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4000000002

第2章 世界大战(1)

最初,如同暴风雨前的宁静,没有人觉察到异样。华尔街在微湿的7月平静地运转着。这个星期四下午1点钟,在曼哈顿新泽西州干净的郊外,乔·萨卢兹(Joe Saluzzi)顺着查塔姆的林荫大道走着。他的车停放在那座蓝色木头堆砌而成的维多利亚式房屋前。那里坐落着他的小型经纪公司——泰美斯交易公司。天气炎热,即使在树荫中,温度仍高达30摄氏度,穿越整个停车场,几乎让他大汗淋漓。纽约交易所在一片祥和中开始营业。

在上午快结束的时候,提醒消息接二连三地鸣响起来。这些提醒既不是来自交易终端,也不是出自彭博金融资讯的流动新闻,这些内容占据了他办公桌上一字排开的四台显示器。引起他注意的是第五台显示器。在显示器的右侧,乔·萨卢兹永远保持开着一个即时聊天的窗口。所有的迹象表明,可口可乐的股票正发生某些古怪的事情。

2012年7月19日,星期四,在快接近中午的时候,当乔·萨卢兹正在整理显示着亚特兰大集团股票的电脑终端时,在黑色背景中的股价行情图悄无声息地呈现出橘黄色。伴随一阵比往常更加剧烈的波动,股票大幅震荡起来。这次的价格波动幅度很大,并且呈现出对称形态。这与股市的日常跳动完全不同,因为后者往往不规则且难以预测。这组由波峰和波谷构成的完美序列遵循着一种特定的规律,跳动以小时为周期形成独有的节奏。在一开始的半小时,就达到了30分钟内的波段底部;紧接着,在一个小时停止的时候,又到达了30分钟内的波段高峰。之后,按照这个规律循环往复。集团价值1720亿美元的股票在纽约交易所的大屏幕上震荡,其形仿若一幅巨大的心电图。然而,让人更为担忧的事情发生了:这只股票并不是唯一一只被波及的股票。麦当劳、IBM和苹果公司,它们都被卷入同样的波动周期中。

乔·萨卢兹十分震惊,他弹钢琴似的、飞快地在即时聊天窗口上敲打:这太罕见了,完全不可理喻!

同一时间,在芝加哥北郊,埃里克·亨德赛(Eric Hunsader)紧紧盯着显示器终端。他经营的小公司Nanex,主要通过持续分析美国交易所的数据来捕捉市场的异常情况。在公司网站上,一张照片中,他自豪地站在唐宁街10号前。那是在2011年10月,他接受英国政府的邀请,就金融市场的最新改革发表演讲。

此时,邮件和Twitter的短消息也突然间铺天盖地地向他袭来。乔·萨卢兹和埃里克·亨德赛盯着华尔街最知名的四只股票,它们仿佛受到某种未知力量的控制。然而,各大媒体和金融咨询提供商都没有就这一现象进行任何报道。接近下午3点半时,两名《华尔街日报》的记者便在他们的博客上撰写了一篇简短的文章,并恰如其分地命名为“市场冲击”:《锯齿形态交易:呼叫穆德和斯嘉丽!》。他们引用了两个著名的不明飞行物调查员的名字。然而,他们的评论却不会在明天的报纸上重新被提及。在收市前一小时,这场不明现象又延续了30分钟。随后,当华尔街11号的钟声响起,它如同来自市场深处般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被冲击的四个企业不仅在实体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同时也是美国金融市场中最具影响力的股票。可口可乐、麦当劳和IBM占有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22%的市值份额,是美国交易所最重要的指标。它们的股票包含在所有由养老基金持有的投资组合中,这些养老基金在全世界有数以百万的投资者。7月19日,在这些股票上的交易量超过30亿美元。那么,谁具有如此大的力量来操纵股市中市值最大的这四家公司呢?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即美国金融市场监管者),对此并没有展开调查。

“没有任何合理的原因可以用30分钟为周期来购买和抛售股票,”埃里克·亨德赛向两位采访他的《华尔街日报》记者抛出自己的惊讶。对他和乔·萨卢兹来说,正常交易并不会令行情重演:那只在7月19日搅动股市的无形的手不可能仅仅是某一个交易算法。最近几个月,这两个人一直在发表威胁论。由少数对冲基金和大型国际银行所设计出来的计算机程序,即交易算法,掌控着股市,这是这些机构的核心秘密。它们的自动交易软件能够分析海量数据,同时在无人工介入的情况下发出指令。

那些在伦敦、阿姆斯特丹、纽约拿着令人难以置信高薪的科学家设计的这些软件,提供给来自印度、俄罗斯、乌克兰和法国的大部分都是物理或数学专业的年轻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被赋予非凡的能力,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在股市交易,自动化地增加买单和卖单。这种算法可以实现金融世界最古老的梦想:满盘皆赢。至少在原理上是这样的。

高频交易是一个小众领域,它的参与者有20多人,比如全球电子交易公司(Getco)、城堡公司(Citadel)、文艺复兴科技公司(Renaissance)、Quantlab或者IMC。这些公司的名字从来不会在每天收盘后的股市公告中被提及。然而,从与这些公司所关联的交易软件上可以看出,这些公司分别占据美国市场超过60%的每日成交量和欧洲市场超过40%的每日成交量。

乔·萨卢兹和埃里克·亨德赛成为这场大规模抗议运动的发言人。他们在公众面前揭露了这种无形的威胁。它隐藏在股票、外汇及大宗商品市场的深处。我们必须改变时间标尺,放大行情,才能仔细地观察和分析这种威胁。也只有这样,才能分秒必争地读取每日数以十亿计的订单信息。这些订单都是基于交易算法产生的。在这个领域中,金融学和物理学相互融合,将共同掌控市场的未来。也是在同样的市场环境中,一部分以高频交易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不断积攒着微薄的利润,并将利润隐藏起来。但这种行为会酝酿出风险,进而引发新的金融风暴。

这个问题其实早就存在于金融市场之中。2010年5月6日14点42分,美国股市的主要指数在5分钟之内毫无原因地暴跌了接近10%。然后,股票指数又再度回调,回到了原本的上涨通道,就像任何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在漫长的15分钟内,股市变得疯狂:某些股票的成交价格接近于零,而另一些股票被推升至每股100000美元。

在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把责任归咎于中西部基金的一个底层管理人员之前,2010年的股市闪电崩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得到解释。一个交易错误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官方的说法不仅没能说服大众,也难以自圆其说。对很多人来讲,闪电崩盘显露出高频交易系统的重要缺陷,也展现了其不可忽略的不稳定性。算法交易超越了人类反应时间的极限,游离于买价与卖价的细小差别之间,最终能够捕捉到市场中那些细微偏差带来的利润,这也正是人力无法做到的。事实的另一面恰恰是,当人们通过显示器读取结果时,这时候已经太晚了。程序错误(Bugs)是现代计算机的一个共同问题,会诱发影响广泛的潜在危机。这个说法也适用于股票、外汇及原油市场。这种交易模式,比人类眨眼的速度快1000倍,不仅对金融领域有影响,也会波及整个经济系统。

在第一次闪电崩盘之后,乔·萨卢兹成为反对高频交易的领军人物。2012年6月,他和他的合伙人萨尔·阿努克(Sal Arnuk),合作出版了一本书《华尔街数据大盗》。埃里克·亨德赛也成为他们的盟友。通过使用软件以微秒为单位全天候监控市场,能够持续地记录这些算法交易引发的市场波动。那些发表在他们博客和推特上的分析,渐渐地被金融业界所采纳,其中包括高频交易的技术壁垒和调节方法。

2012年7月,以严谨闻名的德国中央银行管理层的一员约阿希姆·纳格尔(Joachim Nagel),在一次强烈反对市场中高频交易霸权地位的演讲中,引用了埃里克·亨德赛数据化的观察结果:“从今以后,大多数订单失去了与经济基本面因素之间的任何联系。”

乔·萨卢兹,查塔姆的一个小股票经纪人,从那时起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电视节目上。2012年成为他的机遇之年,与以往相比,他有更多机会来借题发挥。3月23日,股票交易运营商BATS在交易所上市后失败,创下了交易所上市时间最短公司的纪录。在开盘价定为15.25美元之后的一秒半钟内,短短900毫秒后,股价暴跌至0.20美元。我们只能用计算机程序错误来解释这次的闪电崩盘,同时这段时间的交易操作也被取消。随后,5月18日,被媒体大肆宣传的Facebook上市也遭遇梦魇。因为受到交易算法的冲击,美国交易所迫不得已只能在17秒钟内暂停整个市场的报价,并重启电脑。

然而,后果最严重的一次惨剧发生在8月1日星期三。那天早上,骑士资本(Knignt Capital)作为华尔街最主要的经纪公司,其所使用的交易算法以每分钟1000万美元的速度产生亏损,最后引发交易所中148只股票的报价错乱。公司的计算机程序员在随后几分钟内都无法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束手无策,无法中断疯狂的程序,只能任由它持续运行了近45分钟。而在这45分钟交易中,公司损失了4.4亿美元,令这家经纪公司不得不卑躬屈膝地欣然接受由商业银行组成的财团的搭救。最终,2012年12月,骑士资本被主要竞争对手——全球电子交易公司以1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合并后的公司成为世界第一的高频交易集团。

贪婪是好的

位于华尔街11号的美国证券交易所,再也不是电视节目中的布景。五年前,这里人头攒动,成群的交易员咆哮着忙碌于交易大厅之中。如今,这里已变得冷冷清清、空空荡荡。2002年,玛丽娜·巴提罗莫(Maria Bartiromo)曾是一位颇有知名度的女记者,因为她是第一位敢于在纽约交易所众多男性面前主持每日直播节目的女主播。如今,交易员口中的这位“金钱宝贝”却很少离开《收盘铃》节目的演播室,此节目是由美国财经新闻频道播出,也是全美国收视率最高的股市节目之一。当镜头朝向芝加哥交易所特派记者瑞克·山特利(Rick Santelli)时,背景画面紧凑且不提供全景视图。偶尔经过他身后留下侧影的工作人员也不再穿着代表美国各大经纪公司的各色马甲,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计算机公司的标志。

2012年7月19日晚上,《收盘铃》对日前引起可口可乐、苹果、麦当劳及IBM这四家公司股票过山车般变动的神秘算法只字不提。对于如何解释市场发生的剧烈震荡,记者和受邀嘉宾偏向于将其解释为中国增长速度减缓的后果,正如这是影响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那天,瑞克·山特利在芝加哥交易所前录制直播节目时,他身后唯一能被看到的就是交易软件生产商——ProOpticus公司的员工。

在过去那些年,金融市场的动荡是不适合在电视上播放的。美国股票的买卖双方达成交易的画面不再发生于华尔街那些巍峨的廊柱后面,而是在43公里之外,在新泽西州郊区莫沃市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建筑内。这座建筑坐拥37000平方米,于2010年5月悄无声息地开张了。从那时起,纽约-泛欧交易所开始在这里处理450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行情,这间交易所于2007年由纽约股票交易所和欧洲泛欧交易所合并而成。莫沃交易所与欧洲的数据中心相连接,这座数据中心也是全新的,坐落于伦敦附近的巴谢尔登市。交易清算本身所需要的计算机仅仅占据很小的一部分建筑面积。而银行、对冲基金及高频交易公司则租用了更大的面积,他们为了争取几微秒的时间来代替远程操作人员、节省时间成本,需要每月支付数百万美元给纽约-泛欧交易所,用于在交易所内放置服务器。

自2007年以来,高频交易取得了飞速发展。技术和交易规则的革新更是加快了其发展的速度。在20世纪90年代末,交易平台的整体信息化为股市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交易所连接了公共网络,但是那些大型经纪商仍保留了下单的控制权,帮助客户进行买入或卖出。做市商与外汇兑换点的运营方式相似,客户每进行一笔买入或卖出的交易,他们都会从中抽取一部分佣金。这种交易的历史可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当时,24个华尔街的经纪商签署协议,创立纽约股票交易所(即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的前身)。在纽约华尔街和沃特街转角处的一棵梧桐树下,Tontine咖啡店对面,他们签订了著名的“梧桐树协议”。在这里,经纪商协商并规定了所有成员在执行客户的订单时,都按照0.25%的固定比例收取佣金。

同类推荐
  •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

    《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的主人公是一个长期为外企服务的HRD崔世波。因为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崔世波离开了服务了整整20年的老东家BJ集团。而后,崔空降到一个民营企业,开始寻求职业发展新机遇。本文以时间为序,以空降兵到企业后逐步开展的人力资源体系变革为主线,一步步展示其人才供应链体系搭建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倍智团队为企业提供咨询和解决方案的过程,是解决人才供应链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过程。《破局:打造人才供应链》在写作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实际的案例和解决方案,对建设人才供应链各个环节所需要用到的各种理念、工具、方法都进行了详实的描述。
  •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得少才能管得好

    管理要简单,要少制造管理行为,才能把事情做到极致。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向读者讲述互联网时代企业组织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发展趋势,内容精彩、案例新颖、理论透彻,是领导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九败一胜:美团创始人王兴创业十年

    所有的创业者都面临着很多问题,困惑不是个人的,是有共性的。除了自身去摸索着石头走路,他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从那些在创业路上走得更远的创业者身上学到经验、教训。这本书的主角——王兴,恰好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出生于1979年的王兴,很早就创业了,2004他就开始和同学一块创业,2005年做出了校内网;2007年,他又做出了饭否网——这是中国最早的类似twitter的网站。2010年,他又做出了美团网。校内网、饭否网在王兴的创业路上都留下了遗憾,没有获得圆满的结局。在美团诞生的三年里,王兴完成了巨大的蜕变,从极客、产品经理到优秀的CEO、企业家。我试图在这本书里,寻找到王兴蜕变的原因。
  •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

    业务连续性计划和管理

    内容有业务连续性管理——360度全面灾难防御;制定符合业务需求的连续性管理方针;以业务价值为导向,实现企业持续经营;日本地震若发生在台湾,您的企业承受的了吗?防患于未然,然亦有备——提升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风险分析在业务连续性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企业风险意识,积极管理危机事件;基于KMV模型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对公允价值的思考和审计风险防范;等等。可为包括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等各类企业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最佳实践。
  • 海尔的49项经营管理准则

    海尔的49项经营管理准则

    海尔是一本书,是一部创业、改革、发展史,一部管理的百科全书,一部企业文化专著;海尔是一个故事,有着艰辛的过去,辉煌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海尔是一个谜,它无时无刻不在创造着奇迹。
热门推荐
  • 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

    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

    《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论述如何达观生活,实现自信人生。指出自励是一种坚忍,一种风范,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一种超然的人生境界。学会自励,能在失败与挫折中磨炼出一颗坚强的心,是每个渴望成功的人必备的要素。《自励:成就强大的自己》旁征博引,列举事例,使读者于轻松阅读中告别烦躁、焦虑和不安。
  •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诸天主宰

    诸天主宰

    九转星君陈墨利用偷天换日大法瞒骗天道,将自己的灵魂沟通了葬仙之地。每当他堕入轮回,灵魂都能够自由出入葬仙之地,坐观万仙古墓。在他轮回到第十世的时候,家族突生异变,他失去了所有记忆,无奈沦落到星云界一个小家族里,变成卑微的护院之子。某一日。陈墨被张家天才打成重伤,鬼使神差间,他的灵魂沟通了葬仙之地,找寻到一座座失传已久的仙人之墓。
  • 乱世嫡杀

    乱世嫡杀

    她本是名门嫡女,备受荣宠;却不想错信奸人,无辜枉死。带着满腔恨意,再次睁眼,她不再是蒙尘的明珠,而是涅槃的凤凰!祖母贪慕权势,父亲自私自利,姨娘心狠手辣,庶妹心机深沉……她只笑问一句:那又如何?摒弃了前世性格中的高傲与疏离,她手段凌厉,周旋于内宅之间,辗转于朝堂之上!且看重生嫡女,如何笑倾天下!
  • 铃音贵族学院

    铃音贵族学院

    她们是天才少女,被父母叫回国只为了骗她们与未婚夫培养感情。她们以为她们不会动心,哪成想最后会爱的那么热烈深沉。她们以为这便是一生,却祸从天降。一场误会,从此两地分离。当误会解除,再回过头来,她们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场景一:‘落纤雪,我喜欢你’‘嗯’场景二:‘落夜纤雪,你太让我失望了’‘呵,你没有权利对我失望’场景三:‘雪,对不起’‘你的道歉我不接受’最后的最后,繁花终究陨落尘埃,他们啊,再也回不去从前了。我用尽一生来爱你,你下辈子可不可以相信我一次?今生,你非我良人,又怎知我想?[原书名:贵族公主遇上爱]
  • 炎界忆途

    炎界忆途

    一个协会,20年前发动战争,导致全军覆没,协会不复存在。一所学院,一边要求学生使学院隐秘繁荣,一边居然鼓励学生消灭学院。一座岛屿,从人间仙境到垃圾堆满天,又突然全部消失,仿佛从未存在。一只幼龙,从外面巡游回来后,发现整个龙族消失不见。......炎辰,隐妖协会三公子之一。在20年之久的昏迷醒来后,却仍然只有17岁。被强制带到天月学院成为这里的学生,在报复学院的过程中,他发现一股庞大而又恐怖的黑暗势力行动多年,而这一切与隐妖协会以及他的身份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各种相爱相杀,顺便解决黑暗势力的故事。(ps:请直接从第二卷开始看。q群:166648653)
  • 红楼之贾琏攻略

    红楼之贾琏攻略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逃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PS:建了个群115435584,欢迎加入红楼大家庭!!
  • 侠在末世

    侠在末世

    元龙的新书《折寿修仙》已经发布,望看官们支持!“天不生李知行,末世万古如长夜!”白帝城外丧尸如海,无边无际。城中救世军与武林高手率百万民众浴血半年,死伤过半,弹尽粮绝,在也支撑不住。正当救世军最高统帅决心捍卫人类文明的尊严引爆氢弹时,碧空远处飞来翼展千米的巨鹰,鹰背之上黑点纵身跃起,背负重剑的青年自平流层踏空而来!“第一戒,安静!别开火!丧尸、怪兽对火药味和超过60分贝的声音极度敏感。枪、炮、坦克,现代武器决不能用!”“第二戒,末世命如草芥,学好武功!”丧尸横行,江湖再现,隐世高手纷纷出世,各门派纷争四起。且看少侠李知行怎么闯末世……
  • 海峡

    海峡

    王棵,原名王进康,一九七二年生,江苏籍。从军十八年,二〇〇〇年开始写小说,已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山花》、《作家》、《青年文学》等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五十余部。小说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刊选载,多篇小说被收入多个年度小说选本及排行榜。二〇〇五年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曾获《小说选刊》二〇〇三—二〇〇六年度优秀小说奖、《十月》二〇〇七年度新锐人物奖。出版有小说集《守礁关键词》。毕业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专业作家。不断有耸人听闻的消息从工地那里传来。他们说,台风来的前一天下午,一块大得离谱的乌云蹑手蹑脚地爬到了太阳背后,陡然张开巨口,将太阳吞进肚去。
  • 明伦汇编人事典便溺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便溺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