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力克斯·门德尔松(德国1809年-1847年)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使我明白音乐不只是委婉缠绵、温柔伤感、如泣如诉、壮怀激烈、苍凉神秘,音乐原来可以这样优美恬静、温柔舒适,可以展现出如此华丽多彩、热情欢快的诗情画意,犹如一个充满人文情怀、博爱精神的多愁善感之人,照样可以演绎出绚丽多彩、磅礴大气的人生。
——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
费力克斯·门德尔松是德国著名作曲家,他追求古典音乐的严谨、完美、和谐,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其作品风格素以精美、幽雅、华丽而著称,因此他被誉为浪漫派作曲家中的抒情风景画大师。此外,作为德国第一所高等音乐学府莱比锡音乐学院的创办人,门德尔松对近代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1826年,17岁的门德尔松为莎士比亚的戏剧《仲夏夜之梦》做序曲。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这样评价:“这部美妙作品的艺术命运多奇妙啊!它出自一位17岁学生之手,这学生后来获得了全世界的声望。我想当《仲夏夜之梦》的音乐第一次出现时,一定给人以惊人的印象。”从这部乐曲开始,门德尔松逐步获得世界性声誉,作为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载入史册。
作为莫扎特之后最完美的曲式大师,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志趣在他的作品中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赋予他的作品以一种诗意的典雅。门德尔松善于把美妙的旋律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他是一个热情歌颂自然的诗人、一个善于运用虚无缥缈画笔的风景画家,他的音乐被称为“描绘性浪漫主义”,其中充满温柔的情感。门德尔松的出色才能表现为对景象的诗意把握与对精灵鬼怪的描绘,但他的音乐注重感情的表达而呈纤巧。有人评论门德尔松是一位古典的浪漫主义音乐家,的确,门德尔松作为早期的浪漫主义人物代表,他的音乐欢快、浪漫、宁静、幽雅、极少冲突和对抗,是同时代获得声誉最高的音乐家。
很少有音乐家能像门德尔松一样拥有如此安定富足的生活了,因此他的音乐作品很贴切地表现了他的理念和生活状态:温柔、恬静、活泼、富有诗意。作为门德尔松的代表作,《仲夏夜之梦》中呈现出的仙境般的感觉,缥缈而优美,举世皆知的《婚礼进行曲》就出自其中。
门德尔松的才华是无与伦比的,他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他那美轮美奂的近百部作品,还有他那对音乐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时至今日,我们仍深切地怀念着这位音乐神童——门德尔松。
《仲夏夜之梦》共13曲:序曲、谐谑曲、有伴奏的情景与小鬼进行曲、为两位女高音谱写的歌曲和女声合唱、有伴奏的情景、间奏曲、有伴奏的情景、夜曲、有伴奏的情景、婚礼进行曲、有伴奏的情景与送葬进行曲、贝加莫舞曲、有伴奏的情景与终曲。
此曲一般以组曲的方式演奏,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序曲,很快的快板,E大调,以木管的4个长和弦把人带进梦幻世界。第一主题是轻妙、飘逸的旋律,表现妖精的嬉戏,接着表现西西亚斯公爵及宫廷的氛围。第二主题优美的下行旋律表现情侣哈米亚与莱桑达的相依相偎。贝加莫舞曲出现后,由低音号模仿变成驴的官员波特姆的叫声。接着乐曲以第三主题为中心,配合其他旋律,变成发展部。再现部3个主题交织,终结部经华丽地发展后,再回到梦幻的和弦。第二部分为谐谑曲,活泼的快板,G小调,此段乐曲是在剧中第二幕前的间奏,木管表现妖精的嬉戏,各种精妙变化之中,似有情人们的叹息。第三部分为间奏曲,A小调,剧中第二幕结束时,哈米亚因找不到爱人莱桑达,在森林中忧郁地徘徊的场景。接着是波特姆带领官员们到森林里排戏的轻松的A大调进行曲。第四部分为夜曲,E大调,此段乐曲是在第三幕结束时的间奏曲,描写哈米亚与莱桑达、狄米特里亚斯与郝丽娜两对恋人都被魔法蛊惑,在森林中睡着了的情景。第五部分为婚礼进行曲,活泼的快板,B大调,是第五幕的前奏曲,三段体式,表现两对恋人终成眷属,举行婚礼的场景。
在这13段配乐里,有一段是相当精彩的,即第五幕的“婚礼进行曲”。这首曲子可以说是尽人皆知,它在这出戏第五幕里,是用来为3对情侣举行婚礼时用的;在这一幕的间奏曲中也用了它,以预示这一幕的内容。乐曲用复三部曲式写成,C大调,4/4拍。第一主题从辉煌的号角开始,引出热烈而隆重的旋律,第二主题是从上面这个主题发展而成,它仍然保持着热烈的气氛,中段旋律柔美、情意甜蜜,给人以幸福感。最后,第一部分的两个主题再现,结束全曲。这首《婚礼进行曲》已成为世界性的婚礼仪典进行曲,它和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里的一首《婚礼进行曲》齐名,经常被人们在婚礼上一并使用。一首作为新人入场举行婚礼时的庆典音乐,一首则是作为典礼之后,送新人进入洞房时的庆典音乐。一些外国影片,例如《攻克柏林》、《叶塞尼亚》里的婚礼场面,也都选用了这支曲子。
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最早的创作样式是钢琴四手联弹的序曲。1826年,门德尔松与其姐姐范妮共读莎士比亚戏剧,产生为其配乐的念头,后于该年8月作成;此时门德尔松17岁,11月9日与姐姐一起首演,后改成管弦乐序曲。1840年,科文特花园剧院上演《仲夏夜之梦》时使用的就是这个序曲。1843年,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仲夏夜之梦》准备在波茨坦和柏林上演,因为人们都知道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早在17年前就为莎翁的这出名剧写过一首音乐会序曲,所以演出负责人找到门德尔松,请他为这出戏写些配乐,门德尔松对这出戏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为这出戏写了12段配乐。他把原来那首序曲原封不动地拿来作为该剧的序曲。所以,戏剧音乐总共是13段,其他段子里有的还安排有合唱和独唱。就像柴可夫斯基对《仲夏夜之梦》序曲的评论中所讲的那样,其他那些段子竟没有一段能比得上序曲,尽管门德尔松创作戏剧音乐《仲夏夜之梦》时已经是蜚声乐坛的大作曲家了。
门德尔松的杰作
由于超众的音乐天才,门德尔松9岁时已能登台举行钢琴独奏会。与此同时,他的创作才能也开始显露出来。1817年他开始跟随作曲家捷尔特学习作曲。他在17岁时写下的管弦乐序曲《仲夏夜之梦》,是一部具有高超写作技巧和完美艺术性的杰作,并最终成为门德尔松一生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
门德尔松本身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音乐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和管弦乐曲特色相近,二者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偏好高音部快速交叠的十六分音符,极少厚实沉重的低音音响,使音乐具有一种流利、纤巧的风格。有人形容这种高音十六分音符交织的轻盈音响,是“精灵似”的效果,这样的形容主要来自《仲夏夜之梦》中描写精灵的音乐主题。
门德尔松在17岁时即写下了《仲夏夜之梦》管弦组曲的序曲部分,这首序曲的品质优异,叫人难以想象是出自一位少年之手,比起莫扎特在同年纪时所写的作品要显得更优异,是门德尔松管弦乐作品中最精美的一部。15年以后,门德尔松补写了《仲夏夜之梦》后续的12个乐章,但均未能超越他青少年时期序曲的优异成果。
在一些专业作曲家的眼中,门德尔松的作品似乎内涵浅薄,深度不足,那清秀、灵巧的音乐风格总让人觉得少了那么一点儿深刻感人的力量;但是相对的,门德尔松的音乐却让人得以沉浸在一股轻松愉悦的气氛当中,平衡稳定的质感,流利愉悦的乐声,似夏日山泉一般顺畅。如《仲夏夜之梦》序曲曲调明快、欢乐,是作者幸福生活、开朗情绪的写照。曲中展现了神话般的幻想、大自然的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在虚无缥缈的短引子之后,音乐进入小提琴顿音奏出的轻盈灵巧的第一主题,描绘了小精灵在朦胧的月光下嬉游的舞蹈。随后出现的第二主题欢乐而愉快,由管弦乐齐奏伴随着雄壮的号角,呈现出粗犷有力的舞蹈音乐,并立即转入热情激动而温顺的恋人主题,曲调朴素动人。经过多次音乐的发展变化,乐队又奏出了舞蹈性的新主题,具有幽默、谐谑的特征。全曲充满了一个17岁的年轻人流露出的青春活力和清新气息,以及其他同龄人难以掌握的技巧和卓越的音乐表现力,充分表现出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及独特才华,是门德尔松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佚名)
门德尔松的夏空
每次听《仲夏夜之梦》都有不同的感受,但每次都沉醉在它缥缈的意境中,感受它纯净的快乐和诗意的情怀。我一直在想,什么样的人拥有如此超凡脱俗的艺术创造力创作出世代传颂的佳作?中世纪的德国是古典音乐家的摇篮——巴赫、贝多芬、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莫扎特、瓦格纳、海顿、亨德尔、勃拉姆斯、施特劳斯等,他们各自的音乐风格,点缀了人类的音乐史。
这是钢琴中的超级精品,曲曲珠玑,虽然主要都是些优美、带些忧伤、平静的短曲,但是透过那些晶莹的旋律,我们还是能看到与所有浪漫派音乐家不同的迷茫、伤感和温柔。那种具有歌唱性的钢琴曲,更像一曲曲天鹅之歌,带领我们走近门德尔松。
有人说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适合在夏天听,那样可以驱除炎热。那么《仲夏夜之梦》一定适合秋天听,因为它可以带来一种很温馨的喜悦,一种很充实的温柔。它既像一个朋友,又像一个恋人,或许还像我们的父母,在我们的耳朵边上最轻柔地倾诉。试想一下在那大都市某个幽静的阳台上,望着秋天的叶子,听着这些如流水般的旋律缓慢地流出窗外,飘到很远很远的那边,浮想联翩,这该是听钢琴的一个多好的境界!
因为《仲夏夜之梦》,我喜欢上了门德尔松,因为《仲夏夜之梦》,我喜欢上了秋天。每次听它,我便把窗外的一切景物想象成秋天的一切,让时空跳跃。如果可以在音乐中沉醉的话,我相信我最有可能就是沉醉在这些音乐里。
让我们仔细聆听《仲夏夜之梦》,尽管它已被传颂多次,尽管我们已经耳熟能详,然而,我相信对于它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也让我们纪念这位作品精美、幽雅、华丽,浪漫派风格的抒情大师吧!
(佚名)
门德尔松是德国著名作曲家,与舒曼同为德国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1809年2月3日,门德尔松生于汉堡一个富裕而有教养的家庭。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犹太哲学家,父亲是位精明能干的银行家,母亲在当时以广博的文化素养和音乐才能闻名,据说她能够阅读希腊文原版的《荷马史诗》,这在当时对一个女性来讲,是非常不容易的。门德尔松童年时代住在柏林,从4岁起,他跟随艺术气质浓郁的母亲学习钢琴,很快他异乎寻常的天分便使他的母亲无法胜任这份工作,于是他师从当时出名的钢琴家贝尔格学习,然后又受到了当时诸多音乐家的指点,9岁时便以钢琴家的身份在音乐会上演奏钢琴,10岁时就为《诗篇19》谱曲,11岁开始尝试创作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1821年门德尔松在魏玛结识了著名诗人歌德,过往甚密。由于他生活在一个有文化的家庭里,因此经常能在家庭星期日聚会里接触到文化知识界的卓越代表,如海涅、黑格尔、斯文德、韦伯、莫舍列斯等人。在这样的环境熏陶和教育下,他的思想精神和创作都成熟得很快。他创作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时,只有17岁。门德尔松在少年时代就致力于充实自己多方面的知识,这使他终于成为当时最有文化修养的艺术家。1826年至1829年,在巴赫逝世后,门德尔松首次指挥《马太受难曲》,引起轰动,遂成为闻名遐迩的指挥家。1829年他访问英国,以钢琴家身份首次演奏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这段时间成为他创作的崛起期,他创作了《芬格尔山洞》、《第一钢琴协奏曲》。1837年婚后是他创作的第二阶段,创作了《第二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庄严变奏曲》等几部最重要的作品。
门德尔松然而,少年得志的门德尔松并没有因为过多的荣誉而陶醉,从20岁开始他就在欧洲各国巡回演出,在这过程中他结识了柏辽兹、肖邦、李斯特等当时杰出的音乐家,并被歌德所赏识。同时门德尔松还对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的音乐悉数加以研究,以此来丰富自己的音乐理念。值得一提的还有门德尔松和他姐姐范妮的深厚感情。范妮本身也是一位有成就的钢琴家,门德尔松每次出国总要给姐姐范妮写信,字里行间充满了姐弟情谊。这些信流传至今,也成为研究门德尔松创作思维的重要依据。门德尔松的最后一部作品《F小调弦乐四重奏》就是为了悼念去世的姐姐范妮而创作的。
门德尔松的音乐活动是多方面的,他首先作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受到欢迎,后来他担任一些乐队的指挥,并开始进行创作。1835年他在莱比锡定居后,在他的影响下,莱比锡成为德国第一个音乐中心。1843年他创建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这一学院的建立对德国的音乐艺术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此,欧洲迈上了专业音乐与教会分离的道路。在德国,以门德尔松为中心的莱比锡乐派系统、积极地传播德国古典音乐作品,除了1829年在柏林使巴赫的被埋没100多年的《马太福音书耶稣受难乐》重见天日外,还组织了按历史次序编排演奏曲目而连续举行的音乐会,演奏了亨德尔的神剧、海顿的交响曲和清唱剧、贝多芬的《庄严弥撒乐》和《第九交响曲》等。舒伯特的《C大调交响曲》在1838年被舒曼“发现”后,也是在门德尔松的指挥下于莱比锡首次演出的。
门德尔松追求古典音乐的严谨、完美、和谐,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现,他的作品以简洁精练的和声、章法严谨明晰的曲式和流利生动的旋律取胜,他的音乐语言纯朴典雅、清新自然。对神奇仙境的色彩性塑造,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趣的描绘,对自然景色的主观体验式刻画,都带有他那宁静、幽雅、无冲突的气质,既区别于舒伯特的深情,又区别于舒曼的冲动,为德国音乐增添了不同的色彩。遗憾的是,天妒英才,38岁的门德尔松突然逝世,令无数后人扼腕叹息。尽管门德尔松早已离开我们,然而他永远不会被我们忘记,因为他的音乐将陪伴我们度过一生。
《以利亚》这部清唱剧和亨德尔的《弥赛亚》以及海顿的《创世纪》都是清唱剧中的精品。以利亚是旧约时代的一位先知,《新约》认为他的任务是要来宣布弥赛亚的来临,这部清唱剧即讲述他的故事。门德尔松的很多音乐作品所共有的精练、美妙与和声上的规规矩矩在《以利亚》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为维多利亚中期的音乐趣味定下了规范。这部作品精美、幽雅、华丽,把浪漫主义的特点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既带有古典主义作品的严谨逻辑性,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格,被视为门德尔松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门德尔松一共写了48首无词歌,首首都十分别致好听,大家所熟知的《春之歌》就是其中的一首。之所以称之为“无词歌”,是因为在这里钢琴不仅是作为一件独奏乐器,它其实是充当了“歌唱”和伴奏的两个角色,这种音乐形式大概是门德尔松的首创。48首无词歌中,有一部分是有标题的,但听这些“歌”,不管是有标题也好,无标题也好,只要你能仔细地听,相信都能把你带入无限的遐想之中,这就是真正的音乐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