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9600000008

第8章 喜事篇(2)

听香

在台湾的台南、台北和鹿港等地,有“听香”的习俗。是当地百姓在大年前后进行的一种相当有趣的民俗活动。妇女在这些日子里面,跪于自家厅堂叩拜神灵,企求收获明神指点来年大吉。收到神的祥语信息以后,按照神的指示,前往神指方向,前去静听人家的悄悄话语。然后再把人家说的话传给自家的厅堂神主,让神主再占卜明示。这来回一路传话的活动,俗称“听香”。

荡秋千

秋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那个时候,祖先为了生活生存,不得不上树采摘野果或猎取野兽。在攀缘和奔跑当中,抓住粗壮的蔓生植物,依靠藤条的摇荡摆动,飞奔上树或者跨越沟涧。这就是秋干最原始的雏形。用绳索悬挂于木架,下拴踏板的秋千,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北方就产生了。史典《艺文类聚》中有“北方山戎,寒食日用秋千为戏”的记载。当时,拴秋千绳索为了结实起见,常用兽皮制成,所以秋千两字繁写为“楸疆”,以“革”字为偏旁。“秋千”开始仅是一根绳子双手抓绳而荡。后来齐桓公北征山戎族,把“千秋”带入内地,以后逐渐演化成用两根绳加踏板的秋千。到了唐宋时期,秋千成为了专供妇女玩耍的游戏。

一般来看,正月初十以后,人们开始在村口和自家院内搭起高低不同秋千架。从搭成到正月十六,每天都要荡秋干。正月十四十五是荡秋干高潮。荡秋千使人心旷神怡,是一种有益的民间体育游艺活动。荡秋千可以分为单人荡、双人荡、立荡和坐荡等。每个村镇都有自己的秋千高手,有时候还要举行秋千表演比赛。秋千荡得最高最美之人深受赞扬。在年节荡秋千的日子里,也是青年男女相遇接触的良好机会。早在汉武帝时,民间有后庭千秋之寿,宫女们绳戏为乐,为避忌讳将“千秋”改为“秋千”。有“千秋万寿”之意。荡秋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健康,还能培养人的勇敢品质,并成为民间流传广泛的健体活动。

吃粽子

在民间特别是南方,粽子是很有名的小吃。粽子又称为“角黍”和“简粽”。在中国农历五月的端午时节,百姓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吃粽子的风俗。

粽子的种类颇多,有湖州肉粽、八宝肉粽、台湾肉粽、豆沙粽、威粽等等。苏州粽子、广东粽子、北京粽子、宁波粽子和台湾八宝粽等被视为我国的名粽。其中苏州粽子为四角形,有枣泥、猪肉、豆沙等等品种。广东粽子用荷叶包裹,个头大,正面方形,后背隆起一只尖角,以蛋黄做成的肉黄粽和什锦粽风味独特。北京粽子分糯米粽和大黄米粽,大黄米粽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别有风味。至于古代民间的粽子,从历代诗人笔下可见一斑。比如唐代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味道和形式。唐代温庭筠诗说的“盘斗九子粽,瓯闹渔歌响,风动角粽香”,表明了粽子在那时候就已成为了民间过端午节的时尚食品。

雄黄酒

据说诗人屈原投江之后,老百姓为了避免屈原尸体被江里的鱼龙所伤,纷纷把自家的粽子、咸蛋之类吃食投入江中喂鱼龙。还有老年人拿来一坛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要用药晕倒鱼龙。药撒不久水面浮起一条晕龙,龙须上面还沾有一片衣襟。人们把这条龙拉上了岸,剥皮抽筋解除心头之恨。然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涂抹七窍。叫那些毒蛇害虫不敢伤害孩子们的纯洁心灵。据说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在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鱼龙为什么害怕雄黄酒呢?其实民间早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

古人以为晨属于龙,逢晨时刻正是群龙形雨之时,所以在端午节早晨摆开雄黄酒饮宴祈雨,希望有一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良好年景。有的地方在端午清晨时,还喜欢把雄黄酒水洒在居家屋里屋外,或者涂在小孩子的耳朵、鼻子、额头和面颊上面,避除毒虫蚊蝇叮咬,也驱散瘟疫之气。

吃元宵

元宵在中国南方又叫做汤元。尤其江南自古以来。老百姓一直都有吃元宵的传统习俗。江南把元宵称为“元子”、“乳糖丸子”、“糖元”、“团子”,也有称为“汤圆”、“水圆”。元宵作为农历正月十五的一个节庆食品,传说最早开始于春秋末期。据传,楚昭王复国之际泛舟江上,看见了江面上漂有一物色白微黄,行舟的人捞起来献给昭王,有些甜美味道。昭王便下令叫人以山楂为馅仿制,庆祝家国团圆。这个时候正值农历正月十五,于是正月十五吃元宵就流传了下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正月十五这一天,要为天官上元大帝诞辰设祭,求天赐 福,诵经持斋。不用荤菜酒肉而用米饭面团素食当作祭品。所以面团后来逐渐演变成了汤圆进而成为元宵。元宵制作分为两种:一种实心不带馅。另一种带馅。

元宵通常以芝麻、白糖、枣泥、豆沙、果仁等作为馅心,也有用虾仁、菜泥、鲜肉、火腿为馅的。传统元宵有香甜辣酸成五味。元宵可以汤吃、炒吃和蒸吃。在中国民间,吃元宵象征着家庭的团圆和睦与幸福。

猜灯谜

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文艺形式,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灯谜以谜语为基础,启发智慧,融汇知识。谜语起源于春秋战国,是当时谋臣策士委婉劝谏之隐语,称“瘦辞”,六国时候民间盛行猜谜语。宋代开始有了灯谜。当时人们将谜条系于五彩缤纷的花灯之上供人猜。时至今日,这种民间习俗仍然流行,尤其是元宵节期间猜灯谜比较兴盛。各地游园会和文化场所都少不了猜灯谜游艺项目。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一种老百姓自己的娱乐活动,也就是把谜语写在彩灯上面,进行猜底的民间娱乐。有的地方把谜语叫做“灯虎”,用来比喻打灯谜的艰难深奥,因此猜灯谜还叫做“射灯虎”。

耍龙灯

耍龙灯也叫做“龙舞”或者“龙灯舞”。相传舞龙灯成为春节一种风俗习惯,是源于民间龙播雨的久远神话故事。战国时期的金角老龙王播错了雨季,大雨淹死了许多百姓,所以被玉帝问罪贬斥。老龙王为了将功赎罪,就在每一年新春之际登门拜访百姓,许诺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依据这个历史故事,创造了龙灯舞,以示制服龙王表示欢快心理。民间龙舞流传悠久,据《春秋繁露》记载,舞龙灯早在汉代就已经产生并且历朝不衰。唐宋时期的“灯 火”、“舞队”表演中,“耍龙灯”已是常见的表演形式。民间耍龙灯,龙的形象 各有特色,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了龙头龙尾和节节龙身,龙身节数不等,但 是均为单数。每一节里面燃有蜡烛的称“龙灯”。没有蜡烛称为“布龙”。另外还有用荷花和蝴蝶组成的“百叶龙”。用长板凳拼成的“板凳龙”等等各种形 式的民间龙舞。所以民谚有所谓:“锣鼓响,脚底痒”。耍龙灯时候龙在红色宝 珠的引导下,飞腾跳跃,高耸而下,蜿蜒腾挪。由此可见民间耍龙灯具有极其 独特的吸引力。

舞狮子

舞狮子也是一项健康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从年初四到十五日,都有舞 狮队伍游动于乡村之间。舞狮队伍有七人到十余人不等。这些人员穿一样的 衫裤鞋帽,腰间束系同样带子,刀棒齐备,非常威武。舞狮子的狮头是用纸糊 成的,因为狮子形状不同,所以有“猫头狮”、“鸡公狮”、“斗牛狮”等等缤纷多 彩。狮子眼鼻口舌具备,着色彩,饰以绒线响铃,再用彩布作狮身。舞狮时候, 一个人双手举着狮头,~个人俯首曲背作狮尾,随着锣鼓的节拍,舞出狮子 各种活跃的姿势。另外还有两个人,一个饰猕猴,一人饰笨伯。随着舞狮作有 各种各样滚翻跳跃动作,来娱乐观众。民间舞狮历史悠久,舞狮技艺精湛:有 的表演狮头勇猛灵活,有的在地面上反扑跳跃,还有的舞狮动作细腻、轻巧 诙谐。比较常见的还有“狮子滚绣球”、“勇士戏狮”、“群狮戏”、“狮子带仔”等。春节期间还有很多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踩高跷、耍龙灯、跑旱船、玩竹 马等等,绚丽多彩,热闹非凡。各地方民间也有演出大戏的,比如传统戏曲节 目有“三打白骨精”、“白蛇传”、“闹天宫”、“孟姜女”等,颇受大众喜爱。

赛锣鼓

民间的赛锣鼓和舞狮子都是百姓过大年的热闹娱乐节目。这些民间娱 乐尤其以南方乡间最为热闹。从进入新年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锣鼓声此 起彼伏,持续不断。赛锣鼓是一项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每个村庄组成一个锣 鼓队。一个响鼓一副铜钹、数面铜锣。由敲响鼓的敲鼓点,指挥铜钹、铜锣依 节拍而击奏。当进入最热烈的时刻,各锣鼓队便使劲地敲击互相竞争,双方 都想以自己的锣鼓乐队声响压倒对方。锣鼓声似山呼海啸,使得平时静寂的 乡村增添了不同凡响的热闹气氛。

同类推荐
  •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中华神秘文化:占梦文化

    为了让人们能够更正确地认识生活中的梦与占梦,我们特意为读者奉上这本总结中国梦文化的读物。本书包括了梦文化发展渊源、占梦历史、占梦方法、占梦故事、梦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古代帝王及政治家对梦的利用、占梦家们的解梦理论和事例等内容。在本书中,我们力求从唯物主义观念出发,拨开覆盖在梦和占梦文化之上的封建迷信尘埃,去伪存真,对占梦的本质、特点进行客观的解释与评述,并科学分析占梦的影响和作用,借此也希望人们能够通过此书全面科学地了解神秘的中华占梦文化。中华梦文化,蕴含着极为深厚的中国哲学思想,表现出中华民族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执着追求。
  •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珠光翠影:中国首饰史话

    纯洁如水月夜白,朦胧中芳香飘来,细寻找,山崖小花独自开,泉涧霜草衰,风雨吹不败,东方即白斜雾霭,冬雪融化春徘徊,馥艳轻盈云绿黛,满山满谷花盛开,微笑中,人人钗头有花戴
  • 李劼人说成都

    李劼人说成都

    懒散近乎“随时随地找舒服”。以坐茶馆为喻罢,成才人坐茶馆,虽与重庆人的理由一样,然而他喜爱的则是矮矮的桌子,矮矮的竹椅——虽不一定是竹椅,总多关是竹椅变化出来,矮而有靠背,可以半躺半坐的坐具—— 地面不必十分干净,而桌面总可以邋遢点而不嫌打脏衣服,如此一下坐下来,身心泰然,所差者,只是长长一声感叹。本书从李劼人小说中分门别类,节录出有关成都文明发展的大量文字,如清末的叽咕车(鸡公车)到抗战时的木炭汽车,足以见出成都交通的一个侧面。所有这些变迁的实录,后人完全可以视为一代信史。 其中收入本书的《成都是一个古城》和《旧帐》,都是一九四九年后没有公开发表过的。
  • 幸福的柠檬

    幸福的柠檬

    “本书精选了作者74篇小小说,题材宽泛,内容涉及亲情、友情、爱情、成长、励志等,语言鲜活,富有灵性。透过这些篇杂,可以让读者触摸到真善美,触摸到一种大爱情怀。作者的笔触立足鄂北本土,倾向于底层,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被人忽视的东西。在塑造小说人物时,用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朴实真挚的语言,不经意间戳中人们心底那处柔软,让人回味无穷。”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热门推荐
  • 钻石豪门:腹黑男配求逆袭

    钻石豪门:腹黑男配求逆袭

    四年前,他设计陷害她与挚爱的男人反目成仇,酿成了一场惊天的车祸;四年后,死去之人华丽归来,他却无意中失手害死她腹中的孩子,逼得她孤立无援的爬上了银河大厦的顶楼。孑然单薄的身影立在大厦顶楼的边缘,风吹起她如丝般的长发,她转过身,眸光冷冽而绝望,“云起,你配说爱我吗?你根本不配……”在苏阡陌的世界里,他永远是个男配角。一场腹黑男配的逆袭之路,他走的有多艰难,只有自己知道。
  • 帝国风情画

    帝国风情画

    无与伦比的绝美高维度智慧星叶,机缘巧合,改造男主常凯轩身体机能,帮助他成为隐形全球富豪,同时令他可以穿梭于时空和历史,在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切换自如,对战美国航母和日本自卫队、玄海争霸只是惊心动魄的开始。与此同时,萧华、兰小诺、段颐、艳紫。。。。。。一段段甜美虐恋随着他的奇异之旅此起彼伏延绵不断。
  • 雄狮去流浪

    雄狮去流浪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
  • 快穿之三十六计

    快穿之三十六计

    薄荷:什么?没有金手指777:你最大的金手指,难道不是我?薄荷:什么?没有上帝视角777:让你最大程度的自由发挥,难道不好?薄荷:什么?每个空间的任务还不一样777:让你感受多姿多彩的玩法,难道你不乐意?薄荷:是,好,乐意。(反正有“他”在,自己躺赢就好了)本书又名《两个关系户,躺赢做任务》
  • 重生之钱府有女不愁嫁

    重生之钱府有女不愁嫁

    有什么比未婚夫在订婚仪式上当众退婚,出去散心不小心失足掉水里淹死了,却被当成为情“自杀”来得冤枉?什么?穿越?好吧,穿越就穿越吧,为啥还要再遭遇退婚?身为商学院的高材生叶纤又怎么会认命?大将军又如何?她一改往日刁蛮同意退婚,再起死回生挽回家业,皇帝爱慕,把酒畅饮,更有太后收为义女,做善事,济灾民除恶棍……
  • 真相

    真相

    方兵从小是一个袖珍的小公主,后来却身高异常。一次事故后,她惊异地发现自己能透视他人呈现在额头上的心理活动,她和家人极力掩盖这一“异禀”,但百密一疏,她说出了同学和英语莫老师的私情,同学失踪,她不得不离家出走,而父母为了传说中的升迁考察,没有找寻。母亲深夜独自长跑,孤独地大声哭泣,某日在路边离世。父亲挪用了客户50万,被捕入狱。方兵的妹妹方圆无法抵御觊觎财富的人不断的攻打,遭遇悲惨。
  • 要打出去打

    要打出去打

    两朝相争,各方势力纷纷加入战局,天下动荡,江湖飘摇,无数英雄应势而起,也有无数英雄应势而落,当真是一个机遇和危险并存的大时代。不过这和李援都没什么关系,他一个小小的客栈掌柜,只想着避开乱世的漩涡,静静的做个美男子罢了。
  • 魔兽战神13:神魔战场

    魔兽战神13:神魔战场

    掌命之神战无命被害,跌落凡间,神性尽失。若欲重返天道,必须从凡人开始修炼,百战成帝,千战成神,登顶战神巅峰;跻身仙界,历劫成帝,净化神兽鲲鹏血脉;飞升神界,修得五行圆满,九道大成,掌控天地规则,破碎虚空,方能重返天道。如若百世之内,战无命无法凭借自己的能力返回道界,那等待他的就是魂飞魄散。轮回路上的九十九世,战无命都生活在莫氏家族的阴影之下,莫氏家族,一个无人知晓却无处不在的神秘家族,上抵神界,下达凡间,遍布各大星域,渗入各大宗门。战无命与莫家有宿世杀身灭族之仇,仇深似海、不死不休!第一百世,战无命重生归来。这一世,他,要为自己复仇!
  • 穿越娇妃太嚣张

    穿越娇妃太嚣张

    一朝穿越,她来到波谲云诡的后宫如不是怀了皇嗣,皇上要了她的命弄清后宫时局,她展开疯狂报复后宫与她为敌者,皆败下阵来她步步为营稳操胜券揭开良妃的真面目,冷帝才明了当初冤枉了她冷帝想方设法讨她欢心,她欲擒故纵却不知对冷帝动了情…
  • 创战行

    创战行

    造物主陨落,各种新兴事物蓬勃发展,在一波又一波的更替浪潮中,李小火无意间进入了原本他不该涉入的历史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