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渴望
如果哪一天我真的得到了那一切,它们就会无一例外地不再是我的了。
——佩索阿
戈马克·麦卡锡的小说《长路》中描写一对父子,在世界末日来临后幸存,并忍受饥寒交迫,横越美国。树木与花儿仍在渐渐枯死,大部分的人类都死亡,幸存的许多人则开始以吃人维生。支持着父亲与儿子继续走下去的是对未来美好的寄望。一张破旧不堪的地图是他们仅有的财产之一。他们不知道要去哪里,只知道该往南走。他们不知道南方有什么,或许只是一片荒凉。他们只知道他们必须往南走,南方俨然已成为一切真善美的象征。
我不会泄漏情节,但最终我们会发现,如果这对父子能进一步觉察路途上发生的事,更留意生命一次又一次试图传递的讯息,他们就不会如此急切地想要抵达终点。只看目的而不看过程,他们错失了彰显生命与关爱的光辉旅程。
这故事正是我们生活方式的巧妙暗喻,我们总是想着如何到达那里,但生命就在这里。我们总想着要回家,但或许,只是或许,就当下来说,我们早已在家了,只是我们并不自知。
这情况出现在许多小说、剧本、电影、神话和灵性故事中。主角们通常离家到很远的地方去,在旅途上找到自我,尔后归来,好像改变了一点,又好像没有。在或许是最受欢迎的电影《绿野仙踪》里,一位年轻的女孩离开她无趣的家,踏上惊奇多变的冒险之旅。在遭受许多苦难之后,她回到家,就在那时才看见家的美好。其实,家并没有改变,只是她的眼光被打开了。在迪士尼音乐剧的故事开头,觉得自己是被家人所放弃的主角,会唱出他们的渴望:冒险、爱情,以及其他无法在家里获得的东西。那些渴望呼唤他们离开,但最后他们总是会回来,或是找到一个新的归属——真正能包容他们的地方。据说每个故事都是依循这个基本架构来发展的:英雄从已知走向未知,但最终一定会回来;慕道者离家寻求开悟,然后发现自己所求的道并不在别处,就在最初的地方,于是返家。
音乐中被弹奏的音符及和弦也是循着相似的旅程,离开它们的家,发出声响,为着迷的听众制造张力,最后又消退回归原先的静止。而听众感觉音乐好像在我们体内流动,带着我们离开日常生活后,再把似乎有点改变、感动、升华的我们送回来,回到原处。我们被触动了,虽然我们动也没有动。
我们感到急需离家,寻找可以使我们完整的东西,不管那是什么,但我们也同样急切地想要返家。在幼儿园或办公室度过漫长且耗竭心力的一天后,我们只想回家,回到爸妈或爱人身边,回家睡觉。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一离开家太久、离开我们所爱的人时就开始想家。有人过世时,我们会说他们“回家了”,或是找到一个可以永远平静安息的新家。
在人类历史中,对于回家的意象展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艺术、音乐、科学、数学、文学、哲学、灵性及对爱情的追求上。对家的渴望是人类心灵深处的需求。
在艺术中,寻者与被寻之物,前景与背景,光线与阴影,正面与负面的交互作用创造了紧张的戏剧效果。讲笑话需要一句妙语,句子需要一个结尾。这是我们与生俱来对结局的向往,它让艺术、笑话、句子如此戏剧化,如此令人注目及满足。或许正是同样的向往,让史上所有的数学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尝试寻找某种巨观统一且包罗万象的理论来解释现实,在混乱中找到完整,从荒废中找到爱,寻找宇宙的圆满。有人说就连宇宙也仍在进行扩张和收缩,就像在以某种形式寻找平衡,寻找回家的路。万事万物都渴望休息。
家不是一个地方、一样物品或一个人。家是休息。以英文字根来说,家的本意是“休息”和“躺下”。
我们像是大海中的浪,渴望着回到我们其实从未离开的大海。浪以为自己和海是分开的,从这个最初的错误认知开始寻找回到海洋怀抱的千百万种方法。其实浪要找的就是自己却不自知,渴望的回家就是回归自我。这就是人类普遍遇到的状况。
这种分离感如何表现在我们当下的经验里呢?这么说好了,我们都处于一种生命中少了什么的恼人感觉当中,对吧?失落感是一种奇怪的空虚感,像是身体有一个黑洞需要不断被填满,像是我们总是不够好,像是我们与生俱来就做错了什么。正是由于这基本的空虚感,我们在时空中寻找我们的源头、寻找休憩、寻求解脱、寻觅圆满。我们追求成就感以填满空虚。在我们对于整个宇宙的乡愁中,我们寻求与神合一、与圣灵合一,与自然、灵性导师合一。我们追求吃撑的肚皮和饱满的荷包。女人和男人彼此寻求,希望借着与另一半完整自己;我们寻找灵魂伴侣,会使我们完整的另一半。我们追求命运,却不了解我们就身在其中。
出于不完整感,我们开始追求一个完整的未来。认不出我们真实的命运就是整片当下经验的汪洋,我们向外去寻找那片海,并深信未来的某天,我们一定会找到它。我们这样告诉自己:我现在不完整,但有一天,一旦我找到我在寻找的,我就会变得完整。
终有一天我会找到真爱,到时我就完整了。终有一天我会顿悟,到时我就完整了。终有一天我会成功,到时我就完整了。终有一天我会变得有钱。终有一天我的病会治好。终有一天他们会认同我。终有一天我会全然安在。终有一天我会意识清明。终有一天我会活在当下。终有一天我会找到平静。终有一天我能完全地做我自己。终有一天我会被了解。终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明星。终有一天他们会爱我与接纳我。终有一天我会成熟。终有一天我将为人父母。终有一天我会自由。终有一天我会快乐。是的,我会变得完整,总有一天。但不是现在,时间还没到。
我们努力追求“总有一天”会到来的财富、权力、爱情、成功、顿悟,因为这些东西对我们而言是家的象征。我们认为只要得到我们想要的、找到我们寻求的,我们就能回到家。无限的乡愁是我们追求这些的根本原因。
生命不会给我们任何保证
有时我们甚至得到我们想要的:新车、新对象、新工作、窈窕的身材、均匀的肤色、灵修的新境界、名声、夸赞、成功等等。我们感到一时的完整,但空虚感很快就回来了,于是我们又重新开始追求。就像我们体内有个东西永远无法满足似的,总是想要更多。不管它得到多少,它总是要更多。不管它拥有多少、成就多少、掌握多少,它要更多。不管它有过多少经验,不管它让自己增加多少价值,它还是要更多。
不管我的生命故事有多完整,它还能更完整。工作可以有更好的薪水,感情可以更甜蜜,我可以有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成功、更多的夸赞。灵修的经验可以更深入、维持得更久。我总是能更接近顿悟、更活在当下、更有自觉、更自由、被爱更多。或者,我不想要的东西可以变得少一点:少点痛苦、少点恐惧、少点悲伤、少点愤怒、少点折磨、少点自我、少点想法。我的生命永远都不会完整,也就是说,我永远来不及使自己完整。
我认识一个人,他在四十岁前就成为亿万富翁。他努力工作,也得到所有他想要的:多到用不完的钱、一栋豪宅、漂亮又人见人爱的老婆、可爱又聪明听话且认真上进的孩子、许多朋友、赏识和尊重。他三十七岁就退休了。不夸张地说,他退休当天,当他一个人在家时,突然间空虚、不完整、想家的感觉都重新浮现了。那正是他年少时曾有的感觉,也正是这种感觉驱使他工作到半死只为了成为亿万富翁,他毕生都在逃避这种感觉。他以为财富、豪宅、妻子和家庭可以带走这感觉,这是世界承诺他的。
现在他遇到难题了。他已经得到他想要的,但他还是觉得不完整。他仍感到不属于这里,他怎么了?现在,当再也没有工作的事让他分心,必须重新面对失落时,他已无处可逃。
那晚,这位年轻的富翁喝了一杯又一杯,再一杯。很快,他上瘾了。他对工作的沉溺被对酗酒的瘾头取代。毕竟,他无边无际的失落感需要被抹去。
这人的故事清楚说明了寻求者即使得到他想要的,仍无法被满足。最原始的失落感不能被有形世界的任何事物抵消。得到你想要的并不会因此带走你最深处的乡愁。
这里还有一个佛教徒都知道的问题存在:在一个无常、充满流动与变化,超越你能掌控的世界里,即使你真的得到想要的,你也随时都可能失去它。最终,生命不会给你任何保证,出现的也会消失不见。
在心灵深处我们知道,绝对没有任何事物,可以使我们不致失去所有,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焦虑的原因。现在我们有了新房,却担心失业、担心无法负担账单。银行账户有足够的存款,我们却担心金融风暴、担心存款顿时化为乌有。不论你和伴侣的感情现在有多美好,你担心她会离开你、生病或更糟。你担心你的孩子会被伤害。你担心你自己的身体,或所有可能使身体出问题的事。但你同时也知道,没有任何事,包括你的豪宅、家具、跑车、游泳池、银行账户里的钱或甚至你敬爱的灵性导师,可以保护你免于失去、免于面对改变。
的确,人或物可以给你暂时的安全感、慰藉和乐趣,但他们不能给你你真正想要的,也就是免于失去、免于失落,最后是免于死亡的自由。他们无法提供你渴望的安全感,也无法带你回到真正的归属。除了你自己之外没人能带你到那里。
这里有另一种对于追寻真正归属的看法:想象你是个新生儿,你从未见过这世界,每件事对你而言都是陌生又神秘。那些奇妙的景象、声音和气味!你甚至还不知道怎么称呼那些奇特的感觉和知觉!你在半夜醒来感到孤单、饥饿又害怕(虽然你还不知道这些感觉的名字)。某个程度上你觉得不舒服,你只能用大哭与尖叫沟通。你不能说:“不好意思,我觉得不舒服,有没有人可以来帮我。”你只能尖叫,然后等待救援的到来。
寻求是一种错误的身份认同
你的妈妈进房把你抱起,边喂奶边安抚,突然间,每件事又都很好了。不舒适感似乎没那么糟了,恐惧也没那么严重了,你不再孤单,你又觉得安全了。你感觉被自己以外的力量保护着,你的不舒服已经退去。外力来了之后,让情况重新变好。
如果婴儿能说话,他(她)或许会这么说:“当不舒服的感觉来临时,我尖叫。最后妈咪来了,然后不舒服就完了,就像变魔术一样。妈咪把不舒服赶走了。”
但让情况变好的并不是妈妈。妈妈没把不舒服拿走的力量,那只是新生宝宝感觉似乎如此而已。认为自己以外的任何人事物能让我们感到舒服、能带我们回家,都只是美丽的错觉。我们很快就相信追寻自身以外的事物能带走所有不好的想法与感觉,这追寻的机制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被建立了。我们向外探寻能让事情变好的方法,或许我们对母亲的依附感就是第一个寻求的表现。但让我们真正依附的并非母亲,而是家的感觉。我想,对大部分的婴儿来说,母亲是第一个代表家的人。
我猜想,或许虽然我们追求着千万种不同的东西,但我们都只是想试着回到母体,那不分离的状态。在母体中,我和子宫是没有分离的,我和母亲也是没有分离的。那里有的只有完整,不分里外。在子宫中没有他者。换句话说,子宫就是全部,就像全世界都在那里,全宇宙都在那里,只为了照顾我、保护我。我被拥抱在爱的海洋中,直到永远。那就是家,没有对立,因为在子宫中我没有内外的概念。在那片海中,每道浪潮都能被全然接纳。那就是我。事实上,我甚至不在子宫里,我就是子宫。那就是完整,那不是我和子宫(两个东西),而是只有子宫(唯一也是全部)。因此,我不是从子宫中生出来的。在我最深层的本质中,我曾是,也就是子宫。我,就是我渴望的完整。
但我却像是没先获得警告一般,就被逐出这个全然圆满无对立的地方,那些不需努力就能得到的安全感瞬间消失。忽然间,我必须面对充满身外之物及偶然事件的世界,在这里,舒服、安全、美好都是来了又走、走了又来,无法预知。这里不再永恒美好,而是一个美好与不美好互相抗衡的世界。
因为每个人都曾住在子宫里,我们可以这么解释:我们对美好仍有模糊的、非语言的印象,而且一直有回去的渴望。或许我们对家的寻求就是对子宫的寻求,找的不是一个地方,而是曾在那里的完整。我们想要感觉安全、被保护,重新回到美好安在的状态。
长大成人后,我们不再哭喊着找妈妈,转而用更世故的方式寻求对痛苦的解脱。我们以隐喻的方式吵着要下一根烟、下一杯酒、下一场性爱游戏、下一次工作升迁、下一回灵修体验,下一个释放——所有能让世界美好,或能够带走不美好的东西。
即使是生长在最悠闲惬意且充满关爱环境里的孩子,也摆脱不了这种失落感和分离感,好像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这不是父母的错,没有人会刻意把自己的孩子变成寻求者。当孩子能抽象思考后,自然就会寻求概念上的完整,自然就会是从经验上去建构分辨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的想法,并且为了达到美好,他们会避开自己所认为的不好。从这角度看来,先发展出分离感,再借着寻找圆满来消除它,是生命自然演化过程的一部分。寻求并非坏事,更非敌人,它只是一个错误的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