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5200000010

第10章 花木(4)

玫瑰

玫瑰一名“徘徊花”,以结为香囊,芬氲〔1〕不绝,然实非幽人所宜佩。嫩条丛刺,不甚雅观,花色亦微俗,宜充食品,不宜簪带。吴中〔2〕有以亩计者,花时获利甚夥〔3〕。

【注释】

〔1〕芬氲:芬芳而氤氲的香味。

〔2〕吴中:今江苏苏州南部。

〔3〕夥:多。

【译文】

玫瑰又叫“徘徊花”,用来做香囊,香气不断,然而实在不适合雅士佩戴。玫瑰枝条嫩,丛生多刺,不太雅观,花色也有点俗气,适宜做食品,不适合佩戴。吴中一带有种植玫瑰数亩的,开花时获利颇丰。

【延伸阅读】

在我国古代,玫瑰花常被当作药品,也被做成食品。《本草正文》中道:“玫瑰花,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疏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驯良,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明代卢和在《食物本草》中说:“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玫瑰花可制作各种茶点,如玫瑰糖、玫瑰糕、玫瑰茶、玫瑰酒、玫瑰酱菜、玫瑰膏等。

【名家杂论】

在欧洲诸语言中,蔷薇、玫瑰、月季都是使用同一个词,因欧洲并非玫瑰的原产地,最初欧洲人并不能分辨这些蔷薇属植物的不同。有一种说法是,玫瑰是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但可能从中国传过去的,只是其中的一个品种。早在汉代通西域以前,西亚各国已经有了玫瑰,在2000多年前,巴比伦的“空中花园”里,玫瑰就已经闻名遐迩。

中国是玫瑰的原产地之一,玫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但和蔷薇一样,玫瑰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是不受待见的。文人士大夫可能从来不曾真心欣赏过这种带刺的花。

文震亨认为玫瑰“宜充食品,不宜簪带”,这代表了当时多数文人的意见:玫瑰并无幽人情致,而是一种实用的经济作物。实际上,玫瑰在我国古代大量种植,从来就不只用于观赏,还有特殊的药用、食用价值。《红楼梦》里讲到,宝玉挨了父亲的毒打,王夫人赶紧让人给他吃玫瑰露,说可以“心中爽快,头目清凉”。

中国人食用玫瑰的历史很悠久,在宋代,百姓就在春季用玫瑰花浸酒、做糕点、入肴馔,做玫瑰花粥、玫瑰肴肉、玫瑰豆腐等养颜菜。到了冬天,还用腌制好的玫瑰花酱来做甜品点心。明代用玫瑰花制酱、酿酒、窨茶,明万历年间《续修平阴县志》载:“隙地生来千万枝,恰似红豆寄相思。玫瑰花开香如海,正是家家酒熟时。”说明当时玫瑰的种植规模已经很大,到了“花开香如海”的程度了。

文震亨提到吴中一带盛产玫瑰,但吴中并非玫瑰的唯一主产地,山东平阴种玫瑰也很有名。平阴一带的玫瑰产业,到清末已形成生产规模,民国初年的《平阴乡土志》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摘花季节,京、津、徐、济客商云集平阴,争相购花,年收花三十万斤,值银五千两。”

葵花

葵花种类莫定,初夏,花繁叶茂,最为可观。一曰“戎葵”,奇态百出,宜种旷处;一曰“锦葵”,其小如钱,文采可玩,宜种阶除;一曰“向日”,别名“西番莲”,最恶。秋时一种,叶如龙爪,花作鹅黄者,名“秋葵”,最佳。

【译文】

葵花的种类不确定,初夏时花繁叶茂,最具观赏性。有一种叫“戎葵”,千姿百态,适宜种在开阔空旷处;有一种叫“锦葵”,小如铜钱,色彩缤纷,可供玩赏,适宜种在庭前阶下;有一种叫“向日葵”,别名“西番莲”,最差。秋天时盛开的一种,叶子像龙爪,花开为鹅黄色,名叫“秋葵”,是最好的。

【延伸阅读】

戎葵(即蜀葵),是在古诗词中偶尔会出现的一种花木。唐五代的徐寅曾写有一首《蜀葵》,曰:“剑门南面树,移向会仙亭。锦水饶花艳,岷山带叶青。文君惭婉娩,神女让娉婷。烂熳红兼紫,飘香入绣扃。”

锦葵,古名“荍”,始载于《诗经》。《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中有“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视尔如荍”的意思是:在我眼里,你就如锦葵花一样美丽。这是一首情诗,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有情人看来,怀春的女子,面容如花般绽开,缤纷又明丽。

【名家杂论】

在古代,葵花的诸多品种中,蜀葵可能是知名度最高的。《西墅杂记》记载了一个故事,讲明代成化甲午年间,日本使者来到中国,见栏前蜀葵花不识,问后才明白,遂题诗云:“花如木槿花相似,叶比芙蓉叶一般。五尺栏杆遮不尽,尚留一半与人看。”

文震亨认为,蜀葵和锦葵都颇有情致,有可观之处,只有向日葵是最难看的。这里面有一个缘故,中国并不是向日葵的原产地,向日葵原产于北美洲南部、西部及秘鲁和墨西哥北部地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航行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把向日葵带到欧洲,后来逐渐传播开来。据考证,向日葵大致是明朝传入中国的。到文震亨的时代,向日葵已经不稀罕了,至少他是见过的。

向日葵有一种独特的美洲风情,在美国,向日葵的一些品种,被命名为阳光明亮、阳光光束、充满阳光的柠檬……从名字也可以看出,这是一种充满阳光和野性的花,与美洲大陆那种广阔而生机勃勃的氛围非常相宜。但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最初是欣赏不了这种异域美的。文震亨评价向日葵,用了两个字:最恶!这可以看出中西方的审美差异。

凡·高创作了十多幅《向日葵》,油画中的向日葵堪称是凡·高的化身。凡·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但凡·高的画,出身书画世家的文震亨,也一定是欣赏不了的。文震亨的曾祖文征明,是明代最著名的画家,如果将他的画与凡·高的画放在一起,那会是怎样的场景?

罂粟

以重台千叶〔1〕者为佳,然单叶者子必满,取供清味〔2〕亦不恶,药栏〔3〕中不可缺此一种。

【注释】

〔1〕重台千叶:指花瓣多重繁复。

〔2〕清味:清淡的菜肴。

〔3〕药栏:种芍药的花栏,后来泛指花栏。

【译文】

罂粟以花瓣多重繁复的为佳品,然而花瓣单叶的,种子一定很多,取来做成清淡的菜肴,也不错。花栏中不能缺了这一种花。

【延伸阅读】

罂粟花在我国古代,最初是作为一种观赏植物而种植,古人在诗词中多有吟咏。唐代关于罂粟花的记载颇多。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引述前人之言说:“罂粟花有四叶,红白色,上有浅红晕子,其囊形如箭头,中有细米。”对如何种好罂粟花,唐人也有一定的研究,郭橐驼在《种树书》中说:“莺粟九月九日及中秋夜种之,花必大,子必满。”

【名家杂论】

罂粟的种类颇多,可以通称罂粟属的近180种植物,能提炼鸦片的,特指鸦片罂粟。最恶的鸦片贸易是西方人发明的,中国的文化传统,对于花木的认识,主流文化都是停留在观赏性上,即便食用,也如文震亨所说,剥几颗罂粟籽来炖汤、做菜,聊以充作调料,取一点味道。

鸦片罂粟是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花,是让一个文明古国因此而沦丧的花。但是在中国人眼里,原本,它只是一种种在花栏里供观赏的花。

最初,罂粟从西亚一带传入中国,这种植物花开绚烂,五彩缤纷,与虞美人很类似,因此很快就博得了文人的喜爱。罂粟在唐代有个别称叫“芙蓉花”,李白有诗云:“昔日芙蓉花,今为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直到明朝末年,罂粟花仍是庭院里的观赏花木。万历年间,王世懋在《花疏》中写道:“芍药之后,罂粟花最繁华,加意灌植,妍好千态。”崇祯年间,徐霞客在贵州看到了一片红得似火的罂粟花,叹为观止。他在《徐霞客游记》中写道:“莺粟花殷红,千叶簇,朵甚巨而密,丰艳不减丹药。”

中国人也注意到了罂粟还有特别的功效。从宋朝开始,罂粟被医生当作治痢疾的良药。王璆在《是斋百一选方》中记载,把罂粟子和壳炒熟,研末,加蜜制成药丸,患者服食后,痢疾就能治愈。宋代还把罂粟当作滋补品,认为有养胃、调肺、便口利喉等功效。苏东坡三兄弟都喜欢服用罂粟汤、罂粟粥来养生。

元朝已有人服用鸦片,是从境外购入。明朝鸦片已不鲜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穀二·阿芙蓉》写道:“阿芙蓉前代罕闻,近方有用者,云是罂粟花之津液也。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面青皮,勿损里面硬皮,或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刀刮,收入瓷器,阴干用之。”

据《明会典》记载,东南亚之暹罗、爪哇等地多产鸦片,并不时作为贡品进献给明朝皇帝。后来,鸦片进口逐渐增加,到万历年间,明朝开始对鸦片征收药材税。

清中期以后,西方殖民者以鸦片贸易来打开中国的大门,林则徐等有识之士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罂粟从此也不再是单纯的观赏植物,而与毒品联系在一起,成为“恶之花”。其实,罂粟本身从未改变过,它从来都只是一种植物,花开花落,所有的罪恶,都是人类强加给它的。

紫薇

薇花四种:紫色之外,白色者曰“白薇”,红色者曰“红薇”,紫带蓝色者曰“翠薇”。此花四月开九月歇,俗称“百日红”。山园植之,可称“耐久朋”〔1〕。然花但宜远望,北人呼“猴郎达树”,以树无皮,猴不能捷也。其名亦奇。

【注释】

〔1〕耐久朋:指保持长久的友谊。

【译文】

紫薇花有四种,除紫色以外,白色的,称“白薇”;红色的,称“红薇”;紫中带蓝的,称“翠薇”。紫薇花四月开九月谢,俗称“百日红”。山野种植此花,可称为“耐久朋”。然而紫薇花只适宜远观,北方人称之为“猴郎达树”,因紫薇树没有树皮,猴子不能攀爬。这个名字也很奇特。

【延伸阅读】

按文献记载,北方人对紫薇最深的印象,乃是此树无皮,树身太滑,猴子都爬不上去。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写道:“紫薇,北人呼为猴郎达树,谓其无皮,猿不能捷也。北地其树绝大,有环数夫臂者。”

紫薇的花期长,也为古人所看重。明代杨慎在《百日红》诗中说:“李径桃蹊与杏丛,春来二十四番风。朝开暮落浑堪惜,何似雕阑百日红。”

【名家杂论】

紫薇是一种神奇的花木。年轻的紫薇树干,年年生表皮,而后自行脱落,表皮脱落以后,树干显得新鲜而光滑。老年的紫薇树,树身不复生表皮,筋脉挺露,莹滑光洁,如果被人触摸,会枝摇叶动,浑身颤抖,如同怕痒一样。因此紫薇又称痒痒树。这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神经系统反应。

紫薇花开夏日,清雅而富有古韵,是炎夏最典雅的一道风景。而在唐时,紫薇花原本是花中贵族,栽种在宫苑、官衙之中。唐代中书省内种植的紫薇特别多,玉堂及西掖厅前,皆种紫薇。据《唐书·百官志》记载:唐朝开元元年(713年),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中书令(右丞相)为紫薇令。中书省是掌管文秘机要、发布政令的重要官署,以花名作官署名,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因为,紫薇花在道教中,有压邪扶正之妙用,唐玄宗笃信这一点,故而将中书省改为紫薇省。从此,紫薇便成了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官职的代名词。

白居易任中书郎时,曾写有紫薇诗:“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诗中,“丝纶”即帝王的诏书,“丝纶阁”,意为中书省,是颁布诏书执行帝王命令的地方。此诗写白居易在中书省任职时,偶尔泛起的孤独之情。“钟鼓楼”是古时击鼓报时的地方,采用漏斗滴水计时,“刻漏长”嫌时间过得漫长。诗人独自静坐写文稿,无人陪伴,只有紫薇花伴着紫薇郎。

宋代陆游《紫薇》诗:“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诗中的“官样花”,指紫薇花,原本在官署禁苑栽植,现种植在钟鼓楼前了。陆游青年时期被皇帝召进京城,赐进士出身,但后来被贬出京师。流落天涯的紫薇花,正是诗人自己遭遇的缩影。最后两句是说,早年的理想抱负已销蚀殆尽,赏花时,只是喜欢酒杯里晃动着的晚霞般花影。

芙蓉

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有以靛纸〔1〕蘸花蕊上,仍裹其尖,花开碧色,以为佳,此甚无谓。

【注释】

〔1〕靛纸:用靛蓝染成的纸。靛蓝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天然染料,在秦汉以前就已经普遍应用。

【译文】

芙蓉适宜种植在水池岸边,临水而种最好,如果在其他地方种植,绝对没有别致丰韵。有人用靛水调纸蘸在花蕊上,裹住花尖,花开时呈碧蓝色,以为好看,这么做其实没什么意思。

【延伸阅读】

种芙蓉应该是临水照花,王安石诗云:“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郑板桥诗中的芙蓉花,也是种在水边:“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水边的芙蓉,如绝世佳人临水而照,波光花影,是古典园林造景中的一绝。

给芙蓉花染色是宋朝就有的花痴怪癖。南宋吴怿在《种艺必用》中写道:“隔夜以靛水调纸,蘸花蕊上,以纸裹,来日开成碧色花,五色花皆可染。”

同类推荐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 以孝齐家(中国孝文化丛书)

    以孝齐家(中国孝文化丛书)

    本书立足于新时代进程和学术研究成果,对衣食住行、婚姻生老、丧葬祭祖、节日、信仰等社会风俗中承载的孝行为和孝意识进行系统介绍。对孝文化风俗中所涉及的人物、事迹,以及衍生出的典故、名词、成语、谚语,均考述源流嬗变。但愿读者通过本书,丰富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接受民族精华的洗礼,冲破世俗偏见的误区,更加理智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善待父母子女,和谐家国关系。
  • 中卫文化纵横

    中卫文化纵横

    文化,需要热情培育、城市作为承载地方文化的时空平台,其文化的厚度在于积累,城市文化的特色、风格和品味,离不开民众的热情和关切,也离不开政府的给力和培育。
  •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千年圣地:孔府孔庙孔林(文化之美)

    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集祭祀孔子及其后裔的府邸、庙宇和墓地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气势雄伟壮丽,极具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它以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丰富的文物珍藏、高超的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 慈善与公益

    慈善与公益

    本书向读者展示了慈善与公益事业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世界各国的现状,告诉我们如何根据自身的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事业,并通过一个个真是感人的慈善故事,让读者切身的感受到慈善与公益就在我们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让我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伸出爱的双手,帮助我们身边的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热门推荐
  • 辞旧迎新:除夕

    辞旧迎新:除夕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讲可谓最为重要的节日,似乎每一个中国人对它都十分了解,但是我们真的了解春节,了解除夕吗?你熟知除夕的历史来源吗?除夕之夜压岁钱放鞭炮又是出于何时何种典故?南方北方及个少数民族在除夕之夜所备食物又有何差异?本书就对关于中国传统节日——除夕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解析。
  •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沟通交流。比如,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买商品时与对方讨价还价,与家人商量到哪儿去游玩,跟老板提加薪,与同事商量中午去哪儿吃饭,说服面试官录用你……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之中。每当这时候,因为各自的出发点、观点不一致的状况就会经常出现,无论是谁,潜意识里都希望对方能“服从”自己,认可自己的观点,那么这就需要掌握点说服技巧,学会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一书,从十个方面,通过实用、有效的技巧来告诉你如何拥有说服力,如何才能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而成就自己的非凡事业,愿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

    《感恩挫折学会坚强:世界上最神奇的青少年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婚非得已

    婚非得已

    这是一场从被诱惑到反诱惑的妖娆小情事…人生的前十八年,她,是权贵圈里茶余饭后的聊资,是平民百姓家用来教育子女的反面教材。论个性:她暴力狂傲,阴狠毒辣;她目中无人、有仇必报、甚至恩将仇报…论外貌:不说天上有人间无,却也是妖娆多姿,让人垂涎欲滴…论家世:她是中央纪委副书记的千金。却是娘疼,爹不爱。一场意外,把她推至风口浪尖;从此,她的人生整个颠覆!滕家的放逐,让她终于学会收敛起自己的锋芒,懂得将骄傲和谨慎并用,隐于茫茫人海之中,掩了一身光华。三年的爱情之路,终于要走向婚姻的殿堂;她以为她的人生即将完美,等来的,却是另一场意外…好不容易撑起的晴天,重新归为一片混沌黑暗…迷茫之中,是谁伸出了一双手?誓要将她拉出伤痛?听说,她又要结婚啦!这可是京城的大事件!就是不知道这回,她那夫君是何方神圣?要说到他,那就比较有来头了…首先,他的父亲是军委总参谋长;母亲是享誉全球的珠宝设计师;他本人更是有口皆碑的杰出青年!目前为北京军区某装甲师师长。于公,他是国家栋梁,指挥着一支威武之师。于私,他是温家骄傲,未做过一件出格之事。但这一次,他突然要娶一个前科不大好,还退过一次婚的女人?更如珠如宝的疼着…世人皆哗然:一株仙草被一坨狗屎给糟蹋了!当然,仙草是他,她是狗屎——可是,据某女说:在他温文尔雅的外表下,藏着一颗衣冠禽兽的心;某女还说:此人擅长演戏,易动情者勿近…小叔语录:当小叔遭遇曼曼前未婚夫,他是这样说的:“那副眼镜是我给摘下的,所以,记住,曼曼,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为他敛去锋芒!没有任何人值得你鲜血淋漓的拔去自己所有的羽翼!你不缺人宠,从今天开始,我允许你跋扈,允许你任性,允许你张扬!咱不怕把事情闹大,专拣大的闹,我给你撑腰!”‘怕老婆’的小叔,标准的温家三字经:“你不懂?她不让,我目前,归她管。”遭遇‘牵牛花’骚扰的小叔,“有一句名言很适合你——随意攀爬,失足,则成千古恨!”
  • 网络传播实务

    网络传播实务

    还清楚的记得,52年前,我第一次用笨重的德国莱卡摄影机,记录下活动黑白影像时大家的兴奋。现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电脑、手机,把文字、声音、图像传给世界每一个角落。与此相伴,我们也从服装到思想都单调的“灰蚂蚁”,融入文化交融、文明竞长的“地球村”。这些变化让我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发生,文明的进步,受惠于传播与交流。同样,传播的丰富,交流的深入,也有赖于文化与文明的繁盛。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是如此紧密。所以,当李双教授嘱我为“文化传播实验教学系列教材”作序时,我对他们以此为研究主体,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不求大、多、全,唯求精炼、创新、可操作性的编著思路颇为欣赏。
  • 逆天原配

    逆天原配

    原配被真爱挖墙脚了?切,别看你锄头挥得好,可惜墙脚挖错了。幸亏渣男抛的早,就连白莲花也要被整倒,只可惜真爱还是没处找,神医冒泡:娘子,真爱在这呢?某女怒吼:无赖滚粗!
  • 偷窥无罪(上)

    偷窥无罪(上)

    一个退伍的战士为了替自己姐姐报仇,不惜以整容的代价混进了国强乳业,他凭借职业之利在公司各个部门中暗自调查,随即牵引出一番不为人知的秘密,一切拷问道德现实的问题暴露了出来,尽在偷窥无罪!
  • 篮球的名义

    篮球的名义

    一个热爱篮球的少年,从初中联赛一直到高中联赛,到全国大赛。一步步的征程,有兄弟、有情义。以篮球的名义,向上吧少年。
  • 怦然心动,腹黑总裁步步逼婚

    怦然心动,腹黑总裁步步逼婚

    因为一个温辰韫,安远兮坐实了南城私生活不检点、作风豪放的女人的名声。所有人都在哂笑着她,她却在短短时间内高调嫁入温家家。安远兮从不敢对温辰韫说爱这个字,男人那夜醒来时眼里的讥笑她永远不会忘记,她不配。
  • 神创星球

    神创星球

    眼前的事物都一晃而过,有时候我真的把握不住,任由消逝我只能做到我能做到的,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