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400000007

第7章 埃里克·施密特——Google神话的“运营官”

Google公司已经成为新时代的硅谷神话。造就这个神话的是“三驾马车”: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拉里·佩奇(Larry Page)以及董事长兼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s Chmidt)。没有创始人就没有Google的搜索技术与独特的创新精神,然而没有埃里克·施密特,就没有Google今日令人咋舌的赚钱能力与重塑互联网搜索服务格局的实力。

业界“老狐狸”

硅谷人对他的评价是:“施密特绝对是个举足轻重的人,其经历之丰富,堪称业界老狐狸。”经历了贝尔实验室以及施乐PARC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工作后,1983年,施密特迎来了他事业的新高峰,跳槽到SUN公司担任首席技术官和公司行政主管,负责开发SUN独立于平台的编程技术Java,将Java从公司的一个研发者的失意作品,变成SUN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市场武器。1997年他加入Novell公司任董事长兼CEO,很快将Novell重新打造成一个赢利公司,给予Novell第二次生命。

施密特说,他清晰地记得2001年第一次与Google两个创始人见面时的情景:“他们在各个方面的看法,都与我不尽相同。让人搞不清他们的看法,究竟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远见,还是单纯天真。”当时Google是一家相当出色的搜索引擎技术公司,但除了出售技术,没有其他的盈利方式。而2001年正是“全球经济”的衰退时期,施密特加入Google,他老道而颇具创新的头脑看到搜索与广告之间最和谐的联系,解决了Google在保持主页简明朴素的同时增加广告收入的难题,这就是Google目前最核心最成功的赚钱方式——AdWords文字广告,即在搜索结果右边附加相关广告。

幸运的“败将”

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施密特一直令评论界感到困惑。

当他被Google的两位创始人选中、担任首席执行官的时候,人们认为他将是个可怜的“道具”。虽然这家表面简单的搜索引擎企业当时只有两百名员工,但在投资家眼中已是炙手可热。投资者看重了两位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团结一心,同时这个技术型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并不复杂。

当佩奇和布林在寻找CEO的时候,他们并不愿意放弃对公司的完全控制。然而,有多少人愿意接受可能没有控制权而当傀儡的前景?“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似乎都会拒绝他们。

考虑到华尔街对公司治理的口味和高标准,在IT业混迹多年的“老江湖”施密特被认为很适合在Google的办公室里摆出职业经理人的姿态——让投资者放心足矣。

然而,最不友好的评价也不得不称施密特是个“幸运儿”。因为他不但坐稳了“三巨头”的位子,还挣到了数十亿美元的身家;不但自己挣到了钱,还让Google的股价像打了兴奋剂一样“下都下不来”。更何况,他在Google的表现和口碑都绝不是一个傀儡所能拥有的。

“布林和佩奇对技术有很好的把握,他们更代表了公司的文化。我的关注点在公司运营、投资等方面。”施密特表示,“开会的时候可能分不出我们三个人是谁在负责这个会议,而是很平等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佩奇则说:“请来施密特对我们来说有一个学习曲线”。

如果世上有这样体面的“傀儡”,施密特怎么说也是个中了大奖的幸运儿。其实,在Google度过幸运的5年之前,施密特虽然身居高位,运气却并不好。

Novell可算是施密特心中永远的痛。从1997年到2001年,他在那里工作了4年。起初以“空降兵”身份降临Novell的他一度扭转了公司的困窘局势。使Novell公司起死回生,到1999年,Novell还成了媒体喜爱的“小发动机”。

然而,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施密特没有兑现当初盈利承诺,Novell迅速陷入了困境。在施密特被Google选中的时候,有心无力的Novell正被微软“揍得”满地找牙,而施密特离开的那个季度,Novell亏损1.42亿美元。

在Novell挣扎4年之前,施密特在Sun任职也是数年来一直与微软纠结不断的软件厂商。由此可以理解,为何有评论这样尖刻地质疑:“为什么(Google)会请这样一个人,他主要工作过的公司都被微软逐步摧毁?”

施密特从未透露过这段艰难岁月的心路历程。事实上,一旦得到脱身的机会,他就收拾东西,利利索索地离开了Novell。

挖掘潜能

施密特让Google从一个单纯的搜索引擎,转变为一个为企业提供各种搜索服务的供应商和互联网上最大的广告平台之一,并挖掘出Google的巨大商业潜能。让Google有了400美元的天价股价、100亿美元的现金储备和越伸越远的业务触角,它俨然已经开始威胁雅虎、微软、甚至eBay和一些电信运营商。尽管如此,施密特还是说,Google从其他同行身上吸取了两个教训:不要急于上市;集中精力于搜索业务。“Google所有的延伸业务开展都是以搜索为核心。”

Google的两个创始人在2001年拉施密特入伙时不仅看上了施密特的丰富经验与盈利能力,而且他挑战微软的经验才是更深层的因素。不过,施密特加入Google后一直强调,“我们并没有和微软竞争。”被问及其他竞争对手时,也只表示“我只愿意谈Google”。

施密特很会把握自己的角色,绝不会出来抢两个创始人的风头。他说,“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位首席运营官,创始人在决定公司战略和技术走向方面拥有否决权,而我的首要工作就是把Google和两位创始人最大程度地兑换成收入和利润”。于是有人评论,互联网界大概只有施密特这样的背景、这样的学识和这样的经验的人,才能“镇住”这两个个性极强的技术天才。

探索赢利模式

施密特掌管Google后,首先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建立坚实的基础以适应Google过于迅速的发展。同时,如何保持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如何把产品开发的周期降到最低都成了最受关注的问题。施密特掌控着Google每天的运营情况,他在IT业20年的不同领域的工作经验使其无论在规划战略还是在开发新技术等方面都显得十分得心应手。施密特这种老道的视角正是年轻的Google想要迅速发展且立于不败之地所必需的。

一个好的互联网公司不但要能为市场提供高效优良的服务,关键的还是是否可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而赚取利润。包括AltaVista、Yahoo!、Lycos、Excite、Infoseek在内的一些互联网大鳄们都曾经尝试过开创基于搜索的业务,但是尚无成功的先例。如何利用一个简单的搜索引擎赚取高额的利润确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

搜索引擎赚钱的方式不外乎两种:出售搜索服务和广告业务。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服务迅速更新升级,广告商变幻无常。以至于像Yahoo这样曾一度赢利的大鳄则因为网络广告大幅缩水而出现亏损。施密特能否带领尚处于年轻和调整阶段的Google胜出?我们拭目以待。

低调挣钱

Google行政总裁施密特。基于“地球人都知道”的工作成就,使他早已声名远扬,但其本人却甚为低调,只剩与工作相关的信息。心境如此平和,实属难能可贵。

2001年,当他被Google的两位创始人选中担任CEO时,人们认为他将是个可怜的“道具”。因为彼时,佩奇和布林并不愿放弃对公司的完全控制。

埋头挣钱,并保持低调,这是施密特的生存之道。刚上任Google CEO时他曾表示“Google从成立以来做得相当出色,公司成长极其迅速,已拥有各种搜索服务的最大市场份额。我不认为Google会有任何明显的战略改变。”

事实上,施密特经营Google最成功的莫过于网络广告模式。他力求保持独特的朴素风格,Google的页面上没有广告横幅、Flash动画,但其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网络广告。而在管理上保持低调的同时,施密特并不愿滥竽充数。“我花了6个月才理解Google是怎么运转的,现在我能描绘出来了。我想佩奇和布林将要改变管理方式了。”对待合作伙伴,施密特也尽量显得低调。“我不希望合作伙伴认为我们在跟他们竞争。”然而在他执政期间,Google的“手”越伸越长,似乎要进入每个领域。

鼓励员工轻松地工作

施密特创造着被恶评为“泡沫经济显著表现”的工作方式。

在Google总部你会看到大大区别于以严谨著称的IT公司的工作方式,员工很放松地工作着。他们可以享受到公司提供的种种免费服务:诸如按摩、乒乓球、游泳、冰激凌吧,等等。还可以吃到著名大厨做的有机原料饭菜。公司甚至鼓励员工利用工作的五分之一时间去做户外运动。周五的如联欢会一般的会议……等等这些看似荒谬但却为新一代年轻IT精英们所津津乐道。

正是这种轻松而有趣的工作氛围让Google凝聚了众多IT人才,让他们的能量和才能得到充分释放。

Google在中国

Google中国的启动仪式上,Google公司用自己的创意产品卫星地图搜寻到施密特的所在地,让笑容平和谦逊的他出场方式颇具看头。随后,Google又让完全不懂中文的施密特用中国的七巧板拼出“谷歌”二字。尽管有Google中国区两个负责人李开复与周韶宁在旁,埃里克表示不要任何帮助,坚持独立完成这个“高难度”的拼图游戏。

启动仪式后是少数媒体的采访时间。与这样一位人物对话,每个记者都蓄谋已久,而施密特一直微笑着强调:“Lady first(女士优先)”。Google公司的员工告诉记者,这是他多年的习惯。在记者与施密特谈起Google以及搜索技术的未来时,他一脸招牌式的微笑,却说:“这我可不能告诉你。”几个细节让人看到这位神话人物的固执与严谨。

幕后热门

事实上,如今CEO的位子越来越不好坐了,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在整个美国企业界,CEO的上下岗已经如同走马灯一般。“而施密特的成功恰恰是在对Google文化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对自身位置的把握”,众多的评论家纷纷这样认为。

众所周知Google的创始人布林和佩奇不仅是个性极强的技术天才,而且都有着咄咄逼人的精明之处。面对这样的老板和Google这样一家有着深厚技术背景的企业,身为“空降兵”的他就和很多职业经理人一样,合作双方都难免面临巨大的文化冲击,甚至董事会担心到直接告诉他:“别把公司弄糟了,公司的起点非常非常好,可别进行太大的改革。”

对于有着Sun公司CTO以及Novell公司CEO经历的施密特而言,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他很容易就把握住了管理Google的关键——要以尊重工程师文化为基础。事实上,从刚刚加入Google,他就要求取消自己的独立办公室,Google任何员工都没有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拥有管理者的头衔和拥有真正的权力绝不是一回事”,所以无论是企业决策还是实施管理,他很会把握自己的角色,绝大多数事情往往会以与其他二人以团体商榷的方式进行,“我们是三人执政……实际上,如果这件事真的很重要,我们中的一个人会说服其余两人同意。这是一种十分密切的私人合作。”很明显,如此一来他明智地避免了一个CEO最可能下课的因素——与老板意见不和。

但这并不意味着施密特只会一味地退让,由于创始人佩奇和布林创造了符合其理想而又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亚马逊的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就曾开玩笑说:“布林和佩奇自信到了即使跟上帝辩论也不会犹豫。”面对华尔街严苛的监管机制和股东回报的强大压力,他不时也会以过来人的身份直接“敲打”提醒二人,注意他们的行为举止。一直以来,他都刻意回避各种采访,而将两位创始人推到媒体的聚光灯之下。他公开的收信地址是Yahoo!邮箱——Google的总裁已经推出了Gmail,而他还在使用竞争对手的邮箱。这让八卦的媒体评论员着实兴奋了一回,因为在这家伙身上可以东拉西扯的东西太少了。

这一系列的做法,无疑使施密特在整个Google内部的关系如鱼得水,客观而言,这也才保证了施密特在商业和内部管理上的战略能够一直得以顺利的实施,也才有了上千亿的市值。

同类推荐
  •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

    《复制沃尔玛:山姆·沃尔顿帝国的八条金规》从销售理念、服务措施、物流模式、管理风格、市场竞争力、产品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等这几个方面复制沃尔玛的成功经营理念。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
  • 短线炒股就这几招

    短线炒股就这几招

    在本书中,股票投资实战专家康成福揭示了短线投资的致胜秘诀。内容涉及:短线交易的风险与误区、短线交易的原则和纪律、短线投资者的看盘、盯盘和买卖技巧、短线投资者的资金管理和心态训练。对泛舟在股海中的投资者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快速淘金指南。
  •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你看不懂

    联想的成长和发展,本身就像一个谜题一样。但在多年的业界质疑与担忧中,联想从收购蓝色巨人IBM到柳传志复出又复退,在成为行业巨头的道路上快步前行。联想无愧为国内成功企业的典范,它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联想曾有过的迷局,也许你也正在或即将面临。本书通过对联想发展历史的回顾和管理体系的剖析,帮你考察联想的发展历史,研究其持续发展的秘密,了解其成功之道。任何一个想要做大、做强、做久的企业领导者,都能从联想的发展之道中,找到一些值得借鉴的管理智慧。
  •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20个绝招

    总经理把私营公司做大做强20个绝招

    本书基于大量成功的私营企业成长和发展的经典案例,全面到位地提出了私营公司总经理如何把公司做大做强的20个绝招,几乎涵盖了私营公司发展壮大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及其解决方案,希望能给广大私营公司总经理提供一些启发与帮助,并从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真正把公司做大做强。
  •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思想的管理实践

    德鲁克是伟大的天才,贡献卓著,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他的卓越才能在于他能看到事件背后的本质及其对世界管理科学的意义。我很幸运,因为课堂上他是我的良师,课堂外他是我的益友。不论我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人们都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不是真如大家传说的那么聪明?”“他的教诲在当今是不是仍然有效?”对于后两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千真万确”!至于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想你可以从这个系列丛书之一《德鲁克的十七堂管理课》中获得对他的充分认识。此外,我肯定,他的思想会和中国古代先哲孙子以及当代其他伟大的思想家的很多作品一样,永葆价值并普世有效。不仅如此,德鲁克的研究涉及管理学的方方面面。
热门推荐
  • 妙手易容之庶女毒妃

    妙手易容之庶女毒妃

    “相处五年的人,竟把我推出去挡子弹……”雪慧悠醒之后一阵苦笑。魂穿古朝再重生,雪慧心中满是恨、离、悲、忿……凭借着前世大师级易容师的能力,雪慧穿梭于皇宫、王侯、将相中……遭人陷害,身陷险境,假死以逃生天。为复仇,巧使手段,看我易容师之“三十六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寻秘巫溪

    寻秘巫溪

    《寻秘巫溪》讲述了重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应该尽力地加以挖掘。
  • 混沌皇帝系统

    混沌皇帝系统

    主角前期召唤武将统一叶国,中期开启升级系统,历游万国大陆,揽尽天下名仕,坐拥各个宗派,势做万国之主的男人!不知为什么,三百六十行,处处都有主角身影。主角嘿嘿一笑:“谁让这是混沌皇帝系统,就是这么全能。”叶浩说:只要经验足,武神都不服。只要魂点够,神仙都敢揍。只要声望多,兑换很洒脱。你说啥,复活点不够?那,完成任务够不够!咱们的宗旨是,没有宗旨!咱们的口号是,不喜勿喷!咱们的群号是:231576840这是一本什么小说?这是一本系统召唤类的帝王小说。汇报完毕,请读者大大们检验。
  • 沙弥威仪

    沙弥威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罪之花

    罪之花

    幸福是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曾经,她以为幸福离她很远。现在她觉得幸福离她很近。曾经,她以为眼泪对她是奢求,现在她知道即使流泪也能如此温暖。但是,为什么却总是有人要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她的幸福?她,绝不容许任何人毁灭她的幸福,伤害她的家人,任何伤害她家人的人,她都将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她是——蓝雨薇。【PS:关于安德鲁与蓝雨薇的前半段故事,可阅读深沉另一本小说《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
  •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学生科普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精心挑选了众多科普小故事,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太空、地球、气象、动物、植物、科技、历史、数学以及人体奥秘等多个方面,既涉及青少年朋友应该了解的科技动态,又包含了一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每个故事之后,我们还附有“知识点睛”等版块,旨在帮助读者在短时间的阅读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更好地掌握知识。
  •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行星撞地球的传说(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闲人漫谈

    闲人漫谈

    本书以诙谐幽默的笔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懒散、爱情、猫狗、装修等虚虚实实的14个话题,在旁征博引之中道出了作者这位“闲人”心中的所思所想。
  • 神级农场

    神级农场

    遭遇人生低谷的夏若飞意外发现祖传画卷中竟内含乾坤,自带一方独立的小空间。空间里有促进植物生长的灵潭水,有医治百病的神秘灵花,还自带十倍时间流速,栽什么都是精品,种什么都长得飞快,养什么都能通灵性……从此,栽栽花、种种树、养养动物、撩撩美女,夏若飞开启了一段精彩纷呈的别样人生。※※※※※※※※※※※※※※※※※※※※※※※已完成130万字作品《重生之长风破浪》、460万字作品《超极品纨绔》,人品保证,请放心收藏阅读,书荒的亲们可移步老书开宰。※※※※※※※※※※※※※※※※※※※※※※※【书友群】300769830,有萌妹子出没,速来!VIP读者群号:295848872,进群需验证全订截图。
  • 守护最后一块湿地(星球保卫战)

    守护最后一块湿地(星球保卫战)

    关爱自然,热爱地球,爱她的青山绿水,爱她的碧草蓝天,爱她的鸟语花香……我们要真正学会保护地球,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筑起一道绿色的环保大堤。捍卫资源,捍卫环境,捍卫地球,捍卫我们美好的家园吧!我们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作为新时代青少年的我们,关注生态文明责无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