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了解娃哈哈集团,必须先了解宗庆后其人。
1945年10月12日,宗庆后出生于江苏宿迁市东大街一间破陋的平房里,父亲给他取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名字:宗庆后——宗家有后,可喜可庆。
他的父亲宗启禄、母亲王树珍至今健在,这对夫妻养育了二男三女,宗庆后为长子。
老人家现已年近九旬,他们在宿迁的工作、生活经历,后来成为这座苏北小城“亲情招商”的重要纽带。宗庆后的故事,也自始至终和“感情”二字无法分开。
“南宋名臣宗泽是我的祖宗,我是嫡系第36代世孙。”宗庆后经常提起这桩有关血脉传承的大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宗泽,字汝霖,谥号“忠简”,1060年生于义乌石版塘(今荷叶塘镇新厅村)。1091年,31岁的宗泽前往京都开封应试,临行立誓:“事悖于礼,虽毫发不犯;义所当为,纵鼎镬在前不惧。”这是他的誓言,也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宗泽在这次应试中被赐同进士,后历任县尉、知县、通判等职。
1126年,68岁的宗泽出任河北义兵总管,不久升为天下兵马副元帅、东京留守兼开封知府,率部连破金兵30寨。宗泽一生力主抗战,坚决反对京都南移。但宋高宗深怕抗金胜利,被金人掳走的徽、钦二帝回来会危及他的宝座。因此,宋高宗苟安江南一隅,而对宗泽等抗战派的抗金主张采取敷衍态度,摇摆不定。
1128年,宗泽“大愤,懑郁久之,疽发背而薨”。病危之时,他连呼三声“渡河”,抱恨而终!另一位抗金名将岳飞亲自扶柩,将其归葬镇江京岘山。
据有关文献记载,宗泽遗有一子五孙,元初兵灾之际,子孙星散。
宗泽第五孙嗣安公后人汉广公率子孙于元末迁往苏北高邮和兴化。宗嗣第八世孙宗必大(身长八尺,力举千斤,曾率乡勇对抗张士诚,明太祖访恤其后人)生宗佛学,宗佛学生宗千一和宗千二,二人定居兴化。宗千二有子孙迁上元。上元宗氏之宗源翰和宗稷辰定居杭州,开杭州宗氏之始,宗庆后即出于此支。
近年来,宗启禄与其子宗庆后、宗宇后多次踏访镇江、兴化等地寻根祭祖。2003年4月,镇江市京口区、象山镇政府决定联合宗泽后裔租用23公顷土地,投资修建宗泽纪念馆和宗氏祖祠。根据规划,将成立“宗泽纪念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兴建筹备宗泽民族英雄纪念馆及宗泽纪念园(含家谱陈列馆及杰出子孙墓区等)、宗氏祭祖联络中心等项目。
2005年5月,镇江市政府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及其弟——杭州诚信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宗宇后——达成意向,由娃哈哈集团投资1亿元兴建宗泽纪念园项目。紧接着,该项目正式启动基建施工,由官方支付了五十多万元考古费用。
由于有关宗泽墓址之争尚属学术热点,这个重建工程引起了各方关注。为此,镇江市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但都无果而终,宗泽纪念园被迫暂时搁置在那里。
“宗泽的墓现在在镇江,一直想过去看看的,就是没有时间。”对这位曾经“大宋濒危撑一柱”的祖先,宗庆后仰慕颇深。
宗庆后日后显出浓郁的民族主义情结,与其家世渊源有非常大的干系。不过,宗庆后本人的出身已完全是“无产阶级”。
“到我们上几代,家里还有当官的呢!”宗庆后介绍,他的曾祖父为清末“武举”,在川渝等地担任过手握重兵的二品大员。他的祖父亦曾担任过宣统朝的四品文官,并娶了一位川妹子为妻——据说,这也是娃哈哈第一个异地投资项目即首选重庆涪陵的原因之一。
到了清末民初,宗庆后祖父曾为“东北王”张作霖理财,之后还出任过河南省的代省长。而其大学毕业的父亲,也曾在国民政府任过要职。
因为有了这些家庭背景,每当宗庆后发出咄咄逼人的自信言语时,有人便将其描述为“世家子弟风范”,对此,宗庆后哈哈一笑——早年贫困,那时谁又能在他身上,找出什么风范来!
宗庆后说,及至他懂事时,宗家已经十分困顿,父亲没有工作,兄妹5个全靠当小学老师的母亲的收入维系。“没别的印象,就是有上顿没下顿,很苦的!”
念书时,宗庆后成绩优异,当过班长。原计划初中毕业报考吃饭不要钱的师范学校,但师范学校只照顾贫下中农出身的学生。新政权讲家庭出身、阶级成分,而他小时候“连加入共青团的机会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