬当代民航精神的强大能量,是中国民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行业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本书旨在通过民航先进榜样的高尚品格和先进事迹,把当代民航精神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以榜样为镜,使当代民航精神入眼、入脑、入心,指引我们在工作实践中明方向、知差距、净心灵、升境界。
热门推荐
  • 我与这个世界只差一个你

    我与这个世界只差一个你

    我与这个世界只差一个你。人的一生会遇到2920人,两个人相爱的概率是0.000049。所以我希望我和你就是那0.000049的概率。你不爱我没关系,谢谢你,让我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作者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喜欢他,而他恰巧也喜欢你,只不过你们都没有主动,才会错过。愿天下所有的读者们,都要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 随史——平阳外传

    随史——平阳外传

    初见,他鲜衣怒马,悠游人间;她横刀立马,纵横天下。再见,他有他的国,她已无她的家。“陛下,我不是你要找的人!请放过我!”“不,就是你!因为你一直都在我的心里。。”
  • 劝发菩提心集

    劝发菩提心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这里,是古老而又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这里,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悲凉;这里,更是自古中原进入西城的门户……
  • 稽查之城

    稽查之城

    赵建国、吴光荣、王坚持和邱已经四个人在喜客来打麻将,被公安局给抓了。他们在8318房,正打着,有人敲门。邱已经说:“请进。没声音,门继续敲着。“进呀,邱已经说,“敲个鬼。邱已经今天火不好,老输,他以为是服务员,言语就戗。赵建国一看,房门小栓倒着,哪进得来?“谁把门反锁了。说着,赵建国起身去开门。邱已经担心他看自己的牌,啪一下把竖着的麻将子反扣在牌桌上。门刚开,呼一下进来六七个人,没服务员。有人嚷着:“公安局的,都别动。”
  •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

    《快乐的人生是场修炼》是塞缪尔·斯迈尔斯阅读、观察和生活经历的结晶,作者如同一位失散多年的挚友,与我们畅谈人生、追逐快乐。书中,他从教育、家庭、气质修炼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阐述了良好心态培养的重要性,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将那些曾在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读者面前,力图给人们以心灵的震撼。该书自问世以来,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畅销130多年而不衰,直到今天,仍然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 逆天神魔妃

    逆天神魔妃

    听说狠辣无情的神殿之主君泽,竟然被一个小不点砸了脑袋,不仅没有弄死她死,反而把她宠上天!“主子,夙小姐不小心把膳房炸了!”某一日属下来报“没事,她高兴就好了。”“……”“主子,不好了,小姐将您从北极之巅移植回来的雪灵花给摘了。”“嗯,她喜欢你们就再去移植回来一些好了。”“……”“主子……”“这次又怎么了?”“小姐,小姐说要对妖帝以身相许……”某下属咽了咽口水说道。“哦?是吗,看来小东西还真是不乖啊。”说完人已经不见,留下属下风中凌乱。夙玖儿看着此刻压在自己身上的男人,心中有种骂人的冲动!尼玛,说好的狠辣无情呢!怎么在她这里全变了!一对一,甜宠无虐
  • 台湾纪事

    台湾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剖心记

    剖心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高层领导必修课

    高层领导必修课

    《高层领导必修课》讲述怎样当好高层领导呢?这似乎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事实上,只要你抓好几个关键点,就可以轻松地在做好管理的同时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为高层领导,非职务影响力对保障其领导地位至关重要。只有“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才能使企业形成团结一致的团队。一名合格的高层领导,必须明白能力大于权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力就是实力,作为管理者,高层领导必须靠实力说话,以绩效来证明自己,否则便很难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