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2800000006

第6章 历史(5)

中原五个国家相继称霸之后,吴国、越国也强大起来,争霸于东南。吴越两国国土相邻,一衣带水,先是吴王阖闾和越王允常各自图强,大兴富国强兵之政,因争霸之故曾多次交锋。阖闾重用伍子胥、孙武等人,于第一次交锋中打败越国。阖闾十九年(前496年),吴王阖闾兴师伐越,越大夫灵姑浮以戈斩落阖闾大趾,阖闾被迫还师,死于归途。其后阖闾的儿子夫差为报父仇,于“夫椒之战”大败越王勾践,接着攻破越都,俘获勾践,继而又打败齐军。公元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附近)与诸侯会盟,争得了霸权。勾践战败后,卧薪尝胆,重用范蠡、文种等贤人,经过“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转弱为强,灭了吴国。勾践乘势北进,与齐、晋等诸侯会盟于徐(今山东膝县),成为霸主。

春秋期间战事纷纷,虽然整个环境是动乱的,但各国为求争霸,都大力发展内政,自立图强,因此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争霸中使国家数量减少,打击了奴隶制周王朝的统治,同时为国家的思想交流、教育普及、人才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推动各民族融合,使国家在政治上趋于统一。

链接二:酣畅淋漓的中国酒文化

酒入肠胃,一不能充饥,二不能解渴,却被视为人类最不可或缺的饮料,无论哪个民族、何种肤色之人,都对它存有一份天然的亲切感。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酒亦成为一种重要的符号,孕育出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中国制酒历史久远,种类繁多,名品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我们的民族特产,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1000年前的宋朝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又代替黄酒,成为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民间的文艺创作、交流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乃至统治者祭祀天神祖先、各国建立盟友关系,可以说无论在江湖还是庙堂,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酒的起源

据《世本》《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先秦典籍记载,夏禹时代司掌造酒的女官员仪狄,是我国酿酒的创始人。《战国策·魏策》中讲了一个故事,说夏禹的女儿命仪狄造酒。仪狄经过一番努力后酿出芳香的美酒进献给禹,禹喝完后说:“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于是不再饮酒,也疏远了仪狄。也有说酒早在上古的三皇时期即已出现,仪狄对之加以了改良。关于酒的创造,民间流传更广泛的是杜康所为,乃至“杜康”已成了酒的代名词。《说文解字》里载:“杜康作秫酒。”秫是高粱的古称,也就是说杜康用高粱酿酒,这是白酒的前身。有人说杜康就是夏朝的第五个国君少康,而张华《博物志》说他是汉朝的酒泉太守,民间则传说他是周王朝王宫的酿酒师。曹操名诗《短歌行》中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广为传咏,在人们心目中,杜康就是酒的发明者,因而有了各种附会之说。明清时期的《白水县志》中记载,陕西白水县康家卫村是杜康的出生地;又有河南汝阳县的杜康矾、杜康河,也传说是杜康酿酒处;河南伊川县皇得地村的上皇古泉,传说是杜康汲水酿酒之泉。有学者认为,“杜”这个姓是周朝才有的,武王建周后,把商代的豕韦氏封于杜(今陕西西安东南),其后裔在周宣王时做官,称杜伯,为周宣王所诛,子孙逃亡至晋国,才以封地杜为姓。据此,杜康应是春秋时代人,最早不会出现在周朝以前,而根据确凿的历史记载,在周以前就有酒了,甲骨文、金文里都有了“酒”字,有名的昏君夏桀王和殷纣王,古书上都说他们建有“酒池槽丘”,而杜康生活的时代相较来说要晚得多。当然,关于造酒的这些传说,多是后世对前人崇拜附会之言,我们很难相信单靠某个人的力量就能造出酒来,若说是在集体智慧的基础上,由某人督造改良而成,还比较让人信服。

尽管传说不尽相同,但总体上还是能看出,早在夏朝或夏朝以前的上古时期酿酒就已经存在了,这是有信史可考的。据考古学家证明,在近现代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陶器制品中,已经有了专用的酒器。《中国史稿》认为,仰韶文化时期是谷物酿酒的“萌芽”期,当时是用糵(发芽的谷粒)造酒。公元前2800年至前2300年间的中国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中,有不少尊、盉、高脚杯、小壶等酒器,反映出酿酒在当时已进入盛行期。而新近又有距今5000多年的酿酒器具出土,说明我国原始社会时已有饮酒的习惯,经过夏、商两代的发展风气日盛。

嗜酒的名人

酒作为一种饮料有着特殊的功能,饮罢能令精神情绪进入一个非同寻常的状态,或亢奋或酣畅,在历史上嗜好“杯中物”的名人不胜枚举,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

魏晋时除了上文提到的魏武帝曹操,著名的“竹林七贤”相聚时多以酒助兴,借此摆脱现世烦恼,或借喻针砭时事。阮籍曾以酒避祸,刘伶还写过一篇《酒德颂》大赞酒的功德,好酒之名传颂千古。陶渊明更是嗜酒如命,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云:“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据说陶渊明因饮酒过度,所生的儿子大多成了痴呆,因此老时作《止酒诗》自诫。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据说就是王羲之畅饮欢聚后乘醉而书的。

唐宋时,嗜酒的名人更多,最著名的当然莫过于“诗仙”李白。杜甫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赞语,在李白流传下来的千古名句中,与酒相关的俯仰皆是。如诗《月下独酌其二》中写道:“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民间更流传着“李白醉酒草书吓蛮贼”,“李白醉令杨贵妃研墨、高力士脱靴”等传说。李白自称“酒中仙”,因此后世才叫他“谪仙人”。在人们心中,酒与李白已经无法拆分,古时的酒店里多挂有“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以之招揽顾客。同是唐朝大诗人的白居易,也是个大酒徒。他一生不仅以狂饮著称,而且也以善酿闻名。白居易为官时,曾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研究酒的酿造。酒的好坏,重要因素之一在于水质如何,但若配方精良,亦可使“浊水”产生优质酒,白居易就曾亲力亲为地用“浊水”酿出过美酒,并引以为豪。唐朝大画家、以“吴带当风”闻名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他作画往往要酒酣后才动笔。杜甫有一首著名的《饮中八仙歌》,以风趣的笔触写出了当时八位著名的酒徒,分别是诗人贺知章、李白、宰相李适之、汝阳王李琎、草圣张旭、诗人崔宗之、苏晋和平民焦遂。“唐宋八大家”中的苏轼和欧阳修,也是饮君子中的佼佼者。苏轼的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千古流传,其中醉意甚浓。欧阳修自号“醉翁”,他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醉翁亭记》,其文憨态可掬、意境天成,是不世出的名篇佳作。

佐酒助兴的文化——酒令

酒虽不是文人的独享,比如我们常看到古小说平话中,草莽英雄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举,然而不能否认,酒因为受到文人的青睐,才蕴涵了更多的文化意蕴,酒令、酒戏的流传,都是文人们为酒文化作出的贡献。

酒令是酒席上的一种助兴游戏,一般为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轮流说诗词、联语诸如此类的文字游戏,违令者或输者罚饮,因此又称“行令饮酒”。酒令最早诞生于西周,完备于隋唐,在士大夫中甚是风行。我国的酒令五花八门,大致分雅令和通令两大类。见于史籍的雅令有四书令、花枝令、诗令、谜语令、改字令、典故令、牙牌令、人名令、快乐令、对字令、筹令、彩云令等。行雅令时必须引经据典,音韵形义工整,并且当席构思,即席应对,这就要求行酒令者既有文采和才华,又要敏捷机智,所以它是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项目。通令的行令方法主要是掷骰、抽签、划拳、猜数等,既雅俗共赏,又易营造出酒宴中热闹的气氛,因此很多流行至今。

唐代传奇《申屠澄》记载了一则关于雅令的爱情故事。布衣秀才申屠澄赴任县尉,风雪阻途,夜投茅屋。好客的主人烫酒备席,围炉飨客。申屠澄举杯行令,“厌厌夜饮,不醉不归”,引用《诗经》句行雅令。不料话音刚落,坐在对面的主人之女就咯咯笑了起来,说:“这样的风雪之夜,你还能到哪里去呢?”说完,少女多情地看了申屠澄一眼,脱口出令:“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申屠澄听后,惊叹万分。他知道少女是用《诗经· 郑风· 风雨》里的诗句,隐去后两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说明少女已含蓄而巧妙地向他表达了爱慕之意。申屠澄见此少女腹有诗书,又思维敏捷,心生欢喜,即向少女的父母求婚,与之喜结良缘。

酒令成为一种文化,前人多有专著。后汉贾逵曾撰写《酒令》一书,还有记载介绍各种酒令的书《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小酒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传世,不一而足。

酒令中有一种既需言语又有动作配合的独特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酒戏”,其中最早的是始于春秋、盛于战国的“投壶”戏,《史记·滑稽列传》就载有投壶盛况。“投壶”,顾名思义,即以矢投入壶中为胜,然所投之壶广腹细颈,内盛圆滑小豆,极富弹性,使所投之矢往往弹出。矢的形态为一头齐一头尖,光线越暗距离越远,则所用之矢越长。胜方罚输方饮酒时,并奏《狸首》乐。

魏晋时的文人雅士喜袭古风,整日饮酒宴乐,也产生了一种新的酒戏——“流觞曲水”,王羲之的《兰亭序》即描绘了当时的盛况。所谓“流觞曲水”,是选择一处有蜿蜒溪水的幽雅清静所在,集会之人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为首者将盛满酒的杯子置于水中,于上游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若与会者为文人墨客,则多数要即兴赋诗吟哦,与今日的“击鼓传花”略有相似。

酒令传到唐代时,形式更加多样化,“唐人饮酒必为令为佐欢”,较盛行的为“藏钩”“射覆”等几种。“藏钩”也称“送钩”,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发明的。汉武帝的钩弋夫人容貌秀美,但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娶她回宫后,为其展开双手,此后才伸舒自如,因之号为“拳夫人”,又称“钩弋夫人”。据《三秦记》记载,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的形态,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到魏晋时期,“藏钩”发展为皇宫中宴请宾客之后的娱乐助兴节目,玩法为甲方将“钩”或藏于手中或匿于手外,握成拳状让乙方猜度,猜错罚酒,这好似现在的“猜有无”。“射覆”为戏同样历史久远,《汉书·东方朔传》载:“上尝使诸数家射覆。”“射”就是猜的意思,“覆”则为覆盖。游戏规则是先分队,也称“分曹”,其中一方将某器物置于覆盖物之下让对方猜测。唐代诗人李商隐精于此道,曾写诗道:“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射覆”因可用占筮等法加以推测,很为一些研究易学的名家推崇,用以加深对易象的思考和启发。历史上有很多精通“射覆”的大家,如汉代的东方朔、三国时的管辂、晋代的郭璞、梁元帝萧绎、唐代的李淳风、宋代的邵雍等,都是有史记载的一流高手。

明清两朝的酒令已然蔚为大观,投壶猜枚,或联诗对句,或拆字测签,或猜拳行令,最为流行的当推“拧酒令儿”,即旋转不倒翁。先拧着它旋转,一待停下后,不倒翁的脸朝着谁就罚谁饮酒,粤人亦称之为“酒令公仔”,近代学者俞平伯先生则引《桐桥倚棹录》称其脱于“牙筹”,即一种象牙或骨、角制的计数酒筹,为算盘的雏形。

上面提到的多为文人或官宦宴中所行的酒令,即雅令。相对来说,在民间应用更广泛的酒令为通令,其形式、花样数不胜数,如掷骰令、指掌令、划拳令等,很多传至后世仍在酒局间长盛不衰。随着时代的发展,酒令也增添了更多现代气息,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也创造了新的行令方式。可以说,只要酒宴常有,酒令也是不会消亡的。

历史上著名的酒宴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最著名的五大宴——满汉全席、孔府宴、全鸭宴、烧尾宴、文会宴,为其中的巅峰之作。正如俗谚所云,“无酒不成席”,宴会上除了对菜品有所要求外,对所饮用的酒类也有着近乎挑剔的筛选。在历史中,也有一些著名的酒局流传下来,却与酒菜无关,而是另具深意。

一、隐之局。因冯小刚导演的电影《夜宴》之故,“韩熙载夜宴”成为那几年被谈及最多的古代酒局。韩熙载是五代时南唐宰相,为避免后主李煜的猜疑,仿效古人行迹,以享乐声色为韬光养晦之掩饰,每每广开夜宴,与宾客纵情欢饮。时人顾闳中曾作《韩熙载夜宴图》,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这幅长卷工细灵动,独出神韵,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图原作已佚,今本为宋人临摹。

同类推荐
  • 我欲扬唐

    我欲扬唐

    大唐盛世可以开启更强盛的模式,李密宁愿做一双手沾满血腥的屠夫,也不要做那天可汗,不要虚名,只要能让大唐不断变强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攻伐,分化,瓦解种种手段只为了不断减弱潜在敌人的实力,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量世界之物力、人力结大唐强盛之果。大唐不落之太阳,缓缓升起照耀世界。群友交流群:109507993
  • 万花笑颜皆似你

    万花笑颜皆似你

    生在帝王家,却对皇位不感兴趣,本想着皇帝老儿罩着他,可以正常娶妻生子,游历山水,潇洒度过一生。但没想到,等着他的,竟然是——
  • 大唐好相公

    大唐好相公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骄恣,凶悍不法,以篡夺欲;王振善于伺察人意,以虚荣欲;刘瑾欺上瞒下,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很不廉洁,以求权欲;魏忠贤见风使舵,以变态欲;李自成勇猛有识略,以残虐欲;吴三桂勇冠三军,以私情欲。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也有宵小之徒;有忠臣的死谏,也有阉人的疯狂……正是这个偏执家族,揭开了明朝近三百年的重重迷雾,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无限遐想的明朝。
  • 我是主角好不好

    我是主角好不好

    作者:“你们见过逗比么?”举手的小伙伴:“我见过我见过!”作者:“哦?哪里哪里?”举手的小伙伴:“楼上楼上。”作者:“……”围观群众:“……”
热门推荐
  • 巨星恶少神偷妻

    巨星恶少神偷妻

    “轻一点。”“别弄那里。”“重一点……重一点啊!”“喂!按个肩膀你敢不敢不叫的那么浮想联翩!”大明星娱乐圈的那些事儿,请个神偷做助理好处多多,一百块买不了吃亏,一百块买不了上当。把助理当祖宗一样供着,给她叫外卖,给她当司机,给她当床伴!“我饿了。”“自己叫外卖!”“你是我助理,你给我去找吃的。”“懒得动”“那你去隔壁化妆间把导演刚买的一包吃的偷来!”"
  • 天穹决

    天穹决

    族人欺压、族长退位,看稚嫩少年雷落如何整顿族人!奸人赶尽杀绝,母亲含恨而终,看少年如何逃离危险!上古神兵、凶兽兽魂、龙神晶坠、绝世剑法……洛城药圣、九阙九皇、圣女天玺、桃源桃陶……看稚嫩少年如何变强,撑起整个家族……筑基期、战士、战将、战魂、战灵、战王、战魔、战皇、战圣、战神、帝魔。弱肉强食的世界里,谁将脱颖而出,修炼至无人可及的帝魔境界?
  • 重生之重回校园

    重生之重回校园

    女教师明雪本想一心一意的教书育人,和丈夫白头偕老,可惜天不从人愿。一次争吵后,丈夫摔门而去,再见面却已经物是人非。明雪站在人行道上,看着名车里和另一个时髦的女郎,卿卿我我的丈夫,正愣神的时候,“砰”的一声,她被一辆路虎车撞回了13岁。前世已逝,今生重来。从此,学校多了一个女学霸,高考多了一个女状元,商场多了一个女老总,民间多了一个女神医。为了亲人她下海经商,为了朋友她以身犯险,为了师门她悬壶济世。蓦然回首,她都是在为了别人,那么谁会为了她?萧唯说:雪儿,只要你回头,我一直在你的身后。明雪说:因为有你,我这一世没有白来。********【精彩抢先看】*萧唯在医院里越想越害怕,只有得了绝症医生才不让别人听的,难道明雪得了不治之症。最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破门而入。也不管医生说了什么,张口就说:“雪儿,别听她胡说,我带你去京城看病,没事的。”医生一听乐了,这男孩子对这女孩感情可不一般啊。而明雪却闹了个大红脸。“胡说什么,让你去外面等,你进来干什么?”萧唯根本没理她,目光直直的看向医生。“行了,你也一块听吧,现在的学校真是的,给学生都教傻了,就知道加减乘除。”之后又对明雪说:“你这是月经初潮,但这样痛也不行,回去得调理,多吃些温补的东西,不能着凉,等过了这几天,你再来我给你开些药。*两个人遇险,萧唯看着明雪轻轻的说:“好好活着!”明雪看懂了他的话,更加大力的挣扎,可是无济于事,绳子太粗,她挣不开,明雪恨死了自己的势单力薄,眼看着领头的人像是刽子手一样走向了萧唯,举起了手里的屠刀。这一系列动作在明雪的眼里犹如慢镜头般播放着。“啊!”一声长啸,像即将要失去伴侣的母狼的悲鸣,一瞬间明雪双眼赤红,眼神空洞,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你们该死!你们该死!久挣不开的绳子应声而断,明雪像来自地狱的恶灵,手上脚上淌着血,一步一步的走向领头的那个人,嘴上的胶布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一边,另一边在嘴上耷拉着更显诡异,明雪的嘴角微微翘起,像是堕落的黑天使来索人性命。此时的领头人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吓傻了,手还保持着举刀的姿势。萧唯见明雪挣开了绳子,心底一松晕了过去。他这一倒,更加刺激了明雪,明雪夺过了领头人手里的刀,一下一下戳在他身上,嘴里一直在碎碎念着:“你该死,你该死!”********
  •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太上玉华洞章拔亡度世升仙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春芽嫩嫩(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TOM SAWYER DETECTIVE

    TOM SAWYER DETECT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超级猎妖师

    超级猎妖师

    【修仙大作,暴力爽文】三千世界,亦奇亦偶。人有人道,妖有妖道。妖之群落,不乏善类。人海之中,邪恶博杂。主角本是非凡命源,却因为水火属性相悖,三种修行道路,佛法、道法、武道,皆与他无缘,难成强者。在看透世人薄凉之后,主角另辟蹊径,转身化妖。为了保护自己的亲人,他不惜成为世道伦理之敌。看一个小少爷如何一步一步成就妖仙大神,携众美遨游天下,四海臣服!(书友群:187522886、234278171两群新开,欢迎大家加入)
  • 强宠101次老公讨厌你

    强宠101次老公讨厌你

    不不不超级句v吃想回家串串香感觉雪茄在v就两瓶
  • 邪凤逆天:废柴小毒妃

    邪凤逆天:废柴小毒妃

    她是古武世家绝代天骄,神炼宗师,她是灵者世界极品废物,弱不禁风,她取代了她,就注定改写她的一生。他是天梦大陆第一势力的继承人,霸道,嚣张,眼光毒辣。他碰到了她,却放下身份,死缠烂打,誓要守护她一生!就这样,一场追逐与被追逐的好戏,在灵者世界上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声情歌

    无声情歌

    年度最惨烈青春小说,一个少女同三个男孩,绝处不逢生的爱情路。宣传语:不爱的人,用力的方式,怎样都不对。年度最惨烈青春小说,偏执同青春残酷告别。一个少女同三个男孩,绝处不逢生的爱情路,终有人狼狈出局。生命中,有些人用来回忆,有些人用来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