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7500000004

第4章 忍与忍耐(3)

历史上,日本下级武士的食物常常仅是一碗米饭加一粒酸梅。一个叫小林爱雄的日本人,曾访问过南京。1908年除夕,他受到南京当地政府的招待,后来他在《中国印象记》中说,他永远难忘那席盛宴。至今,日本人的饮食仍然素朴,少见中国宴会餐桌上的那种奢华。日本人喝酒就是喝酒,下酒菜仅是点缀。要想吃饱,你得回家路上自己吃碗拉面,或到家之后吃妻子留下的剩饭。

在日本,“工作神圣”“学习神圣”不只是口号。很少有年轻人想要一夜暴富。学习正在全民化、终身化,大学开设很多成人讲座,面向工薪族或老人。很多人都不富裕,但是,他们都省吃俭用,将部分收入用于学习。全日本的人都把自己家的垃圾分类放置,把鲜肉包装泡沫盒清洗干净后再扔,这能造福天空与大地,但需要忍耐。

不论日本的蓝天还是清流,不论稳定的社会秩序还是稳定的保障制度,均是建立在全体国民小心维护与巨大忍耐之上的。

日本人对马拉松运动情有独钟,这与他们高度评价人的毅力品质有关。他们欣赏那种笑到最后的冠军,也欣赏那种咬牙拼命的精神。整个国家、整个日本民族都在忍耐。他们忍耐生活的单调平凡,忍耐技术开发中的孤独,这也奠定了日本世界科技大国的地位。

今后的中国,怎样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日本人的忍耐可能会给我们一些借鉴。

6.伟大的榜样——圣雄甘地

在被称做世纪审判的“东京审判”过程中,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是,印度的大法官坚持所有战犯无罪,更反对使用绞刑!

这个法官的固执,令包括中国人在内受日本侵略的国家和人民不解,更令人愤怒!虽然最后大审判团投票让那些罪大恶极的战犯上了绞刑架,但那位印度法官仍然坚持他的主张。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在印度文化中,忍与忍耐是主流。忍耐包括宽恕,是他们所受宗教色彩教育的几乎全部。

印度教是I盐界主要宗教之一。印度教拥有11亿信徒。印度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综合体,既是宗教,也是信仰和生活方式。印度教认为,人类灵魂永存和万物有灵,并宣扬因果报应和人生轮回。在印度教看来,生命不是以生为始,以死告终,而是无穷无尽一系列生命之中的一个环节,每一段生命都是由前世的所为而限制和决定的。一个人的善良行为能使他升天,邪恶行为则能令他堕为畜类。

因此,个人必须通过修行和积累功德才能认知梵,与梵合一。“梵合同一”是印度教哲学理论的核心,是印度教徒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

于是有苦修,有苦行僧,有瑜伽……

将忍与忍耐的智慧发挥到极致的当然是印度圣雄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一1948年1月30日),尊称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反抗”的主张,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通过“非暴力”的公民不合作,甘地使印度摆脱了英国的统治。

这也激发了其他殖民地的人们起来为他们的独立而奋斗。最终大英帝国分崩离析,取而代之的是英联邦,或者更准确一点是联邦(因为“英”这个前缀于1946年没有了,变成了(omm on weahh of Na一ons)。甘地的主要信念是“satyagraha”,英语译成“truth force”,意为“精神力量”“真理之路”“追求真理”等。这鼓舞了其他的民主运动人士,如马丁·路德·金、曼德拉等人。他经常说他的价值观很简单,那就是(是从传统的印度教信仰演化来的):

真理(satya)、非暴力(ahjmsa)。

甘地奉行的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方式衣服而穿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参与劳动等。

甘地的哲学和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深受薄伽梵歌、印度教以及耆那教的影响。非暴力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长久以来就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中对此都有重述。甘地在自传《我的对于真理的实践经历》中揭示了他的哲学和生活方式。

尽管去伦敦时,他尝试吃肉,但是他后来变成了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在伦敦求学时对此写过几本书。在印度教和耆那教中素食主义是根深蒂固的。他的家乡就有很多印度教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他尝试不同的饮食,最终相信素食足以满足人体的最小要求。

他也曾很长时间不进食,并以此作为政治武器。

在他36岁时,他禁欲,变成了一个彻底的禁欲主义者。禁欲是受印度教的影响。但是他没有离婚。据说他的这个决定没有同他的妻子讨论,而是直接向她宣布的。

甘地每周一天不说话。他相信沉默带给他内心的平静。这来自于印度教中的“沉默”和“平静”。他在沉默时,靠在纸上写字来交流。从他37岁开始的三年半里,拒绝读报纸。他认为尘世的喧嚣比他的内心不安更加不堪。

在成功从南非回到印度后,他放弃了代表富有和成功的西方衣服。他宣扬使用家庭纺织的土布。甘地和他的从者使用自己纺的布做衣服。这对英国的权力集团是一个威胁。如果印度人自己做衣服,英国的工业就空闲了。后来国大党的党旗中就有纺车图案。

我们简略回顾一下他的一系列政治活动。

19世纪90年代,印度还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年轻的律师甘地在南非旅行时,目睹了同胞所受的欺凌,决心为维护同胞的权利而斗争。回国后,甘地提倡非暴力政策,并到全国旅行,赢得贫苦人民的信任和爱戴。

甘地再次参加独立运动是在1930年。国大党当时拜访他,希望他领导另一场大规模的公民不服从运动。他于是在1930年3月21日到4月6日领导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次运动——为了抗议殖民政府的食盐公卖制,甘地从德里到Ahmedabad游行达400公里,被称之为德里游行(或称“盐队”)。数以千计的人们徒步到海边自己取盐而不是给政府交税。

他1915年回印度,并很快成为正在从事独立运动的国大党的领袖。通过联合抵制英货,甘地促进了印度农村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宣传非暴力抵抗,来抑制恐怖活动的暴虐,虽然他不能阻止这些恐怖活动。

虽然他经常攻击英国政府,但是他一直声明他尊重英国人。因此大多数英国人也佩服他,虽然他们并不明白甘地做事的内因。

甘地开始在印度乡下四处演讲,鼓励使用手纺车摆脱印度对兰开夏纺织厂的依赖。

1933年5月8日,甘地开始了为期21天的绝食,抗议英国政府对印度的压迫。1934年夏天,同样是为了抗议英政府的殖民统治,甘地又进行了三次绝食活动。1939年3月3日他又在孟买绝食抗议印度的独裁统治。虽然屡遭挫折,他还是坚持用绝食等手段迫使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发生冲突时,甘地再次绝食,使秩序得以恢复。但此后不久,甘地却遇刺身亡。

正如甘地所说:国家都是由苦难中产生的。有信心,即不知道有失望。坚忍,使甘地内心充溢着无穷力量。

7.猛虎卧山丘,潜伏爪牙忍受

在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浔阳楼宋江吟反诗”一章有宋江的题壁诗,给他惹来大祸的故事。诗日: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机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哪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这相当准确、深刻地反映了在长期的封建专制下中国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士大夫阶层的境遇与心态。

中国的儒者历来都有忍的功夫。

像李世民这样的君主,在夺取政权的过程中,都需要忍的智慧。

像韩信、张良,近代的曾国藩、李鸿章,直至今天,忍,以最大的痛苦去忍受各种挫折、磨难,都是必须具备的本领。

最著名的是汉朝韩信曾受“胯下之辱”的故事。这个故事有许多版本,我们权选其一。

韩信年少时,在家乡,有一天,一个少年屠户当众侮辱他,说:

“你虽然长得高大,好带刀剑,内心却是胆怯的。”韩信不语。

屠户少年又说:“你不怕死,就杀死我;你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

韩信仔仔细细地看了一下那少年,就俯伏在地,从他胯下钻过去了。街市上的人都讥笑韩信胆怯。

后来,韩信经常带兵冲锋陷阵,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被刘邦封为大将军。

事实说明,韩信不是胆怯之人,恰是有勇有谋的大丈夫。他有大忍之心,能够宽容待人,才能担当大任,成为国家的栋梁。更有趣的是,韩信封王归国后,曾召使自己遭受“胯下之辱”的少年为楚中尉,即掌巡城捕盗的官。

韩信还对手下的将领们说:“这是个壮士,当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杀他吗?杀他无名,故忍到如此程度。”这就是有大志之人的大忍之心。

还有成语“孺子可教”,就来源于“张良圯桥进履”的汉中典故。

同类推荐
  • 命运对你另有安排

    命运对你另有安排

    人生,是不公平的。陷害、利用我们的人,时刻存在。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未知的强加。我们很难成为苦难的制造者,却容易成为苦难的埋单者。任何苦难背后,都有奇迹。这是命运的规律。
  •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年轻人一定要懂得的人情世故

    每个人都会做“人”,却有巧拙的不同。因为人都是自我的、爱表现的,不过聪明人常常懂得收敛自己,把风头让给别人出。“为人作嫁”、“甘当绿叶”、“和光同尘”的处世技巧,不但是“爱现”的年轻人该学的,恐怕连活过大半辈子的中年人。都该好好想一想。这世上,做什么事都应该掌握好分寸,记得留三分地给别人走。当你把“机关算尽”,占尽便宜的时候,吃亏的可能是你自己。中国文化所讲的“人情”是指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感情,包括了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等等学问都在内;“世故”就是透彻了解事物,懂得过去、现在、未来,明白世界上的这些事情。
  • 二三十岁要懂的心理学诡计

    二三十岁要懂的心理学诡计

    本书用它生动流畅的语言,古今相和的经典事例,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将使你在轻松愉悦之中领悟人生的真谛,让你变得更加聪明的同时实现做人做事游刃有余、左右逢源、圆融练达。本书还会鼓舞你在漫漫人生路上,披荆斩棘,勇敢走过人生的风雨历程,从而使自己光彩四射、叱咤风云!
  • 觉悟:关于人生的必备心灵课

    觉悟:关于人生的必备心灵课

    在“觉悟”一书中,很乐意将我感悟后的人生智慧带给大家,在书中将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所能够遇到的人碰见的事都“真真切切”的再现,并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带给大家,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崭新的理解体会生活的真谛!
  • 中国企业员工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

    中国企业员工最容易犯的101个错误

    成功的经验我们要学习,错误的教训也同样要借鉴。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人生经历,从别人的错误中分析原冈、汲取教训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同理,只有善于分析各种各样的失败案例,去寻找其中深层次的原因,才能避免自己遭遇同样的失败。
热门推荐
  • 裁决武神

    裁决武神

    一个叫做无痕的乞儿,因一场偶然间的奇遇。经过各种坎坷,最终站在世界巅峰裁决众生!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我不得不把你遗忘

    我不得不把你遗忘

    我爱你,用尽了青春的年华。我爱你,用完了拼搏的力量。孤独地走在异国他乡,我的心中充满了忧伤。把自己弄得遍体鳞伤,我不得不把你遗忘。满地黄叶纷飞,我带着伤在风中彷徨。决绝地斩断梦想,我是否成了浴火的凤凰。其实我爱你,在生命的每一刻。我多么的希望你能陪我,走过人生的风花雪月。可你却不能,于是我不得不把你遗忘,那过程就像刮骨疗伤。亲们,求收藏,求花花,求评论,各种求啊!各位快快到碗里来O(∩_∩)O哈哈~
  • NICHOLAS NICKLEBY

    NICHOLAS NICKLEB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女佣兵穿越3:狂妃倾天下

    她抬起手往他一指:“王,你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把你的侧妃杀了,第二,就让我杀了你!”她是来自现代的女佣兵,有着魔一样的本事,野兽一样的性格,行事更是霸道无比,穿越到异时空之后,却成为他强行豢养的杀手王妃。他是刚刚取得烈焰国的王,他宠她,让她随心所欲不受约束。可他绝美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残忍,诱惑人心的笑容里,是薄情。当霸道遇上腹黑,真心对上假意,那一场恩宠下的情,谁输输赢?谁心软,谁死!
  • 我的最后一本日语单词书:看这本真的够了

    我的最后一本日语单词书:看这本真的够了

    这本包含几千词汇的单词书,不仅按照日语五十音图顺序排列,且每个单词都会附上相应音调和例句,保证你学一个会一个记住一个。
  • 狂傲邪神天才妃

    狂傲邪神天才妃

    她无邪是现代第一杀手,却穿越成青龙国的第一花痴加废物。当‘她’再次睁眼,绝世风华倾尽天下!废材?我会让你们明白谁才是天才!痴傻?我会让你们明白什么叫惊艳!未婚夫退婚?没关系,她身边美男如云,各种高富帅……人若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人若欺我一分,我必还十分!读者群号:205134568(敲门砖:喜欢或讨厌的角色名,另只欢迎纯读者,打广告或是网编谢绝进入!)
  •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3:十全武功

    《别笑,这是大清正史》系列第三部,描画了自康熙末年诸子争立至嘉庆初年平定白莲教约80年间的历史。其中以雍正、乾隆两朝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征伐贯穿全篇,而乾隆帝所谓的“十全武功”则是作者全力论述的重头戏。书中,雍正帝矫诏篡位,残杀兄弟,屠戮功臣,摧残士人及神秘被刺,乾隆帝两平准噶尔、大小金川之战、缅甸之役等丢人现眼的“十全武功”,惨烈的文字狱及各种宗教起义,都得到最优特色的体现。作者眼毒心明,无情地拆穿康雍乾三朝所谓盛世的谎言,将雍正、乾隆内心的阴暗与变态淋漓尽致地剖露出来,足以令深受教科书毒害的读者大跌眼镜,脊背发凉。
  • 交锋

    交锋

    刘玲珑受重用了!这次乡镇班子微调,他从一个贫僻乡镇党委书记调往兴隆县经济重镇——兴经镇任党委书记。兴经镇党委书记一职,大多数时候由兴隆县委常委兼任,而刘玲珑不兼,组织部长告诉他,是由于他资历太浅、又未经副县级干部的培训。但只要任上这一职,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县委或县政府的门槛,迟早是要提拔的。县委常委、组织部王部长在送他上任的路上,兴致勃勃地介绍着兴经镇的基本经济情况。
  • 仙炼永生

    仙炼永生

    与林家的关系逐渐融洽,然而,在林云刚刚体会到家的感觉时,灭门惨案发生了。众多与林云兄妹交好的兄弟姐妹以及长者尽皆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