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4800000022

第22章 海盗号(5)

来访者们只要一踏进华尔街23号皮尔庞特那玻璃环绕的镶着护墙板的办公室(这种风格是朱尼厄斯办公室的翻版),就可以领教到他那风雷一样的狂暴脾气。他坐在拉盖书桌前的转椅上,靠在百老汇街的一边,冬季里他背后的壁炉中烈焰熊熊。如果需要,他常常站起身来,踱着步,详细地询问着合伙人。林肯·斯蒂芬斯曾回忆他如何坐在里间,四壁都是玻璃,门打开着。但是,这种平易近人的样子实在是一种幻象,因为摩根那傲视一切的目光常使好事者腿软骨酥。如果来客待得过长,他常常以埋头疾书的姿态来使对方手足无措。史蒂芬斯回忆道:"除非摩根请他的合伙人进去,否则他们从不主动接近他。他们进去时看上去也惶惶不安,就像办公室打杂的仆役。"51甚至他的合伙人也称他为摩根先生,或是老人家。他就像巡回展示的一尊蜡像那么坐着。伯纳德·巴鲁克将他描述为"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金融家"。52他有与人亲善之举,却又拒人于千里之外;他的气度是那般森严而令人生畏,以至于人们在他所经之途自然地让出道来。一次,圣公会一位主教访问了克赖格斯顿,为了使他能返回曼哈顿,皮尔庞特在半夜为他截下了一辆行驶中的西岸线上的列车。

关于皮尔庞特缺乏耐心、脾气暴躁以及他表辞达意的简练,有许多故事。他不能很长地集中注意力,一般也就从上午十一点钟工作到下午三四点钟。中间休息时,他在办公室里吃些三明治、馅饼,也喝些咖啡。一次他挽救了一位商人的事业,在这位先生感激涕零之际,他却打断了对方的话,说:"够了。今天事务繁忙,没时间听你说这些,再见吧。"53很少有人了解他的心思,他也常有自己秘而不宣的日程安排。新闻记者克拉伦斯·巴伦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波士顿金融家普林斯去向皮尔庞特征询一项投资方案。普林斯事后说道:"我握着摩根先生的手,热诚地感谢他对我这样一个年轻人所表示的关注,并说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建议。事实上我知道,他正在用尽一切方式要毁了我。"54朱尼厄斯去世后,皮尔庞特需要放松他一人独揽的权力,因为巨大的工作量实在非他一人可以承担。皮尔庞特一直为自己不能下放权力而悲叹——"这是我的天性,我实在没有办法"——直至1907年的恐慌之前,他一直没有正式举行过合伙人会议。55尽管他所辖之事繁多,皮尔庞特却对细微末节极为关注,并以他能够操作银行中的任何一项业务而自豪。"我能够在任何一名职员的办公桌旁坐下来,继续他未做完的任何工作……我不喜欢受任何人支配。"56皮尔庞特从来没有完全抛弃那种创业者的渴望,总想了解自己生意中的每个细节。他每天都核验现金的收入账目,吹嘘说他两个小时内可以还清一切债务。他有一双鹰一般锐利的眼睛,能够在扫视分类账目时一眼看出其中舞弊的数字。每逢新年,他都亲自审核一切账目,一旦他发现某个错处,那教训就使主管人员终身难忘了。"他的身材是那般魁伟,声吼如牛。"莱昂哈特·凯斯描绘道。那时他还只是为皮尔庞特桌上金制的蒂法妮钟上发条的办公室小厮呢。57在1893年开始的美国工业大萧条期间,皮尔庞特·摩根的实力却急剧壮大。有15000多家商贸公司因为紧缩而倒闭,导致了美国许多地方的劳资之间的尖锐矛盾,几乎引发一场革命。1892年钢铁工人们举行的宅地法案大罢工彻底失败,使政府毫不手软地镇压了1894年的普尔曼罢工。这段时期里,600家以上银行破了产。由于囤积居奇,现金变得尤其稀少,以至于掮客们在华尔即金融证券行业的"托儿",是为买主和卖主之间签订买卖契约,收取手续费或佣金的人。

街的人行道上做交易。每家破产的公司都由一家银行重组,成了受银行控制的客户。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森——休斯敦电气公司横向合并为通用电气公司。当这家新公司在成立的次年陷于绝境时,摩根财团将它从危难中解救出来。从此,通用电气公司对摩根财团一直忠诚不二。

由于负债累累和运力过剩,大约三分之一以上的铁路公司都落入了被人接管的境地。英国的投资者们希望皮尔庞特能重新整顿铁路行业的秩序。鉴于上次"绅士协定"受挫的教训,皮尔庞特这次试图通过另一种途径来组织铁路卡特尔。他将对破产的铁路公司实行重组,然后将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他就不会受制于政府或是彼此仇视的铁路巨头们了。在重组铁路公司的过程中,他攀升上了一个新的权力高峰。当时还没有一位私人企业家能够达到这样的高度。他所掌握的公司足可以开列出一份很长的名单。这包括:伊利公司、契萨佩克和俄亥俄公司、费城和雷丁公司、圣菲公司、北方太平洋公司、大北方公司、纽约中央公司、利伊山谷公司、泽西中央公司,以及南方铁路公司。事实上,密西西比河以东的任何一家破产的铁路公司最终都经历了这样的重新改组,或者像人们称呼它们的那样,经历了一次"摩根化"。大约33000英里的铁路——即全美国铁路总长的六分之一——被摩根化了。这些公司的收入总和相当于美国政府年财政总收入的一半。

摩根这时的权势之盛,是任何言辞都难以形容的。当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铁路公司占60%。公用事业与工业股票被保险公司和储蓄机构认为投机性过大,因而铁路股票成为大家公认的蓝筹股票。同时,由于铁路公司向政客们提供免费车票,它们强烈地腐蚀州立法机构。随着皮尔庞特的银行成为一家经营破产铁路的总公司,他经常拿到100万美元的收费。

随着摩根化的完成,铁路上的固定成本被削减下来。债权者被迫把债券换成利率较低的债券,这使得铁路公司可以重新还本付息。皮尔庞特保留了铁路公司所属的广阔土地和矿产资源的留置权,以避免资金被挪用到其他企业上去。约一百年之后的一桩案例表明了这些安排的约束能力之大。1893年,摩根通过控制北方太平洋公司的股票,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1987年,这家公司的后继者,即伯林顿北方铁路公司试图从这些契约中解脱出来。摩根对190万英亩的土地和240万英亩的矿产权保有留置权,规定所有的收益都要用于改善铁路的状况。分析家们估计,这些土地中蕴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产资源价值数十亿美元。皮尔庞特在百年之后仍从坟墓中站起来,成为债权人的坚强后盾。

为了进一步保证铁路不会再浪费资金,大部分铁路公司的股票都被转化为"股权信托"。所谓股权信托是皮尔庞特及其三四个心腹人物的委婉之辞。他们一般会以5年为一期经营铁路事务。这是皮尔庞特那以钱易权的老把戏中变化出的新招,它使摩根获得了银行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商业权力。银行家们不再局限于为客户提供资金和建议,而是直接进入了公司的经营领导层。金融和工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到了一个危险的境地。

为什么成千上万的持股人都将股票交到这位华尔街教皇的手中,以换取所谓的股权信托证书呢?这是由19世纪金融界的特殊现象决定的。如果一家公司破产,银行将以资产清算为理由,向该公司的股东们催讨债款。因此投资者们都争先恐后地要将股票脱手,否则难免蒙受损失。皮尔庞特是以全新形象出现的一类强盗领主——他不是那般赤裸裸的贪婪,也不会像洛克菲勒一样炸毁竞争对手的炼油厂。他是外表粗鲁,然而衣冠楚楚的银行家,经营着一项虽然颇受争议,但却完全合法的事业。

在摩根银行内部,人们以一种宽厚温和的态度接受这种摩根化的现实。这被认为是对股东们承担起受托方的责任。皮尔庞特似乎并不是按照任何规模宏大的计划来操作的——对此他有一种本能的反感。摩根公司后来的一位合伙人汤姆·拉蒙特曾说:"从未见过任何人比摩根先生更能独特地处理他所面临的特殊处境和特殊问题。所有关于他的安排与体系设置的评说都是胡编乱造。"58皮尔庞特并没有为达到权力之巅编织什么阴谋之网。相反,他只是对自己重组商业机构抱有一种救世主般的忠诚信念。如果他能比其他任何人更好地整顿美国,那就这么办吧!他采取了"股权信托"的方式,并且无穷无尽地扩张自己的势力。正如后来《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塞里诺·普拉特所说:"他的权力并不来自私人所有的百万财产,而是来自他作为受托人的手中的数十亿的财富。"59如果说股权信托并无任何不正当之处的话,那么它们在华尔街上创造了惊人的权力集中。在摩根化实施之前,三分之二以上的美国铁路公司在纽约之外设有办事处。然而在此之后,绝大多数的铁路总部都在纽约市内。到1900年时,美国的铁路已经合并为六个巨型系统,都受到J.P.摩根公司、库恩——洛布为首的华尔街银行家们的控制。通过这架"永动机",皮尔庞特不仅重组了铁路公司,还牢牢控制了它们未来的融资。通过作为它们的受托人或控制它们的大宗股票,他将这些公司和华尔街23号牢牢捆绑在一起。银行家的强大是源自铁路公司的薄弱。然而不论皮尔庞特如何对铁路那风雨飘摇中的处境表示痛心,他却借此混乱场面成为了一方霸主。

同类推荐
  •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赢在管理:别把企业做垮

    本书撷取了世界500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有典型意义的例子并加以分析,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将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展现给读者,从一个个鲜活的具体案例给企业的管理者们以警示,引出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在授人以鱼的基础上授人以渔。
  • 协同力:高效沟通的行动准则

    协同力:高效沟通的行动准则

    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必须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但是沟通和交流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方式。沟通和交流的目的是为了在团队和企业中形成协同,从而产生合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本书将从如何促进团队内部成员的协同,如何与其他部门进行协同以及如何与高层管理者进行协同等方面展开阐述,使读者能够真正成为一名为企业的发展而思考的中层管理者。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五步构建销售渠道

    五步构建销售渠道

    本书使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如果你希望摆脱平凡的生活,如果你想追求卓越的品质,如果你想探索成功的奥秘,如果你想充分地发展自我,展现自我。那么,请你试着选择本套丛书,在闲暇无聊或苦闷仿徨的时候,打开它,不管你是浅尝,还是深味,本书都会给你指导,给你安慰,给你鼓舞。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热门推荐
  • 吃货女皇:厨砸,来侍寝

    吃货女皇:厨砸,来侍寝

    顾宝儿一觉睡醒发现自己成了太女,而且她的皇帝老爹只有自己一个子嗣,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开枝散叶!坐拥三千美男,天天被觊觎美色,还要收服文武百官的生活,其实也很苦逼好嘛?更别提原主连妹子都不放过了!所以顾宝儿为了保卫贞操,决定抱好亓念念的大腿,好好向太傅学文习武,做个明君!
  •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诸菩萨求佛本业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周公解梦

    周公解梦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很少有人知道梦所代表的真正含义。更不明白那其实是一种预兆,提示着即将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究竟是福还是祸!就像地震之前,猫狗行为会出现异常;洪涝的前几天,蚂蚁会不眠不休的搬家一样,每当生活发生重大变化之前,梦其实都在为我们做着指引……
  • 奇异故事

    奇异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公共食堂

    公共食堂

    不管大工业和家务劳动社会化两个前提条件具备与否,让妇女们在农业集体劳动与家务劳动之间择一而事,是符合恩格斯二者选一之观点的。而1958年骤然兴起的大办公共食堂运动,不由分说地让妇女们摆脱日事三餐等家务劳动,不能不说是人类自家庭诞生以来的一个伟大奇迹。这一年,我经过一场糊里糊涂的考试,成了米山初中的首届学生。在一个周六下午,我经米山茶棚往北,顺新修的土公路回家,途经岔进下冯庄的大路口时,发现路边堆着一堆由老百姓家收缴回来的各式各样的铸铁炊具,像是让拉去当废铁卖的。据族弟安生最近回忆,当时他在南朱庄完小读书,也见该村的路两旁堆集有从各家收来的这些炊具。
  • 玩坏异世界

    玩坏异世界

    某一天,平头小老百姓胡千亿幸运地获得了这样一份永久无限期工作,月薪十万,朝九晚五,逢年过节有假期,年终有年终奖,同事还都是漂亮可爱的美少女……他由此以为可以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女神上司是神之社会的毒瘤,专注拖欠员工工资一百年,是个要钱没有,要命更没有的抠门女神经。手下员工:一个是天天倒霉到天打雷劈的扫把星人。一个是一天不玩游戏就会死,痛击我友军的不良少女。作为上当受骗的地球类猿人,由此被坑的泪流满面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 三字经心解

    三字经心解

    贯通古今,拌落七百年的历史尘埃,融汇历史,汲取五千年的人文精粹。
  •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A Native's Return, 1945-1988

    The third in a three-volume series, this edition chronicles the life of noted journalist, historian, and author William Shirer-a witness to the rise of the Third Reich. Here, Shirer recounts his return to Berlin after its defeat, his shocking firing by CBS News, and his final visit to Paris sixty years after he first lived there as a cub reporter in the 1920s. It paints a bittersweet picture of his final decades, friends lost to old age, and a changing world.More personal than the first two volumes, this final installment takes an unflinching look at the author's own struggles after World War II-and his vindication afte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Third Reich, his most acclaimed work. It also provides intimate details of his often-troubled marriage. This book gives readers a surprising and moving account of the last years of a true historian-and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history.
  • 铗侠蛱

    铗侠蛱

    犯下连环命案的邪魔“鬼蛱蝶”在沉寂许久后再次现身,此次除了受害女子,连大名鼎鼎的霜剑游侠荆浩风也命丧其手;濯门弟子甄毓奉师命协助六扇门追查“鬼蛱蝶”,孰料看似简单的案子笼罩着层层迷雾。甄毓始终徘徊在真相之外,难以触及案件内核,无奈之下,只得向好友钩赜派弟子华玄求助;都料匠梁郁秋看似平凡无奇,孤独偏执,游离在世俗之外,实则暗藏惊天之智,在“鬼蛱蝶”之案中扮演了让人意想不到的角色,正是他布下的惊世迷局,将所有查案者摆布如傀儡
  • 灭门之祸

    灭门之祸

    杀恶犬曹爽受辱,送死虎司马赔情。事情离谱得叫人匪夷所思。曹爽本来以为自己性命难保,结果不但保住了命,并且当上了大将军。开始他总感到像一场怪梦,怕这梦醒了,又盼这梦醒了,见了朝中文武大臣向自己参拜,恭恭敬敬称他大将军,请求示下,他脑子里就晕晕乎乎的,想,要是梦就赶快醒来吧,醒来吧,再好再长的梦也是一场空!过了几天,他才确信一切都是真的,他的确是大将军,新皇帝只有八岁,国家内外大事都需他做出决策。明白了这个现实,他在狂喜之余不禁有些惶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