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融传》。东汉经学家郑兴以研究《左氏春秋》著称于世。他的儿子郑众十二岁时就跟父亲学习这部经学著作。后来,郑众还学习了《周易》、《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他学识渊博,几乎无所不晓,在上层社会很有名气。郑众当官后,在公务之余给一些年轻人讲解《毛诗》、《周礼》等经学著作,并且花很大的精力为《左氏春秋》作注,并最终完成了《左氏春秋》的注释工作。这部书流传后,和另一位经学家贾逵所注的《左氏春秋》齐名,都受到学者们的好评。
当时,最著名的经学家是马融。他注过《周易》、《尚书》、《毛诗》、《三礼》、《论语》、《孝经》,使古文经学达到成熟的境地,弟子多达千人。马融除了为经书作注外,又兼注《老子》、《淮南子》。讲课时坐在高堂上,挂上纱帐,前面让学生坐着听课,后面列一班女乐演奏音乐,很有特点。
马融研究了《左传》后,也准备注一部《左氏春秋》,他仔细阅读了贾逵和郑众的注本后评价说:“贾逵的注本精深而不广博,郑众的注本广博而不精深。要是既精深又广博,那我怎能超过他们(贾君精而不博,郑君博而不精;既精既博,吾何加焉)?”马融觉得,这两个注本各有各的长处,合起来就弥补了各自的不足之处,便决定不再给《左氏春秋》作注了。
博闻强识
【释义】学习广博,记忆力强。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魏文帝曹丕自幼随父亲曹操南征北讨,弓马娴熟,精于击剑。同时,他酷爱读书,即使在军旅中也手不释卷,年纪稍大一点已读遍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之言。由于聪慧过人,少年时读过的书都能熟记于胸,故而博古通今,曾被举荐为秀才,但没有去应荐。曹丕爱好文学创作,八岁就写文章,年轻时一度视写作为自己生命。创作诗词歌赋近百篇,其中《典论》中的《论文》一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杰出的作品。曹丕曾亲笔书写《典论》,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孙权。
由于曹丕的才能,故史书评价他“天资聪颖,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备”。
卜昼卜夜
【释义】形容昼夜相继,宴乐无度。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春秋时候,陈国国君在宠姬的挑唆下杀死了太子御冠,公子敬仲连忙逃到齐国。齐桓公对敬仲很恭敬,想拜他为齐国的卿士。可是敬仲婉言辞谢道:“我是逃奔而来的客人,如果得到您的宽恕,在您宽厚的政治庇护下,得以免除罪过,这便是君王的恩惠,我已经感到满足了,怎么还敢接受卿士这样高贵的官位呢?如果我不知满足而应允下来,很快就会招来官员们的谴责,所以请您免了吧!”
齐桓公不勉强他,让他担任工正这个职务,负责管理各种工匠。敬仲工作很是尽责。齐桓公与敬仲经常在一块饮酒闲聊。有一天,敬仲请齐桓公到家喝酒,两人越喝越高兴,一直喝到天黑。齐桓公觉得还没尽兴,便吩咐仆人说:“把蜡烛点上,再喝几杯!”
敬仲很懂得礼仪,知道再喝下去就不合礼法了,便委婉地说:“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意思是说:“我只知道白天招待君王,不知道晚上陪饮呀!实在不敢再留您喝下去啦!”
齐桓公听了只得告辞而去。
后人把敬仲的话引申出“卜昼卜夜”这一成语,用来形容昼夜相继的玩乐。
补阙拾遗
【释义】阙:缺;拾遗:补录遗漏。指补足遗漏、缺少的内容。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张轨传》。西晋后期,张轨占据凉州,很有声望,张轨死后,世子张寔继承了他的位置,统率西凉兵马。
张寔希望把西凉治理得更好,但当时连年大旱,他认为是自己没有把事情做好,于是下令:“我希望常有人来劝诫以弥补我的不足。凡是当面批评我的过失,我将用帛来酬谢他;用书信指出我过失的,我用锦绣报答他;在市集上指责我过失的,我将送给他羊和米。”
命令下达后,马上有一个叫隗瑾的下属进谏说:“圣明的君主都在朝廷设置谏官来纠正不符大理的事,并且依靠辅佐的大臣拾遗补阙(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弼以补阙拾遗)。现在事情不分大小,全由主上一人决定。臣僚们出于畏惧,而不敢不服从。事情好坏全归在一个人身上,下属无法分担责任。这样,即使赏赐一千两黄金,也不会有人进谏。”
张寔认为隗瑾说得有理,给了他重赏。
由于张寔虚心接受意见,凉州很快得到了大治。
补天浴日
【释义】比喻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意志,也比喻人的功劳极大。
【出处】汉·刘安等《淮南子·览冥训》、《山海经·大荒南经》。传说上古时候,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发生了争斗,共工大败,气得向西方不周山一头撞去,把不周山撞坏了。不周山是撑天的大柱,大柱一断,天就坍塌了一大块,地也陷裂了很多。整个大地要么是洪水滔滔,一片汪洋;要么是大火蔓延,熊熊不息。眼看着人类濒临灭绝的边缘了,创造世界万物的女神娲十分着急。她在大江大河中挑选了许多五彩的石子,架起火来,把石子炼成熔液,然后用这种熔液去修补破了的天。她又杀了一只大得无法形容的乌龟,斩下它的四脚,作为四根天柱,竖立在四方,把天撑住。还利用大火后遗留的芦草灰,堵住了洪水。一场大难,始告平息。
另外还有一个神话传说:东海之外、甘水之间,有一个羲和国,国君叫帝俊,他的妻子就是羲和。羲和是太阳神,她生养了十个儿子,也就是十个太阳。他们住在东方海外的汤谷。那里有一棵大树,名叫“扶桑”,所以那地名也叫“扶桑”。这棵大树有几千丈高,十个太阳,就住在这棵大树上。他们每天一个,轮流在天空值班。早上,不论哪个太阳值班,都由他们的妈妈羲和架车伴送。这辆车子很壮观,是由六条龙拉着的。从起点汤谷到终点蒙谷,共有十六个站,正好是一天的路程。车到第十四站悲泉,太阳就得下车步行,妈妈羲和架着空车赶回汤谷,为伴送明天值班的儿子去作准备。每天早上,值班的太阳离开扶桑,在登上龙车之前,一定先要在咸池里洗一个澡。羲和还常常带着儿子们在东南海外的甘渊里一块洗澡。甘渊的水十分甘美,羲和把儿子们一个个都洗得干干净净,明明亮亮。
后来,人们形容无可比拟的极大的功绩时,就借用“女娲补天”和“羲和浴日”这两个故事来做比喻,后来就合称为“补天浴日”。
捕风捉影
【释义】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或无事生非。
【出处】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汉成帝二十岁继承西汉皇位,到四十多岁还没有孩子。他听信方士的话,热衷于祭祀鬼神。许多向汉成帝上书谈论祭祀鬼神或谈论仙道的人,都轻而易举地得到高官厚禄。成帝听信他们的话,在长安郊外的上林苑大搞祭祀,祈求上天赐福,花了大笔的费用,但并没有什么效果。
光禄大夫谷永上书汉成帝,说:“我听说对于明了天地本性的人,不可能用神怪去迷惑他;懂得世上万物之理的人,不可能受行为不正的人蒙蔽。现在有些人大谈神仙鬼怪,宣扬祭祀的方法,还说什么世上有仙人,服了不死的药,寿命长得像南山一样。听他们的说话,满耳都是美好的景象,好像马上就能遇见神仙一样;可是,你要寻找它,却虚无缥缈,好像要缚住风、捉住影子一样不可能得到(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景,终不可得)。所以古代贤明的君王不听这些话,圣人绝对不说这种话。”
谷永又举例说:“周代史官苌弘想要用祭祀鬼神的办法帮助周灵王,让天下诸侯来朝会,可是周王室更加衰败,诸侯反叛的更多;楚怀王隆重祭祀鬼神,求神灵保佑打退秦国军队,结果仗打败了,土地被秦削割,自己做了俘虏;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出海求仙采药,结果一去不回,遭到天下人的怨恨。”
最后,谷永说道:“从古到今,帝王们凭着尊贵的地位、众多的财物,寻遍天下去求神灵、仙人,经过了多少岁月,却没有丝毫应验。希望您不要再让那些行为不正的人干预朝廷的事。”
汉成帝认为谷永说得很有道理,便接受了他的意见。
不辨菽麦
【释义】菽:豆类。指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蠢无知。现在有时指脱离生产实践,缺乏实际知识。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八年》。春秋时期,晋厉公奢侈淫乱,大夫们也争权夺利,都想借助晋厉公的名义打败对手,而晋厉公也想利用他们清除异己。胥童、夷阳五、长鱼矫等人是最受晋厉公宠信的大夫,在晋厉公的授意下,胥童和夷阳五指挥八百兵士包围了当时势力很大的郤氏家族。一番混战,郤氏三大夫皆被杀死。
三郤被除掉后,胥童又带兵到朝廷上劫持了大夫栾书和中行偃,也想把他们杀死。可晋厉公不同意,他说:“一天之内已经斩杀了三个大夫,我不忍心再杀人啦!”栾书和中行偃这才保住了性命。晋厉公安慰两人说:“寡人讨伐郤氏,他们三人已经伏诛,你们可以官复原职,忘记这件事,别把它当成一种耻辱。”
栾书和中行偃给晋厉公叩头拜谢,说:“君王讨伐有罪之人,而赦免下臣一死,我们感激君王的大恩,即使死了也不敢忘记呀!”两人拜别晋厉公,回家后就密谋报仇,准备杀掉晋厉公和胥童等人。
不久,晋厉公在匠丽氏那里饮酒作乐,正在兴头上,栾书、中行偃突然出现,抓住了他。接着又捉住胥童,把他们杀死,埋在东门外边。
栾书和中行偃把晋襄公的后代周子请出来,让他当国君。周子这时只有十四岁。其实,周子还有个哥哥,可据说是个痴呆,连豆子、麦子都辨别不清,所以无法当国君(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于是,周子即位,称晋悼公。他英明决断,在他的统治下,晋国最终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
不逞之徒
【释义】逞:称心。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指心怀不满违法作乱的人。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子驷是春秋时郑国的正卿。公元前566年,他派人刺杀了郑僖公,拥立僖公五岁的儿子为国君(即郑简公),这样,他就操纵了郑国的国政。当时其他公子联合起来反对子驷,准备发动政变。子驷知道了,便下令捕杀了几个公子,其余的反对派也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子驷对尉止也有很深的成见,因此,在以晋国为首的、各诸侯国联军攻伐郑国的战役中,子驷故意减少尉止部队的兵车数量,并且对于尉止俘获的俘虏,子驷也不计功行赏。
后来,子驷又整顿田沟疆界,结果损害了司氏、堵氏、侯氏、子师氏等家族的田产利益。于是,尉止及这几家贵族纠合了一批不得志的人,以公子们被害为由,发动了政变(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他们攻入宫中,杀了子驷,把郑简公劫走。后来子产和子发兵,杀了尉止和子师仆,侯晋、堵女父和司臣逃到国外去了,乱事才告平定。
成语“不逞之徒”,就是从“不逞之人”演变而来的。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
【释义】指长辈对晚辈闺房争吵的事要装聋作哑,宽宏大量。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中唐时期,汾阳王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娶了唐代宗李豫的女儿升平公主,小两口虽说互敬互爱,但时间久了,难免为一些小事拌嘴。
有一天,两人吵得很凶。升平公主又哭又闹,郭暧气愤不过,责备道:“你耍什么脾气?你不就是依仗你父亲是皇帝吗?有什么了不起?我父亲如想当皇帝早就当上了。”这句话惹怒了公主,她立即乘车回宫,禀告了父王。
当时,代宗正在批阅文件,听了公主的话,大笑道:“这你就不知道了,你丈夫说的话的确是真的;他父亲要肯做皇帝,天下还不就是他家的?”代宗之意是说:玄宗时,郭子仪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代宗时,郭子仪在防止吐蕃入侵上又立了大功。由于他功高权重,完全有自立为帝的实力。接着,代宗又说了很多好话安慰教导女儿,劝她回去。
郭子仪听说了儿子的事,火冒三丈,把儿子关进监狱。代宗却把郭子仪召进殿里,劝他说:“儿女拌嘴,说些私房话,怎值得听信呢?俗话说得好:‘不痴不聋,怎做家翁?’”
郭子仪回到家中,还是打了儿子几十大板,才放他出狱。
不耻下问
【释义】耻:羞耻。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出处】《论语·公冶长》。孔子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有一次,孔子去参加鲁国国君的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便要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当时,卫国大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他去世后,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心中有些不服气,认为孔圉还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圉为什么可以被谥为‘文’?”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教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