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400000021

第21章 财政基础理论(21)

3.财政补贴负担过重。财政补贴是一种经济利益分配的形式,财政补贴对社会再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各国政府都利用财政补贴来实现自己预定的政治、经济目标。我国历来就极其重视补贴,运用财政补贴来调节生产、流通和消费,调节社会供给与需求。目前,市财政补贴范围越来越宽,数量愈来愈大,大大超过了地方财政所能承受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1988年市财政用于补贴的支出已达2.78亿元,占支出总额的34.2%,1989年上升到2.85亿元,占财政支出总额的26.8%。财政补贴支出过多,削弱了其它事业的财力支持,尤其是国民经济的瓶颈部门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越勒越紧,整个经济发展缺乏后劲。补贴负担过重现已成为财政背上的一个沉重的包袱,在近期内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全面整顿,理顺补贴分配关系很有必要。总的精神是,根据补贴隶属关系,按性质、项目分类排队,通过周密分析,权衡利弊后,决定取舍次序和期限,逐步缩小补贴范围,把补贴总量严格控制在财政可以承受的限度内,各级各类补贴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经过同级政府批准才具有合法性,坚决制止补贴主体多元化,标准多样化的倾向,凡未经批准的,不管出自哪一级、哪个部门都属无效,应统统予以取消。

4.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低。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相比,1982年上海人均财经收入1109元,天津506元,北京519元,1987年上海为1321元,天津672元,北京596元,成都市1982年为88元,1987年为157元,1988年为182元。1988年全市人均财政收入不过是上海、天津、北京三市1982年的16.5%,35.9%,35.06%。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低,制约着支出增长。1987年全国人均财政支出132元、上海401元,天津375元、北京466元,成都市只有82元,低于全国人均水平,大大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市财政每年上交只有几个亿,这与拥有固定资产107亿元,处于新兴工业中心城市地位所作的贡献是远远不相称的。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滞后,人均财政收入水平低,财政成为“吃饭财政”就难于避免。每年财政收入除上交部分和用于维持经常性的费用开支外,无力支持发展性支出的需要。事实上,近年来市级财政资金紧缺,为生产和居民生活服务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缓慢,煤、电、气、水供应十分紧张,城市污水排放系统,道路、桥梁以及公共卫生设施不足,已成为抑制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十七、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有关财政问题的探讨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经验,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多年积累下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对于实现治理整顿任务和要达到的目标,促进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现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的几个财政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怎样看待“双紧”方针

1.问题的提出

财政问题的提出,同经济形势息息相关。我国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对经济形势的看法,大致存在三种不同的见解: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属短缺经济型,治理整顿使高消费受到抑制,目前的消费已趋向正常,主张继续执行“双紧”政策,不能开口子。第二种观点认为,今年社会总供给已经大于社会总需求,出现了市场前所未有的疲软,主张放松银根,扩大投资规模,刺激消费。第三种观点认为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是任务还没有完成,目标还未达到,主张实行微调,保持国民经济适度增长。三种不同见解各有差异,争论的焦点,实质上是怎样看待“双紧”方针和现阶段还要不要继续执行“双紧”方针的问题。这样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有必要认真研究,深入讨论,大胆探索,求得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

2.从历史的回顾谈起

紧缩财政,抽紧银根,是当代各国普遍用来治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抑制社会需求的一种重要对策。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曾多次实施过紧缩财政金融的措施。早在60年代初期,为了配合国民经济实行重大调整的决策,中央和国务院于1962年颁发了《关于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和《关于严格控制财政管理的决定》,强调银行业务实行完全彻底的垂直领导,严格信贷、现金管理,严格结算纪律,加强信贷的计划性,严格控制各项财政支出,切实加强财政监督。应当说,这些政策规定现了“双紧”政策精神。这一时期,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得当,有较地调节了“大跃进”所造成的国民经济失调的比例关系,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实现经济调整任务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充分重视农业发展,压缩投资规模,缩短战线,整顿企业,改革经济体制,财政货币政策松紧适度,生产建设和各项事业得到稳步发展。可是,在国民经济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急于求成思想抬头,各地争铺摊子、上项目,财政金融失控,1983年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投资同消费膨胀并发现象。1984年这种现象愈演愈烈,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年底物价上涨超过国家和广大群众承受的能力,达到不能容许的高度,危及改革、开放以来所开创的大好局面。有鉴于此,中央决定1985年实行财政信贷“双紧”政策,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严格控制货币发行和财政支出,以抑制需求膨胀,平抑物价。可惜1985年实施的“双紧”政策并未得到很好贯彻。1986年初,在工业生产低增长,企业资金短缺压力下,财政信贷“双紧”实际上已不复存在,重新出现了“双松”,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不断升高。1987年中央不得不再次实行“双紧”方针。随后又在“赤字无害论”、“通货膨胀有益论”、“外债不怕论”的影响下,重新出台的方针仅维持了一年左右便再次流产。

1988年由于经济过热,需求过旺,实行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导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较之过去更为严重的投资、消费“双膨胀”和通货膨胀,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7年上涨18.5%。物价急剧上涨,加重了群众的恐慌心态,出现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商品抢购高潮。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中央决定把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作为1989年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经济的首要任务,并相应地实行财政金融“双紧”方针政策,严格财政管理,抽紧银根,控制货币发行,力争减少财政赤字。

3.坚持“双紧”方针是现实经济形势的必然

我国实施“双紧”方针政策几上几下的曲折和坎坷历程,十分清楚地告述我们,财政、货币政策与社会经济生活关系极大,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治理整顿任务还远未完成,整个经济才开始出现转机,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贯彻执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方针的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少问题、多少困难,受到多大压力,历史教训和客观现实条件,都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把中央制定的“双紧”方针坚持下去,在总体上决不能动摇。如果思想认识上不坚定,贯彻执行中犹豫不决,甚至半途而废,势必出现反弹。那么,治理整顿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便会前功尽弃,那种认为治理整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总供给和总需求已基本到位,急于主张扩大建设规模,全方位松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观点未必明智可取,有的同志不免要问,近些年中央实施的“双紧”方针,为什么一再名存实亡,付之东流?我认为根子在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中,没有真正树立起始终坚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因而每当经济形势稍有好转,扩大建设规模的劲头就开始抬头,各部门、地区、企事业单位相互攀比,大干快上。正如《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所指出的那样:“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脱离国情,超越国力,急于求成,大起大落,是四十年来最重要的教训”。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当怎样协调配合

这是第一个大问题讨论的延伸。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的协调配合的形式,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外有三种:(1)采用限制性财政政策和限制性货币政策;(2)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货币政策;(3)采用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或货币政策支持财政政策,即所谓“双紧”,“双松”,“一松一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三种形式各有其自身的特点,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是极不相同的,作用结果也很不一样。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协调配合,究竟以何种形式最佳,不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愿望,而决定于客观经济条件。我国研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起步较晚。近年来,对外开放,引进西方经济学理论,人们才开始重视起来,并逐步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相继发表文章进行有益探索。

如前所述,治理整顿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贯彻执行“双紧”方针。但是在新形势下要正确把握双紧力度,适时调整力度,局部放松银根,适当扩大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主要原因是,(1)国民经济已经出现了转机,但是同治理整顿所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相比,可以说还处在初始阶段,整个经济目前还不具备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牢固基础。(2)市场疲软背后反映出的产业结构失衡,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可比产品成本上升,企业亏损大面积增加,宏观、微观经济效益持续下降等深层次问题多未触动。(3)企业产品大量积压,流动资金周转缓慢,资金严重不足,支付危机加深,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所造成的“三角债”还未解开。(4)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合理,企业缺乏自我约束机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依然强烈。(5)国家财政年年赤字,且有扩大趋势,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存在着很大困难。很明显,这些因素强烈制约着“双紧”方针的全面解冻,而只能依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当调整紧缩力度。也就是说,近期内不作大的全面调整,只能局部放松金融,为企业排忧解难注入必要的资金,启动生产、启动市场,增强企业应变能力,便于更多的企业从停产、半停产的窘境中走出来。事实上,1990年上半年国家已经采取多种措施适时适度地放松银根,比如连续放宽信贷限制,适当增强国营大中型企业货款规模,增加商业、物资、外贸部门的收购资金,恢复停止使用的托收承付结算方式,并在4月和8月两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利息率,贷款实行差别利率。勿庸置疑,这些重要措施,对于刺激社会需求,扩大生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启动市场起着推动作用。

应当指出,单有金融方面的松动是不够的,它所带来的正效应也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必须有计划、财政、物价和物资部门的协调配合方能奏效。与松动银根相适应,我认为当前应强调财政政策支持货币政策。为此,财政方面配合实施的措施应主要有:(1)严格执行财政税收政策,加强征收管理,以法治税,把应当收的钱收起来,及时定额缴入国库,防止财源流失,减轻财政资金不足的压力。(2)配保信贷结构调整,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实行重点倾斜政策,保证战略重点有必要的投入,促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3)抓住银行松动银根,增加贷款,降低利率所创造的良好时机,及时整顿、清理企业亏损,划清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的界限,制定措施限期扭亏转盈,减少国家补贴。(4)在各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制定具体的清债办法,分层次落实责任,有计划有重点地协助企业清理“三角债”。(5)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活动,尽可能缩小收支缺口,逐步消灭财政赤字,以利于银行把货币投放严格控制在经济发行的范围内。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得当,理顺了两者的交叉点、结合部,加上计划部门适度放松检基本建设投资控制,一齐动,合理导向,我想治理整顿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就能够比较顺利地克服。

同类推荐
  • 全球性博弈

    全球性博弈

    本书以人性讨论为基准,分别研究了中国以及国际社会中的典型国家,重点分析了大量时代性问题,使读者对中国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读者对全球化的本质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作者以人性的讨论开篇,给全书奠定了一个哲学伦理的基调。在这种基调的基础上对中国和国际进行了全方面的透彻解读。中国篇中,作者针对中国国情,详细深入地剖析了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科技,文化体育等等诸多问题,在未来,现在,过去三种层次的透视中给读者展现了一个更加全面真实的中国。国际篇中,作者详细讲述了美、日、俄、新、韩、印等国,对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基本国情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挖掘和阐述,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全球化的过程。
  • 博弈游戏

    博弈游戏

    博弈是一种策略的相互依存状况:你的选择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取决于另一个或者另一群有目的行动者的选择。人生是永不停息的博弈过程。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程度地利用游戏规则;作为社会的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引导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著名经济家保罗·萨缪尔森说:“要想在现代社会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你必须对博弈论有一个大致了解。”
  • 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

    春天的故事:深圳创业史1979-2009(上)

    1979年,她还只是“省尾国角”的一座边陲小镇;2007年,已崛起为国内继上海、北京、广州之后的第四座现代化城市。自1980年被批准设立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后,改革创新已成为她的灵魂。这就是深圳的故事。是什么力量激发出深圳经济快速增长的高速度?是什么魔力托起令全球瞩目的深圳“一夜城”?三十年来,一代人的命运与深圳的发展紧密相连,期间发生了哪些故事?本书以编年体的形式,讲述了深圳三十年间崛起的过程,忠实记录了深圳在经济、社会、制度、产业等方面的深刻变迁和上升。可歌可泣的创业故事加上鲜为人知的史料披露,让我们重回那个激荡的创业年代……
  •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

    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

    绿色发展观是发展理念上具有创新性的发展观,是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出发,系统探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共产党人在绿色发展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孜孜探索,为读者梳理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的图谱及对当下的启示。当前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标准之一,践行绿色发展愈发关键和紧迫,本书对绿色发展途径的探讨给人们以启发和思考。
  •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如何读懂国家经济政策

    地方官员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首先要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只有把国家政策弄懂弄透了,把国家政策支持的投资方向和重点搞明白了,才能紧紧抓住一系列稍纵即逝的机遇,打开争取项目工作的好局面。企业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做到合法经营就必须读懂国家经济政策,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创造条件享受各级政府乃至国家的各项鼓励和优惠;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与调整往往体现了特定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大环境的特点,因此只有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才能够制定适当的企业发展战略。投资界人士应读懂国家经济政策。无论是金融投资、实业投资还是风险投资,读懂国家的政策环境都是成功的前提之一。
热门推荐
  • 做高效的执行者

    做高效的执行者

    企业特别强调执行要以高效达成目标为标准。本书针对当前企业中一些员工执行力不强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的现状,从“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责任心是高效执行的基础”“忠诚是一种境界”“带着感恩的心去工作”“重在细节,执行才能到位”“服从是执行的前提”“富有激情,积极进取”“多做事,少抱怨”“一切以结果为导向”9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和途径,并结合经典实例来帮助企业员工提升成为高效执行者的信心和能力,是企业增加正能量、打造高效能员工必备的培训读本。
  • 文王官人

    文王官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征战五千年

    征战五千年

    一枚神秘的虎符将李悠带到了异界,还给了他穿越时空召唤军队的能力;虎牢关下,李元霸锤打吕奉先;汴梁城外,戚家军大破金兀术;山海关前,皇太极疲于奔命......华夏春秋五千年,吾身不死,征战不休。征战五千年!带着从各个时空收集到的强大军队,李悠开起了自己的争霸之路。书友群:99343033
  • 帝血龙途

    帝血龙途

    我,陈圆圆,一定要成为站在这个世界顶端的人。没有人可以挡在我前面。就算你武可通神又怎样?有我曹国虎豹骑在,神,我也杀得!
  •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某个冬天

    在某个冬天

    拼命的追赶,然而距离却未曾消失,直到无法靠近。
  • 苍天有泪之爱恨千千万

    苍天有泪之爱恨千千万

    历经一场劫难,雨凤和雨鹃终于遇到命中贵人,一家五口这才有了安身立命之处,但,暗藏在雨娟心中那团复仇的火焰,却仍然熊熊烧着。偏偏雨凤爱上了展家大少爷云飞,在亲情与爱情、仇恨与依恋之间,她该如何取舍?雨娟又会采用什么激烈的报复手段,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真是爱也千千万!恨也千千万!
  • 新思路,新出路

    新思路,新出路

    超级畅销书《思路决定出路》作者宿春礼先生,倾心打造成功智慧升级版,让智慧的暖流润泽人生“寒冬”。最麻辣鲜活的励志读本,让你捧腹大笑之余,重燃激情斗志。危机亦是良机,全新思路营造寒夜避风港。冬日也有温暖,重新武装开辟思维新领地。
  • 欢畅大领主

    欢畅大领主

    流氓祭祀方凯,带领着一群暴力的兽人,在万古的沙场征战天下!进入奇幻的世界!叙说兽人的传奇!……五百人超级书友交流群;72442088
  • 悟真篇

    悟真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