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2100000006

第6章 步入强盛的匈奴帝国(1)

§§§第一节 白登山的七天七夜

白登山之战

汉朝初年,受到楚汉战争的破坏,人民的生产亟需恢复。刘邦当上皇帝后,首要的事情就是大力提升国力。可是,一些匈奴贵族经常骑兵南下,掠夺汉朝北部边郡的人口、牲畜和财物。

刘邦是什么出身,说白了就是个土匪兼流氓,以他那天不怕、地不怕的个性,能容忍匈奴侵扰大汉?再者,外患不除,国家怎么能够安定发展?

刘邦火了,我本流氓,谁有我狂。你们这些匈奴小儿,我没招惹你们,你们反倒踏进了我家门槛,看我不好好教训你们。

刘邦正准备对匈奴动武,一帮大臣们赶忙过来劝阻。

皇上息怒啊息怒,我们大汉刚从战乱中走出来,上至文臣武将,下至黎民百姓,情绪都比较低迷,一旦对匈奴开战,恐怕得不偿失。小不忍则乱大谋,您还是忍一忍吧。

刘邦很无奈,好吧,我忍。这一忍就是一年多。

公元前201年,冒顿率领40万匈奴大军攻打汉朝领土马邑。镇守马邑的前韩国贵族韩王信无法忍受匈奴大军的围困,最后叛国投敌、开城投降。由此,大汉帝国的门户打开,冒顿单于率匈奴铁骑攻破雁门关,直逼太原。

听到消息后,刘邦勃然大怒,好你个韩王信,竟敢投降匈奴,看我不把你千刀万剐。想到这一切都是匈奴惹的祸,更加愤怒了,区区匈奴,怎是我大汉对手,看我不把你们斩尽杀绝。

这一次,关系到国仇家难,没人再劝阻刘邦了。

公元前200年冬,刘邦率领32万大军御驾亲征,寻找匈奴主力决一死战,顺便平息韩王信叛乱。

汉朝大军浩浩荡荡赶往前线,途经铜辊遇到韩王信的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就将之剿杀,可惜让韩王信逃跑了。

韩王信逃到了赵国后裔赵利的地盘,便与赵利联合起来,与匈奴一同攻打汉军。

冒顿听说刘邦御驾亲征,心说来的正好,省的我跑到汉朝都城去找你了。

没想到,刘邦这家伙本事不小,一路打下来,竟然收复了晋阳、离石等六城,还攻下了楼烦等城。

冒顿看出了刘邦的能耐,心知汉军来势凶猛,不是一时半刻能歼灭的,必须用诱兵之计,慢慢击破。于是,冒顿佯装兵败,把精兵强将隐藏起来,只留下老兵残将当做诱饵。

刘邦旗开得胜,连收数城,不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自认为匈奴不过如此,汉军只需加把劲儿,就能全歼匈奴。

刘邦下令大军乘胜追击,并派出郎中将刘敬前去侦查匈奴军情。

刘敬侦查回来,对刘邦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两国交战,本应炫耀优势兵力,可是我只看到前方有一些匈奴的老弱病残,这肯定是匈奴故意以弱示人,而埋伏下精兵来突袭取胜。我认为,汉军应该站住阵脚,不能再追击匈奴了。

刘邦听后,认为刘敬污蔑了汉军的威风,破口大骂道:“你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我汉朝大军士气正盛,怎能就此退缩。”派人把刘敬囚禁在广武城。

刘邦带着怒气,下令大军奋勇直前,不灭匈奴誓不罢休。

军令如山,汉朝大军顶着冬天的寒风,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挺进,来到了平城。

冒顿见刘邦中了他的诱兵之计,赶紧下令在平城东的白登山设伏。

刘邦在先锋军的保护下,把后援步兵远远甩在后面,起先来到了白登山。他看到周围红妆素裹、群驰蜡像,根本没有匈奴的影子,就想当然的认为匈奴早被汉军吓跑了。

可是,就在刘邦得意的时候,白登山四周忽然旌旗招展,人头攒动。

刘邦定睛一看,顿时面色惨淡。原来,冒顿指挥四十万匈奴大军团团围住了汉军。

这时,刘邦才知中了冒顿的诱兵之计。

刘邦带着侥幸心理,想组织人马突围,可他环视四周的匈奴骑兵,只见到处都是手持强弓劲弩、斗志昂扬的匈奴骑兵。东方清一色的青骢马营,西面是清一色的白马营,南方是清一色的枣红马营,北方是清一色的黑马营,匈奴这阵势,就算刘邦插翅也难飞。

刘邦终于发觉了匈奴骑兵的厉害,真是胆战心惊、一筹莫展,就连猛将樊哙也打蔫了。

这可怎么办!难道我刘邦注定困死在这里吗?刘邦再望望四周黑压压的匈奴骑兵,脑子里空白一片。

整整七天七夜,刘邦和他的汉朝大军被围困在白登山,面临覆灭的危险。汉军忍饥挨饿,还得时时提防匈奴进攻,真是惨到了极点。无助之余,大家都灰心地唱起了歌:“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毂弩。”

哎,平城被围的生活太苦了,肚子饿了七天,手无开弓之力了!

第八天,汉朝丞相陈平无意问看到一个场景:冒顿和一位小阏氏并马而行、指挥军队。陈平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破敌办法。

陈平马上派一名信使给冒顿的小阏氏秘密送去很多财物和一幅美女图,并对冒顿的小阏氏撒了一个谎话:“我们汉朝有一位美女,就跟这幅画上的一模一样,冒顿单于之所以攻打汉朝,就是为了抢到这位美女。”

小阏氏忽然想到燕赵之地出美女,认为汉朝信使的话不无道理,顿时醋意大升,害怕汉朝美女抢走自己的宠幸地位。

当夜,小阏氏就给冒顿吹起了枕边风:“大王攻打汉朝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中原没有水草供给畜牧,也不能长久居住,就算您夺取了汉朝天下,也得不到多大的好处。眼下您围困住刘邦,希望您慎重行事。”

冒顿正为汉军的步兵即将赶来支援而烦恼,况且他也没称霸中原的野心,听小阏氏这么一说,便决定暂放刘邦一马。

第二天拂晓,冒顿下令解开围军一角,故意让汉军趁着大雾仓皇撤走。

冒顿见汉军从白登突围出去,也率四十万铁骑撤回关外。

冒顿放过了刘邦,但他能放过汉朝的土地和财物吗?那些被冒顿攻克又被刘邦收复的城市,冒顿能够拱手相让吗?以冒顿的个性,绝对不可能。

冒顿很快又率领大军杀了回来。

汉匈和亲

刘邦率领汉军从白登山突围后,赶紧马不停蹄地赶往广武城。

到了广武城,刘邦马上把之前囚禁在这里的刘敬放了出来。

见到刘敬,刘邦顿时痛哭流涕,虔诚地说:“都怪我早前没听先生的话,被冒顿大军困在白登山,险些性命不保。”

刘敬受宠若惊:“皇上吉人天相,什么事都可以逢凶化吉。微臣区区一个中郎将,皇上对我如此恭敬,我实在承受不起。”

事已至此,反正刘邦也脱困了,两人权当说些客套话。

刘邦害怕冒顿率兵反击,没敢在广武城多待,立即班师回到了京城长安。

说实话,这次与匈奴一战,刘邦真是心有余悸。他也意识到凭现在汉朝的实力,根本打不过匈奴。可是,以冒顿的个性,是不肯轻易放过大汉江山的。刘邦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免除来自匈奴的隐患。

计策还没想好,就有探马来报,冒顿引40万匈奴大军,再次侵扰汉境。

刘邦慌了神,以眼下的情势来看,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打吧,又打不过匈奴;不打吧,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匈奴抢走大汉的地盘、人民和财物。

无奈之下,刘邦只好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文臣武将们七嘴八舌说了一通,也没想出好办法。

这时,刘敬站出来说:“冒顿弑父以后,以暴力统治匈奴、维护权威,这种人根本不能用仁义来说动他。我倒有个办法能让冒顿和他的子孙都向大汉称臣,只是不知道皇上能否按我的要求做。”

刘邦一听有门儿,赶紧催促说:“你先说来听听。”

刘敬说:“不如皇上把汉朝大公主下嫁给冒顿,并陪送一份厚礼。这样,冒顿在世时就是皇上的女婿。冒顿死后,他的儿子继承单于位,匈奴与大汉世代姻亲,自然会和平共处。”

刘邦听后,竖起大拇指:“计策不错,有超前意识,不过大公主早就许配给赵王张敖了,怎么可以把她再嫁给冒顿呢?这样吧,用一位宗室女冒充公主下嫁,反正冒顿也不知情,一箭双雕,何乐不为。”

刘敬摇了摇头说:“这可不好,冒顿也不是傻子,万一他识破了,跟大汉翻了脸,后果不堪设想。”

刘邦说:“那好吧,我回头再想想办法。”

刘邦想什么办法去了?原来是跟他老婆吕后商量去了,刘邦也是个怕老婆的人啊!

找到吕后把这事儿一说,没想到吕后死活不同意,还大骂刘敬只会出馊主意。

刘邦没办法,最后只好选了一位宫女生的女儿,冒称大公主嫁给冒顿。

和亲的使臣也非刘敬莫属了,让他到匈奴与冒顿商议和亲一事,最后谈好了条件。

大汉朝一次性赠给冒顿黄金一千斤,另外每年奉送匈奴帝国一定数量的棉布、缯布、美酒、食物等生活品。此外,两国开放关市,允许两国人民进行贸易。

冒顿也不在乎名义,把汉朝的嫁妆照单全收,而且还挺给刘邦面子,给下嫁的“公主”保留了“秦人”的名号,暂时没给汉朝子民安上“汉人”的屈辱帽子。

这之后,匈奴与汉朝约为兄弟之邦,以长城为界,互不侵犯。冒顿的扰边行为果真收敛了一些。

汉匈和亲后的第二年,刘邦担心匈奴不遵守和亲之约,就派大臣陈稀出任代国国相,防御匈奴。

没想到,陈稀这家伙心怀鬼胎,到了代国就开始勾结匈奴,还自立为代王。

这可把刘邦气坏了,费了很大劲才平定了陈稀叛乱。

公元前195年,燕王卢绾又投降匈奴,经常侵扰渔阳、上谷一带。

刘邦气急败坏,以前打仗留下的箭伤发作了,结果没几天就驾崩于长乐宫。

刘邦死后,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冒顿得知惠帝为人仁弱,什么事都听从吕后差遣,就写了一封信给吕后,企图先激怒吕后,再借机侵袭汉朝。

冒顿给吕后写了封什么样的信呢,说白了就是封情书。大概意思是说:我没了老婆,你没了老公,两人过得都不快乐,不如咱俩结为夫妻,共享天伦之乐吧。

匈奴有一个习俗,大哥死了,他的弟弟就可以娶嫂子。既然刘邦已经与冒顿结为兄弟,那么冒顿当然可以继娶吕后了。如果吕后责怪起来,冒顿就可以推辞说吕后不懂匈奴的习俗。冒顿这封信,让他进可攻退可守,真是一箭双雕。

汉朝的文武大臣们听说了冒顿这封信,个个义愤填膺:冒顿太不像话了,这分明是对堂堂大汉国母的侮辱。

吕后也很气愤,对左右说:“给我先杀掉匈奴使者,然后倾全国之兵攻打匈奴。”

大将樊哙当场请命说:“何必用全国之兵,我愿意带十万精兵出击匈奴,将匈奴杀得片甲不留。” 。

大臣季布说:“应该把这个吹牛的樊哙立即斩首,几年前高祖率兵32万攻打匈奴,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樊哙不能解围救高祖于水火,现在却自吹以十万兵击败匈奴,这简直是撒弥天大谎。”

吕后冷静下来,觉得以当前汉朝的实力确实没把握战胜匈奴,只好委曲求全,给冒顿回了一封信。信中大概意思是:我现在年老气衰,发齿堕落,也没有改嫁的意思。单于您怎么会看上我这个老太婆呢,这简直是侮辱您自己啊。我们大汉也没做过对不起您的事,您还是高抬贵手放过我们吧。现在,我派人带着这封信,连同两辆马车、八匹好马送给您,您就笑纳吧。还有一点,您跟大汉立下的和亲政策一定要维持啊。

冒顿此时的注意力主要在经营西域,看到吕后在信中低声下气地求宽恕,也就借坡下驴,不再与汉朝发生争端。

此后,和亲成了汉朝初年的基本国策。每一个新皇帝即位,都要选宗室女下嫁匈奴单于。

和亲政策给汉朝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但并非长久之计。这是因为,匈奴的生产方式主要以畜牧为主,根本不能达到自给自足。匈奴的冒顿单于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不可能只因自己得到了汉朝公主和一些嫁妆,就置匈奴百姓于不顾。匈奴百姓也要生活,除非汉朝给匈奴的物资能保证匈奴百姓的正常生活,否则,匈奴以强大军事力量为依托,必然会再次侵扰汉朝。

事实正是如此,汉匈和亲政策没有维持几年,匈奴就撕破了脸皮,又一次对汉朝发动了军事抢掠。

汉朝又将受到怎样的打击呢?冒顿能给汉朝一个合理的答复吗?

§§§第二节打打停停的闹剧

冒顿文书

汉匈和亲后,汉朝君臣一致认为北部边境上终于可以安宁了。

思想麻痹远比行动麻痹更具危害性,汉朝这些人想错了,他们根本不了解匈奴人。

匈奴有“草原苍狼”之称,每一个匈奴人都有着狼一样的野性。侵略,是匈奴人永远不会改变的本性。

公元前177年夏,匈奴帝国的右贤王突然率兵侵袭汉朝的河套以南地区。

抢点财物也就算了,没成想,右贤王指挥部下大肆屠杀河套一带的百姓,以杀人取乐。

右贤王的军事行动给了汉文帝当头一棒,汉文帝马上下诏谴责匈奴。

谴责的意思,说白了跟发牢骚没什么区别。汉文帝的诏书无非是对匈奴指责了一番,说匈奴违背和亲协议,这是背信弃义的行为,为此汉朝对匈奴感到很失望。

匈奴右贤王才不管这一套,只当汉文帝在瞎唠叨。

怎么说汉文帝也是一国之君,而且是大国之君,他的发言权在汉朝是最具权威的。可是,区区一个匈奴右贤王竟然不买账。这还得了,太不把他这皇上老子放在眼里了。

汉文帝暴怒,马上派遣丞相颖阴侯灌婴带骑兵八万五千人出击匈奴。

右贤王看到汉文帝动真格的了,心知自己惹了祸,赶紧带着兵将一溜烟跑回了匈奴国内。

没教训到右贤王,汉文帝很不高兴,便派使者去匈奴谴责冒顿的违约行为。

冒顿明白汉朝使者的来意后,马上写了一封信,派匈奴郎中将系雩浅为使者,到汉朝给汉文帝送信。

匈奴国都与汉朝国都离得很远,系雩浅走了一个多月的路才到达长安,把冒顿的信给了汉文帝,并顺便献上冒顿奉送的一点礼品,包括一匹骆驼、两匹骏马和八匹专门用来驾车的马。

冒顿真是小家子气,送的这几头牲畜能值几个钱,想当初汉高祖刘邦送给他的嫁妆可有一千斤黄金啊。不过,礼轻情意重,汉文帝也没在乎这个,他把重点转移到了冒顿那封信上。

同类推荐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人在远古怎么破

    人在远古怎么破

    文明发展的最终形态是什么样的没有人知道,但是宇宙中的未知总是吸引着人们的探索。亚美尼亚,一个高度发展的星际文明;乐尔维亚,一个刚刚起步的远古文明。探索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暗藏着的波涛总是在幽暗深处咆哮。
  • 文人遭遇皇帝

    文人遭遇皇帝

    中国文人,有一种奇特的品质,无论其为大名人,还是小名人,无论其 为好死者,还是赖死者,应该说百分之九十点九,都以维系数千年的中华文 化自任,绝不敢让这一线香火断绝在自己手中。对中国文人来说,功名,财富,声望,褒誉,是暂时的,只有闪烁着你 的壑智,活跃着你的思想,当然,还有流露着你的才华的作品,才是永久的 。这也是软弱的中国文人,最终能够在精神上胜于强大的秦始皇、汉武帝、 朱元璋、康雍乾这些帝王的原因。《文人遭遇皇帝》保持了李国文“直抒胸臆”的一贯特点,文笔犀利、开阖纵横,畅 快淋漓地抒发着作者对皇权、地位、荣誉的别样诠释。
  •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大唐女装大佬系统

    贞观元年。这是一个美好的清晨。此时李二陛下初登大宝。此时薛仁贵还在长安城混着社会,绰号飞猪。此时的王玄策还是终南山中一个贪财的小胖子。此时在长安城常乐坊里,一个穿越到唐朝地狱模式开局的宅男叶小娘……开始了他没羞没躁的女装大佬人生。
  • 血腥的盛唐

    血腥的盛唐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热门推荐
  • 笙歌

    笙歌

    十六岁的冉笙就像是被所有人严密保护起来的花朵,几乎从未踏出过临水堂一步,他被保护的太好,纯粹的让人心动,却也脆弱的不堪一击。所有的风雨我替你扛,所有的悲伤我为你尝,所有的幸福,为你奉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窄门边缘

    窄门边缘

    本书描写的是男主人公张扬和他朋友们的一生。他是一个受过心理创伤的人,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叛逆,和人性扭曲的挣扎。他伤痕累累,饱受折磨。于是选择了一个陌生的大学环境,过上了无忧虑的生活。可是,人总要长大,人心叵测,阴谋算计让他身心疲惫。大富大贵,学贯中西也不能让他像一个蜜罐里的孩子那样简单而快乐。好在有朋友们,以及精神信仰支撑着,使他一直充满希望的面对一切。
  • 夜帝狂妃

    夜帝狂妃

    (新书《凤帝九倾》已肥)二十一世纪金牌杀手从天而降,落入绝世帝王之手,就此被定下了归属权。无声对视之间,寒芒乍现,冰火交锋,竟是王与王之间的较量。“跟我走,我许你皇后之位。”“双皇并尊,我愿意给你繁华天下。”“逐鹿天下太累,我愿意为你放弃如画江山。”面对求亲之词,她回眸冷笑:“本宫身边还缺得力之人,你可以比武论高低。”那人脸色一黑。青澜女皇隔空示爱,“凤栖,你娶了我,我倾一国之力作为嫁妆。”男子淡然偏首:“月儿,你觉得呢?”“你敢娶她,我就敢废了你!”他哈哈大笑,心情瞬间飞扬。1v1
  • 无价之“薪”:工作中的心理管理

    无价之“薪”:工作中的心理管理

    《无价之"薪":工作中的心理管理》基于作者十多年来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以通俗的语言和多样化的形式介绍了管理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内容体系和自它产生以来所取得的丰硕的研究成果。
  • 心扉上的紫罗兰

    心扉上的紫罗兰

    年幼时,一个身世成谜的小孤女,有着异样于他人的紫瞳,被卖到国外,做了一个古老望族家主的童养媳,结识了迷人优雅的少主,他们的关系复杂,她称呼他为哥哥,可却是他名义上的妈咪,一个比他还小的--小妈咪,可是他们之间有了不可割舍的亲情,友情,甚至于爱情.少年时,为摆脱嫁给行将就木家主的命运,依然逃脱,遇到一个冷漠淡然的男子,一面之缘,却在彼此的心房上留下了印记。成人后,又有一位沉稳有礼的男子出现,为帮她拜托困境,建立商业王国,又如闺蜜一般陪在她的身边。后来,还有一个意大利的神秘男子,他有着深深的梨涡。还有一个外貌干净,声音如清泉的阳光男子,性格诡异,传承了川剧变脸精髓的怪胎。她该如何抉择,是金发蓝眸的他,还是黑发蓝瞳的他,亦或是墨发墨瞳的他?片段一:阿瑟在影月耳边轻轻的说,“Dear,不要试图逃跑,你是逃不掉的,乖乖呆在我身边。”故意在影月的耳边呼了几口热气,直至影月的脸颊变成麻辣小龙虾。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吻,走进了浴室。影月转头,看到角落里那耀眼的金黄色行李箱,便想起了某人,狠狠的踹了过去,“嘶-”噢,好痛啊,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紧紧的咬住樱唇,悄悄回头看向浴室方向,浴室中传来阵阵水声。呼,还好。浴室中,修长白皙的手指,在肌理分明的胸膛上均匀的涂着泡沫。镜中,那张惑人心神的脸上,嘴角边,却有丝可疑的笑纹。片段二:“羽,我觉得你应该买点脑白金补补了。”影月一本正经的说道,面容有些拧巴。恩,夏侯羽慎重的点了点头。是该补补了,最近为了公事私事操碎了心,抬头望着影月,还算这丫头有点良心,目光中一片欣慰。影月看着夏侯羽一脸感动得表情,表情更加拧巴,终于憋不住,跑开了。夏侯羽有些皱眉,为什么影月让他买脑白金,而不是黄金搭档呢?起身追向影月,“为什么是脑白金,而不是黄金搭档?脑白金可是给老年人喝的!”远处,传来一片笑声。片段三:直升机上,男子淡淡的说,“把东西放下吧。”驾驶员肩膀狠狠的抖了一下,没有多话,将直升机绕着那栋房子开了一周,在四个方向分别扔下一个包裹。“嘭——”的一声,怀中的女孩被惊醒,紧紧的搂紧男子精瘦的腰,不安的问道,“怎么了?”男子浅浅的笑了,“没什么,”安慰的拍了拍女子的脊背。女孩疑惑的看着驾驶员耸动的双肩,向外面望去。瞬间,影月双眸圆睁,樱唇张成“O”型。入目所及,一片金黄。
  • 太后的现代纪事

    太后的现代纪事

    李微刚二十岁就成为了寡妇,从此荣升为太后。然而太后的宝座还没有焐热,就遇上了摄政王谋朝篡位。再次睁眼,她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奇异的时代。李太后你好,欢迎来到公元一九九〇年!
  • 过境鸟

    过境鸟

    讲述非常激烈炙热的爱情。文中三个女主人公都是爱到极致的女人,所不同的是,一个是暗恋不成,转而投靠一个日后残疾的人,沦落红尘。一个是明恋不成,转而投靠富商,却最终失手将其杀死。还有一个是苦守婚姻,终究失败,心死如灰。青春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是本文一大亮点;刻骨铭心的爱与无奈是本文一大特色;华丽的,押韵如诗的语言极富冲击力。
  • 我

    我从母亲那里得知谢晓琳过世的消息时,谢晓琳已经走了一年多了。谢晓琳是我的妹妹。母亲解释说一年前我的学业压力和工作压力非常大,她觉得那不是一个告诉我这件事的好时候,况且我知不知道也不影响晓琳已经死了这个结果。我愣了一秒没和母亲说话,手里攥着手机,只觉得心里有团火在烧,母亲接着告诉我,晓琳去世的具体日子是在一年前的六月十三号。
  • 恋时你不懂风

    恋时你不懂风

    走出校门的那一刻,花以甄如释重负,自嘲的笑了笑,感叹似水流年,她终究还是放下了…
  • 道义凌天

    道义凌天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一个“道”的世界,道生万物,掌控生死!一介凡人,如何探索道之涵义,领悟道之奥秘,打开道之大门,最终长生久视?世间爱恨情仇,因果造化,六界纷争,尽在《道义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