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000000009

第9章 小鱼吃大鱼

时势造英雄。

1991年的宗庆后,早已不再头戴破草帽、脚蹬平板车走街串巷,他已经是杭州城里的知名人物了,而发生在小学校园里的经济奇迹开始引起社会和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

这一年7月的一天,一份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放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的案头。一篇题为《发生在小学校里的经济奇迹》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这篇文章是新华社浙江分社记者傅上伦、朱国贤写的,副题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调查》。

文章介绍了该厂四个特征:一是工厂无成品仓库;二是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仅1.54元,定额流动资金的周转天数只有6天,属全国罕见;三是企业无借债欠债;四是企业流动资金全部自给,企业还有近2000万元的银行存款。

报告认为,“娃哈哈现象”对如何搞活大中企业具有借鉴意义。

邹家华副总理仔细看过报告后,提笔做了如下批示:“这篇报道很有启发,可印发各部门、各地方负责同志参阅,请罗干同志批示。”国务院秘书长罗干要求办公厅成文印发,送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及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参阅。

中南海也知道娃哈哈了,这是内参的威力。宗庆后很是激动,然而,供不应求带来的产能之困也令他犯难。

随着娃哈哈儿童营养液迅速热销,催货信函、电话接踵而至,不少商户索性直接开车到其总部所在的杭州清泰街,立等提货。各地前来拉货的车队挤满了总部大门口,客户们一等数日还要不到货。甚至,少数得到进货指标的商家还做起了黄牛,将这些指标倒卖给外地来的其他客户。

宗庆后想,保健品市场正处于无序竞争状态,如果娃哈哈不及时扩大生产规模,其他仿冒产品肯定会一哄而上,这样一来,娃哈哈将失去市场机遇。但是,按照传统的发展思路,立项、征地、搞基建,在当时少说也得两三年时间,很可能会陷入厂房造好而产品没有销路的困境。

这个问题也引起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能不能让开工不足、场地有余的工厂,腾出一些地方给娃哈哈使用呢?作为对口负责联络该厂的主管领导,时任中共杭州市委常委、秘书长沈者寿想到了当时连年亏损的国营杭州罐头食品厂。

得到消息后,宗庆后乘坐一辆白色桑塔纳,悄悄去罐头厂兜了一圈。

“地方好大。”他回来告诉员工,罐头厂有100亩地,而娃哈哈当时的清泰街厂才不过1500平方米。

杭州罐头厂曾是外贸部定点的出口加工企业,名列全国十大罐头厂之一。其固定资产累计投入超过2500万元,拥有包括近600名退休职工在内的超过2200名职工和6万多平方米的厂房。20世纪80年代初,该厂鼎盛时期的年销售额达1000万元。不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逐步转轨,该厂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到1991年年初,它已陷入资不抵债的危险境地,总计负债6716.9万元(其中工商银行的贷款4000余万元,其余为往来货款),全厂职工人均欠债3万多元,仓库里还积压着1700万元的罐头。

但是,要由一个成立才4年的校办小厂兼并一家庞大的国营企业,在当时风气未开的情况下,要冲破几十年来形成的体制和利益机制的束缚,这样做谈何容易?杭州市委、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决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邀请媒体跟踪关注这项重大的改革举措。

1991年8月初,沈者寿带领浙江日报社杭州记者站站长杨新元前往娃哈哈调研。在归途的车上,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由娃哈哈来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

回到市委大院,沈者寿找到当时的市长卢文舸。听到兼并的设想,卢市长当即表态支持。

虽然得到了“父母官”的支持,但娃哈哈和老罐头厂的员工意见都不小。当时娃哈哈里有的老员工担心可能会被拖累,而老罐头厂的员工更激烈,有人甚至提出“与企业共存亡”。

随后,社会上也出现了各种议论:

“姓社还是姓资?这是资本主义复辟!”

“中央不是说要搞活国营大中企业吗?而你们偏偏把一个国营大企业搞死了!”

“这就是和平演变。”

来自各方甚至是杭城部分领导的议论,给这次正在绸缪的兼并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起初,对罐头厂原有资产的处理,有关部门提出过代管联营等多种方案。但宗庆后坚持要清产核资,产权必须清晰化。在所有方案中,这是“代价”最大的一种,宗庆后却认定“眼前亏不吃,旧账不清,企业发展后患无穷”。

杭州市委秘书长沈者寿等人据此提出新方案,由娃哈哈出资8411万元整体收购杭罐厂,接收其500名合同工,其他人员解除劳动合同、下岗分流,退休人员由市政府负责安置;同时,杭罐厂的所有欠款由债权银行挂账停息,待该厂扭亏为盈后再行归还。

1991年年底,这起兼并案正式实施,国有独资的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挂牌成立。而意气用事的宗庆后“主动为市政府分忧”,不仅全盘接收了杭罐厂的全部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超过2200名员工,还领头立下军令状:半年内扭亏,让杭罐厂重振雄风。

兼并后的第二天,《杭州日报》发表头条新闻《娃哈哈营养食品厂兼并杭州罐头食品厂》,赞扬这种做法是“让优势企业增强后劲,使亏损企业摆脱困境”,此文的作者就是曾去娃哈哈调研的杨新元和市委办公室主任杨树荫(现任浙江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在报道的右首,是由沈者寿亲自命笔的评论文章,题目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杭州日报》以鲜明的倾向,毫无保留地对兼并表示支持与肯定。

有了政府和媒体的双重支持,在娃哈哈集团内部,宗庆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规定“不拉帮结派,唯德唯才是举;不吃大锅饭,论功论绩奖励”,在厂内推行“黑板干部”、“奖勤罚懒”等一系列新举措。到兼并之后的100天,杭罐厂实现了扭亏为盈。

对此,《浙江日报》和《杭州日报》分别发表消息。而上海《文汇报》更是以三倍于浙杭两报的篇幅,发表了长篇通讯《小鱼吃大鱼,百日传佳音!》。三天之后,《解放日报》也发表了长篇通讯《百日兼并》,更配以《再论改革要有胆略》的评论员文章,旗帜鲜明地肯定和赞扬兼并这一改革举措。

后来有观点认为,这次兼并不但让娃哈哈获得了高速发展的生产平台,更借助杭州罐头食品厂这顶“红帽子”,让娃哈哈从市场、信誉、融资、税收等方面一举突破了过去“校办工厂”的局限。

在1991年宗庆后进行的这场“资本运作”中,宗庆后即对产权关系相当重视,体现了他的深谋远虑。

在那之前的企业改革中,无论是“放权”还是“政企分开”,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产权关系问题。政府仍然是企业“天然的管理者”,既是资产拥有者,又是资产的支配者,而企业实际经营仅仅是个“影子法人”,这是各种侵权、干涉、摊派、扯皮现象难以杜绝的根源。而娃哈哈现金收购杭罐厂之后,企业资产固然是国有的,但娃哈哈拥有了真正的法人财产支配权,政府无权干涉它的经营活动。

宗庆后日后强势的行事风格也可从中略窥一二。例如,兼并之初,宗庆后拍板决定停掉亏损严重的罐头生产线。当时,杭州郊县临安香菇丰收,大量产品积压,市里有关领导希望他协助销售。宗庆后表示,原本与杭罐厂签订了供货合同的部分菇农,他可以按照合同酌情补贴损失。至于其他菇农的销售问题,“那是政府的事,跟娃哈哈没关系”。

对于彼时的宗庆后来说,他或许更加关注市场“成绩单”——1991年,娃哈哈集团创产值2.5亿元,税利4000余万元,两项指标均比上年翻了一番。

到1991年年底,杭州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资金总额已达1.33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5933万元,流动资金2842万元,专用资金4576万元。而据工商银行原杭州解放路办事处出具的资信证明书显示,当时其银行存款高达4293万元。

短短5个年头,宗庆后功成名就,他本人也开始获得人大代表等政治荣誉。

同类推荐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史说新语:历史背后的经济学

    杯酒释兵权是一个典型的帕累托改进;愚公移山是一种成本最高的选择;司马相如有钱就学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秦始皇为什么焚书坑儒? 郑板桥为什么“难得糊涂”? 在这本书里,作者避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现实生活,走进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之中,用一种全新的视角,用轻松、幽默的笔触讲述了很多著名的、精彩的、有趣的历史故事,并将这些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与枯燥乏味的经济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用历史故事诠释经济学,用经济学解析历史故事。那些枯燥的、呆板的经济学术语在这些美妙的、离奇的故事里摇身一变,立刻鲜活了起来,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经济学不仅不再枯燥呆板,而且变得像小说一样有趣、精彩、耐人寻味。
  •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人人都要懂点经济学:这个时代不懂点经济学要吃亏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经济学的本来面貌,剔除了经济学中那些枯燥、抽象的数学函数和定理法则,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来揭示其中的经济学原理,让您在轻松的阅读中,真正掌握这门会使您的人生更加幸福的学问。全书共分12篇,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为骨架,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现象为血肉,几乎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专业和领域,囊括了国内最新、最经典的经济学概念,生动而又严谨地阐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经济学热门话题,可以说是一部经济学知识的百科全书。
  •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现代服务业:特征、趋势和策略

    本书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现代服务业的概念、内涵、分类体系和理论基础,归纳总结了当前全球现代服务业发展总趋势,全面客观评价了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方针、 战略、重点、科技支撑体系和区域布局,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 本书可供经济规划工作者、研究者、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

    本书的突出特点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俱佳,历史感和现实感兼备。作者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笔法,描绘了5克思政治经济学伟大先驱者们栩栩如生的画像,这些人大都是历史上杰出的学者或卓越的社会活动家,他们的著作在5克思主义的形成上起过重要作用。作者以不少篇幅评介了经济学说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批庸俗经济学家,5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同对这些人其学说的批判是分不开的。作者还向读者评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人物,他们尽管在当时并不出名,但从经济学后来的发展来看却是值得重视的。
热门推荐
  • 人丑就该多读书
  • 快穿之男神你的形象又崩了

    快穿之男神你的形象又崩了

    我喜欢你,愿来生依旧依偎而伴。我爱你,愿来世我们不分彼此。
  • 我跟三国抢天下

    我跟三国抢天下

    朦胧的誓言:记得那年冬天,我们彼此陪伴,穿越了三国,征战是唯一的火焰,我们一起点燃,我们长发披肩,冷冷的旷野荒芜人烟,有兄弟,还有烈酒,就能取暖,还记得二十年前,那两个懵懂的少年穿上了铠甲,挺起了双肩,盼望三国梦想能实现,多少当年的三国英雄。二十年后早已不见,而我们但还为此一战,因为三国还在继续,就算已雄踞西凉,彼此却坚信总有一天会像神话一样活到2016,就在这二十年前,这世界悄悄的改变,穿越了三国,苍老的容颜,命运就此断念。
  • 灵士长生传

    灵士长生传

    一个少年,自幼受尽家族中人嘲笑奚落,背井离乡,只为寻求更强之路,他能否血洗羞耻?没落的家族,父亲唯一的希望,他能否完成自己对父亲的承诺呢?爱恨的纠葛,家族的羁绊,彼此相爱,却有种种牵挂,他们间的纠葛到底会如何演绎?
  • 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这世界啊,随他去吧

    十个月,十五个国家,从东南亚到南亚,从中东到中亚,这是一场穿越亚非陆地的奔走;所以,这并不是一本普通意义的旅行观光猎奇书,作者诚恳地叙述着三十岁来临前的旅途中山河过目的内心转变。等到风景看透长路走完,他逃出困顿,重获新生。这段人生中刻骨铭心的成长,是三十岁到来前最好的礼物。
  •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中国近代通史(第十卷):中国命运的决战(1945-1949)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末世重生之至尊女强人

    一场生化危机的灾难,病毒满溢着全世界。世界变了,丧尸横行,人心诡异。白琳,一个在末世挣扎了整整十年的三系异能者女子,拼死拼活不过是为了失而复得的‘家人’能够在末世中好好的活着,哪知却被‘家人’打着造福人类的幌子,骗进了研究室,受尽折磨而死。直到死前才知道所谓的家人根本就不是自己真正的亲人,不过是利用她,怪不得别人,可恨自己愚笨。一朝重生居然回到了末世前一个月,这次她绝对要好好的活着,为自己而活,不再轻易交出真心。什么‘家人’,什么‘朋友’,讨好巴结想得到她的庇佑,上辈子算自己眼瞎,这辈子别想了。如果没有打主意在她身上,很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就别怪她的心狠手辣。更让她惊奇的是,原来自己复活是一个神奇的空间的功劳,存储、种植、养动物样样皆可,仰天长叹,如此逆天的法宝不好好的利用简直就对不起祖宗十八代。为了一块发霉的面包你争我抢,亲人反目的末世,小弟几枚,大声嚎叫,‘哟,别抢了跟着老大有肉吃’。且看白琳如何带着空间及异能在末世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一步一步变强登上那万人敬仰的宝座。本文正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喜欢末世、玄幻、女强、重生的妹纸欢迎跳坑。PS:一对一文。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 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中国圣人王阳明:一代旷世大儒的传奇人生

    本书作者用生动犀利而略带调侃幽默的笔锋详实地刻画了王阳明与他所处的那个波云诡谲的时代,力图卸下圣贤的妆容,拂去历史的尘沙,为你展现一个真实鲜活、血肉丰满的旷世大儒,带你领略一段从凄苦入狱到悟道为圣的人生传奇。
  • 邪帝你有毒

    邪帝你有毒

    她是二十一世纪叱诧诧风云的特工之王,带着自家异能妹妹,睡了一觉,便奇葩的穿越到了一个废柴小姐身上。再次睁眼,星眸初起,锋芒乍现,她己不是她。身怀异能空间,医毒无双,神医也要靠边站;人人做梦都想得到的神兽,却从天而降砸中她,抱着她的大腿叫娘亲!天才很牛掰?一炉丹药,天才遍地!百万雄兵很可怕?素手一挥,魔兽踏平!脚踹自恋太子,手揍邻国王爷,玩弄心怀不轨的未婚夫,众人被她耍的团团转!只是——看着越来越靠近的妖孽美男,她拒绝道:“王爷,我们不熟!”闻言,狭长的眼眸微眯,他勾唇笑的魅惑,淡定的宽衣解带,“不熟?生米煮成稀饭都不熟,那今晚煮成干饭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