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4100000002

第2章 诗意春秋伴人眠——拂拭古诗里的繁华与苍凉(1)

1.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柳公权《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柳大书法家喜赋三步诗

《应制贺边军支春衣》

柳公权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挟纩非真纩,分衣是假衣。

从今貔武士,不惮戍金微。

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独具一格。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特别是其以楷书著称,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传世墨迹有《送梨帖题跋》,碑刻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纪圣德碑》、《平西郡王李晟碑》、《羲阳郡王苻璘碑》、《魏公先庙碑》、《高元裕碑》、《冯宿碑》、《苏夫人墓志》、《李石神道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等。

大唐气象,文化繁荣,艺术瑰丽,一时间名人辈出。柳公权、王维、贺知章等享誉古今的人物,当年更是科举高中,风光无限。柳公权从深受《柳氏家训》“德行”教导熏陶,终身以德行为根株,学识“博贯经术”,他于人生、书艺都颇具儒家风范。宪宗元和三年(公元808年),三十一岁的柳公权进士及第,宏词登科。进士及第后,官任右拾遗、侍书学士等,最后累封到河东郡公,太子少师,太子太保,历仕七朝: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

柳公权仕途通达,历朝皇帝都喜欢他的书法,爱他的诗才,甚至乐意接受他的进谏。他的一生,除了少许时间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皇帝身边,不断地为皇家,为大臣,为亲朋书碑。有人将柳公权与颜真卿作对比,说柳公权像一只关在禁笼中的金丝雀,颜真卿像奔腾咆哮的洪流。这样的生活使柳缺少些气度和视野。颜体一碑一碑曾不断地变,而柳体在其成熟以后变化较少。不过,世界的美好不仅需要浩瀚与力量,精致与华丽同样值得赞颂。柳公权恰似流于深山老林的泉水,咚咚作响,幽静纯洁,演绎着生命的精彩与丰富。

据《旧唐书》记载,唐穆宗“政僻”,就是为政不端、不正的意思。有一次,唐穆宗问柳公权:“用笔如何才能尽善尽美呢?”柳公权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皇帝知道,柳公权这是在委婉地对他进行规谏。于是,上改容,知其笔谏也。这也正是笔谏的由来。

关于柳公权,人们常常赞赏他的书法,却鲜有人谈论他的诗才。公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里构思创作,且诗文品质极佳。同样来于《旧唐书》的记载,当时,柳公权跟随文宗皇帝在未央宫里观赏景致,并随时应答一些事务。恰逢皇帝刚把一批御寒棉衣送给了边关将士,文宗便要柳公权“诗以颂之”。柳公权三步之内竟口出一首五言绝句:

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

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

文宗十分高兴,又将诗句细细品味了一番,深深地感叹道:“当年曹子建七步成诗,传为佳话,今日诚悬三步成诗,这要比子建高明得多啊!”面对皇帝的赞赏,柳公权俯身下拜,谦逊谢恩。诚然,柳公权的才思是十分敏捷的,但是他在书学上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除了天赋才华,他更积数十年的不倦磨炼之功,广泛熔铸,博览精思,才得以在唐中晚期脱颖而出,为后人敬仰称赞。

2.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月夜听诗钱起深幸获高名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钱起,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太清宫使等。因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与韩翃、李端、卢纶等号称大历十才子。钱起长于五言,词彩清丽,音律和谐。因与郎士元齐名,齐名“钱郎”。人为之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对此,钱起很不满意,傲然说道:“郎士元安得与余并称也?”但是,朝廷公卿出牧奉使,若无钱、郎赋诗送别,则为时论所鄙。

钱起当时诗名很盛,其诗多为赠别应酬,流连光景、粉饰太平之作,与社会现实相距较远。然其诗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风格清空闲雅、流丽纤秀,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以《省试湘灵鼓瑟》诗最为有名。

按照唐代科举制度,各州县选拔士子进贡京师,试于尚书省,由礼部主持的进士考试,叫做“省试”,也叫“会试”。考试时所作的诗,叫“试帖诗”。这种诗一般五言六韵,有严格的格律规定,容易束缚作者的思想,所以很难写好;不过,有的作者善于“戴着镣铐跳舞”,往往能够即席发挥,写出传诵不衰的好诗来。本诗就是试帖诗中的佳作。特别是最后两句,时常被人称颂,背后的故事也颇有趣味。

有一次,钱起随人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外出办事,夜深之时,顿感客栈清冷,百无聊赖,便准备趁着月光外出散步。忽然间,悠扬的吟诗声从远处传来,伴着夜色和月光绵延回响,动人心扉。不知为什么,那人反复吟诵着相同的两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于是,钱起循声而去,看看究竟是谁在吟诗,又为何反复吟诵这两句。但推门寻踪,却没有找到吟诗之人!钱起心中深觉奇怪,百思不得其解,但这两句诗却烙在了心底。

天宝十载(公元751年),钱起参加进士考试,试题就是《湘灵鼓瑟》,要求写作一首五言律诗。他知道这题目出自屈原《楚辞·远游》里的句子“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开始回想着那个美丽的传说—— 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哀思。但在真正构思写作时,却久久未能完稿。正在迟疑间,钱起忽然想起那天晚间户外吟诗声的韵脚不也属于“九青”部吗?想到这里,他很快便完成全篇,交了试卷。

时任主考官的李暐,翻阅试卷,反复吟诵,一再端详,大为赞赏,为之拍案叫绝。结尾两句如横空出世,堪称“绝唱”,以景结情,余音袅袅。湘水女神的哀怨之情,结尾一笔跳开,描写曲终人散之后,画面上只有一川江水,几峰青山。这极其简洁明丽的画面,打开了回味的广阔空间:或许湘灵的哀怨之情已融入了湘江绵绵不断的流水,或许湘灵美丽的倩影已化成了江上偶露峥嵘的数峰青山;湘灵已和大自然熔为一体,年年岁岁给后人讲述她那凄艳动人的故事;湘灵的瑟声伴着湘江流水歌吟,为人们打开了遐想飞奔的思想乐园。这一切的一切,都尽在不言之中了。宋代词论家“以景结情最好”之说以及苏东坡、秦少游等人所用“湘灵鼓瑟”这一意象时,似乎也是从该诗作中得到的启发吧。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绛娘与崔护的桃花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登第(进士及第)。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此外,这首诗中还隐藏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才子佳人的纯真至情和曲折情节,人们称之为“桃花缘”。

崔护出身于书香世家,才情俊逸,性情清高孤傲。那一年的清明时节,崔护意欲去郊外体味一下盎然的春意。一路漫行,红花翠柳,青山碧水,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知不觉离城已远。崔护寻思着找一处乡野农家讨些水喝,却偶见一座毛竹院落,分外别致。心中暗叹:“何等脱俗之人,隐居在这样清幽雅韵的地方。”

走近柴门,他轻叩门环。吱呀一声,房门敞开,走出的是一位妙龄少女。少女布衣淡妆,眉目中却透出一股清新脱俗的气韵。他说明来意,少女明眸凝视,觉得来者并无恶意,便将他引入草堂落坐,自往厨下张罗茶水。待少女端茶出现之时,一时间,崔护竟然有些看得发怔,少女似乎察觉了他的心意,迅即垂下眼帘,一份娇羞把她点缀得更加动人。聪慧的绛娘当然明白崔护的意思,她坐在那里含羞不语,两片红霞染上了面颊,偶尔向崔护含情一瞥,一碰到崔护的目光就迅速低下头,更加羞怯地望定自己的脚尖,更显楚楚动人的模样来。夕阳西斜,崔护只得起身离去。

少女把他送出院门,默默地目送着崔护渐渐走远。崔护也不时地回头张望,只见桃花与少女相映绯红,一同在春风中摇荡,心想:不知何日方可再见!

自从崔护离开以后,翩翩少年郎的影子日夜盘桓,绛娘魂牵梦萦,辗转难眠,但这一切她又不能对任何人提起。而崔护赶考在即,只得埋头于繁重的学业之中,日夜苦读,心思不复他顾。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得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于是,怀着兴奋急切的心情,来到城南寻找埋在心底的梦。走近院落,里面寂静无声。他隔着竹篱重复着去年的语言,期盼着去年的那幕再次上演。然而,许久都不见少女出来开门,他唤了几声:“绛娘!绛娘!”除了沙沙花瓣飞舞碰撞的声响,并无应答。顿时,崔护犹如一瓢冷水浇头,火热的心凉了大半。他讪讪地从窗棂中取出笔墨,怅然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题都城南庄”。

崔护城南访旧,没能见到绛娘,回家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想来想去,数日之后,他再度往城南寻访。然而,尚未走进茅舍,就听到里面传出了阵阵苍老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赶到茅舍前高声询问。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汉,颤颤巍巍地走了出来,泪眼模糊中,上下打量着崔护问道:“你是崔护吧?”崔护不免有些讶异,答道:“正是晚生。”老汉一听,悲从中来,哭着说:“你杀了我女儿啊!”崔护惊诧莫名。老汉涕泪纵横,硬咽地述说道:“小女绛娘,年方二八,知书懂礼,待字闺中,可自从去年清明见了你,日夜牵肠挂肚,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春去秋来,却总不见你的踪影。时过一年,本已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以为今生不能再度相见,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一病不起。现在绛娘却先我而去了,难道不是你杀了她吗?”

这番哭诉,犹如晴天霹雳,一时震得崔护不知所措。痴心女子用情至深,又怎能不让人心碎呢!崔护呜咽道:“日前寻访不果,怅然题诗,不料生出这般变故,绛娘若死,晚生也不愿偷生了!”而后直奔内室,抱住绛娘,失声痛哭。或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上天,或许是他的真情唤醒了绛娘,总之,这时绛娘竟然苏醒了过来。绛娘似乎认出了崔护,她把脸深深埋进崔护的怀里。就这样,多情的绛娘居然从黄泉路上又走了回来。随后,崔护向父母禀明情况,父母十分感动于他们的一片真情,于是行礼纳聘,择日完婚。婚后,绛娘殷勤执家、孝顺公婆、和睦亲邻,夜来添香伴读,使得崔护心无旁骛,专心功课,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崔护进士及第,外任为官,仕途风顺,官至岭南节度使。

4.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文人的“干谒”之风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朱庆余,名可久,字庆余,生卒年不详,越州(今浙江绍兴)人,以字行世。唐代宝历二年(公元826年)进士,官至任校书郎。他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曾作《闺意献张水部》或作《近试上张水部》(张水部即为张籍,时任水部郎中)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为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使得朱庆余声名大噪。

在唐代,行卷的风气非常盛行。所谓行卷,即考生在考试前把所作诗文写成卷轴,投送朝中显贵以求闻达。考生可以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张久皋、王维、白居易等都曾行卷,虽然不是好的风气,但是有水平的才子仍不在少数。

通过行卷,朱庆余赢得了声名,但他着实是有真才实学的。唐诗卷帙浩繁,才子灿若群星,他仍然有多首诗作被收入《唐诗三百首》,可见其才华卓越,作品上乘。然而,历史洪流浩荡,如此人物的名字却仍未考证清楚。据《新唐书·艺文志》记载:“朱庆余诗一卷,名可久,以字行。”这也是通行的说法。至于他的籍贯也是各种纷说,但通过分析朱庆余与张籍、姚合等人的诗文,可以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同类推荐
  • 城市·大演奏厅(下)

    城市·大演奏厅(下)

    我亲耳听到一件十分传奇的事情:但昭义夫妇曾经去了一趟西藏。他们很虔诚地在寺庙出入,到了布达拉宫时,在一个大殿里,有一尊菩萨圣像前围了好多人。高红霞跟一位学生家长见这么多人围着,便好奇地过去看个究竟。这时候,有人劝她们也试试运气。所谓运气,就是人们不断地往菩萨身上抛哈达。如果将哈达抛起来能挂到菩萨的肩头或手臂上,就是预示着会有好运降临的。可是,哈达太轻了,往上抛的人都抛不高,离佛像手臂还差一大截呢!轮到高红霞时,只见她一仰头,将手中的哈达往上一抛,那哈达就像被一股气浪顶着直往上空飞飘而去,一直飘升到了菩萨的头上方,竟然挂在了菩萨面部的那颗痣上。这一下子令在场所有人惊呆了!随后,人们为高红霞欢呼起来:肯定要有鸿运降临了!
  • 山南水北

    山南水北

    这套文集收入了韩少功的主要作品,占发表总量的七八成左右。借此次结集出版机会,作者对其中部分作品做了修订。
  •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8)(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讲述了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

    《1914及其他诗选》汇集了一战时期几位著名诗人关于战争的诗歌。有的诗人一开始满腔热血参军,一心想报效国家,却终于在腥风血雨的修罗场看破了虚无的荣耀,体会了生命的可贵。
  • 他国的你我

    他国的你我

    2013年夏天我来到旧金山留学,开始把自己在美帝的各种见闻写成一封封小信。长长短短的信里,我记录了两年来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各种经历:有初入美国时的胆小局促,有课堂上的提心吊胆,有在酒吧里的不知所措,有体育场上的放肆疯狂,也有和师长们掏心掏肺的洗脑对话……这不是什么立竿见影的留学申请攻略和出国指导丛书,我只是记录和书写自己与同龄人的成长故事,那些大时代下的小人物们——有缺点,有迷茫,有无助,有迟疑,有价值观的猛烈冲击,但一直努力、勤奋、有趣、坚韧,不论生活在哪里,都尽量活得有意义——所有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和脑子里飞来飞去的想法一一落在了纸上,最后就变成了这本留学亲历手记。
热门推荐
  • 狼性法则全书

    狼性法则全书

    在这残酷的竞争环境和微利时代,学习狼性生存法则势在必行!市场经济波涛汹涌,诡谲多变,外国企业却在我国纵横捭阖,蚕食市场,鉴于此,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面对来势汹汹的市场竞争,于是将狼性精神作为了企业强势管理与实战营销的誓师号令,为企业竞争决胜和强劲发展注入了震撼的动力。
  •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今天可以不说烦:拥有快乐的心理学智慧

    “烦死了”这三个字你一定说过,甚至已经成为一句口头禅,时时将它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脱口而出。烦恼已经成为影响都市人健康的心理问题之一,如果无法驱走它,它将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将烦恼、忧郁、愤怒等不良情绪消除是非常重要的。快乐是驱赶烦恼的最好方法,但一些人不懂快乐,总被坏情绪占了上风,或是错误地将逃避、麻醉当成了快乐。快乐是选择,是人的行为习惯,也是自我调节的能力。寻找快乐、养成快乐的习惯悬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 无敌狮王

    无敌狮王

    从来没有哪一种疆界像动物王国一样让我们自由驰聘,也从来没有哪一本关于动物的书可以如此:轻松、贴心、灵动。动物王国探险系列丛书——带你到无边旷野中,与动物进行亲密的交流与互动丰富的知识,有趣的故事一册在手,快乐无穷!
  • 你好青春的我们

    你好青春的我们

    青春是每个人最美好的回忆,我多想和你们一起无知,一起在夕阳下踩着对方的影子,大喊着我爱的人的名字,一起在教室里打打闹闹,无忧无虑……
  • 浴血狂龙

    浴血狂龙

    【逍遥诸仙阁小仙白雪心出品】仙界,一个痴笨的少年。没有魔法,没有神力,没有防御力,甚至连基本的说话能力都没有。他的人生被两个字包绕着:命邪。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遇到了邪皇,痴笨的他将邪皇融入自己的身体,从此他拥有了恶魔的神力,在他离开仙界的一刹那,与生俱来的天资使得这位神奇少年泽泽生辉,朋友的遗弃,亲人的分别,恶魔的洗礼与仙界的折腾,逼得他落凡为人,邪皇之灵的注入,本仙之身的保护,再加上非凡的逃生能力,使得他真真正正的成为天下第一杀手狂龙。
  • 美女靓汤菜谱

    美女靓汤菜谱

    本套“美食与保健”丛书,包括《糖尿病食疗药膳》、《高血压食疗药膳》、《高血脂食疗药膳》、《冠心病食疗药膳》、《肥胖病食疗药膳》、《胃肠病食疗药膳》、《川菜美食菜谱》、《大众美食菜谱》、《家常美食菜谱》、《凉拌美食菜谱》、《素菜美食菜谱》、《汤煲美食菜谱》、《婴幼儿美食菜谱》、《孕产妇美食菜谱》、《中老年美食菜谱》、《美女靓汤菜谱》共16册。其中药膳食谱皆包括烹饪材料与调料、操作方法与步骤和保健功效等内容,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非常易懂、易学和易用,是广大读者用以指导健康膳食的良师益友。
  • 最好的时光,只因有你

    最好的时光,只因有你

    十年前,她天真单纯,为了爱可以不顾一切,所以固执地想要走进他的世界,直到被伤得体无完肤。十年前,他浪荡不羁,却只为一纸沉重的契约,只好冷酷地想要远离她的深情,任由时间锁上自己的心。十年后,他们相遇在青春的尾巴,他终于脱离枷锁,她却已貌似放下。她说:“楚杰,我以前那么爱你,我为你放下了个性,放下了脾气,现在我只想放下你。”他说:“舒娅,如果你真的完全放下,那么我在不在你身边又有多大的区别?”最美的爱情,就是相遇在彼此最好的年华,那么舒娅和楚杰该让这段好时光延续,还是让它停留在彼此的记忆里?
  •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

    本书从明十三陵的选址到建造到建筑风格历史渊源等尽数介绍,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书。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终极英语日常用语1980句

    终极英语日常用语1980句

    本书内容包括:用餐宴请;居家交流;职场办公;校园求学;旅游出行;逛街购物等基本交际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