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23000000005

第5章 “道法自然”的道家管理思想(1)

自宗教方面言之,孔孟以前已有所谓“天人合一”之思想。

吾国人习于天人合一之观念,合之于阴阳五行之说,于事情之一阴一阳一动一静之两面,皆认为可以并存而不可偏废,故民族兼容并包之量最大。

吾人对于宗教之态度,在好的方面言之,谓其兼容并包,在坏的方面言之,可谓杂乱无章。此其所以然之故,由于平日言天事不离乎人事,因而缺少事天之诚敬,陷于信仰上之不专一。盖吾国人之思想之中心为“天人合一”。在宗教方面,以天道迁就人事,则天道流于浅薄。而在艺术方面,以天地纳入于山水之中,则山水自具有一种穆然意远,与天地为韦侣之意。

———张君劢

一. 道家智慧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道家学派概述及其理想管理目标

《汉书·艺文志》这样介绍道家:“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道家起源于老子,正是其五千言的《道德经》标志了道家学派的面世。

战国中前期,在隐士杨朱等人的思想基础上,老子所著五千言的《道德经》开道家学派之端序。进入战国中晚期,随着诸侯兼并战的加剧,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者出于对社会现实的绝望,提出了“齐物论”的观点,泯灭事物的差异性。他们悲观厌世,逃避现实,而丝毫不注意构建系统的治国原则和管理方法。

但西汉前期盛行的黄老学派却能够正视现实,汲取其他思想学派的合理内容,尊奉讲事功的黄帝学说,丰富和发展了先秦的道家学派,体现出“以道德为标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吕氏春秋》高诱序)的思想特色。司马谈对道家的总结用在这些新型道家身上显然更合适: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些新道家与先秦道家最大的区别是它的明确功利性,即“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吕氏春秋》高诱序),由消极避世一变而为积极入世。

因此,孔祥骅在《国学入门》一书中将道家分为四派:

一是道家的有为派。始于黄帝,西周名臣伊尹、太公望、鬻熊诸家及春秋齐国名相管仲都可归于此列,这些人都建有事功。

二是无为无不为派,老子即是。

三是无为派。此中又分庄子任天派、杨朱纵欲派、陈仲子遁世派。他们对自己所面临的社会动乱深感绝望,悲观厌世,逃避现实。他们或泯灭是非界限,主张“齐物”,如庄子;或将自我中心观推至极致,提出“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为”,如杨朱。

四是韩非的无不为派。

大体来说,道家的理想世界是一种“小国寡民”的至德之世。他们的理想治境应该像道生化万物又任万物自然生长一样,任万民自为,按照民意办事,而不做万民的主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道德经·四十九章》意思是说圣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他只以百姓的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

《汉书·艺文志》列道家三十七家,其主要代表有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庄子》,列御寇的《列子》。

道家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老子与《道德经》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据传为楚国昔县(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

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老子修行治道之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宗。他在周久居之后,见周室衰微,于是离周而去。到达散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归隐了,一定要为我著书。”于是老子就著书后离去,不期所终。此书即《道德经》,又称为《老子》,分上下篇,上篇论“道”,下篇谈“德”,共五千余字。

作为道家文化源头,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有许多的差异性。虽然二者都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但儒家提升人格的方法是主体的积极进取,主动在社会中求取合适的身份,是入世的;而道家则认为完善之道在于主体内心的宁静和谐,在于主体与自然的顺应,是出世的。所以,孔子注重的是对“术”的把握,是具体方法上的指导。比较而言,老子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张岱年先生在《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一文中这样说道:“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在老子的学说体系中,最高的范畴是“道”,也就是自然。

老子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主义的原则,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人们只要顺其自然,柔弱、无为、知足、谦下,崇尚“不争之德”,以柔弱胜刚强,以无为胜有为,就能得到“道”。太史公说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指的就是老子学说的内向性、含蓄性及高度顺应自然性。

·庄子与《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中晚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人。关于庄子的生平事迹的历史资料不多,只知道他做过蒙城的小官(漆园吏),但不久辞去。此后,终身不仕,留下《庄子》一书。

《庄子》有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子自己写的,“外篇”和“杂篇”可能是庄子的弟子或庄子学派里的人写的。《庄子》一书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的经典之一。鲁迅赞扬庄子的文章说:“其文则汪汪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可见该书文字的雄美。

庄子是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继承并发挥了老子的思想,他在承认“道”是天地万物本源的基础上,对“道”的非物质性做了更为夸张的描述。在他看来,“道”是“自本自根”,自己生出自己;是“无为无形”,超感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从这种认识出发,他把万物都看做是虚幻的“物化”,从而提出“齐物论”的观点,认为“齐万物而为一”(《齐物论》),泯灭了事物间的差异性。他提倡一种物我两忘的精神境界,以此构成一种逃避现实的人生哲学。他自己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态度。

据说当时楚威王听说庄子有才干,就派使臣携千金聘他为相,但他却对使臣说:“千金是很重的礼,卿相是尊贵的职位。你难道没有看到祭祀用的牛吗?人们养它几年,然后给它披上绣花的衣服,送进太庙,杀了祭祀。到这时,它就是想做一头自由自在的小猪也不能。”表示自己宁为“孤豚”,不作“牺牛”,甘愿逍遥物外。

·列子与《列子》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主张空、静、无为,独立处世,善于修身养性。《庄子·逍遥游》中,列子“御风而行”,衣袂飘飘,完全一幅“仙人”模样。相传《列子》即为其所作。

《列子》共八卷,是道家三大经典之一。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下旨置“玄学博士”,并以四部道家著作作为必修的科目,士人习之可以应试科举。其中一部《冲虚真经》(宋朝时又加上“至德”二字,称为《冲虚至德真经》)便是《列子》。其内容形式多为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和神话等,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等皆源于它,主旨为万物产生于无形,并变化不居,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包括天地及圣人,人要掌握并利用自然界的规律。

道家思想的现代应用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的道,强调领导的最高境界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自然管理,要求领导者具有致虚极、守静笃的修为,能够以无为来实现有为,以战略上的“退”来获得战术上的“进”,从而实现无边界、无模式的无极管理。历史上,很多官员都是这种无极管理模式的好榜样。

西汉时,有一个非常有名、非常正直廉洁的官员汲黯。汲黯是濮阳人,出身于官宦世家,性情沉刻严肃,不能容人之过,就是皇帝也敢当面揭短,是个典型的斗士型人物。据说有一次,汲黯竟在朝会上直斥汉武帝:“陛下说什么要招集天下文学儒者,修治所谓的尧舜盛世,您虽然讲的都是仁义之词,其实内心颇多欲望。”这使汉武帝异常恼火,回到后宫还生气不止,说:“甚矣,汲黯之憨也!”但这个不能容人之过的汲黯却是一个深悟黄老为官之道的人。

在汲黯为谒者令时,有一次奉诏前去视察东越一带族人纷争的情况。走至半路,汲黯就开始返回了。面对旁人的不解,他解释说:“越人相攻,是其风俗使然,久则自平,不足以辱劳天子使节前去视察。”

后来汲黯任东海太守,更是以清静为务。治官理民,择其大者而治之;其小处,则任民自择。汲黯多病,于是便经常高卧不起,闭门养病。一年多时间,东海大治,上下一片称颂之声。后又任淮阳太守,依法炮制,淮阳又大治。这也就是“卧而治之”一词的由来。

自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后,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道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不亚于表面上居于官学地位的儒家。从制度层面看,在儒家“德治”、“仁政”的外衣下,在黄老影响下的法家政治理念构建了封建政治制体的骨架;从行为层面上看,儒家“仁义”理想与道家“以弱制刚”处世方针互为表里;其“道法自然”的核心治国思想更是影响历代最高统治者,给历朝政体打下深刻烙印。

西方人应向东方学习之第四点,是如何使文化悠久的智慧。我们以前已说,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的历史久而又自觉其久,并源于中国人之自觉的求其久而其久的文化。这个智慧不只是一中国哲学的理论,而是进到中国之文学、艺术、礼仪之各方面的。依这种智慧,中国人在一切文化生活中,皆求处处有余不尽,此即所以积蓄人之生命力量,使之不致耗竭过度,而逆反人之自然的求尽量表现一切之路道,以通接于宇宙生生之原者。

———牟宗三,《中国民族性》第164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二. “无为而治”的道家管理主张

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自然管理理念

道家倡导的是一种返璞归真,复归于婴儿的自然管理理念。在道家学者看来,当时社会环境物欲横流,人的本性受到了严重扭曲,因此,要复归,还人性以最本真的面目。

那么,人的本性是什么呢?《道德经》一书曾多次提到“婴儿”、“婴孩”等词,认为人最本真的状态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十九章》),是一种朴实、单纯的婴儿状态。比如《道德经·二十八章》中“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主张人应该复归到婴儿状态中去,复归到最本真的状态中去。而到了庄子,干脆赞赏“同与禽兽居”的原始社会,认为这才是“至德之世”,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人的本性才能得以保存。

中国哲学一开始就特别关注促进个人的幸福和社会及国家的和谐与秩序。儒家的道德观念和儒学的许多思想家都清晰地表示了这种心灵。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并没有一派哲学或思想家认为哲学只是一种思辨的活动,而是严肃地注意到实际训练、教育或改变人(或哲学家本人),使人成为一较好的存在和具有较佳的了解。易言之,我们可以说中国哲学有一种特殊的向度,这个向度就是透过哲学的修养或自我修养来实现自己。

———成中英,《中国民族性》第172~173页,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东人之日常生活,以静为本位,以动为例外;西人之日常生活,以动为本位,以静为例外。试观东人西人同时在驿候车,东人必觅座静息,西人必来往梭行。此又起居什器之不同也。更以观于思想:东人持厌世主义,以为无论何物皆无竞争之价值,个性之生存,不甚重要;西人持乐天主义,凡事皆依此精神,以求益为向上进化发展,确认人道能有进步,不问其究极目的为何,但信前事唯前进奋斗为首务。东人既以个性之生存为不甚重要,则事事一听之天命,是谓定命主义;西人既信人道能有进步,则可事一本自力以为创造,是谓创化主义。东人之哲学,为求凉哲学;西人之哲学,为求温哲学。求凉者必静,求温者必动。

更以观于宗教,东方之宗教,是解脱之宗教;西方之宗教,是生活之宗教。东方教主告诫众生以由生活解脱之事实,其教义以清静寂灭为人生之究竟,寺院中之偶像,龛前之柳,池中之水,沉沉无声,皆足为寂灭之象征;西方教主于生活中寻出活泼泼之生命,自位于众生之中央,示人以发见新生命,创造新生命之理,其教义以永生在天灵魂不灭为人生之究竟,教堂中之福音与祈祷,皆足以助人生之奋斗。更以观于伦理:东方亲子间之爱厚,西方亲子间之爱薄,东人以牺牲自己为人生之本务,西人以满足自己为人生之本务,故东方之道德在个性灭却之维持,西方之道德在个性解放之运动。更以观于政治:东方想望英雄,其结果为专制政治,有世袭之天子,有忠顺之百姓,政治现象毫无生机,几于死体,依一人之意思,遏制众人之愿望,使之顺从。

同类推荐
  • 韦尔奇行动指南

    韦尔奇行动指南

    本书对韦尔奇的核心领导理念进行了概述,总结了卓越领导的24项法则,并指出各理念的要点,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本书将行动指南作为全书的重心,在阐述每一个韦尔奇的核心理念时,作者根据自身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结合韦尔奇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行动指南思路清晰,类似于管理工具箱,通过行动指南,读者可以在企业内对韦尔奇的领导理念进行实际运作。本书适合企业管理者、经理人以及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人。
  • 家电就该这样卖

    家电就该这样卖

    本书通过情景模拟的实战方式,解决了家电销售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切实提高销售业绩。主要内容包括:如何迎接顾客,如何探寻顾客的需求,如何专业地介绍产品,如何增加顾客体验,如何引导顾客转变需求,如何应对顾客的拒绝和责难,如何应对顾客的价格异议和技术咨询,如何促进成交,如何解决售后服务问题,如何应对不同类型的顾客等。本书将为各种家电卖场和商场的销售人员提供切实的实战销售技巧指导,帮助他们提高技能,从而成为家电销售精英!
  • 马云内部演讲:最新版

    马云内部演讲:最新版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每一个关键的时刻,马云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他有哪些经营智慧和管理理念?这些成功的秘钥正是年轻人和创客们迫切想要得到的。通过对马云的演讲与对话内容进行精筛与背景分析,不仅阐述了他在阿里巴巴发展的关键阶段的想法和目标,还深入挖掘出马云成功背后的眼光、胸怀和战略。与市场上同类书相比,本书包含大量全新演讲内容(至2016年),让你更全面地领略马云的智慧与魅力!
  • 基层班组长手册

    基层班组长手册

    基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单位和最小单位。基层班组系企业的最前沿阵地,凡涉及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效率、技术、安全等诸项指标,都须落实到班组才具有实际意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要以基层班组的工作绩效为依托,以基层班组的实战能力为基础。所以,基层班组长作为企业的兵头将尾,其作用绝对是不可低估的。加强对基层班组长的培训,提高基层班组长的素质,对企业管理者来说显然是抓住了管理的根本,也抓住了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每天学一点管理技巧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沟通技巧、奖惩原则、管人用人、企业文化建设、风险控制等,使读者做到一书在手,即可全面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熟练运用现代管理技巧。书中既有技巧指导,又有案例解读,每一节后的“管理技巧点拨”更是使本书的可操作性得到增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管理者参考用书。每一位管理者至少应翻阅本书5遍,并至少从本书中学会100个管理技巧。
热门推荐
  • 晋太康三年地记

    晋太康三年地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信仰之海

    信仰之海

    马休 阿诺德在维多利亚的盛世,听到了代表基督精神的“信仰之海”落潮的哀声,于是呼吁用真诚的爱来拯救那表面上光明的世界。如果说,《信仰之海》作者也有自己的“信仰之海”,那一定是诗歌,毕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里的大部分文字,都与诗歌有关,涵咏经典诗文,足见作者滋养性情之用心。还有小部分文字是关于翻译和读书的随笔,是现实生活的点滴侧影。《信仰之海》可以说是作者对“诗性人生”的诠释与见证。
  • 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十七岁的宋奈何,十八岁的顾清风,那次不合时宜的相遇却把他们的命运攥在了一起,可老天就爱开玩笑,一次次的捉弄,一次次的伤害,她会放手吗?——清风不留,无可奈何
  • 天使的印记

    天使的印记

    故事发生天族,在天使族,巫族,精灵族新一代的王子公主之间,展开了一段生离死别的爱恨情仇。而伴随着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逐渐浮出水面的还有那一段段不为人知即将被冰封的往事~当往事浮出水面,现在的人儿又将何去何从?是忍痛舍爱,还是要生死不相离!
  • 青州百问

    青州百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陆离街之蓝颜之魅

    陆离街之蓝颜之魅

    小偷易容换名混进高官府宅混吃混喝,以为可以饱食一顿,哪知竟然遇上猫脸人身的鬼怪,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暮色降临。白日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街道渐渐安静了下来,店铺逐渐关门,而在城东头那条街上,白日大门紧闭的店铺则纷纷开张,门外挂出流光溢彩的灯笼。也正是因此,这条白日名为“麓丽街”的街道在传闻中有了第二个名字——陆离街。一条只在夜晚开张和热闹的街道,一条在传闻中鬼魅频出,诡异光怪的街道。
  • 神奇塔罗

    神奇塔罗

    充满神秘气息的塔罗牌是从古代传下来的一种神秘的占卜工具,它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它的神秘使很多人为之着迷。目前,存放在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中的17张大阿卡那,据说,是画家在1392年为法王查里六世所做,也有人说是15世纪威尼斯的纸牌,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是世界上至今最早的一副塔罗牌。后来,由于各种势力的迫害,塔罗牌转到了地下。直到18世纪,塔罗牌才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出现在世人的眼前。现在,让我们推开这扇古老的大门,走入这座神秘的城堡,认识全新的塔罗世界!
  • 英雄于世

    英雄于世

    英雄,恪守着百姓一份安宁他人眼中的的强大与光鲜表象下,同样是被世道压迫得鲜血淋漓的内心。但他们在世间的使命,与内心的坚毅,终将让那份正义永久的传承下去。
  • 萌妃来袭,爷请小心

    萌妃来袭,爷请小心

    车祸穿越,二货女鱼烟成了东关国冰块脸九王爷府里的一名扫地丫头。王府中,她火烧房子,踩掉新夫人的裙子,放跑御赐宝马,失手拉王爷跳湖…总之是处处犯错处处挨罚。这期间还要三五不时的智斗王府后院里的女人们。更不知道这身体的主人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惹得总有人来暗杀她。好伐,既然自己住在这里这么不招待见,那她为了活计跑路总行了吧。可为毛那冰块脸老九却忽然跳出来说:算了,估计你这德性也嫁不出去了,本王就好心收了你吧。暴脾气的五爷说:行了,也该是时候回归自己家了。铁公鸡花栩说:其实我也不错,跟了我包你一辈子好吃好喝。冷酷擎苍说:不是说好了长大了要做我的新娘吗?西周使臣看到她战战兢兢。江湖第一帮派蝴蝶谷的弟子莫名其妙听她号令。当真实身份被揭开,那些陷害她的人通通露出真面目时,她又该如何以对呢?片段1:某鱼:老公,今天十四爷说我的小乌鸦实在是太不上档次了,去打猎的时候猎物会以为我是去给它们送食物的,骑出去本来半个时辰的路程半天也走不到…(此处省略五百字)某王不耐烦:说重点。某鱼:把你的汗血宝马送我呗。片段2:宝葫芦:父王,我母妃让我告诉你,她生气了,她回蝴蝶谷了。某王摆了摆手:没事儿,半天之内她肯定会回来的。宝葫芦眼睛一眨:可她是骑着汗血宝马,带着花栩,揽着十四叔一起离开的,好像是要去找擎苍爹爹。某王冲出房门:来人啊,找全城最好的马,全力追赶彘王妃。片段3:某鱼蛇鞭指向躺倒在地上的西周国四公主:你以为别人叫我彘王妃,我就真的是纸做的啊,今天我要让你瞧瞧我的厉害。四公主大呼:你到底是谁?某鱼斜眼:要,你,管。~~轻松加愉快的宠文,喜欢的亲点击↓↓↓加入书架帮忙收藏哦,收藏足足,动力多多~~
  • 戴笠全传(下)

    戴笠全传(下)

    从1927年到1946年这整整20年的中国现代史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影子,其中不少事件更是由他一手策划实施,从而一次次在民国历史上造成强烈震荡。这个人就是戴笠。一提起戴笠,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褒之者说他是旷世奇才、时代英豪;贬之者说他是混世魔王、政治杀手。有人说他阴鸷,有人说他豪义,有人说他风流,有人说他残忍。一个原本只是负责收集情报、负责领袖安全的特工人员,何以令人谈之色变?他的死因为何到现在还是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他生之真相如何?死之终局究竟?他的一生,到底有多少离奇隐秘……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认识一个真实的戴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