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初中毕业后,宗庆后终止了学业。“跟着人家去修汽车、打零工、卖爆米花,什么都做过。”
1963年,舟山马目渔场(现东海农场)来杭州招收知识青年。“那时候我没有工作,生活很困难。而它把渔场的发展说得特别好,我就主动报了名。”宗庆后去了才发现,这里原来是一个关押犯人的劳改场,被称为舟山的“西伯利亚”。
他回忆说:“很多年轻人吃不消,但我还是很积极,带领大家搞竞赛。拉石头、堆石方,白天干不过人家,动员大家晚上再干,他们晚上休息,趁机超过他。因为装石头的车子拉出去时会有响声,为了不被对方发现,我们就抬着车出去。”
一车土,千余斤,往返30里,骨头都快散架了,报酬仅为1角5分钱。
因为表现积极,宗庆后当年就被评为舟山地区上山下乡的积极分子。上级干部还找他谈话,准备保送他到浙江农业大学学习。
然而由于其他原因,宗庆后没能上大学。1964年,他辗转来到绍兴的一个山区茶场,种茶、割稻、烧窑,总共延续了18个春秋的蹉跎岁月……
“但我没有心理落差。我们这一代人受到正统教育,思想非常单纯,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充满激情。”2007年7月13日,在与达能争斗得闲之余他与笔者聊起当年岁月,心里仍很平静。
在被命运之神遗忘的农村,他面朝黄土背朝天,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工余唯一的精神食粮就是《毛泽东选集》。
“这18年时间,我一直苦读《毛选》。”他说《毛选》不仅提高了他的政治觉悟,也影响了他的一生。
小米加步枪、农村包围城市、集权式管理,这些颇具中国特色的战术战略,为宗庆后日后的企业扩张战略埋下了伏笔。甚至连宗氏语言风格中,也依稀可以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激情澎湃的风格。
回首来时路,宗庆后认为,自己最突出的个性是“坚韧不拔,遇到困难不会被吓倒”。而这种强势的风格,正是多年农村生活的赐与。
“我这一生好像没什么曲折,没什么过不去的沟沟坎坎。”万水千山走过之后,宗庆后十分自信。
然而,在轻描淡写的话语背后,往事并不如烟。
1978年,母亲退休,已经33岁的宗庆后回城“顶职”。由于文化程度太低当不了教师,他被安排进杭州上城区邮电路小学工农校办纸箱厂,每天的工作,就是推着三轮车卖冰棍、卖作业本。
生活有了转机,但并非通途大道,他的心情并不轻松。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他是老大,头脑里想的是挣大钱养家糊口,摆脱贫困。
那时学生用品很廉价,2分钱一块的橡皮,6分钱一本的作业簿,每件只几厘钱的获利。但宗庆后不在乎这些,只要学校需要,不管白天黑夜,风里来雨里去,他总是骑着一辆三轮车随叫随到地去送货。仅仅凭着这一点,上城区不少小学的总务主任就认定了宗庆后和他所在的经销部。
“那时候农村可以做生意了,但城市还不允许。”脑子活络的宗庆后决意“折腾”。
1979年,他跳槽至杭州光明电器仪表厂,担任生产销售管理员。1981年,他又跑到杭州胜利电器仪表厂,负责推销电风扇等产品。1982年,在外面转了一圈的宗庆后没能发家致富,被迫返回杭州工农校办纸箱厂。
在宗庆后的人生轨迹中,这间“计划外区属集体所有制校办企业”实为重要驿站。在这里,他不仅洗净了一双泥脚,得到了一个“铁饭碗”,还积累了最初的商业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