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4600000004

第4章 名辩思想的发端(2)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叩:询问。端:点。竭:穷尽。

全句意为:我有知识吗?没有知识。有鄙夫(卑贱的人)来向我请教,我(对所问问题)是一点也不了解的。

我从那个问题正反两方面加以询问,以求穷尽(全面透彻地分析)这个问题。

从字面上看,这是一种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推衍方法。只这样解释,还不尽如人意。但《论语》中只这一处明确地提出了“叩其两端而竭焉”的方法,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孔子的言论中寻求一些例证,说明“叩两端”的认识、分析方法是如何进行的,如何达到“竭”这种结果的。

孟懿子问孝。子日:“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日: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应无违。”樊迟日:“何谓也?”子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上段话见于《论语·为政》。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子的回答是:不违反礼的规定就是孝。孔子出行,樊迟驾车,又对樊迟详细地解释,用的就是“叩两端”的分析法。

孔子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是“无违”。樊迟不解地问:“无违”是什么意思?孔子解释说: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则要依据“礼”的规定进行安葬,依据“礼”的规定祭祀他们。生、死是人的生命的两端。对于某个具体的人,不是生前,就是死后。从这“两端”(生死两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对父母取什么态度为孝,很全面。

孔子回答学生的询问,在上例中把正反两端(生前死后)所应持的态度都加以肯定,不妨称之为两端同立。

再看一例,仍是《论语·为政》中的。

哀公问日:“何为民则服?”孔子对日:“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直:正直之人。错:即措,放、置。诸:之于。枉:邪曲之人。

上段意为:鲁哀公问道:“要怎样去做才能使老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的人,放在邪曲的人之上,那样,老百姓就会服从。反之,提拔邪曲的人,放在正直的人之上,那样,老百姓就会不服从。”

这里又是正反“两端”:选拔人才,任命官吏,或者“举直错诸枉”或者“举枉错诸直”,非此即彼,没有第三种可能。其结果只能是两端不同立,必定否其一。可称之为两端否一。

《论语·先进》中有子路等与孔子的一段对话,孔子仍用“叩两端”的方法分析回答。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

公西华日:“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日: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子路,名仲由,子路是其字。公西华,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冉有,冉求,字子有。三人均是孔子学生。

上段大意为:

子路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说:“有父亲、兄长在世,怎么能听到就干起来?”

冉求问:“听到就干起来吗?”孔子说:“听到就干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就干起来吗?您说,有爸爸、哥哥活着(不能这样做)。而冉求问同样的问题,您却说:

听到就干起来。我有些不明白,大胆来问问您(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平日做事退缩,所以我给他鼓励、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

听到事情,是立刻就干呢?还是不应立刻就行动?结论只有“两端”:闻斯行之与闻斯不行。二者是相互矛盾的。但是对于不同对象而言,却并不构成矛盾。例如:对平常遇事胆小、退缩的冉求,应当是大胆一些而闻斯行之。

而对平常做事果敢倍人,一鼓即进的子路,应当谨慎些、不莽撞行事才好,故应闻斯不行。儒家认为“有父从父、无父从兄”,故孔子回答子路“有父兄在”怎么能遇事不与父兄商量就干呢?

上述例子,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特点,运用“叩两端”

的方法,作出了不同分析,一进一退,依据不同情况作不同处理,可称之为两端各别。

《论语·先进》中还有一段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孔子的回答仍运用了“叩两端”的方法。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日:“师也过,商也不及。”日:“然则师愈与?”子日:“过犹不及。”

师:颛孙师,复姓颛孙,名师,字张。商:姓、名商,字子复。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三人均是孔子学生。贤:德行、才能。

子贡问孔子:颛孙师与商的德行、才能谁强些?孔子回答说:颛孙师有些“过”,而卜商是“不及”。子贡接着问:您是不是说颛孙师比卜商强?孔子说:“过”与“不及”一样,都不是恰到好处。

又是“两端”:“过”与“不及”即过头与尚未达到,结果一样,均不是恰如其分。这是两端皆否。

以上所举的四个例子都是别人问问题,孔子解答时用“叩两端”的分析方法给以解答。这种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可贵之处在于:对某问题不了解,原本是空空如也。经有人询问,即可据所提问题作两端的分析,给予穷尽(全面)的回答,从而给人们作出抉择、以便付诸行动,进行实践活动提供可资参考的依据。联系逻辑知识:正、负概念;具有矛盾关系的判断、反对关系的判断之间的关系,运用“叩两端”的分析推衍方法,一定会对我们思维的正确性大有裨益。

4.证据与证明

孔子在长期的古籍整理与教学实践中对证明问题有所研究,他明确地论述了证据与证明的关系,人们立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这一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正确的。

子日:“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孔子说,夏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讲的是真的)。殷代的礼,我能说出来,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讲的是真的)。这是他们的文化典籍及贤者不够的缘故。若有足够的文化典籍及贤者,我就可以引用来证实它了。

上述论述说明,孔子很重视证据在证明中的作用。立论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据不足,理由不充分,不具有充足理由,论题就不能必然确立,从而使人信服。这里他很坦率:夏代、殷代的礼乐制度我能说得出,但文献材料不足,没有法子证实它。这很符合孔子自己的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关于证据与证明的思想,从其后的一些学派、学者的著作中所透露出的信息也可看出它的影响。后期墨家提出“以说出故”、“辞以故生”。意为:用推理说明理由、根据,某个判断的确立需有充足理由。荀子则说: “持之有故”、“辩则尽故”,同样指出了充足理由、根据在论证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论述与孔子相关论述的渊源是不言而喻的。从—个侧面证明了孔子在名辩学发轫期的启蒙作用。

二邓析的“两可之说”

邓析(约前545~前501),春秋末年郑国人。著名的辩者、政治家、法律家。他生活的时期正值子产在郑国执政。

《汉书·艺文志》列邓析为名家第一人。著录有《邓析子》两篇:《无厚》、《转辞》。流传至今的《邓析子》也包含《无厚》、《转辞》两篇。书前有汉刘歆校序。序中透露的信息告诉我们:汉时《邓析子》一书已错讹伪脱严重。

同类推荐
  •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收入论文17篇,对戏曲与戏曲文学的性质和特征、戏曲塑造形象的方法、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戏曲的抒情性、戏曲语言的特点等,进行了较系统的阐述。其中,《戏曲结构的美学特征》发表于1980年,首次提出戏曲的“点线结合的结构形式”。认为中国戏曲与中国的绘画、建筑一样,运用的都是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完全不同的散点透视法,在情节布局上,“以一条主线作为整个剧情的中轴线,并且围绕这条中轴线安排容量不同的场子”,“形成纵向发展的点线分明的组合形式”。这与欧洲写实话剧的团块组合结构形式是大异其趣的。此文相继被收入《戏剧美学论文集》、《戏曲美学论文集》。
  •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

    《西方美学史(第1卷):古希腊罗马美学》是“西方美学史”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三编十五章,包括:早期:希腊美学思想形成时期;中期古典时代:希腊美学思想鼎盛时期;晚期希腊和罗马帝国时代:希腊化和罗马美学思想衰落时期。内容涉及:毕达哥拉斯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伊壁鸠鲁学派;怀疑论学派等。
  •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当代戏剧交流语境的危机及应对

    本书通过对当代戏剧种种现象的分析,并结合戏剧史、戏剧理论和外部文化环境的视角,梳理了当代戏剧危机的根源在于交流语境的危机,并进而探讨了交流重建的可能性,试图为戏剧的未来打开思路。从文化继承的角度来讲,本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中国电影的起源

    中国电影的起源

    电影是一种能够将光影关系玩弄得出神入化的现代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要谈电影,就要上溯到我国汉代出现的灯影戏及之后出现的皮影戏。但是,真正有意义的电影,不是发明自中国,而是科技发达的近代欧洲。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电影的诞生,确实经历了欧洲国家中许多科学家、发明家,甚至模仿者的漫长的实验过程。他们对运动的光学幻觉进行了科学探索与实验。《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电影的起源》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大众阅读。
  •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生活魔术

    青少年爱玩的魔术全集:生活魔术

    本书是专为青少年和魔术初级爱好者量身打造的魔术全集。通过轻松活泼的语言,图文并茂的方式,将一个个奇妙、有趣的生活魔术展现在青少年面前。本书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选取了生活中简单易学的小魔术,通过直观的图解和明白简洁的语言,让人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更能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魔术高手,成为朋友中受欢迎的开心果。
热门推荐
  •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

    《雷达自选集:散文卷》这是一本雷达写的一本散文集,里面收录了雷达大量精选散文,于2006年10月1日在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 婚恋成瘾:周少宠溺来袭

    婚恋成瘾:周少宠溺来袭

    一梦醒来才知是亲人算计了她!她咬牙发誓,谁推我入深渊,我就要让谁下地狱!“做我的女人,我可以帮你。”他邪魅一笑,嘴角漾起完美俊逸的弧线。他与她之间只有利益,却不想越陷越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的文娱巨鳄

    重生的文娱巨鳄

    梦里终有憾,时过了无痕。千秋岁月,已近黄昏。昨日登高望远,今日坐卧无声。风云在变,只待从头再来......——点进来的就收藏一下呗!!!——
  • A Reading of Life

    A Reading of Lif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契约新娘

    重生之契约新娘

    如果上帝给你一次重生的机会,平白无故给你三百万,“赐予”你一个万人迷的老公,你会要不要?当然要!眼看着快要奔三的蔡梦君,没钱没青春,每天被家人逼着去跟形形色,色的男人相亲。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她回到七年前,她从一个大龄剩女摇身变成一个年轻美少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考生营养食谱

    考生营养食谱

    本书针对青少年考生在考试这一特殊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考生营养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应考期间考生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因为梦想,我的青春更美好

    因为梦想,我的青春更美好

    如果没有了梦想,你的青春会怎样过?李易峰、魏晨、李健、张亮、霍尊、姚贝娜、秦岚、郭京飞、吴孟达、许茹芸、杨蓉、孙悦、茜拉、施瓦辛格、郭敬明、俞敏洪等奋斗者的励志青春。76段青春,76个梦想,76次感怀。每一个幸运的未来,都有一个努力的现在;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修炼更美好的自己。因为梦想,我的青春光芒万丈!
  •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

    《遇饮红楼醉经年(红楼诗词的缱绻深情)》简介: 红楼韵味,如同酒香,历经两百多年的光阴,两百多年日月交替,到如今,恰似一樽陈年佳酿,历经时间的发酵和涤荡,愈发酝得鲜亮醇美、既浓且清,引人遇饮难忘、回味悠长。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将自己的血肉,都研碎在蘸笔的墨砚里。呕心沥血,惨淡经营,方才酿出这既醇厚又清洌的奇酿美酒,以飨后人芸生各各悲喜。
  • 王文端公集

    王文端公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作为发动“西安事变”的主角张学良,早在1946年就被蒋介石下令用专机秘密押往台湾,从此在台湾度过45年的幽禁岁月。作为“山西王”的阎锡山,曾经独霸山西38年,败退到台湾之后却在阳明山极其偏僻的一角建造窑洞式石屋,惨淡度过生命的*后10年。从此他处于蒋介石特务的严密监视下,终死于非命……本书也关注台湾文化名人的命运:被大陆斥为“反动文人”的著名学者胡适、“自由主义者”国画大师张大千、“三大反动文人之一”钱穆、“两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等等。他们在台湾又经历着怎样的动荡与酸楚?本书是这些名人的集体后传,著名传记作家叶永烈多次远赴海峡,为你叩问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