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000000011

第11章 人性新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人(1)

史仲文人类文明演化的一大特性,在于变与不变之间。有些内容是天天在变的,也有些内容仿佛是亘古不变的,而且二者动转交互,变中亦有不变,不变中亦有变化。也有一种解释,变是因为不变,不变是因为变。现代人都明白自己生活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就是变化大,变化多,变化快。知识在爆炸,技术在奔腾,资源在重组,艺术在变形,文学在思辨,哲学在审美,学科在交叉,中心在消解,体制在变革,经济在加速——包括正面加速也包括负面加速。即如现在困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其负面传播速度让世界瞠目,让银行家口吃。然而,变中亦有不变,人生的几大主题,如生与死,贫与富,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性与爱等,任你世相千幻万化,它们却总能吸引众多的眼珠。这些话题,大约将与人类相始终,且都与人性息息相关。本文从人的两种属性出发,旧话重提,发表些积年的想法。

一、人性的两种属性:生物性与社会性

人的这两种属性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动。客观上,不可或缺;主观上,不可畸轻畸重。有一段时间,只可说人的社会性,不可说人的生物性即自然属性,其实并不正确,也不正常。

记得上世纪70年代,印度发现一个狼孩。所谓狼孩,即他在很幼小的时候,就脱离人类,混入狼群。结果,与狼共生,养成了许多与狼一样的生活习性。其心理是变态的,其智力也很低下。再回到人类社会时,那种心理和智力状况已经很难改变。于是,很多学哲学的或者自认为懂哲学的人出来证明说,人的社会性乃是人的本质属性,一旦失去社会性,人就难以成人。

这个自然也有道理,哪怕是一个智商基础高如爱因斯坦的孩子,如果让他与社会与人类完全隔绝,那么,他一定不会成为爱因斯坦,甚至不会成为一名正常的人类成员。

但这只代表真理的一端性,虽然它并非没有逻辑。但我们可以逆向思维:如果不是一个婴儿,而是一只狼的幼崽,或者一只熊的幼崽,或者一只猿的幼崽——不管是什么其他动物的幼崽吧,我们可以使它们接受人类的文明教育吗?即使我们把它们送到最好的幼儿园,最好的托儿所,最好的大学,直至送到北京大学,送到清华大学,那结果会怎么样呢?它们可以由此就变成人吗?

显然不可以。

这就说明,人的属性具有两重性质。既有自然属性做基础,又有社会属性做主导。

二者不可或缺,二者各具品征。

一方面,人性既然是自然的,就是特定的,或者可以概括为类的特定。唯此类生物可以成人。既是类的特定,必然本性难移;无论千变万化,人终究是人,人性终究是人性。

另一方面,人性既是社会的,必然是建构的;既是建构的,必然是发展的;既然是发展的,必然是开放性的结构体。它只有不断充填、丰富和创造自己,才更合乎人的文明性质。

这又说明,人的两种属性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有机结构体。有自然属性而后有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生物基础,有人必然有七情六欲的人的各种本能;有社会属性而后有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现实存在,有人的一切文明追求与构建的必然逻辑。

二、人性的两种历史:遗传性与建构性

人性的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有人类而后有人性,有人类必然有人性,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这又是最难于解释的。因为既然是历史,就应该有起点,既然有起点,用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就应该有决定者与被决定者。那么,到底是人决定人性,还是人性决定人呢?然而这几乎等于无意义的伪论证命题。那情形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具有不可证明性。

人性的历史,既是一种生物进化史,又是一种文化建构史。

生物进化史的内在性基础在遗传基因,没有特定的基因,进化不能成立。猿之所以可以进化为人,其中的内因,与它的遗传基因因果相关。通俗地说,在人类诞生之前,并非有众多的候选生物种属,而是只有一个候选生物种属——猿。其余的种属,如恐龙,如剑齿虎,如巨型野象,如各种爬行动物,都一概没有这样的资格。这不是因为它们的体形不够大,体魄不够壮,或者不够强健与凶暴,也不是因为上帝偏心不眷顾它们,而是因为它们的内在性条件——遗传基因不行。

遗传基因如此重要,用我们熟悉的例证作比喻,比如成为歌唱家,一定要有必要的嗓音条件,而这嗓音条件,肯定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爹妈给的,通过遗传基因继承下来的。没这基因,你把自己练成机器人,依然成不了帕瓦罗蒂,或者迈克尔·杰克逊的。乐器演奏家也是如此,郎朗苦练钢琴,可以成为大艺术家,换成李逵练死也没用,他的特长是风一般地挥舞车轮大斧。

体育犹然,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短跑项目上的惊人表现,固然有科学的训练方法等多种文明成果凝聚于一身,但其优异的生理条件显然使他占据了很大的先天性优势。而且这优势绝对不是单单靠训练就可以“练”出来的,而是他爹妈无意之间馈赠给他的。内中道理,套用中国戏剧行的一句老话,如果你“自然”条件不行,师傅就会说,没办法,祖师爷不赏饭吃。

包括写诗,写小说,甚至写文章,都有天才在其中。有人写一辈子文章都写不好,不是他不用功,他头都想大了,眼睛都想蓝了,无奈天才不够,奈何奈何?想当初,曹禺先生23岁就写出《雷雨》,也不全是生活历练无比丰富的结果,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具备这样的创作天才。

天才是什么?就是特别优异的生理性形态与结构。你智商80,人家智商160,你不服气,非要铁杵磨成针,怕是白费工夫。

当然,只讲遗传性也不全面,毕竟人是文明的存在。没有文明,只能有猿,不能有人。因此,猿的进化史就成为一种革命史。这种革命,乃是人类一切革命中最具革命价值的革命,因为它使猿“革命”成了人。

决定这“革命”的原因,一说是劳动,劳动造就了人类。然而,继续追问下去,还应看到:劳动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个体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有劳动,又有组织,还需要劳动工具。一方面有必要的组织,一方面有必要的工具。那么,是先有劳动,还是先有组织,是先有劳动或组织,还是先有工具呢?这情形又回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样的命题中去了。

根据胡适先生有一分根据说一分话的理念,我们只可以说,没有组织,不构成劳动。至少从猿的进化结果看,人类的诞生,肯定不是一种个体性的行为结果。就是说,那进化过程,不是一只猿,又一只猿,再一只猿地单个完成的;不是在众多的猿中,先有一只聪明绝顶的跳到人这一边来了,然后,高举双手向着后面的猿们招手说,“过来吧,这边风景独好”;而是一种集体性社会进化,共时性的“革命”,一切必备的内外条件成熟时,便都过人这边来了。

更何况,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劳动创造了人,那么,又是谁创造了劳动呢?因为即使用最最简单的逻辑去推断,这劳动一定要有人创造,它才能出现呢!

故此,我们可以说,人类的生物历史,固然是一种遗传进化史,而人的文明历史,一定是一种不断的建构史,而有组织的社会性工具性劳动,乃是它的第一个伟大建构。

人类构建文明,从而也构建了自己。

三、人性的两种构建:人类建构文明与文明建构人类

人是文明的创造者,因而也是文明的主人,这一点毋庸置疑。有一种观点,认为文明大于人类,那是片面的。任何文明,如果不能与人类自身相合相恰相宜相进,就是不文明或者反文明了。但人类既然构建了文明,就必然会成为这文明的同构体。文明从此不再是人类的身外之物。极而言之,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文明,就有什么样的人类。

例如,有秦汉文明,就有秦皇、汉武,就有司马迁与董仲舒,有古希腊文明,就有梭伦,就有泰勒斯、毕达哥拉斯与柏拉图。

现代人不是古人,现代人如果硬是如同古人一样生活,即使伟人也必成荒谬,纵然圣人也必成荒谬。例如你非像秦始皇一样地做领导人,就是大荒谬,或者非像孔夫子一样地看待男女差异,也是大荒谬。但在他们各自的时代,也只能如此而已,因为那时的文明建构只到了那一步。在那样的建构时段,你让秦始皇成为华盛顿或者林肯,有那可能吗?你让孔子不作《论语》,而作《人权宣言》、《独立宣言》或《共产党宣言》,有这逻辑吗?没可能,没逻辑,就不是古人的荒谬而是今人的荒谬了。

人类建构文明,建构即创造,且人类的这种创造,是全方位的。人类不但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而且创造了各具特色各具魅力的精神财富,还创造了各具文化品征的生活方式与社会制度。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明的存在不是人类建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建构或创造乃是人类之文明本性。

一方面,人类建构文明;一方面,文明也建构人类。正如人类创造了教育,而教育又教育了人类一样。人类每创造出一种文化,这文化就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制度,这制度也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工具,这工具又会影响人类;人类每创造一种理念,这理念同样会影响人类。

譬如一位明代的古人,他一出生,马上受到礼教的熏陶与哺育,上学要读“四书”,考试要考“八股”,以后,还要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不幸为平民,要守民之道;幸而为官吏,又要守官之道或吏之道。生为人子,要守孝道;嫁为人妻,要守妇道;纵然贵为天子,还要守王道。凡此种种,就造就了王守仁,造就了张居正,造就了海瑞,也造就了崇祯。从文学经典看,又造就了《水浒传》上的武松与宋江,造就了《金瓶梅》中的潘金莲与西门庆,造就了《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孔明、曹操与刘备,也折射性地造就了《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与唐僧。

如果说,这些人物的很多行为,很多理念,很多追求都十分不合人性,尤其是不合今天的文明标准,也一定不是他们的遗传基因不对,而是那特定的社会文化造就了同样特定的人。

然而,文明的建构,毕竟是有规律可循的。创造本身就是一种规律,而合乎规律的创造,才具备历史的必然性。这含义有二:人类不可以无创造;人类又不可以滥创造。所以“乌托邦”固然也是一种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却是不可以盲目实践尤其不可以成为大规模社会实践的。这样的实践,小尝试则是小灾难,大尝试则是大灾难。如同中国1958年的“大跃进”,其结果,不但没有跃进,还付出了惨重的生命与财产的双重代价。

人类建构文明,文明建构人类,二者合一,便在文明的历史层次上,建构了人类自己,建构了自己的本性即人性。

人类建构自己的本性即人性,正如每个人年年月月,日日时时,都在建构自己的历史与形象一样。遗憾的是,这些建构——用最宽容的眼光观察,用最客气的语言表述——既不总是成功的,又不总是正确的,也不总是道德的,甚至不总是正当的。一个人走了弯路,纠正过来,相对容易;一个民族迷失了方向,改变过来,非常困难。对此,稍后再讲。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人类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本性。

四、人性的两种理念: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事大,事大如天。所以举凡世间主要的宗教流派与思想流派,没有不涉及人性的。或许可以这样评价,不对人性作出反应的哲学终归是不完整、不成熟的哲学,不对人性作出反应的宗教终归是不完整、不成熟的宗教。而这样的哲学与宗教,它的影响很难达到一流状态。

美国学者莱斯列·斯蒂芬森与大卫·哈贝曼合著的《世界十大人性哲学》,对于世界上最著名的人性理念、人物与流派做了简明扼要的介绍。虽然我们可以不同意他们的一些观点,但我们得承认,这些归纳与评述,确是进入人性基本理念的很好的入门。这十大人性哲学分别为:

1.儒家:圣人之道;

2.《奥义书》中的印度教思想;

3.《圣经》:同上帝相关联的人性;

4.柏拉图:理性的法则;

5.亚里士多德:人道实现的最终目标;

6.康德:理性的原因,历史与宗教;

7.马克思: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

8.弗洛伊德:精神的无意识基础;

9.萨特:激进的自由;

10.达尔文主义的人性论。

此外,在第5、第6之间,又以“历史的插曲”为题,分五个时段,介绍了十大人性哲学之外的人性观念与流派。其中分目标题中没罗列的包括:伊壁鸠鲁学派、新柏拉图主义、奥古斯丁、伊斯兰教的哲学家、阿奎那、霍布斯、笛卡尔、斯宾诺莎、休谟、卢梭和孔多塞。

这些人性哲学,从古到今,从东到西,历史跨度巨大,地域分布广阔,它们给我们的启迪是:只要有人类,就会有思想;只要有思想,就会思考人性。

人性理念固多,在最基本的层面概括,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性善论,一种是性恶论。

对这两种理念的表达自然不同,甚至千差万别,但其基本观点,同样无论东方西方,都是无可回避的。然而,由于它们各自的体系、叙说等原因,其表述过于纷繁缠绕,百转千回,一言难尽。

古代中国,即有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韩非子的性恶论;西方文艺复兴以降,又有霍布斯的性恶论与洛克的性善论。

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这种恶发于内心而形于外,表现为自私自利,弱肉强食,没有拘束就会无限膨胀,无所不为其极,其结果必定会伤害到人类自身。

同类推荐
  •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礼仪文书写作大全

    礼仪是礼节和仪式的合称,它主要是用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有生有死,有喜有哀,人在社会上生活,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交往和活动。亲疏有别,长幼有序,礼仪就是在社会交往中的分寸、等级。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一卷·总论)

    本书是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的总论卷,是对该课题研究成果的综述。把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从质疑到蔑视(1840—1895)、从蔑视到无视(1895—1945)、从敌视到正视((1945—1972)、从正视到“竞合”(1972—)。从国际大背景以及中国、日本的具体历史情境,论述这种转变的深层历史根源以及逻辑根源,对正确认识近代中日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人体怪象博览

    人体怪象博览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如何使孩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从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为此,我们精心编辑出版了本丛书,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孩子的知识,启迪孩子的智慧,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从小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世界各地的人们创造了各种各样辉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世界遗产,也留下了众多至今尚未得到圆满解决的“世界之谜“。
热门推荐
  •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

    《流水高山诗系情:那些令人仰慕的文人友情》是作者王秀杰写的关于中国历史上伟大友情的故事。包括李白杜甫的友谊,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的故事,柳宗元与刘禹锡的友情,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友情,欧阳修与梅尧臣的友情,王安石与苏轼的友情,辛弃疾与陈亮的友情,陆游与范成大的友情,顾炎武与归庄、傅山的友情,林则徐与邓廷桢、魏源的友情,秋瑾与吴芝瑛、徐自华的友情。
  • 重生霸道俏总裁

    重生霸道俏总裁

    一日重生,三男追捧,求支招儿,肿么破?前世,她被闺蜜迷惑十年,闺蜜企图神不知鬼置她于死地,睡她的老公,坑她的娃。然……她意外早产后重生,重返十八岁。重生之日,就是她任性之时,意外获得几辈子都花不完的巨款,空降到某教育集团当总裁,只挂职,不做事,年薪千万外加公司股票分红,她一夜之间变得衣食无忧,令百万人敬仰。在伪闺蜜面前,她见招拆招,以牙还牙,上演闺蜜出糗,撕逼大战。重生之前,她说下辈子我还嫁给你。重生之后,遇见初恋的他,她义无反顾地扑了上去。
  • 灵宝众真丹诀

    灵宝众真丹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印封神

    帝印封神

    八块骨牌擎天地,一招帝印定乾坤。燕臣,古国皇室子弟,被弃大齐帝国荒野山寨。待战鼓敲响,封印开启,以骨牌之力擎天撼地。左手生,右手死,掌握天地法则,以一己之力翻天覆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罗邪妃

    修罗邪妃

    离王府,到处弥漫着大红喜色,新房极尽奢华,只是与这喜庆的颜色象相不符的是,整个离王府的下人脸上皆无喜色,只为新房里的女子感到惋惜。靠近右边窗户的石柱,透过窗柩朦胧的月色洒下一片清冷光华,为整个房间附上一层银霜。空气中弥漫着幽兰的馨香,与对面的紫檀木妆台散发出的香味混为一体,带着令人微醉的气息。一道莹润光滑的珠帘静静垂落着。珠帘之后,摆放着一张刺绣屏风,屏风后隐隐显出一张质地……
  •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散文

    郁达夫的散文具有独到的个性特征,他在作品中无所顾忌地对个人的思想、生活,甚至琐碎私密的细节进行详细地描写,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文字,将自己透明坦荡地展示给读者,自叙传色彩浓郁而强烈。他的散文还具有浓浓的忧郁感伤的情调,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郁达夫是一个诗人,他的散文也有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格调,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宣泄的抒情方式,回肠荡气的诗的节奏和情调,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感伤、忧郁、脆弱,这些与作品中秀丽、隽永的山水景物交融在一起,以情遣笔,寓情于景,形成了略带病态的忧郁之美,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学养和艺术功力。可以说郁达夫的创作是感应着时代的神经,代表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情绪和内心感受。
  •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卡耐基成功处世艺术

    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得益于他高超的处世艺术,他在自己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有效的处世经验。卡耐基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的,因而个性各异,与这些独特的个人交往必须倾注满腔的热忱和诚意,饰外修内,表现出坦荡和真诚的品性,对方才能相信自己,这是成功处世的基础。
  • 本草分经

    本草分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宝贝娇妻不好宠

    宝贝娇妻不好宠

    屡次被算计差点出事都是被他所救,绅士体贴,林安安以为顾朗是温柔的学长。却不料,在她又一次被陷害时,他将她扑倒:“怎么?那么想陪人?那………陪我如何?”啊啊啊学长不要啊你人设崩了喂!好不容易消化了“我跟优秀的腹黑学长在一起了耶。”这个现状,却发现……说好的优秀腹黑学长呢?!TC公司总裁什么鬼?顾氏集团继承人又是什么鬼?
  • D之复合

    D之复合

    日本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复仇大戏,悬疑宗师松本清张真正的巅峰之作,让您窥视人性中最复杂、最深沉、最可怕的一面。复仇注定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在毁灭对手的同时,复仇者自身也会走上不归之路。我是潜匿在你身边的复仇鬼,为了让你偿还罪孽,不惜赌上自己的灵魂。我要让你在深不见底的恐惧泥潭中受尽折磨,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噩梦中走向毁灭。我会为此付出代价,会在悔恨和无助中迷茫摇摆,会被罪恶缠身直至万劫不复。我深知这一切,但我仍然孤注一掷。来吧,让这场盛大的复仇剧上演,你我之间漫长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