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600000010

第10章 喜仙篇(2)

祭拜天后之习俗,在福建、广东、江苏、浙江诸省沿海一带流行甚广;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日本、东南亚各国也多盛行。澳门别称“妈澳”,外国人至今仍称澳门为Macao,就是由于在澳门有著名的妈神庙而得名。澳门的英文(Macau)就是妈祖的简称。天后节在中国沿海居民中是一个十分隆重的节日。在明代中国出了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郑和曾七次远航海外,在海洋上历时28年,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据说天后的信仰也随郑和远航而传人东南亚各国。妈祖在宋元明清几代受到的国家祀典就多达36次。妈祖最长的一个封号是:“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福佑群生诚感成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再次加封妈祖时,有史典称为:“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台湾地区信仰妈祖十分普遍,台胞差不多有三分一人口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大小小妈祖庙五百余座。妈祖庙的名字很多,比如有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兴公厝、纷阳殿、提标馆等等。福建、台湾、广东以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在华侨聚居的东南亚,妈祖天后不仅是航海人的保护神,也为海外华夏子孙的保护神。从前,广东潮汕和梅县一带同胞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之时,一般都要到天后圣宫里举行一种仪式:用一只活鸡拜祭天后,以求平安顺风。祭毕将活鸡放归山野。然后又到天后圣宫外的古井,汲满一瓶思乡水带在身边,才挥泪辞别故土而去。历史传说中,妈祖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妈祖立志不嫁,慈悲为怀,以行善济世为己任。晚清诗人黄遵宪写过一首赞颂天后的诗:

枯木肇灵沧海东,参差宫殿卒晴空。

平生不压混巫媪,已死犹能效国功。

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

传闻利泽至今在。千里桅樯一信风。

媒人

历史古籍介绍。媒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是很早的,早在两干多年以前的周代已经出现。所谓媒,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媒介的意思。在我国古代,媒含有谋略的意思。媒人,其实就是作媒,也就是专指从中谋合使两姓之家结为儿女亲家的人或事。“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天上无去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男女无媒不交”、“女无媒不嫁”等等民间古训和俗语。就是从那一个时代流传下来的。相传,古代民间有这样一出介绍对象的故事:自古以来太行山下一东一西有两个永不碰面的村庄,一个庄子叫东行山庄,另一个庄子叫做西行山庄。东行山住着一个帅小伙子名叫景深,西行山住着一位美丽姑娘叫彩云。有一天一位挑担的货郎老单身汉子帮忙引见了这一东一西两个年轻人。他们一见钟情,随后就成了亲。时隔数年子女满堂。后来,景深彩云一直都想回报那个孤寡老汉。登门拜见时刻,独身老汉已经远走他乡了。

景深和彩云为表怀念之心,就用面粉捏了一个老汉半身像供在家中前厅。饥荒之中也舍不得吃掉老汉面粉塑像,天长日久老汉面塑变质发霉了。景深彩云小夫妻仍旧供着发霉的好心老人。尊称他是这个小家里的“霉人”。再后来,景深彩云的儿孙们觉得发霉的霉字有些不雅,所以改成了媒这个字。

生活中的媒婆也有叫做‘霉婆”的。其实,媒婆成名源于元代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从《西厢记》故事中可以看出来,日常人们所提到的红娘,并不是《西厢记》里面莺莺和张生初次会面的所谓“红娘”。莺莺和张生相识相知相爱过程,是源于普救寺里的一遭偶然相遇。人家红娘当初也并没有给他们牵线搭桥。而且在一段时间里面,曾经奉崔母之命监视他们的行动。私下管制着莺莺,防范她有不仁越轨之举。所以莺莺曾经埋怨红娘说:“一但出闺门,影儿般不离身。”红娘也曾回答说:“不干红娘的事。老夫人叫我跟着姐姐来。”这是《西厢记》第二本当中第一折。所谓红娘其实本来只是崔家的一个奴婢,而且红娘的主要职责就是服侍和管制着小姐莺莺。促使红娘改变自己生活态度并且背叛自己职责的,是源于一场兵变的灾难之祸。但是民间,偏偏要把红娘说成是一个“媒人”,于是,红娘在莺莺和张生的婚姻当中,成全了一桩美满婚姻的关键人物。红娘聪明伶俐,活泼爽朗,妙语连珠,她的美好人物形象深入到了百姓人心。所以在社会上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的人。或者偶为青年男女牵线搭桥者,都愿以红娘作为自称,而不愿称为媒婆。因此社会上媒婆这一个词渐渐地消失了。虽然偶然也有人提起来,也总隐含一定的贬义。今天,红娘一词可谓广为流传,成为了民族文化当中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借代词。过去这种通过媒人介绍而选择婚姻对象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讲,也是父母包办婚姻的一种形式。但是在今天,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婚姻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择偶方式。

寒食节

寒食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寒食节正好是冬至之后的105天,过去古人也称寒食节为一百五。而且有诗为证,比如杜甫诗《一百五日夜对月》里有:“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又比如姚合的诗《寒食书事诗》中有:“今朝一百五,出户雨初晴。”因为寒食节与清明节紧紧相连,所以人们也常把寒食节和清明节混为一谈。其实在古代,寒食节是一个比较独立的节日。隋唐时候。人们把寒食固定在清明前两天,甚至名气大于清明。宋代时候,百姓还把寒食节定在清明节的前三天。相传寒食节起源于这样一个悲情的历史故事: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儿子重耳被逼逃到外国流浪,历时十九年受尽干辛万苦。原先跟着他的人吃不起苦头,大都离去,只剩下介子推和其手下的五六个人,忠心耿耿跟着他。重耳想吃肉了,介子推便偷偷割下自己胳膊上的肉煮给他吃。后来,重耳在秦国国君秦穆公的帮助下当了晋国的国君,便对原来跟从他流亡的人论功行赏封侯。介子推和他母亲商定,矢志不求富贵,便到绵山隐居。后来重耳想起了他,便亲自坐车去找他,但是一连找了数日都不见介子推母子的踪影。重耳知道介子推很孝顺,心想如果放火烧绵山,他可能就会带着母亲跑出来。可是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整座大山全烧光了也不见介子推人影,重耳派人去找,看见介子推母子抱着一颗枯柳活活烧死了。重耳惋惜地把他母子安葬在绵山上,并且为他立庙,改绵山为介山,还把那棵大柳树作成木鞋,每日望着木鞋叹道:“悲乎足下”。为了表彰介子推生前“士甘焚死不公侯 ”的高贵品质,重耳通令全国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不烧火煮饭,吃预先准备好的冷食,以示忌火。久而久之沿习成俗,民间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寒食节”。从此每遇寒食节这一天,百姓祭扫先人,拜敬祖业献花陵墓。怀念前人悼念亡灵,并成了一个民间节目。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文艺复兴与中西文化交流

    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中纺织业率先发展且占有优势的国家,中世纪意大利曾以其毛织业的率先发展而致富,并享誉全欧,在欧洲毛织业的激烈竞争中,由于其原料和产品过于依赖海外市场的经济外向型特征,使得最初由毛织业构建起来的经济链条因缺乏国内供、产、销的联系而十分脆弱。
  • 幸福的柠檬

    幸福的柠檬

    “本书精选了作者74篇小小说,题材宽泛,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情、成长、励志等,语言鲜活,富有灵性。透过这些篇杂,可以让读者触摸到真善美,触摸到一种大爱情怀。作者的笔触立足鄂北本土,倾向于底层,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被人忽视的东西。在塑造小说人物时,用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朴实真挚的语言,不经意间戳中人们心底那处柔软,让人回味无穷。”
  • 崧泽之光

    崧泽之光

    以古文化和水文化为特色的青浦,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早在六千多年前,上海最早的外来移民来到了境内的崧泽、福泉山等地聚居,他们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开创了上海历史文明的先河。如今,地处申城西大门的青浦,正从“上海之源”迈向“上海之门”,大力塑造“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新形象,文化软实力和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崧泽之光》,带你领略“上海之源”的文化魅力,感受传承历史文脉的时代价值。
  • 普洱溯源

    普洱溯源

    近年来,普洱茶经历了一个非常时期,其实,对于普洱茶来说,业界业外人士也是莫衷一是各有见地,有褒扬者,有贬抑者,这很正常。我们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思想框在框子里去统一,但不管怎么说,商业炒作也好,市场规律也罢,毕竟在短短的一两年之内,在全国乃至全球掀起了一股普洱茶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普洱茶,使普洱茶达到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为还普洱茶之真正面目。
热门推荐
  • 诗义固说

    诗义固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闻花名之仍未知道的花

    未闻花名之仍未知道的花

    那天,面码消失在我们眼前,后来时隔一年,没想到再遇见与面码相似的人,面码是我们又找到你了么
  • 万世绝巅

    万世绝巅

    这世上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好人也不存在什么恶人,家世,名门,天赋,生来高人一等,这就是资本,而我要做的就是给这个混乱不堪的世界再加一点猛料。
  •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优秀员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的72堂课

    想要从职场中脱颖而出,就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秉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有效执行”中成就辉煌结果。本书分别以主动工作、负责到底、有效执行为出发点,以课堂的形式,结合企业具体实例,生动地阐述了成就一名优秀员工的三大锻造模式,让枯燥空洞的理论变得简单易懂,不仅仅解决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同时还有助于缓解工作的艰辛所带来的职场疲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主动、负责的精神,为读者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和示范性的执行思维和方法。
  • 王蒙自选集:小说卷

    王蒙自选集:小说卷

    王蒙是一个“始终处在生长攀登状态”的作家,其作品形式和主题多样,不仅有对理想主义精神的追求,还有对民族历史和未来的冷静思考,以及对时代局势和现象的反思。本书精选和节选了他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包括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短篇小说《春之声》、《坚硬的稀粥》等篇章,全面展示了王蒙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艺术成就。
  • 他是魔尊

    他是魔尊

    次元崩裂的世界,竟然跳出各样存在于小说中的人物?
  • 青梅皇后

    青梅皇后

    一道圣旨,让她从出生就注定了要成为那个人的妻子,未来的皇后。可是,皇后是那么简单就随便当的吗?没有倾城之色,怎么引起帝王的注意?还好她继承了爹娘的绝顶容貌,帝都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国,再顾倾人城。没有百般花样,怎么留住帝王常情?还好她三岁从文,六岁习武,十六岁之时就已文武双全,还修得一手好琴技。没有阴狠手段,怎么应付那后宫三千争宠?还好她自幼熟读兵法,应付那些胸大无脑的女人们还不是绰绰有余!他是强大而美貌的温柔帝王,十年宫廷内乱,他一边等她一边守住了这无上的帝王之位,任何人事物都没有办法抢走他的小娇妻,他会保护她,然后好好的宠她。他是一介帝王,万花丛中过却片叶不沾身,他的身和心,都只愿交托给他的小皇后。她的一个小小的亲吻就能让他脸红心跳,只因她是他最初和唯一的最爱。其实他只要他保护这份感情就够了,然后他会保护她,谁要是敢觊觎他家小皇后,他就炸平了他的家!
  • 保护我方神明大人

    保护我方神明大人

    人无生来神圣,人无生来全明。遇到了恶魔,“为什么你能成就巫师?”夏尔疑惑,“能借我条手臂看看吗?”遇到了神明,“为什么你能久而不衰?”夏尔举起手术刀,“能借我你的脑袋看会儿吗?”神明不语,看着夏尔背后散发恐怖气息的一群老幼病残。
  • 伤寒门

    伤寒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建功立业者,多虚圆之士;愤事失机者,多执拗之人”。方和圆缺一不可,但是有一个“度”的限制。过分的方正是固执,会四处碰壁;过分的圆滑是世故,也会众叛亲离。所以做人的制高点是外圆内方,就是行欲方而智欲圆。真正的“方圆”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武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