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装备了一门半埋入式双管23毫米机炮,位置在进气口下方前起落架左侧。歼-10的机身下设计了11个挂架,六个在机翼下,一个在机腹方中轴线上,其余四个在机腹下方的两侧。
中国官方尚未公布歼-10的外挂载荷能力,但估计为5500千克。歼-10的原型和预生产型机,大多挂载两枚近程红外制导导弹。歼-10的武器系统还将包括已经在歼-11上使用的俄制空空导弹,以及中国的中程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在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歼-10也可以携带国产和俄制的空地导弹和激光制导炸弹,以及非制导炸弹和航空火箭弹。
据报道,用于歼-10的导航和目标指示吊舱正在研发之中,这些设备可能与机炮对称,安置在进气道的右侧。
歼-10参考了“幼狮”式战斗机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设计时的气动布局,但为了满足中国空军的要求而进行了修改,采用了中国新型战斗机最初设计时的大尺寸和大重量。
在对“幼狮”战斗机的布局进行改进之后,歼-10放弃了“幼狮”的水平尾翼,而采用大三角翼加鸭翼布局。但同时,歼-10保留了“幼狮”采用的活动翼面技术:外翼前缘为机动襟翼,并且固定内翼在全动鸭翼的配合下产生绝佳的气动性能。
然而,常规飞机的水平尾翼位置被三角翼后缘的四块活动副翼所占据,翼尖部分没有设置用于轻型空空导弹的挂架。而歼-10布局最为称道之处是它的翼身融合,通过精心设计主翼与机身中部结合处的曲面,既增加了机内容积,也有效利用了它带来的空气动力。
它的主翼后部机身两侧没有安排其他结构,这再次体现了翼身融合的设计理念,只是在尾喷管前端机腹下加装了两片外斜腹鳍。这两片腹鳍用于战机大迎角飞行时,配合了高大的垂直尾翼,保持飞机的稳定性。与“幼狮”相同的是,歼-10也设计了四片减速板,其中两片位于机身上部主翼后方,其余两片位于机尾下部腹鳍之间。
问世之初
最早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歼-10的照片,是1991年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航空工业四十年》图文集。该书中有一张“1990年2月李鹏总理听取林宗棠部长关于新机的研制汇报”的照片,照片中在歼-8Ⅱ型原型机模型旁有一架采用带鸭翼的战斗机模型,被认为是歼-10最早的构型。
报道称,歼-10的研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上议事日程,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次方案论证后,歼-10的研制才被确定。
歼-10并不一定是了不起的“超级战斗机”。作为国产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来说,歼-10的技术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当然比歼-8II和FBC-1强得多,但也没到一些人所说的什么世界准第五代战斗机水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歼-10的发展对于中国航空工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该机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八一飞行表演队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暨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之际举行的飞行表演。
最近的一次是在2010年11月8日,伴随着飞机引擎的轰鸣,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3架以蓝、白、红为主色的歼-10出现在珠海航展中心上空。3架飞机宛如三把直刺长空的利剑,连续两次掠过蓝天,然后相继在珠海机场降落。大约12点45分,另外4架歼-10也相继到达。在航展期间,八一飞行表演队每天都驾驶歼-10进行一场飞行表演,他们准备了18套动作,每次表演时间约22分钟。
对歼-10战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亚洲最大的航空博物馆,即中国航空博物馆馆内近距离一睹它的风采。
这个博物馆在2011年国庆期间重新开馆后,使公众可近距离接触到歼-10战机和首次公开亮相的空军特种飞机、加油机、新型地空导弹、新型雷达等。
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馆、亚洲最大的航空珍品荟萃地,坐落在北京昌平大汤山脚下。其筹建工作始于1986年10月,经过三年时间的采集装修,于1989年11月11日正式向社会开放。
目前,中国航空博物馆共收藏飞机91种163架,导弹、雷达、高炮等武器装备600余种。2007年8月20日,中国航空博物馆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百舌鸟”——FW190
作为BF190的后继机种,德国的福克-乌尔夫飞机厂于20世纪30年代末研制成功新一代单座单发活塞战斗机FW190,该机最终成为战争中、后期性能超群的主战机种。
FW190是一种全金属构造的悬臂上反下单翼白昼用战斗机,在诸多德国战斗机中,独树一帜地选用一台14缸的星形空冷活塞发动机,因此机头显得有些粗壮,而机尾十分尖细,机身背部拱起部分是个透明的滑动开启的座舱盖,其后方机身背脊向下倾斜,向下向后视野良好。电动收放后三点起落架着地稳定,主轮柱向前向内倾斜,构成了FW190的一些外观特征。
独特的设计
该机的计划来自两方面的需求。首先是德国空军部对此后战争的预测:在未来的战争需要中,仅依靠现有的BF109,将不能保证德国空军具有的领先优势。其次,根据情报分析,潜在对手的空军至少研制和装备了两种以上的现代化战斗机。所以,德国空军部拟定了新型战斗机研发的战技要求说明书,在1937年年底下发到各飞机制造商。
库尔特·坦刻主持设计了FW190(绰号“百舌鸟”)。FW190最初的型号安装的是14缸星形活塞空冷发动机。1939年春,原型机FW190V1出厂,1939年6月1日福克公司的首席试飞员进行了首次试飞。
在战争中,许多击落过100或200架以上敌机的超级王牌飞行员使用的就是FW190。
它的试飞证明该飞机的速度在4000米高度时能达595千米/时,操纵性能优异。但发动机有过热倾向,即使在座舱里温度也达到55度;同时座舱密封有问题,发动机废气漏进舱里,飞行员不得不戴上氧气面罩以免窒息。
之后,研究人员对飞机进行了改进,在发动机前增加了一个十叶片的冷却风扇,并加大发动机整流罩开口,问题基本解决。原型机除飞行速度外,其他性能指标均优于BF190,特别是加速度性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9年秋天,第二架原型机FW190V2出厂,10月31日进行试飞。1940年1月25日,FW190V2为戈林进行了飞行表演,给戈林留下深刻印象,随即下令生产40架FW190A-0。
空前的战绩
在此期间,BMW公司发展了更高级的14缸气冷双排星型发动机,重量增加了91千克。新发动机的直径和老发动机的直径相似,只是较长较重。新发动机的使用,验证了原型机的结构可以承受;把座舱后移,避免发动机高温并能容纳侦察设备;座舱后移后容积减少,又不得不优化座舱设计等等。改进后的飞机即FW190V5,于1940年初春试飞。
1943年8月17日下午,轰炸德国秀瓦因夫露特轴承工厂的美军229架B-17型轰炸机刚刚与护航的P-47战斗机分手,就遭到200架FW190和100余架BF109的迎头拦截。FW190首次发射了大型空对空火箭弹,顷刻间,有数十架B-17向大地坠落。这场由FW190唱主角的反空袭空战,使盟军轰炸机的战损率高达20%,竟然使盟国对德空袭暂停了一个月。事后,美国飞行员回忆说,这场截击空战规模之大,战术之狡诈,气氛之炽烈,都是空前的。
有谁知道,大名鼎鼎的宝马汽车,也是由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制造的呢?最开始它是一家专门研制飞机发动机的工厂,后来才转型生产摩托车与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