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100000002

第2章 深心未忍轻分付(2)

因而,古时女子刺绣,不是拿它来消磨时间,而是实实在在的必备之技,而刺绣的工具,亦是丝毫不能马虎的。绣技超绝的,自然需要配上大大的绣绷架,以便绣出如画般精致的绣品;而普通女子则偏爱花绷,绣些小巧鲜亮的活计。此外,剪刀、绣针、绣线,也都是刺绣的必备工具,在古代闺秀们的手中,它们发挥出与今时不同的作用,而今细细品来,自有一番精致典雅的情趣。

纤手拈

纤纤素手,于窗明几净的疏雨午后,轻轻拈起一根银针,棚架上振翅的鸟儿,便此羽翼渐丰,神韵渐足,直欲破空飞去;而那一朵娇艳的国色牡丹,便在这银针绣线下,舒展了花瓣,卷落蝶飞蜂舞,绽放出富丽与华美的颜色。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诗中那精美的绣品,精致逼真,不只绣出了满园春色,亦似可令那黄莺儿亦自树上飞下,去向那锦绣织就的景色之中。

精美的绣品,自是需以全副的精神去对待,便如作画,神需宁、心需静、气需平。各样精巧工具更是不可或缺,务必精心拣择,方能让罗衣成五色、席褥生绣茵。而这些精致的物件,亦令这针黹女红有了一番端肃的味道。

刺绣一事,首要的,便是支起帛布并将之展平的工具了。其中,大的叫作绣绷架,小的则叫花绷。

绣绷架通常是绣制较大的绣品所需的工具,木制,以六脚支地,如同桌子一般。所不同的是,桌面不是实的,而是镂空的,成为一个“开”字形,这便是“绣绷”,起到将绣布固定的作用。其中横向的两根木条是绷轴,是固定的不可拆卸的,竖向的两根木头作成可活动的,名叫插栓。而支地的六足则称“绷架”,起到将绣绷支起的作用。通常,绣绷架都不高,以便令闺中女子端坐于前,刺绣的时候,可以尽量舒适,亦令刺绣的女儿,姿态更加优雅宁秀,自窗边望去,宛若置身画中。

至于花绷,则又有了一番小家碧玉的灵秀味道,不仅因其形状秀巧,惹人喜爱,亦因了帘边床前,那一手执花绷、一手飞彩线的女儿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几成女红刺绣的经典形象。

花绷在形状可为方形,亦可为圆形,材质则有木制与竹制两种,轻巧简便,两圈竹片或木环将绣布紧紧绷平,闺中女儿便可于其上绣些小巧的花草虫鱼,将香囊、素帕这些随身的绢帛,装点得更是秀雅动人。

独坐纱窗刺绣迟,紫荆花下啭黄鹂。欲知无限伤春意,尽在停针不语时。

画堂之中,春浓花盛,闺中的女儿却因了伤春、因了清愁,停下了手中针线,兀自怅惘不已。而这一帧婉丽的画面亦就此定格,化作时光之中的永恒。

闺阁女儿刺绣,越是绣的随身之物,便需越发小心所绣的花样,举凡并蒂莲、锦鸳鸯、双红鲤等物,若是闺阁里的女儿绣了出来,于民风开放的朝代,只怕会惹来女伴谑语嘲笑,而若是逢了礼教严苛的时代如清朝,则要被认为是不守妇道的女子了。闺誉受损,自是会影响女儿家的一生。

因而,在绣制随身之物时,女儿们多会选择桃花、梅花、牡丹、青竹、兰蕙等花草,或是以花纹替代,既端秀大方,又不失矜持,与身份年龄亦很相宜。

除去花绷绣架之外,绣花的另一样要物,便是各样长长短短的绣针了。

银针一枚,穿起彩线,来回往复之间,花朵渐次绽放,草叶渐次丰美。这美妙的绣卷,若无趁手的银针穿引,又如何能够成就绝美的编章呢?因而,闺中女子对于指间的绣针,还是颇有几分讲究的。

最细的绣针是明代人朱汤发明的,叫做“羊毛针”,顾名思义,此针想是极为考校眼力。另有一种较羊毛针粗一些的细绣针,便是著名的“苏绣”所用的传统绣针—苏针,其针身形制圆润,针尖处极锋锐,针鼻则较为圆钝,闺中女儿拈苏针刺绣时,便不必担心因针鼻过尖而刺伤手指了。

想来,这也是因为苏州曾以专出“绣娘”而著称,城中女子皆精于刺绣,因而于这些刺绣工具上的设计以及制作方面,便会尤其注重实用、方便,且眷顾女儿家的需求,以现代的语言来表述,便是具有人性化的设计了。

风送杨花满绣床,飞来紫燕亦成双。闲情正在停针处,笑嚼残绒唾碧窗。

却不知,诗中那刺绣的美人望向双燕的眼眸中,是不是亦有着如线似缕的缱绻幽情呢?

千年绣韵绵延至今,那千年前拈针绣花的女子,与今天于明亮的灯光下刺绣的女子,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一般的贞静恬美,一般的心怀期许,便连眼前风景,似也依旧带着彼时的疏雨与花香,委婉低徊,令人生出淡淡的怅惘。

金缕绞

劳动更裁新样绮,红灯一夜剪刀寒。

裁新样、做华衣,剪刀,这锐利的物件,因了与女子之间的细密联系,便就此有了几分幽丽轻俏之色。纤掌里握着银剪,又或者金剪秀腕,总叫人生出些华丽的念头。更有多情的诗人,以春风若剪入了诗,就此写下千古吟咏的名章。

而在有些时候,剪刀又是锋锐与尖利的,隐含着几分绝决坚执,似一支离弦之箭,有一种绝不反顾的勇气在里头。故在许多轶事小说中,剪刀化身为铭志之物,为故事里的主人公,剪红尘千尺,剪出无奈且悲凉的结局。

然而,在更多的时候,剪刀还是温婉宁秀的。女儿家学习针黹女红,又或是赏花玩草,总少不了它的身影。虽则不是时时需用,然而,剪布裁线、折花修枝,不了便要用到它。银制的、金制的、镶珠玉宝石的,抑或只是竹子削就的,小巧的一枚剪刀,轻握于掌中,偶尔划过银亮的弧线,在彩线织就的锦帛里,或是花香四溢的小园中,成为闺中女子必备的工具。

剪刀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在一叹三转的诗句中便有提及: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这诗中所言的“翦”字,便是而今我们熟知的“剪”了。虽然其形制与今天不完全相同,功用却是一般无二。而到了汉代,剪刀被称作“交刀”,至于现今我们所称的“剪刀”之名,则是从汉代以后才有的。

古代女子学习针黹女红是人人必须的,因而剪刀的使用也极为广泛,上至贵族、下至黎庶,均是其使用者。张敞在其所著《东宫旧事》中曾提及,太子纳妃时便有“龙头金缕交刀四”。可见,即使贵为太子妃,也是时常需要使动剪刀、剪线裁衣,温良俭恭地做出些女红来,以符合淑惠贤德的太子妃形象。

寂寥抱冬心,裁罗又褧褧,夜久频挑灯,霜寒剪刀冷。

寒冷的子夜,女儿家们挑灯剪裁,微凉的纤指划过冬衣,这寂寥的长夜,便在这针黹女红中消磨了去。而闺中女子于刺绣时使用的剪刀,其使用的要求,与一般的剪刀亦有不同。

刺绣所用的剪刀,必须以纤细小巧为宜,因为只需以之剪下线头等物,过大的剪刀不仅不顺手,且容易误触布帛;此外,剪刀的刀头应为弯头,这样在剪断丝线时可以不伤及绣布,而剪刀本身则要非常锋利,以使剪断的线头平整光滑,不会攀扯出毛絮。

当绣完一根丝线,需将丝线剪断时,使用剪刀的方式亦有讲究,必须是斜平着剪断,不可将剪刀竖起,以免不小心将绣底剪坏。使用完后,便应将剪刀放在较远的以方,以免牵绞绣线。如此细致纤巧的剪刀,大约也只有在闺中女子们的手中,才能一展所长了。

虽然,剪刀只是一件不算常用的随身微物,然而,于古代闺中女子而言,它却有着别样的一番心肠。无论风雨盈窗,抑或剪烛夜绣,这一把精巧的绣剪,静静地置于漆盒或竹箩中,身旁是纱罗绫绢与五色丝线,而它所需做的,不过是那样干净利落地一剪,为绣品斫去残余的乱线,令绣作更显精致与整齐。

而最重要的,便在于它是闺中女子最深挚繁复的表达,在贞静安宁的绣楼里,只因为有了它,才有了女子特有的灵性。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坐无言,轻剪烛花,是两两相望的深情凝睇,亦是尽在不言中的相知与相惜。此中滋味,也只有逢着当时夜色、彼时烟雨,方能重领,而今想来,令人无限低徊。

而在另一些时候,剪刀又呈现出鲜烈的一面,令闺中生活有了娇俏灵动的色泽,女孩子的小性儿、置气、蛮横,也因有了它,才有了发泄的途径。《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便有这样一段描写:

黛玉听说,走过来一瞧,果然一件没有,因向宝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说毕,生气回房,将前日宝玉嘱咐他没做完的香袋儿,拿起剪子来就铰。

想来,若是没有这赌气的一铰,便也引不出后面宝玉小意赔礼,黛玉再复赔礼于他的情节来,双玉之间暗生的情愫,便也少了一番情致了。

由此可见,同样的事物,用于不同的用途,其所产生的种种情感乃至文化上的延伸,便亦有所不同。一如剪刀,用于刺绣时,是精巧的工具,延展着古老刺绣的美丽;用于决裂恩仇时,又是无奈之下的悲愤绝决之举,是对一切强权最后的最激烈的抗争;而当将之用于小儿女之间似有若无的往复时,它便成了最知情识趣的物件,令一切争吵与不和,都因有了它,而显得那般娇蛮可爱,别具风情了。

袅晴丝

她将线尾压于针下,纤手轻绕,便绕成了一枚微圆的线圈,再以拇指与食指捏住线圈,银针缓褪,于绣布之上,打了一个秀气的结。

帘外的雨丝正密,浅白的一幅纱罗,密密地,合住天地间的一切事物。而端坐于窗下的女子,素手轻扬,银针牵起一根长长的丝线,似是将一颗心也拉成了这长长的纤细的一缕,只待秋风乍起,便和着疏雨薄烟,一同飞向那不知名的所在。

九张机,双花双叶又双枝。薄情自古多离别,从头到尾,将心萦系,穿过一条丝。

织女的一片深情,便在这长长的丝线中,牵系着思念与哀婉,缠绵成千古绝唱。

而在闺阁女儿的手中,这绣线却是织就万般华色的重要事物。若是没有颜色繁复的绣线,那渐次晕染的花朵、轮廓分明的山河、眉眼清晰的人物,便无法跃然于绣作之上,而闺中女子的针黹女红,只怕也无法臻至完美的境界了。

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刺绣便已呈万花盛放之态,刺绣工艺之精妙华美,可谓盛极一时。

那时,贵族们身上所着的衣物,均是五色明丽的彩绣衣物,行动坐卧处,则一定是“绣茵”满塌,床帷帐慢更是锦绨高张。至于皇宫内室,则更是绣满华屋。宫庭中的墙壁木料,均以精美的绣品轻裹慢挡,房中见不到一丝无锦绣处,其绚丽华美,简直是今人难以想象的。

而彼时的丝纺水平亦极高,以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织锦为例,每根纱是由54根丝纤维捻成的,可想而知,其工艺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去年蚕恶绫帛贵,官急无丝织红泪。残经脆纬不通梭,鹊凤阑珊失头尾。

今年蚕好缲白丝,鸟鲜花活人不知。瑶台雪里鹤张翅,禁苑风前梅折枝。

从这首诗中以看出,唐朝时,蚕丝已是宫中常用的丝线了,而彼时的纺织业之发达亦由此可见一斑。正因如此,织娘们才得以纺出纤维更多的丝线,而闺中女儿在刺绣时,也增加了一个新内容—劈线。

丝线本身虽细,但在用作绣制花朵、人物或山水等时,却缺乏足够的层次感,无法于细节上表达得更加完美。因而,将丝线据所需劈成若干股,便成了闺中女子刺绣时的又一大要务了。

劈线时,首先需将绣线抽出一半,以两指牵住线头,余下三指则将线扣牢,另一只手则将线头逆向捻数次,然后一手牵住捻出来的线头,一手放松且迅速向下勒,将线退松后,最后以两手的拇指与食指分别牵住线的两头,分成若干根,至此劈线基本完成。而所劈丝线的根数则可根据需要而定。越是工细的绣品,所需的丝线便越细。

据传,于大明年间声名鹊起的“顾绣”(又名“露香园顾绣”),其绣法最精细处之一,便在于能将一根丝线劈为36丝,堪比发丝。此外,顾氏绣针细如毫毛,配色则是家传绝学,秘不外传的。以这种丝线刺绣,不仅“翎毛花卉巧夺天工,而山水人物无不逼肖活现。”可见其劈线之细。

劈线之后,便需根据绣品所需而配线了。绣布的画稿上有几种颜色,就需配几种颜色的丝线,这其中考校的,不仅是闺中女儿的眼力,更是对其书画素养有一定的要求。

有时,一些层次过度的细微处,还须劳动闺阁女儿们自行将丝线染色,方能得出最合适的丝线来。更有些精细处,不仅需配线,还需将两种颜色的丝线捻为一股,以使绣出的绣品更臻完美。

如此细致入微的事物,既需心细手巧,又需懂绘画着色,想一想,古时的女子,着实有几分不易。而更有些名手大家的女绣匠,胸中自有丘壑,竟可于绣布上绣出千里江山盛景,将闺中女儿的细巧心思,转作高阔旷达的名士画作,成就千古盛名。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越绫虚说价犹高;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丝罗如水,绣针如银,诗中的女子宛若端坐于我们眼前,轻拈针线穿梭往来。历史的脚步踏尽千载,而闺中绣花女子的慧质兰心,却始终未曾改变。便如那一场夏末秋初的疏雨,自盛唐时的梨花院落,洒向晚清时的苏州河畔,千年的烟雨不散,成就了闺中女子窗边刺绣的纤婉身影,亦令得中国古代刺绣,因了这闺中女儿的巧手慧心,自成了一路盛丽风景。

同类推荐
  •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思潮与文体:20世纪末小说观察

    雷达,曾先后在全国文联、新华社、《文艺报》社做编辑,担任过《中国作家杂志副主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兼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小说学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并兼任母校兰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这是其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当代小说文学评论的文集,由“世纪交响”、“长篇平台”、“绿野美卉”、“文坛撷英”。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雪域风华》是作者在西藏工作20年的“老西藏”,她以自己的切身体验,讴歌党的民族政策英明伟大、老西藏无私奉献、吃大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藏汉人民族团结友爱亲如一家和祖国边疆雄伟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等等。通篇洋溢着一个老西藏的革命情怀。
  • 红色禁卫军(一)

    红色禁卫军(一)

    1945年初春,几度延宕的中共第七届代表大会,终于召开在即,中央保卫部门决定从各部队抽调一批军事技能过硬,政治可靠的人员,以补充和加强会议的警卫力量。当时我们晋绥六分区忻崞支队,刚刚打完宁武县东南日军的一个据点,正在做战斗后的调整,我突然接到去军分区学习的通知。支队里和一起被抽调的,还有于旭伟同志,他来部队还不到一年,但表现很好。大约是3月20日前后,我们到了驻在兴县蔡家崖的晋绥军区,住进了政治部招待所。
  •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奇零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我的眷念在远方

    我的眷念在远方

    精选了刘国学创作的十四篇散文和五十六首散文诗、抒情诗、格律诗。
热门推荐
  •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

    本书正是对“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号召的响应,是“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要求的具体化和细化。书中针对现状,对各个级别、各类组织的领导者如何在日常管理中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提供中肯精当的建议;对如何将“不让老实人吃亏”常规化、制度化,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如何预防和杜绝“投机钻营者得利”,献计献策。
  • 伟大的绿色革命(趣味科学馆丛书)

    伟大的绿色革命(趣味科学馆丛书)

    绿色革命之路或许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是我们坚信未来是美好的,拥有无穷智慧的人类一定会让绿色重新覆盖地球。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必定会再次呈现处处郁郁葱葱、鸟语花香、万物欣欣向荣的美丽景象。《伟大的绿色革命》是趣味科学馆丛书之一。内容包括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席卷全球的绿色革命、清洁环保的新型能源、生态平衡与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未来五个模块。《伟大的绿色革命》由刘芳编著。
  • 嘉庆年间的惊天大案

    嘉庆年间的惊天大案

    清朝嘉庆八年,正月中旬的一天清晨。安徽省寿州怀宁县县城在晨曦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黎明之中的怀宁县城,显得那么平静安详,就像是刚刚从美梦中醒来的人,正缠绵在床榻上回味着逝去的梦境。此时,一些人家的屋顶上开始升起淡蓝色的炊烟。炊烟袅袅仿佛在为嘹亮的此起彼伏的雄鸡啼鸣而舞蹈;这会儿各条街道上却还是空空荡荡的,只有几只野狗在漫无目的地东游西逛。
  • 凤倾天下,王的绝色弃后

    凤倾天下,王的绝色弃后

    【完结】正史记载:她是厥国皇帝最宠爱的公主,优雅尊贵,国色无双;她是轩国历史上唯一自己脱了凤冠凤袍,休了皇帝的女人,靳帝一夜白头;她是西凉历史上唯一一个二嫁为后的女人,憬帝为她遣散后宫,独宠一人。.然,野史载:她曾被山贼辱,曾百毒缠身,甚至,堕入魔教!.野史还载:曾有高僧断言她是天下的祸水,乱世的开端,憬帝为此烧了寺庙,绝了和尚,乃执政期间唯一的暴政;.野史还还载:与她纠缠不清的岂止是几个皇帝,还有天下第一公子萧轻舟,雪圣宫宫主孟无欢,甚至,那位断言她是祸水的和尚!.民间更是议论纷纷:有仰慕者道:“我曾远远看过辰后,岂止是美艳动人,完全就是仙女下凡!”有龌蹉者道:“能让双国皇帝为之倾倒的,肯定不光脸蛋漂亮,嗯嗯技巧绝对也是一流!”有所谓知内情者道:“辰后羸弱,根本无力嗯嗯!”.其实,不管正史野史如何记载,本书,才是最真实滴…………【此文非一对一,纯情小花勿进!】
  • 穿回古代当农妃

    穿回古代当农妃

    脑洞大的出奇的都市少女阮果,一朝穿越却悲催的成为草根,纳尼,竟然穿越也是门艺术,为何别人不是将门之女就是尚书嫡女,邂逅的男主不是王爷就是皇帝,后来不是成为王妃就是皇后,为何到了自己这里却只能是村姑,隔壁的男人也只是个村夫……
  • 考场

    考场

    以一对情人关系为切入,毫不留情地撕开了“爱情”阴谋的浪漫面纱。刘汉民与张群看似“情”不可遏,却又被貌似清纯不俗的“情”所绑架,踏入人生的另一考场。张群要刘汉民的儿子为自己女儿高考,自此条件一出,围绕这一额外的情债,身心备受折磨。最终的情人关系也演变成一本情侣间患得患失记忆的烂账。
  • 嚣张皇妃

    嚣张皇妃

    一觉醒来,她落入陌生时代,无处走可只好依靠纳兰老爷,谁知道她竟然莫名其妙成了皇子妃,又莫名其妙的乾隆的儿媳妇,又莫名其妙的怀上了孩子!天哪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Paper Men

    Paper Men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Andrew Martin Fame, success, fortune, a drink problem slipping over the edge into alcoholism, a dead marriage, the incurable itches of middle-aged lust. For Wilfred Barclay, novelist, the final unbearable irritation is Professor Rick L. Tucker, implacable in his determination to become The Barclay Man. Locked in a lethal relationship they stumble across Europe, shedding wives, self-respect and illusions. The climax of their odyssey, when it comes, is as inevitable as it is unexpected. "e;Rich as a compost heap...It moves you and at times it can shake you"e;. (Melvyn Bragg). "e;A complex literary comedy from an extraordinarily powerful writer, which holds us right through to the end"e;. (Malcolm Bradbury).
  • 倾世丑妃:腹黑王爷请接招

    倾世丑妃:腹黑王爷请接招

    考古学家苏叶籽误闯神秘宫殿,穿越时空成为凤鸣王朝太傅之女苏叶梓。复仇寻找归途,一路上磕磕绊绊,打打杀杀,寻寻觅觅。“王爷,我是女的!”女扮男装的苏叶籽双手护胸对某位腹黑王爷大喊。“哦,是吗?”腹黑王爷眉梢一挑,“我怎么觉着不像啊,明明就是个粉雕玉琢的小家伙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极品小校尉

    极品小校尉

    他本来是一个摸金校尉,在一次倒斗中意外穿越到一个历史上不存在的大汉王朝。穿越在太平年代,他本想着讨几个美媳妇,生得一群子女,卖弄一下自己偷来的才学和见识,过上美滋滋的生活。奈何他太优秀,被举荐入朝为官,一不小心成了朝廷红人,皇帝亲信。最后他发现飞将军李广,大将卫青等根本不存在,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不过是小卒,唯一能够让匈奴闻风丧胆的人叫陈汤。而他就是陈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