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2400000007

第7章 天使般的母亲

1819年,对这个刚十岁的悲伤男孩来说,他的母亲躺在地下,生前却没有对她举行基督徒应有的临终宗教仪式,这真是件非常糟糕的事。“这儿如果有个牧师……仅仅需要一个!”亚伯拉罕想,“仅仅需要些云游四方的传教士能来这块地方!”

终于,他想到了善良的传教士戴维·艾尔金,他们在肯塔基的老房子时就认识他了。如果他知道了他们的失亲之痛,也许会来这里到她的墓前宣示布道。可是,如何把这不幸的消息告知他呢?

坐在家中寂寞的炉台边,亚伯拉罕想出一个办法。他想写信给母亲生前的这位好友。他想把家人的悲恸告知他,并请求他前来此地。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到哪里去找写信所需的纸和笔墨?写完了信,谁又能帮他送去?再说了,戴维·艾尔金是个云游的传教士,到哪里能找到他呢?

偏僻地带的人们学会了借助最有限的东西尽可能做出更多的事。在困难面前,他们从不沮丧。那本已被手指翻旧的拼写课本——就是这个少年在卡勒·黑泽尔的学校里学的那本书中,有一页上有漏印的空白,有这张纸片写信就足够了。林间空地许多烧焦的树桩上悬挂着成熟的浆果,戳破它们后流出的血红色汁液,就是很好的墨水。父亲在森林中猎到的野生火鸡翅膀上的大翎羽,拿下一根就可以做成笔。

信写好了,封好口,写上戴维·艾尔金在肯塔基的地址。但是,那里没有邮局,也没有邮递员。该如何把信送到它的目的地呢?

有个邻居准备去俄亥俄河那边做生意,他可以把信捎去,然后在那里,他把信交给另一个朝那个方向走的人。这第二个人会把信再交给第三个人,如果顺利,还会有下一个人,一直到最后,如果没有意外发生,它能到达那位正确的收信人手中。对亚伯拉罕来说,用这样的方式传递一封信件一点儿都不陌生——这是他所知道的唯一的方法,在早些时候的西部拓荒者中,这样传送信件也是很常见的。

沉闷漫长的冬天到了,这是男孩平生最为沉闷忧郁的时期。寒风呼啸着从墙上敞开的裂缝中钻进来,冰雹和雨雪向没有防护的屋门涌来。本来就不舒服的小木屋现在更不如从前,因为那个把整个家照亮照暖的女子,再也不会出现了。年仅12岁的小莎拉,成了家里的女主人。那个总把最需要做的事都拖沓下去的父亲,要么坐在家中火炉旁,要么拎着斧子或者猎枪到林子里转悠。丹尼斯·汉克斯,自从他的阿姨贝蒂·斯帕罗去世后,就搬到林肯家和他们一起生活;他比林肯年长一些,能做有用的事了,砍伐大树、储藏食物,还能到林子里打猎。

终于,天变长了,变晴朗了。春天来了,森林中盛开着迎春的野花,到处是鸟儿欢快悦耳的鸣叫。随后的一天,传教士戴维·艾尔金骑马来到小木屋门前。他收到了亚伯拉罕的信,骑马百余英里前来此地。未开垦的荒原,没有足够的路标指引,在春雨泛滥成湍急洪水的地方,他不得不下马游过河;夜晚,他在狼群声声咆哮的森林里睡觉;他历经种种危险,疲惫倦乏,忍饥挨饿——他为了什么呢?仅仅是为了站到一个可怜女人僻静的墓前,陈述她生前的善良和贤淑,再鼓励一下那些爱过她的活着的人。做这些,他不求报偿,既不是礼品也不是金钱,甚至不是人们的颂扬,他所期盼的仅仅是完成神圣职责后的满足感。当然,当世界所有英雄名单列出来时,卑微的戴维·艾尔金的名字将比那些虽做出大事却一心为己的人,更令人尊敬。

邻居们得知消息,知道了有位传教士来给南茜·林肯的葬礼布道。邻居们不断传递这个消息,等安息日到来时,拓荒者们安静地聚在枝叶伸展的无花果树附近的山坡上。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远道而来,有的骑马,有的驾着马车前来。牧师在葬礼上的布道是件大事,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渴望倾听到。来了足有二百多人,在居住分散的新拓居地,这次布道的规模超过人们所见过的任何聚会。

当太阳到达天空正中的位置时,传教士唱起赞美诗,一行一行的——那里没有供人们做礼拜时用的圣经,女人和女孩子们以她们甜美却未经训练的音调,和他一起唱起来。简短的祷告会完成后,传教士开始布道。这虽是一次达不到专业水准的布道,却饱含人们的热忱和情感,演讲的内容也恰恰是那些没受过教育的听众所能理解的。它的主题,当然是这位温和的太太的葬礼,她得到了所有认识她的人们的爱。传教士在布道时重点提到她的忍耐和忠诚,她人生理想的高尚——心怀理想,她给了孩子们爱心呵护、悉心教导和无私奉献。

最后,布道结束了,赞美诗又唱起,宣致祝福。然后,人群渐渐散去,带着感悟踏上归途。对少年亚伯拉罕来说,他感觉,母亲逝后他最大的心愿已经了结,他悲伤的心情开始有所好转。但是,另一个更大的心愿仍在:按母亲所教诲的,塑造美好的生命。如母亲所希冀的,让自己的人格臻于完美。回家路上,他的内心被崇高的理想所充盈。尽管他才十岁,他却不再是个小孩子。他下定决心要成为母亲最景仰、最崇敬的那一类人。

许多年之后,当他受人尊敬、声名显赫,被视为已位居世界伟人之列时,他说:“我所拥有的和即将拥有的一切,都源于我那天使般的母亲。”

同类推荐
  • 儿皇帝:石敬瑭

    儿皇帝:石敬瑭

    官宝超编著的《儿皇帝——石敬瑭》为该丛书之一,介绍了儿皇帝石敬瑭传奇的一生。
  • 联圣钟云舫

    联圣钟云舫

    在中国近代史的画卷里,曾经被历史烟尘湮没,近年来才发现的一个不朽人物——钟云舫,而今他已声名大噪。重庆市为此专门成立了“钟云舫研究会”,将钟云舫研究列入了该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并拟将钟云舫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文化史上,书圣有王右军,画圣有吴道子,茶圣有陆羽,诗圣有杜甫,联之有圣,非钟云舫夫子莫属!”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犀利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钟云舫传奇的一生。本书也是了解晚清社会境况和川东风土人情的风俗画卷。
  • 秦岭四大国宝

    秦岭四大国宝

    本书全面介绍了栖息生活在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四大珍稀动物,即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它们的历史变迁、生态习性、发现之旅、保护现状、轶闻趣事等等知识,是了解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不可多得的一本资料。这是目前第一本全面介绍秦岭四宝的一本书,填写了图书资料的空白。
  •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

    《抗战英烈名将传奇》,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抗日英雄名将的传奇故事。
  • 洛克菲勒家族

    洛克菲勒家族

    威廉·曼彻斯特在《洛克菲勒家族》中描绘了一幅多彩的图画,展现了家族四代人的生活,从在北达科他州兜售药品的“草药医生”大个子比尔·洛克菲勒,内向冷酷、沉默寡言的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到扭转家族声誉的腼腆、热情、博爱的小洛克菲勒及活泼开朗、极具说服力的纳尔逊·洛克菲勒……他们已经成为美国历史的一部分,并将继续创造辉煌的历史。
热门推荐
  • 无仙

    无仙

    万古修真天地间,一人一剑铸法仙!无情无念三千道,痴笑疯泪淌红尘!天要遮我眼,地要埋我躯,仙要灭我意,道要毁我情。既如此,我以雷轰鸣这天,要他再也黑不了我的世界!既如此,我以火燃尽这地,要他再也盖不住我的手足!既如此,我以念撼动这道,要他再也斩不断我的情!既如此,我愿,天下,无仙......
  • 姐妹物语

    姐妹物语

    《姐妹物语》是一部直击中国海外移民潮的新式移民故事的长篇小说。20世纪60年代,姐姐张珮吟因种种原因被父母留在大陆,妹妹弟弟却跟父母先后去了香港和日本。30多年后,张珮吟身为大连某百货公司副经理,为了出国去日本淘金,她放弃了丈夫和两个孩子,只身飞到东京去找她的亲人。到了东京她才发现海外移民的生活并不容易。流落他乡的亲人并没有富起来,过的却是压抑的二等公民生活。更让她失望的是,大多数的中国新移民都在做日本人不愿干的“三危工作”,还有不少人打“黑工”。备受日本人的冷落和排挤。
  • 系统之我是许娇容

    系统之我是许娇容

    许真真没想到自己会死,更没想到自己会穿越到新白的世界。她不是白素贞,也不是小青,而是成为了许仙的姐姐许娇容。弟弟是个傻小子没错,老公却不是憨夫子,相处久了才发现,李公甫是个十足的大腹黑啊!她该怎么办?
  • 玄凡视界

    玄凡视界

    视就是“看”的意思,视界自然就是眼睛能看到的世界。世界自然是无边无际的,但是如果眼睛所能看到的距离无限,那么视界之内便是整个世界!我这样说可能有些像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但你别忘了这里可是玄凡视界――奇迹般地玄幻魔法世界!如果这里有你做不到的事,那只是因为——你还是太弱了!
  •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

    佛说圣庄严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心有林希

    心有林希

    多年以前。许牧原路过她的身边,听她笑嘻嘻地在说:你们知道我为什么长成这样儿吗?因为我出生在凌晨两点,那是丑时啊!多年以后。许牧原坐在她的面前,听她一本正经地说:先生,你能帮我看着盘子吗?别让服务员收走了。结果他等了她一整个下午!他是低调内敛的内科医生,她是高调的贸易业务经理。看“表里不一”的林希,如何智擒“沉默的羔羊”。
  • 华严经文义纲目

    华严经文义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Stories of a Western Town

    Stories of a Western Tow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温凉盏

    温凉盏

    《温凉盏》,满汉合璧写本,现仅存于日本京都大学图书馆。这是一部罕见的以满文“单字还音”的珍本。全书以口语创作,其中大多以说书内容出现。考据本书,要么根据弹词改编,要么是满文作者的一种创作习惯。
  • 国家之子

    国家之子

    “先他后你!”斯特西六岁儿子的照片上有人潦草地写上了这几个字。斯特西15岁就在男友的小车后排座生了一个孩子,17岁时因阻扰社工带走她的儿子而被判刑5年;尚未出狱就收到威胁的信息,让她坚信自己母子俩处于生命危险之中,于是她刚出狱就开始逃亡,引得警方与另一伙人都在追寻她!而且伊丽莎白·麦克莱恩也必须查清此事才能洗刷自己的污名!这一切究竟为何?为什么又把麦克莱恩卷了进来?欲知此事,请看《生死24小时》续集《国家之子》!精彩依旧,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