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200000015

第15章 万物生长(4)

那个“豪言”要每月赚到2000元的刘永行,在这一年正是因为实在太贫穷,才不得已开始替人修收音机。

春节的时候,刘永行回到家里,全身上下只剩下了两块钱,这时4岁的儿子问他要肉吃,买不起猪肉的他只好买了一只鹅,却不想被高兴的儿子不小心放跑了。面对哭哭啼啼的儿子,被逼无奈的刘永行只好利用特长给人修收音机,短短一个假期过去,竟然挣了300多块,不仅儿子有肉吃了,他下一学期的学费也有了着落。这个结果是他想不到的,也让家里另外三个兄弟大感惊诧,他后来回忆说,正是从那个时候起,他们开始看到了创业的曙光。

刘家四兄弟的集体下海创业,还要再等两年的时间,而那个日后叱咤中国商界的“希望集团”,则更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他们将从饲养鹌鹑开始,和大多数下海者一样,经历许多挫折与考验,最终百炼成金。

在温州,当了17年工人的郑秀康在这一年选择了辞职,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让家人“过得更体面些”,在此之前,他在工厂里苦打苦熬,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坐办公室的干部”,可以拿上每月72元的工资。在上一年里,眼看提升无望的郑秀康,只好找了一位老师傅开始学习造皮具,为日后的生活做一些打算。

最终,难耐清贫的郑秀康向单位提交了申请,离开温州通用机械厂之后,创办了一家小小的皮鞋作坊,他后来回忆说:“我打定主意做消费品,要么做沙发,要么做鞋,最终选择制鞋业的原因,是因为家里的房子太小,一家老小只能挤在8平方米的小屋里,做出来沙发也放不下。”

尽管制鞋需要的场地并不大,资金也不多,但这还是让没有任何积蓄的郑秀康头疼不已,最后,他被迫把妻子的陪嫁都拿出去卖掉,才凑够了买制鞋工具和皮料的钱。有如此来之不易的机会,自然令他格外珍惜,他每天蹲在不足3平方的空间里,从下午5点开始缝皮鞋,一直缝到第二天早上,连续多年双手疲劳,最后竟落下了十指震颤的毛病。不过,凭借着每天三双鞋的速度,郑秀康一个月的收入猛增到几百块,在改善家里生活的同时,事业也慢慢地有了起色。日后,当他成为康奈集团董事长的时候,还保留着当初的几件制鞋工具。

1980年的中国,还仍然保留着许多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它们正变得越来越淡。

这一年里,全国每人平均消费粮食428斤,这个数字比1952年增长了8.2%,猪肉22.3斤,同比增长了88.6%,有这样的进步,很大程度要归功于当时中央所执行的经济政策,它的主要目标被设定为改善生活水平。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感到物质匮乏。和食物相对应的,则是全国人均居住面积为3.9平方米,比1952年减少了0.6平方米。这则要归功为文革十年里,毛泽东恶作剧式的生育号召。为了控制住这种增长势头,国务院不得不重拾马寅初的人口理论,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明确提出“一对夫妻最好只生一个孩子”,很快,它就变成了强制性的基本国策,将生育这一基本权力,也纳入到国家的计划轨道中来。

计划的风格在许多领域中都依稀可见,从这一年的10月1日开始,全国第十次广播会议决定:“全国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县广播站,必须转播央视《新闻联播》”。从此,这个时长30分钟的节目,开始准时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成为了许多人最主要也最权威的消息来源。有趣的是,或许是为了让人们能够及时地“领会国家精神”,从这年的11月1日起,电视机被允许敞开供应。

这一年里,那些日后将彻底改变中国私营经济的变化,开始在体制内外同时进行。在北京的许多地方,原本只允许外宾和华侨进入的商店,在这一年也开始向普通市民开放。尽管只能看不能买,但更多的商品花样还是让当时的老百姓感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正在拉萨担任自治区交通厅干部的王铭利,在这一年经北京回老家,在一家旅游饭店里,他第一次见到了瓶装的可口可乐,这种黑褐色的液体让他兴趣盎然,却被服务员告知“按规定只能卖给外宾”。这一经历给王铭利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后来回忆说:“直到我当了经理、总经理、董事长,都还下意识地认为,那是世界上最好喝的饮料。”

学者费正清在观察到上述一系列事实后,不无忧虑地写道:“中国可能选择的道路,各种事件必须流经的渠道,比我们能够轻易想象到的更窄。”

日后的事实证明,这位中国观察家所言极是,中国的改革道路非但紧窄,而且曲折,在许多时候还会出现回流。不过,这些并不重要,当大势确定的时候,即使再多曲折,也无法阻挡水流奔腾入海。而我们的众多主人公,也终究会像水流一样,虽历千折而不回。

在这一年里,那个两次落榜的俞敏洪,又参加了人生中的第三次高考,在过去的两次高考中,他都因为英语成绩不理想而失利,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的是,在这次高考中,长达两个小时英语考试,俞敏洪却只用了40分钟就交了卷。如此举动自然是相当特立独行的,他回忆说:“听到这个消息的英语老师勃然大怒,迎面抽了我一耳光,说今年就只有你一个人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自己给毁了。他认为我这么快就交卷,肯定没有做好,但是我是一个典型的直觉型思维的人,如果做完题一检查,可能就改错了。”

从这个细节里我们不难看出,在俞敏洪的身上,浮现着一种非常感性,甚至可以称之为冲动的性格因素,在他日后的经历中,这种因素始终在发挥着作用,从他离职创办民办教育,到后来新东方的出现,以及他频繁地以一种演讲者的面目出现在公众面前,都受到了这种因素的左右。事实上,在许多企业家的身上,这种冲动、乐于引人注目、习惯集聚目光的特征都有所出现,在一定的程度上,它或许可以解释许多问题。

在这次高考中,俞敏洪的英语考了95分,这是一个相当高的分数,而500分的总分,俞敏洪考了387分,超过了北大380分的录取分数线。为此,这个来自江苏农村的孩子终于考上了中国的第一学府。在离开的那天,村里还特意从城里调来了一辆卡车,把他从江阴一路送到了常州,在站了36个小时之后,他进入了北京大学,然后在那里一呆就是11年,而后一跃入海,成为中国最大民营教育集团的创始人。

不过,俞敏洪并不是这一行业的前行者,在这一年的湖南宁远,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所民办大学已经在世人的质疑声中草草成立了。

它的创办人叫作乐天宇,已经80岁的他是新中国的教育家之一,曾经担任中国农业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在得到了一些中央首长的支持后,他拿出5万元私人积蓄,在一所破庙里办起了“九嶷山学院”。在下一年的秋天,全校分成三个专业,开始正式上课。

尽管只有四十多个学生,房屋也破旧不堪,遇到雨天,学生甚至不得不集体动手,停课补屋。但是从乐天宇到全体教师,心中却激荡着热切的情愫,他们相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必然会越来越好,他们的九嶷山学院也会变得好起来,甚至,像美国的耶鲁、哈佛一样世界闻名。①

①:不幸的是,乐老和教师们的愿望并没有成为现实,从1981年到2005年,在成立之后的24年时间里,九嶷山学院始终没能摆脱“卑微”的出身,它甚至没能取得学历教育的资质,而这就意味着它长期从事的是自考助学非学历教育,连一所民办高校都算不上。目前,它运营艰难,一年只能招收几百名学生,大多数人来“看了一眼就跑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

    《中国式带队伍:带队伍就是带人心》立足于中国人的特性,充分发掘和利用《易经》中的团队管理智慧,畅谈带队伍必须解决的分工协作、合理授权、协调沟通、文化建设、领导激励等问题,化成了可落地、可执行的解决方案。方法持经达变,案例典型接地气,见解深刻独特,可读性极强,是本书最大的特色。
  • 这样激励,人们就会追随你

    这样激励,人们就会追随你

    本书将着眼于解决这一难题。全书把“团队激励”这一主题打破,重新定义了“激励”的本质,提出了很多“团队激励”的崭新观点,如激励要以尊重为前提,激励要顺应人性,可以辅以一些创新的激励手段等。全书理论自成一体,辅以丰富的贴近现实的生动案例,极富指导性和操作性。
  •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五星级员工是这样诞生的

    精英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本书作者通过对贝尔实验室的200名精英员工长达十年的贴身研究,发现他们每天的行动中隐藏着和普通员工不一样的秘密。企业成功的关键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所有雇员的生产效率的方法是教给他们成为精英的秘诀,让人人都成为五星级员工。
  • 责任:态度与执行力

    责任:态度与执行力

    《责任:态度与执行力》一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富有逻辑的篇章、大量生动的案例向我们阐明了态度的重要性以及执行力的根本,使我们接受了一场现代管理思想的洗礼,从而破解了许多压抑在心头的疑云,看到了自己身上以及周边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方式和方法。
  • 世界500强企业岗位执行标准

    世界500强企业岗位执行标准

    这不是一本一般地介绍世界500强企业的书,不是对500强企业新闻式的报道,也不是对500强企业成就的赞歌,而是在参阅了500强企业的工作分析、实施准则等方面的成功实践标准的基础上,总结了从最高管理层到普通员工的各个岗位职责要求、行为规范及执行标准,以便读者参考和借鉴。
热门推荐
  • 加缪文集3: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

    加缪文集3: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

    《加缪文集3:反与正婚礼集夏天集》为《加缪文集》第三卷,散文集《反与正》叙述了童年生活;《婚礼集》和《夏天》表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死亡的恐惧;附《瑞典演说》是1957年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表的演说。阿贝尔·加缪(Albert Camus,1913—1960),法国小说家和戏剧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家之一,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在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哲学论文《反抗者》之后,引起一场与萨特等人长达一年之久的论战,最后与萨特决裂,这时人们才发现,加缪是荒诞哲学及其文学的代表人物。
  • 崇祯大传奇(全三册)

    崇祯大传奇(全三册)

    揭开传奇皇帝崇祯掌权、用权、失权的全部细节!导演尤小刚亲笔作序隆重推荐!政商必读!创业必读!历史爱好者必读!本书作者耗费10年心血,将史料化为精彩纷呈的历史小说,首次完整还原崇祯的传奇一生,让您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深入了解崇祯掌权后遭遇的所有危局、陷阱和诡计,失败的细节、教训和规律。本书作者查阅大量典籍史料,遵循史实,挖掘细节,历时十年,在迄今为止的文学作品中首次还原了一个最真实的崇祯,为您全面揭开历史上最勤奋的传奇皇帝崇祯掌权、用权、失权的全部细节。
  • 铁崖古乐府

    铁崖古乐府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荣耀之子

    荣耀之子

    一个拥有能与恶魔合体之人,连妖精都成为了他的魔宠,同时还学会了无上武技的他,难道还不够强大吗?为何他还一次次的失败,他的敌人究竟是谁?他为何而战!欢迎来访!谢谢你的支持,喜欢的话别忘收藏与推荐!交流QQ群:67058016
  • 此生谁共

    此生谁共

    沈云梦是一个很倒霉的穿越者,刚一穿越就面临着死亡威胁,因为宫斗,被人羡慕,她的丫鬟虹儿为了救出自己的娘娘而独自前去寻找沈家的老爷。在沈云梦父亲的帮助下沈云梦终于获救,但是沈云梦对于皇宫却没有丝毫留恋,虽然本身对于皇上有一定的喜欢,但是她作为一个穿越的新世纪女性还是喜欢自由,最终她离开了皇宫!自食其力,对于一个生在现代回到古代的人并不算一件难事,因为现代的好多行业在古代还没有兴起…………
  • 等你许我地老天荒

    等你许我地老天荒

    一个是初入香水圈的菜鸟理工女,一个是盛名满天下的首席调香师,当她凑巧成为他的独门弟子,一段与爱有关的故事便已悄然开始。她跟着他走南闯北,随他在调香的大路上步步前行,谁知日久生情,她竟忍不住为他沉沦如醉。她可以忍耐天大的委屈、无尽的伤害,却唯独不能忍耐他露出那样脆弱的神情。师父是万众瞩目的“香水天才”,这令她压力山大。可她哪会想到,这个男人不仅拥有羡煞旁人的浪漫才情,竟还拥有高不可攀的神秘身世……当真相浮出水面,爱情遭遇千重险阻,他们究竟会如何抉择?而未来,又将何去何从?
  • 穹天劫

    穹天劫

    她是将军女。五岁那年,源于对金戈铁马的向往,她做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个选择,从此女扮男装。她相信,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十年过去,当她手握霜月,志在千里,却发现原来所谓的命运其实是她命中注定的劫数——“美人,倾城倾国,狼烟四起;英雄,志在千里,尊长九天。”五岁,达瓦河畔,落难少年在她左腕留下了一生不灭的齿痕。十年后,赤血罗刹为恨挥戈,血浴坤仪,火染皇乾。五岁,莲花池边,清冷少年在她心里留下了铭记一生的名字。十年后,金穹帝王为情倾城,弃江山,捍美珏。五岁,她志在千里,手握霜月,隐名掩颜。十年后,狻猊将军麾军天下,金戈铁骑,踏烽烟。---------------------------------------------惊世容颜,难平于世;英雄美人,气盖山河。一个沉敛漠然,一个强悍冷血;一个深情,一个狂烈。爱恨情仇,纠缠半生。谁将执手一生,谁将深爱一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文不小白,不H,不NP.
  • 冷王爷独宠调皮妃

    冷王爷独宠调皮妃

    本文: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专情,腹黑。被炸弹炸死的特工文洛倾居然穿越成一个奶娃娃了,这真是要多悲催有多悲催。穿越了也就算了,可为什么偏偏传言成一个娘亲早死,爹地不管的可怜虫呢?算了,既来之则安之。看她如何小小年纪就抓住男主的心,看她如何玩弄那两姐妹花,看她如何打跑窥视她男人的女人,看她如何揭开她的身世之迷。精彩片段一:某女六岁时。“大哥哥,你以后娶我好不好?”某腹黑女邪恶的赶紧把某男给定下来了。某男看见小娃眼里的狡黠,温柔一笑:“好啊!”···········(省略n字)最后,“啊!!!忘记问大哥哥的名字了啦!”某六岁女娃彻底对自己无语了。精彩片段二:“亲亲相公!你的儿子欺负我。”某女依偎在某男的怀里委屈的道。“娘了告诉为夫发生什么事了?为夫帮你教训一下那小子。”某男语气温柔的对怀里的女人说道。“嗯!还是亲亲相公好,哪像你的儿子啊,叫他自己去解决内急,他偏不,愣是把它拉到衣服上了。”“呃····”某男很无语地说,叫还没学会走路的儿子自己去解决内急??
  • 坑塘里的树林

    坑塘里的树林

    正月十六早晨,我们又见到了柴小水。在柴窑村,大家有一天见不到柴小水,都会觉得缺少点什么。要说柴小水本人,并无特别之处。在豫东平原,你很容易见到这样的庄稼汉,身材瘦弱,面皮黝黑,一双眼睛像是刚刚睡醒,却又温和、明亮,让人感到亲切。但不知为何,只要提起柴小水,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柴小水出现在村口时,肩上一定扛着一把铁锨。柴小水所到之处,只要路面不平,他便会用手中的铁锨,从附近挖来泥土,垫在低洼的地方,然后把新垫的泥土踩实、踏平。柴小水是个闲不住的人,你可以说柴小水是全村人的劳动力,即便是一个三岁小孩,都可以随时使唤他。
  • The Arabian Nights

    The Arabian Nigh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