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0600000007

第7章 追本溯源(6)

“扶桑”究竟是日本还是墨西哥?

“扶桑”历来就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那么,扶桑国到底是日本还是墨西哥呢?在《山海经·海外东经》中写道:“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桑,木也。”《海内十洲记·带洲》:“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馀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太平御览》卷九五五引旧题晋郭璞《玄中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唐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这些记载都是说扶桑是一种花,但是,在历史上关于扶桑的记载还有扶桑是一个国家的另一种称呼方法。对于扶桑到底是那个国家的古称,这里又有两种说法。有人认为扶桑是指日本,还有人认为扶桑实际上是指墨西哥,到底那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史学家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争议。公元499年,一位法名慧深的僧人云游扶桑国后回到中国,叙述了扶桑国的物产、刑法、习俗、建筑、文字等方面的闻见和情形。这段叙述见于《梁书·诸夷传》中,是我国正史材料中有关扶桑的唯一记载。从1752年法国汉学家德经撰文论证扶桑国就是墨西哥一带,国外汉学界对这一问题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几百年来,法、德、俄、英、意、荷、美、日、印度等各国学者纷纷著文探讨,各抒己见,其中较有影响的当数美国历史学家维宁长达800页的《无名的哥伦布》一书。从19世纪末开始,我国不少学者,如章太炎、陈汉章、陈志良、朱谦之、汤用彤、邓拓、罗荣渠等人也加入了有关扶桑国问题的讨论。概括而言,这一系列讨论主要分为扶桑国是日本或是墨西哥两种见解。也有个别人认为扶桑在加拿大一带。日本美丽风景第一种观点认为,扶桑就是指古代的日本。据《南齐书·东南夷传赞》记载:“东夷海外,碣石、扶桑。”《梁书·诸夷传·扶桑国》也曾记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宋朝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元朝王冕《送颐上人归日本》诗:“上人住近扶桑国,我家亦在蓬莱丘。”鲁迅在《集外集拾遗·〈送增田涉君归国〉诗》中也曾提到:“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这些都表明扶桑国就是日本。坚信扶桑即日本的学者也论证道,慧深所述扶桑国婚丧习俗,在古代墨西哥人中是没有的,而曾在日本、朝鲜等地曾经发生过。如高句丽人订婚后,“女家作小屋子大屋后,名婿屋。”夫妻生子后才同归男家。日本虾夷族有如果家中有人逝去则一星期不食鱼肉的习俗。这些与《梁书》所载“其婚姻,婿往女家门外作屋”,“亲丧,七日不食”的情形无甚区别。第二种观点认为认为扶桑国不是日本,而是墨西哥。证据是:首先,几乎在中国古代所有的史籍中,对日本的正式称呼都是“倭国”,如《山海经》的《海内北经》早就写着:“倭国在带方东大海内。”在这些史书的《东夷列传》中,“倭国”和“扶桑国”都分开立传,显然是两个国家。鲁迅塑像此外,《梁书》所录东方各国由近而远的顺序是“高句丽、百济、新罗、倭国、文身国、大汉国、扶桑国等。我们知道前三国在朝鲜,倭国在日本,这是没有问题的。而《梁书》记载:“文身国在倭国东北七千余里”,“大汉国在文身国东五千余里”,“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一些学者据此认为,从对《梁书》所述里程的计算来看,扶桑国与中国相距两万多里之遥,毫无疑问就在美洲一带,具体地点就是今天的墨西哥。从地理上看,由中国到日本,经俄罗斯堪察加半岛沿岸,再穿过阿留申群岛抵达墨西哥,乘古代中国木船是可以做到的。对此有学者辩解道,中国古代书籍中所列的海外国家里程,方位是不准确的,《梁书》中对扶桑国地理位置的记述并不可靠。东方朔的《十洲记》中将出产扶桑的地方称作“日出之所”,而日本国名的原意恰巧是“日出之所”。唐代诗人王维、徐凝等把扶桑木一词用于诗文,指代日本。鲁迅在1931年送日本友人东渡归国的诗中也有“扶桑正得秋光好”的句子。所以“扶桑即日本”实际上是一种流传甚广的传统说法。另外,还有一些考古证据也认为指墨西哥:18、19世纪美洲大陆考古出土了许多文物,像碑刻、带有象形文字的陶器,还有古钱等等,这些出土的文物经过专家的仔细比较,发现这些遥远的美洲大陆上的古代遗物竟然与古代中国的文物有着惊人的相似。早在1761年,有一个学者名叫金勒,他已经根据《梁书》的记载,指出扶桑国是北美洲的墨西哥,并且认为发现新大陆的可能以中国人为最早。1872年又有一个学者名叫威宁,完全支持金勒的主张,认为扶桑国必是墨西哥。据说,所谓扶桑木,就是古代墨西哥人所谓“龙舌兰”。它到处生长,高达36尺。墨西哥人日常饮食和衣料等,无不依靠这种植物。在墨西哥出土的许多碑刻中,有一些人像与我国南京明陵的大石像相似。还有的石碑有一个大龟,高8英尺,重20吨以上,雕着许多象形文字。据考古家判断,这些显然都受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苏联科学院出版的《美洲印第安人》一书,还证明古代的墨西哥和秘鲁等地,“会熔炼金、银、白金、铜以及铜和铅的合金——青铜,确没有发现任何地方会炼铁的。”这一点与《梁书》的记载也完全相符。主张扶桑即墨西哥的学者还指出,古代墨西哥人大多住在木料或干土砖造的小屋里,而且城市没有城和廓,即没有内城和外城,这与《梁书》记载的“作板屋,无城廓”相符。古代墨西哥曾有过两种监狱,分别收容轻犯和重犯,并且有对死囚犯处以灰责的刑罚,即把死囚缚于柱上,覆之以灰,使其窒息而死。这与慧深所述扶桑国“有南北狱,若犯轻者入南狱,重罪者入北狱”,对死囚,“以灰绕之”的叙述完全相符。到目前为止,关于扶桑国到底是历史上的哪个国家的问题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对于扶桑国的争论还一直在进行着,期望有更加确切的历史考古发现以及相关的史料来解开这一历史谜团。

美丽的墨西哥风景莫诺莫塔帕王国起源于何时?

莫诺莫塔帕王国是历史上的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有充满了迷幻与风情色彩的古文明,这一切都深深地吸引了每一个到此来访的人们。那么,这个美丽的国度究竟是起源于何时呢?许多史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期待解开这个谜。被称为“马卡兰加”的莫诺莫塔帕王国是南部非洲一个重要的古国,当后来葡萄牙人到了此地之后,就将其讹称为“莫诺莫塔帕”,并以此作为该王国的国名。莫诺莫塔帕王国位于现在的津巴布韦和莫桑比克西部,王国的京城叫作“津巴奥契”,其地址尚未确定,于是,有许多的史学家们把其称为“大津巴布韦”。关于莫诺莫塔帕王国到底起源于何时,目前尚有争议。

津巴布韦一景

目前,关于莫诺莫塔帕的起源,一共有三种:第一种认为起源时间可以追溯到5世纪前后,或更早3~4世纪。第二种观点认为是起源于10~12世纪;第三种意见认为该王国建于13~15世纪,是由绍纳人的军事酋长梅托塔率部建立的。第一种观点是据考古发现而提出的。首先是根据在现津巴布韦东部和莫桑比克西部(原莫诺莫塔帕王国内)所发现的山坡梯田遗址。该遗址约二三千平方英里,其四周有水井及许多长达数英里、深一米的水渠。该遗址从1951年起发掘,现已断定该山坡梯田遗址建筑于5世纪前后,其次所依据的是1950年在大津巴布韦遗址的发现,考古学家对遗址中所发现的仅有的两块木片分别进行了两次碳14测定,得出时间为6~8世纪。同时还有其他一些发现,根据这些,形成了关于莫诺莫塔帕王国起源的第一种观点:王国于5世纪前后兴起。有的学者更大胆地提出莫诺莫塔帕王国可能是起源于3~4世纪时期。第二种观点主要是依据10世纪中叶马苏第所写的《黄金草原和珠玑宝藏》一书。该书记载了作者在非洲的见闻。他曾到过的kanbaln岛,学者们认为那显然是现属于坦桑尼亚或莫桑比克的某个近岸岛屿。马苏第写到:在赞比西河入海处,他曾听说有个非常强大的非洲国王,该王凌驾于其他非洲国王之上,其统治地区盛产铁、黄金和象牙。马苏第将当地的非洲黑人称作“Zanj”,而那个强国就被叫作Zanj王国。另一个依据来自12世纪中叶的伊德里亚,在他的地理著作中又再次提到了这个地区的王国及其繁荣的对外贸易。持第二种观点的学者们相信,马苏第所听说的Zanj王国也就是后人听说的“姆瓦纳莫塔帕”的前身,因而将莫诺莫塔帕王国的起源定为10~12世纪。坦桑尼亚风土人情第三种意见者所根据的是为当地人熟知的、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故事,它是以口授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传下来的,因而今天津巴布韦的居民对他们的祖先及其国土的历史知道得很多。传说中梅托塔统治下的王国兴起于15世纪初,当地人仍未忘记这位国王及其所开创的事业。据说约1450年前后,梅托塔国王葬于唐得河水的小丘,这些非洲人就将此处认作为国土的心脏。古老的传说中说在新月出来的时候,你如果站在山丘上国王的墓边,只要心诚,你就能听到梅托塔的那面巨型鼓(卡古路库特)的轰鸣。古老的传说中还有许多其他丰富多彩的内容,一些学者经过较为细致的研究后得出:关于梅托塔及其子民的故事是基于历史的真实,尽管人们不可能在那儿听到雷鸣般的鼓声,但从中却能找到颇为真实的历史回音。故这派学者们断定:莫诺莫培帕王国得名于国王梅托塔,是外来民族误以王名当国名而造成的。莫诺莫塔帕的建立时间应不晚于15世纪。另一方面基于人们在当地发掘出的一些中国瓷器碎片,经技术测定,时间为1200~1500年间。因而得出莫诺莫塔帕建于13~15世纪这个观点。以上三种观点言之凿凿,看似各有道理,却都有漏洞。因为每种观点的提出,所依据的往往是同一类型的材料,这样在时间上就容易产生一些偏差。比如,有文字记载表明:大约在425年前后,该王国势力扩张,梅托塔的都城北迁,并征服了坦戈和塔瓦拉,他因此而获得“姆瓦纳莫塔帕”的称号,而以后的国王就都沿袭这个称号。这段记载说明:被人们讹称为“莫诺莫塔帕”的国家并非兴起于15世纪,而是兴盛于15世纪。这些都与其他流传下来的历史有一定的出入,究竟那种说法是比较有科学性、比较有说服性呢?难道津巴布韦又与莫诺莫塔帕王国有着什么密不可分的联系吗?相信随着对莫诺莫塔帕王国研究学术的不断深入,莫诺莫塔帕王国的起源时间也必将水落石出。

同类推荐
  •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

    本书的出版发行,开创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打开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新页面,填补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史研究的空白,有着创新性的意义。更为突出的是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重温历史,重温太行之路,对我们进行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大楚怀王

    大楚怀王

    熊槐刚刚穿越成为楚怀王,就碰到秦国的张仪前来送礼:商於之地六百里。熊槐表示要改写历史,不再做愚蠢的楚怀王,绝不绝齐连秦。结果第二天,和满朝文武商量之后,经过数轮唇枪舌剑,楚国上下达成一致意见。熊槐意气风发对张仪道:“寡人决定和齐国绝交。”书友群519084531
  • 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狼民族:浩瀚大陆是赌场

    这个民族一度成为世人的噩梦,是凶恶、残暴、野性、专横的象征。这个民族能适应艰苦恶劣的环境,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穷山恶水,都磋磨不掉其顽强生存的意志。这个民族善于远途奔袭,南征北战,他们纵马驰骋,用强弓劲弩争夺了无垠的土地,抢掠了无价的财物,杀戮了无数的人民。这个民族就是匈奴,一个像狼一样的民族,我们称之为狼民族。
  •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三国战纪之汉家风云

    穿越,在这个年代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穿越到一个不出名的家族,还想再这片三国之地闯出名堂,简直是天方夜谭。可天方夜谭又如何,万般险阻又如何,四世三公又如何,我不求这做那江山主人,只愿这天地的势力,这汉家的风云之争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只愿守护这天地间的平静。阻我霸业者,天地共诛。PS本书并不是正经的正剧类历史小说,会有些许仙侠玄幻成分。
  •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古巴比伦与古中国、古埃及、古印度一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古巴比伦文明。浪漫优雅的古巴比伦文明,会怎样触及我们的心房?
热门推荐
  • 搏击操

    搏击操

    本丛书以统一的体例、创新的形式,讲解各项目的起源与发展、运动保健、基本技术、运动技巧、比赛规则等,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使读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会运动健身的方法,同时还能够学到保健方面的基本知识。
  •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你就是凶手:爱伦·坡佳作集

    本书为爱伦·坡代表性小说作品集,侦探小说的首宗棘手案件《莫格街凶杀案》,站在尸体上张着血红的独眼《黑猫》,让国王大臣自动受缚、上演血淋淋的人肉烧烤记的《跳蛙》,一进入爱伦·坡的惊悚世界,想知道结局的着迷者往往不能等上一秒。爱伦·坡以繁复的笔法,渲染出诡异的气氛,勾勒出离奇的情节,以及那个亦真亦幻的惊悚世界。
  • Miscellaneous Pieces

    Miscellaneous Piec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尘世背包客

    尘世背包客

    从我们最初的成长,长到我们最后的时光,我们有很多后悔的事情,可是也有从未后悔的决定!
  • 那年我们毕业了

    那年我们毕业了

    当学业的列车到达了终点之后,我们感慨万分。有不舍,有迷茫,也有雄心壮志。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欧阳晨的男孩,在毕业之后,逐次经历了对学校的不舍,对社会的迷茫,以及最终成熟起来的故事。故事本身很趋于现实,故事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人。之所以写此文,一是记录我们的当年,另外一个也是为了感慨时光流逝,人事变迁。谨以此文先给那些已经毕业的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世界不可能这么奇怪

    我的世界不可能这么奇怪

    为什么世界正在变得奇怪?这让我很不开心。
  • 走火入魔

    走火入魔

    我今年已经三十多了,结婚七年了,我爱一个女人,文婷,她是一个质朴、美丽,充满中国传统女性美的姑娘,她,是我的妻子。然而世事无常,婚后,我的心被另一个年轻女孩叨扰,面对诱惑,我的负罪感越来越重……
  • 【舞飞扬】我的痞子舞妃

    【舞飞扬】我的痞子舞妃

    她是痞气十足的DanceSoul,最张扬邪气的舞魂,一朝穿越,却沦为三岁稚儿;他是凤玄国最俊美的王爷,也是凌云宫最冷血无情的宫主;六岁那年,初次相遇,她狠狠地咬破了他的耳朵,看着他流着血的耳垂,呆愣的俊颜,咧开嘴,笑开,“这样,等我长大,比较好认……”
  • 墨子清谈

    墨子清谈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