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600000010

第10章 喜仙篇(2)

祭拜天后之习俗,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诸省沿海一带流行甚广;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日本、东南亚各国也多盛行。澳门别称“妈澳”,外国人至今仍称澳门为Macao,就是由于在澳门有著名的妈神庙而得名。澳门的英文(Macau)就是妈祖的简称。天后节在中国沿海居民中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在明代中国出了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曾七次远航海外,在海洋上历时28年,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据说天后的信仰也随郑和远航而传人东南亚各国。妈祖在宋元明清几代受到的国家祀典就多达36次。妈祖最长的一个封号是:“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成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再次加封妈祖时,有史典称为:“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台湾地区信仰妈祖十分普遍,台胞差不多有三分一人口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大小小妈祖庙五百余座。妈祖庙的名字很多,比如有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等。福建、台湾、广东以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在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妈祖天后不仅是航海人的保护神,也为海外华夏子孙的保护神。从前,广东潮汕和梅县一带同胞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之时,一般都要到天后圣宫里举行一种仪式:用一只活鸡拜祭天后,以求平安顺风。祭毕将活鸡放归山野。然后又到天后圣宫外的古井,汲满一瓶思乡水带在身边,才挥泪辞别故土而去。历史传说中,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妈祖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以行善济世为己任。晚清诗人黄遵宪写过一首赞颂天后的诗: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卒晴空。

平生不压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樯一信风。

媒人

历史古籍介绍。媒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早在两干多年以前的周代已经出现。所谓媒,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媒介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媒含有谋略的意思。媒人,其实就是作媒,也就是专指从中谋合使两姓之家结为儿女亲家的人或事。“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天上无去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无媒不交”、“女无媒不嫁”等等民间古训和俗语。就是从那一个时代流传下来的。相传,古代民间有这样一出介绍对象的故事:自古以来太行山下一东一西有两个永不碰面的村庄,一个庄子叫东行山庄,另一个庄子叫做西行山庄。东行山住着一个帅小伙子名叫景深,西行山住着一位美丽姑娘叫彩云。有一天一位挑担的货郎老单身汉子帮忙引见了这一东一西两个年轻人。他们一见钟情,随后就成了亲。时隔数年子女满堂。后来,景深彩云一直都想回报那个孤寡老汉。登门拜见时刻,独身老汉已经远走他乡了。

景深和彩云为表怀念之心,就用面粉捏了一个老汉半身像供在家中前厅。饥荒之中也舍不得吃掉老汉面粉塑像,天长日久老汉面塑变质发霉了。景深彩云小夫妻仍旧供着发霉的好心老人。尊称他是这个小家里的“霉人”。再后来,景深彩云的儿孙们觉得发霉的霉字有些不雅,所以改成了媒这个字。

生活中的媒婆也有叫做‘霉婆”的。其实,媒婆成名源于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从《西厢记》故事中可以看出来,日常人们所提到的红娘,并不是《西厢记》里面莺莺和张生初次会面的所谓“红娘”。莺莺和张生相识相知相爱过程,是源于普救寺里的一遭偶然相遇。人家红娘当初也并没有给他们牵线搭桥。而且在一段时间里面,曾经奉崔母之命监视他们的行动。私下管制着莺莺,防范她有不仁越轨之举。所以莺莺曾经埋怨红娘说:“一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红娘也曾回答说:“不干红娘的事。老夫人叫我跟着姐姐来。”这是《西厢记》第二本当中第一折。所谓红娘其实本来只是崔家的一个奴婢,而且红娘的主要职责就是服侍和管制着小姐莺莺。促使红娘改变自己生活态度并且背叛自己职责的,是源于一场兵变的灾难之祸。但是民间,偏偏要把红娘说成是一个“媒人”,于是,红娘在莺莺和张生的婚姻当中,成全了一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红娘聪明伶俐,活泼爽朗,妙语连珠,她的美好人物形象深入到了百姓人心。所以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都愿以红娘作为自称,而不愿称为媒婆。因此社会上媒婆这一个词渐渐地消失了。虽然偶然也有人提起来,也总隐含一定的贬义。今天,红娘一词可谓广为流传,成为了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借代词。过去这种通过媒人介绍而选择婚姻对象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父母包办婚姻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今天,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婚姻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择偶方式。

寒食节

寒食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正好是冬至之后的105天,过去古人也称寒食节为一百五。而且有诗为证,比如杜甫诗《一百五日夜对月》里有:“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又比如姚合的诗《寒食书事诗》中有:“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紧紧相连,所以人们也常把寒食节和清明节混为一谈。其实在古代,寒食节是一个比较独立的节日。隋唐时候。人们把寒食固定在清明前两天,甚至名气大于清明。宋代时候,百姓还把寒食节定在清明节的前三天。相传寒食节起源于这样一个悲情的历史故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逼逃到外国流浪,历时十九年受尽干辛万苦。原先跟着他的人吃不起苦头,大都离去,只剩下介子推和其手下的五六个人,忠心耿耿跟着他。重耳想吃肉了,介子推便偷偷割下自己胳膊上的肉煮给他吃。后来,重耳在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了晋国的国君,便对原来跟从他流亡的人论功行赏封侯。介子推和他母亲商定,矢志不求富贵,便到绵山隐居。后来重耳想起了他,便亲自坐车去找他,但是一连找了数日都不见介子推母子的踪影。重耳知道介子推很孝顺,心想如果放火烧绵山,他可能就会带着母亲跑出来。可是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整座大山全烧光了也不见介子推人影,重耳派人去找,看见介子推母子抱着一颗枯柳活活烧死了。重耳惋惜地把他母子安葬在绵山上,并且为他立庙,改绵山为介山,还把那棵大柳树作成木鞋,每日望着木鞋叹道:“悲乎足下”。为了表彰介子推生前“士甘焚死不公侯 ”的高贵品质,重耳通令全国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不烧火煮饭,吃预先准备好的冷食,以示忌火。久而久之沿习成俗,民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寒食节”。从此每遇寒食节这一天,百姓祭扫先人,拜敬祖业献花陵墓。怀念前人悼念亡灵,并成了一个民间节目。

同类推荐
  • 街角的老北京

    街角的老北京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阿龙伴随着这座古都一起成长,他看到处处皆文化的老北京正在渐渐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灯火璀璨、人声喧嚣的现代都市逐渐崛起,心中满是怀念与不舍。于是写下《街角的老北京》,将目光投向北京的街头巷尾、古寺园林,并将目之所及且依稀尚存的原汁原味的老北京的风物图景记录下来。
  •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闽都文化与中国现代化

    本书深刻阐明了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的先进文化力量及其建设的战略意义,揭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呼唤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合、与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
  • 新解黄帝阴符经

    新解黄帝阴符经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刘君祖先生依经解经,贯通经典,观照现实,分别对《黄帝阴符经》和《天机经》进行了解读。《阴符经》不过短短四百余字,《天机经》亦不过两千余字,却皆为道藏经典。两书合观,读者尽可于千余字间沉潜,掌握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体悟道家智慧和修养方法,“观天之道,执天之行”,览粲然义理,察古人心迹,登临“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之人生境界。
  • 木姐珠与斗安珠 羌戈大战:羌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木姐珠与斗安珠 羌戈大战:羌族民间叙事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木姐珠与斗安珠》一诗,通过天爷的三公主与凡人斗安珠的爱情故事,描写一对坚强勇敢的青年,冲破人与神的界限,用智慧和勇敢战胜了天爷的百般刁难,终于获得了胜利——婚姻自由,创造了美满幸福的生活。《羌戈大战》是羌族人民歌颂自己的祖先,从西北辛勤地迁徙,历尽艰难险阻,与魔兵战、与戈人战的历史。
  •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兵典:《孙子兵法》新考

    何新是名振中外的著名学者,其在政治、经济、国际关系方面的研究早已素为人知。他在中华古典方面的研究,更为独树一帜。“何新国学经典新解”收入近二十年来,何新研究古学的全部重要著作。何新认为:中华乃是“日华”贵胃。惊世之论,石破天惊,欲寻民族文化之根者,不可不读这一套千古奇书!
热门推荐
  • 毒气

    毒气

    吃晌饭的时候,有人见他倒背着手,牵着牛从村央的大路上慢腾腾地往西走,便私下里嘀咕,一直嘀咕到天黑,嘀咕到望台村活着的、死去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彭老蒯买了一头牛。彭老蒯真的买了一头牛,一千八买的。早晨在集上,他一眼就相中了这头牛,黄底白花,干干净净,像艳阳天里白云彩飘过刚垦的地,透着一份爽气。虽然有几年没种地了,可彭老蒯知道,相牛和相人差不多,相的是精气神儿。有的牛高高大大,牙口也好,但一眼瞟过去脏兮兮的,不叫人待见。
  • 木叶之怪人千面

    木叶之怪人千面

    世界上有两种水,一种会顺流而下汇入海洋,另一种则会逆流而上,沿着树干爬向树梢,就算是化作水蒸气也要站在距离太阳最近的地方。书友扣群:327941657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烟翠

    寒烟翠

    爸妈感情的破裂,把咏薇送到章家的青青农场避难,在蓝天绿地的熏陶中,及同年龄朋友凌霄、凌风、凌云、的相濡下,烦恼似乎无法驻足。但另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和几桩风暴,却在寒烟翠雾的湖边开始酝酿,开始孳生……
  • 碎片

    碎片

    十三年前,一桩离奇的谋杀案震惊了整个城市,但直到今天,都没能破案。十三年后,一名年轻的警察开始重新调查这个案件,一个个疑点也被逐渐揭开。当这个年轻的警察以为自己接近真相的时候,另一个女警的出现让整个案件更加的扑朔迷离。十三年的恩恩怨怨,有的人为之冲动,有的人为之悔恨,有的人为之惋惜,有的人为之漫长等待。真相往往残酷,但终于还是来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 女尊男卑:再生缘

    女尊男卑:再生缘

    因捉奸选择逃避,她穿成了一个胎儿。忘记前尘往事!十几年后,她奉命与其他国家的皇子和亲,在洞房花烛夜的晚上,她揭开了红盖头。听到的却是,“老婆是你吗?”就在此时,她记起了前世的一切……“沈闰生,你永远不知道一个挺着大肚子的孕妇,在空荡的大房里,从晚上9点等到5点是什么样的滋味?等你尝了我以前受过的苦,然后你自己再看看,你还有没有脸叫我原谅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有酒十章

    有酒十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奢侈贫穷

    奢侈贫穷

    森茉莉,日本传奇女作家,明治文豪森鸥外的爱女,三岛由纪夫盛赞的“语言大师”。有人将她与川端康成、太宰治相提并论,也有人说她是“日本张爱玲”,因她文字细腻锐利,写尽了明治的繁华浪漫;还有人说她是写作着的洛丽塔,心里装着一个永远的少女。森茉莉的人生和作品一样传奇,年轻时两次婚变,晚年清苦,从名门千金沦为廉价公寓的房客。《奢侈贫穷》这个书名,其实是晚年潦倒的森茉莉的精神胜利宣言:“我虽然穷,但精神上是贵族。”奢侈,未必是金钱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精神富足的人,任何年纪都会保留着童心童趣。尤其是女人,任何年纪都无妨保有一点少女心!
  • 乔茜的魔术

    乔茜的魔术

    我的同学乔茜第一次将我带到她的家里去时,我就意识到她是个充满了秘密的人。在一个书房里,我看到一个巨大的书橱占据了整整一面墙。乔茜碰了书橱里的一本叫《孤独的井》的书,书橱突然晃动起来,接着出现了一个大洞。“暗道,”乔茜笑着解释道,“魔术大师的家都会有这样的暗道。”她拉着我走了进去。我们一进去,书橱立即自动合上了。里面漆黑一片。乔茜打开了一种挂在脖子上的手电筒。在一面墙前,她打开一扇只有巴掌大小的小门,里面露出两个眼窝大小的孔。我凑上前,透过两个小孔,看到了乔茜家的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