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1300000010

第10章 海阔任鱼跃——漫谈驻外记者的工作(2)

每天从7:00到24:00不间断地报道,不仅给驻外记者的报道工作提出了保证时效的要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记者的广播意识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记者能够发回口播报道,而且在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记者必须冲到第一线,采录到最新、最权威的音响,将其及时发回。如果说以前的记者不注重发回“带响”的报道是因为没有平台,没有出口,那么新的频率的诞生就给记者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新频率开播以来,一些有丰富广播音响制作经验的记者已经在这一平台上脱颖而出,崭露头角,而他们的表现也是所有对外广播记者努力的方向。

新闻采访机会的少与多

在尼日利亚驻站期间,除非有特别重大的新闻事件发生,我们的工作状态基本上是依靠通讯社稿、当地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的新闻渠道发稿,外出采访的机会比较少。这主要是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由于当地经常发生外国人被抢被杀的情况,所以一般情况下我们也不会冒险开车出去采访。另外,在当地常驻的外国新闻机构也很少,只有法新社、BBC、新华社和国际电台等几家,尼日利亚新闻部也从来没有组织过记者集体采访。

而在韩国期间,情况有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其次在韩国举行的各种国际性会议等活动很多,提供了不少采访机会;而且外国记者俱乐部、韩国国政弘报处等机构也经常组织一些采访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可以采访到。我就有过几次采访遇阻的经历。

由于朝鲜半岛20世纪50年代以来理论上一直处于战争状态,韩国的军事防御也是由美军所主导的。所有与军事有关的采访都归美军司令部审核,他们通常会把中国、俄罗斯、越南等国的记者排除在外。新华社一位记者在三八线军事警备区采访时,还曾被美军没收相机,几经交涉才得以取回。最令我们气愤的是一次前往美军基地的采访途中夭折的经历。

2003年3月,驻韩美军司令部新闻官室通过汉城外国记者俱乐部,邀请外国媒体组团采访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美军先进武器系统及野战训练实况,其中包括F一117A夜鹰隐形战略轰炸机、F一15E及F一16战机等先进武器。于是几家中国媒体通过传真方式,向驻韩美军报了名并获准前去采访。然而14日,就在我和新华社、科技日报的两名记者一起驱车南下前往群山美军空军基地的途中,居然接到了美军司令部的电话,称不允许中国记者前往采访!

对于驻韩美军司令部出尔反尔,突然挡驾拒绝采访的这一荒唐举动,中国记者马上做出了激烈反应,并在14日下午联名签署了一份抗议信,分别送往驻韩美军司令部新闻官室、韩国总统府海外媒体秘书室、韩国海外弘报院外国媒体处和汉城外国记者俱乐部,对驻韩美军司令部对中国记者与其他外国记者采取差别待遇,并妨碍中国记者的采访一事,提出强烈严正抗议。抗议信同时强烈敦促美军当局,就保障中国记者今后的采访权利做出诚恳的承诺。

美军司令部后来给了一份非常勉强的解释,称中国记者不能采访、中国记者要去采访必须在三天前提出采访申请等。美军司令部同时还对中国记者无法适时采访表示了所谓的“道歉”。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在朝鲜半岛局势得不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中国记者是不会得到平等的采访机会的。

除此之外,韩国其他的采访机会还是很多的,但也需要记者从大量的采访机会中甄别寻找有价值的线索,从而写出符合需要的稿件。我曾经写过一篇《韩国节多烦恼多》的稿子,对韩国各地人造节日泛滥给人们带来的烦恼进行了一番描述。实际上,我们也同样被这些节日困扰过。有一次,我们一批记者去参加清道的“斗牛节”活动。结果从汉城坐大巴6个多小时到达节日主会场,在会场坐了半个小时,看到了一场斗牛赛,然后吃了午饭就匆匆坐上大巴往回赶。这趟斗牛节之旅可以算得上是一次失败的采访活动。同行的一位老记者说,以后这种活动还是别参加了,太累了。还采不到东西。

能文还要能武

作为一个驻外记者,需要关注的报道范围很广。除了要及时跟踪报道驻在国及周边地区的时事政治动态和科技进展等内容之外,还必须关注另一片硝烟弥漫、烽火四起的战场。那就是影响越来越大、牵动着万千体育爱好者心绪的各种体育赛事。而作为一名爱好体育的驻外记者,能够在任内赶上一两次体育盛会并参加报道工作,真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2002年,全球瞩目的世界杯足球赛和亚运会都在韩国举行,在汉城驻站的我躬逢盛事,得以参加报道工作,收获颇多。

每一位记者都知道,要想搞好某一事件的报道,必须详细了解它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否则以己之昏昏,又岂能使人昭昭。体育报道同样如此。在参加体育赛事报道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情况,不打无准备之仗。了解得越多越详细,对于搞好报道越有帮助。

作为一个体育爱好者,我本人对于各种体育活动特别是足球有着初步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在国内工作的时候,就参加过1998年世界杯和1998年曼谷亚运会的后方报道工作,并曾作为特派记者前往黎巴嫩采访过2000年亚洲杯足球赛,可以说对于体育报道并不陌生。这就为搞好世界杯和亚运会的报道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

正是有了对足球的兴趣垫底,在韩国为主办世界杯慢慢预热起来的时候,我们也开始积极地参与各项世界杯准备工作的报道。从2001年韩国各大世界杯赛场竣工投入使用,到国际足联举行抽签仪式等活动,都进行了报道。在这些报道活动中,不仅结识了大批韩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足球记者,也使自己逐渐地进入了状况。

2001年12月在釜山举行的世界杯决赛阶段小组抽签仪式是我们初试身手的机会。我们通过关系,住进了国际足联官员及各国教练人住的酒店,并且借着这个有利时机,如鱼得水地进行了多个专访。我们在电梯里逮住了韩国著名教练车范根,在酒店大堂里堵住了参加抽签的嘉宾、中国女足队员孙雯,在会场门口把话筒塞到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副主席郑梦准的嘴边,对他们进行了采访。

抽签活动前后持续了三天。在那三天中,记者身边可以说是挤满了世界足球名人,采访资源丰富到了泛滥的程度。不过也出现过尴尬的时候。有一天,我正在饭店大堂等人,看见一名高大的白人男子异常脸熟,可当时脑袋出现短路,怎么也想不起来他的名字。

最后在门口堵着他采访时,只好尴尬地告诉他我想不起他的名字了。这位男士微笑着说,我是德国人克林斯曼。

在世界杯举行期间,我有个可能会令国内球迷嫉妒的记录,那就是观看采访了十二场比赛。和普通球迷专心欣赏球赛的精彩和球星的表现不同的是,我还得时时注意不漏掉任何一条报道线索。

在比赛结束后得冲进混合区进行采访,拍照、录音,然后还得噼里啪啦地打出稿子发回国内。当然了,采访之外的副产品也有很多,比如中国队的签名足球、里瓦尔多等球星的亲笔签名等。

无论是世界杯还是亚运会,我除了发稿之外,还得兼任“东道”角色。凭借自己对韩国当地情况的了解,将手里的住宿、吃饭、交通、翻译等各种资源介绍给国内派来临时采访的记者。在世界杯期间,韩国队取得了非常好的战绩,引起了国内一些媒体的议论。这些议论反馈回韩国国内后,又引发了韩国方面对中国媒体的不信任感。而国际台的采访团队在采访韩国队的比赛时,没有一篇稿件涉及这一问题,与韩国媒体朋友的关系也处得非常融洽。这都得益于记者对韩国国情的了解以及长期以来构建的良好关系。

在采访亚运会这样大型的赛会时,比赛主要是在韩国南部城市釜山进行的。我除了在新闻中心审签其他记者采回的稿件之外,也抽出时间去采访了几场比赛。在采访射箭比赛时,正碰上中国女队意外负于中国台北队,被挡在了决赛之外。女队的主力队员自责不已,痛哭流涕,不接受采访。我们在采访台北队队员之后,便在一旁等着寻找采访中国队队员的机会。当时我的摄影背心前襟上别满了和各国记者及运动员交换而来的纪念章,没想到这些纪念章成了打开采访之门的钥匙。一名中国女队队员凑上来跟我交换中国台北代表团的纪念章。我就问她:为啥不向台北队队员要?她一扭头说:输给她们了,不高兴去要!就这样,我顺利地就女队失利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采访。我觉得,采访体育赛事和其他采访有相通之处,那就是都要灵活机智,见缝插针。

网络两重天

驻外记者的发稿工作是一种繁琐复杂的劳动,生产工具的演进则会极大地提高这种劳动的效率,使记者的工作“如虎添翼”。我前后两次驻站,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给自己带来的便利深有体会。

在前往非洲驻站前,国际广播电台的发稿系统早已抛弃了钢板刻印,使上了传真向语言部发送广播稿,后来还装备了“海豚牌”终端。于是大家不分老小,都苦学五笔字型输入法。包括一些行将退休的老编辑在内的一应人等都运指如飞,在键盘上纵横敲击。但是办公室里没有什么计算机,更没听说过什么Intemet(互联网)。

1995年,台里给当时的几个记者站配备了一台杂牌486笔记本电脑,在当时算是高级货,使用的是WIN3.2系统。初到站里的一年多,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用还算皮实的杂牌笔记本电脑发稿。

后来买到了康柏奔腾120多媒体台式机,取代了486,但打字传稿的日子仍然平淡。其间,从国内传去的报刊上和国内来人的口中,我们知道了国际国内互联网如火如茶的发展形势,心里直痒痒:直盼着时风西渐,西非一隅的尼日利亚乡村小路也与信息高速公路接上轨。

终于有一天早晨,我在报童送来的当地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广告:INTERNET SERVICE IN NIGERIA!(尼日利亚互联网服务)驾车按着地址找到了这家名为uNKSERlVE(联结服务)的:[SPo当时的价钱是拨号上网,一个账号一年12.8万奈拉(相当于1.28万人民币)。就这样,我们在有1亿多人口的尼日利亚成了首批上网的用户,绝对称得上是引“风气先”了,从此一步跨进了互联网时代。

有了互联网的帮助,我的发稿工作便有了很大的起色。由于国际台每个记者站负责报道的地区范围都不仅仅局限在驻在国,而是包括了周围国家和地区,像尼日利亚站就得负责报道西非16个国家发生的大事。而我平时发稿依靠的是当地通讯社的稿件以及收听收看当地的广播电视,局限性非常大。有了网络之后,我找到了诸如雅虎、泛非通讯社、法新社、CNN等新闻网站。在新闻事件发生后,就可以马上去多渠道核实、寻找背景材料。发稿工作自然是如虎添翼。

当时的网络环境实在是差。当我在点击打开浏览窗口时,经常看到浏览器下方显示的传输速率在每秒13个字节。我所能做的就是开上十几个、20个窗口,然后从容地去开瓶可乐,上趟厕所,溜一眼电视新闻,或者去那8米长的大阳台上远眺一下大西洋上空的云卷云舒,不要着急,慢慢来。回来再坐到电脑旁边,如果运气很好,你会发现第一个窗口也许已经打开,可以看了,其他的也会轮番奉上,供你慢慢咀嚼。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下载微软的IE4浏览器时,我的电话在网上挂了25个小时,才将庞大的文件全部当下来。

2001年我再次出国驻站时,全球互联网形势早已经是一片大好了。而韩国则是引领网络技术的先锋。我在北京的家里装备的是ISDN网线,而此时更先进的ADS[。宽带网线已经铺进了韩国的大街小巷。我们的报道工作已经完全离不开网络的支持:从新闻资料的收集、新闻事件的核实、从联系采访到稿件及节目制作与发送、从与编辑部的交流到和其他站同事聊天,都在网上进行。

平常我们上网的方式有三种:一是ADSI。宽带,只限在办公室里使用。特点是速度快,稳定。我把办公室里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以局域网的方式联结起来。两台能够使用同一个账号上网,并且软硬件共享,方便工作;二是传统的拨号上网。这种方式虽然古老,但适用范围大,在一些偏远的、无法接通宽带或手机无法上网的地方使用起来还是非常方便的。所以一直保留着没有放弃;三是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网。虽然速度有些慢,但完全可以保证工作。有时候乘坐火车出差或者在候机厅里,我都会打开电脑,用手机拨号上网,或者看看有什么新闻好发,或者与同事交流。这种方式把记者的流动性和电子设备的便携性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在我采访世界杯和亚运会的时候发挥了极大作用。

同类推荐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今天应该快活

    今天应该快活

    汪曾祺先生作品语言风格淡雅质朴、清新脱俗,读之满口噙香,在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拥有大量拥趸,读者遍布各个阶层。本书选取先生最具代表性、在微博微信豆瓣转载和评价最高、与现代人生活有相契之处、能给人以启示的文章,包括美食、闲情、草木、山水、怀乡、故人、戏曲等,共分此七大章节:至味满人间、闲逸偶然记、草木多情生、行吟在路上、乡梦未曾休、故人知我意、戏中有真趣。展现汪老先生的浪漫情怀、日常生活的雅趣与情致,及淡泊率真的人生态度,给读者以启迪,唤起美好生活的愿景,坦然面对纷纷扰扰,热爱生活,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从容的、有情的、柔软的心。
  •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

    《爱丁堡笔记》成书于1879年,是史蒂文森最生动有趣也是最具私人意义的作品之一。本书由一系列散文组成,从爱丁堡老城、议会广场到新城、卡尔顿山与彭特兰丘陵,铺开了一幅独具韵味的风景画。作品既有游记性质,又穿插了社会评论,满溢着作者娓娓道来的家乡情愫。书中的爱丁堡是一个立体的,并极具戏剧对比性的城市——在新与旧之间,富庶与饥馑之间,广厦与乡野间铺展开来的城市。在一些章节中,作者怀抱一种怀旧之情讴歌城市之美与其独特的精神气质,而在如“传奇故事”等章节中,他则着重渲染了爱丁堡黑暗、阴森的一面,如嗜酒的下层阶级、社会丑闻、城市边缘之罪恶等。
  •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

    《时光随想》本书主要分为五章”从业絮语“”人生感悟“”读书有得“”春秋记忆“”韵满情怀“。
  • 冲破最后幽禁

    冲破最后幽禁

    辽宁省政协的友人在春节前曾经向我诉说了关于张学良将军的近况。他于不久前前往美国夏威夷,在夏天的大海边上,他再次见到这位靠轮椅代步的老人。张学良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失去自由以来,在羁押和幽禁中生活了五十四个冷暖春秋,直到一九九〇年进位东北军少帅九十岁生日的时候,才有了公开祝寿的自由。他的这一自由是如何得来的呢?多年来在海内外一直是个猜不透的谜。也许有人会以为给张学良以真正自由是台湾当局的良心发现。
热门推荐
  • 凰启元

    凰启元

    赫家有原配十八,个个有出将入相之才!奈何时不予惜,后世君子贤人无不痛惜!
  • 怀孕知识百科(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怀孕知识百科(健康女人时尚阅读书系)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小宝宝的出生无疑是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之一。许多家庭在准备迎接宝宝的降临之前都缺乏相应的孕产知识。从优生优育的角度,要想孕育一个活泼健康的宝宝需要从妈妈的早期准备开始。准妈妈们需要了解如何科学怀孕、如和科学分娩、如何科学保健以及如何科学护理等一系列知识,才不会出现束手无策的情况。
  • 黑色序列

    黑色序列

    欢迎来到黑色序列。 冰凉的女声在尹陌然耳边响起,预示着下一轮逃亡的开始。 无尽的游戏,死亡的危险,兴奋的战栗。 究竟她能否逃离这无限的轮回....................无限流,有cp
  • 万界无限崩坏

    万界无限崩坏

    虚无之灾,席卷诸界。 死亡,愤怒,希望,新生,皆不过是在沉起沉浮。 归墟之日逐渐逼近,那璀璨如繁星的一切,终将回归于寂灭。 吾以信仰为坐标,阴影为骨架,联动各个世界之力,升华为最终也是最初的至高存在。 ……三无业余作者,在线求推荐票,收藏!
  • 极品闺蜜傲娇夫

    极品闺蜜傲娇夫

    白泽芝和丁蔷薇,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闺蜜,一个文静内敛,一个活泼张扬。她们个性截然不同,却彼此吸引,感情深厚。白泽芝的每一段感情经历,都会被丁蔷薇“截胡”,她真的每一次都会原谅她吗?在事业上,她们从开始的协作共进,到后来的敌对立场,最后,好姐妹会就此分道扬镳吗?白泽芝从小就做同一个神秘的梦,她一直想要寻找到梦中的那个人。她能解开谜底,如愿找到自己的真爱吗?【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题云际寺准上人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一点也不跑团

    这一点也不跑团

    本来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大概)跑团游戏而已,突然搞事的奈亚子怎么又来了?难道是逗逼属性相互吸引的缘故吗!什么?除了奈亚子怎么还有中国神明和西方神乱入?这说好的克苏鲁呢?克总克总!你回句话丫!这一点也不跑团!
  • 黑化值系统:宿主求冷静

    黑化值系统:宿主求冷静

    (本文无男主,双女主,看书要谨慎思考)"想不想获得力量啊?"系统诱惑道。“想不想实现什么愿望?其实,快穿还是很有趣的,像什么古代、未来balabalabala…”“……好”,于是,兖血就开始了夺取黑化值的道路。“宿主,男女主不能杀!要黑化后没气运了才能!”某大佬把男女主弄残了。“宿主,天道来了!”某大佬把天道踢出世界了。宿主就是厉害,星星眼。某人委屈:“血儿,你不想我吗?”大佬冷淡:“回来就好。”“嘻嘻,血儿不能跟着那些男人走了哦~你是我的!”“嗯,我是你的。”
  •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

    本书将为你带来一场头脑风暴,作者纵观古今中外说客、政治家、销售精英和商业巨头等人的亲身经历,解读他们如何运用手段去引导他人的思维,有效说服对方,从而改变世界的。身在职场,总要会点攻心术,作者运用心理学、社会学、营销学等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在谈判桌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改变思维,调整自己的位置,水涨船高。书中巧妙的攻心策略,犀利的透析放大效果,无异于一场思维上的饕餮盛宴。
  • 穿越之囧妃逆袭盛宠

    穿越之囧妃逆袭盛宠

    混了18年,好不容易做了点对社会有用的公道事,想要救人,结果人没救成,把自己给搭上了,命运啊~,为何这么惨?什么?穿越到古代了?面对着重来一次的人生,那么这次我一定要好好活,为自己而活,让那些自以为自己高人一等的人逐个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