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7900000004

第4章 谁在掠夺团队的激情?(1)

没有激情的团队是可怕的,它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没有激情的团队也是可悲的,它注定在竞争中失败,看不到成功的希望。那么,谁制造了没有激情的团队,谁又应该为团队重新点燃激情?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思考开始本章。

我不知道为什么而奋斗

每个职场人刚刚进入团队时,大都有高远的梦想、美好的憧憬。他们常常期盼得到锻炼和施展的平台,希望自己能亲手创造优良的业绩。但是,在看起来枯燥单调的日常工作中,员工们的热情究竟能维持多久呢?仅仅依靠他们的自我约束和提高,就能保持对目标的新鲜感和热情吗?

现实给我们的答案是“不”。

从心理层面来看,任何人对任何外界事物的注意力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慢慢分散。体现在工作中,普通人的工作动力总会随着行为进程而持续下降,同时这种下降并不会因为员工的个体差异就有所不同。如果管理者忽视为员工不断注入新鲜的奋斗动力,他们就会迷茫于工作中,丧失最初那种努力的动力和方向,并最终陷入到“不知道为何而工作”的漩涡中。

John刚刚成为某保健品公司销售团队的主管,在新员工培训会上,他用夸张的语气语调为年轻的下属们列举了公司几个高级业务员的成绩。他们那不凡的销售量、高额的提成,看起来点燃了新员工们充沛的工作热情。

借着这股热情,John为业务员们布置了不同的推销任务,将他们派出去或跑市场调查,或接触客户。业务员们个个看起来干劲十足。

但不久之后,情况发生了分化:两名员工迅速做出了业绩,获得了John的肯定,他大张旗鼓地宣布这两位下属拿到的提成;而其他业务员则因为缺乏经验和方法,没有获得任何业绩。即使看到了同事拿到的提成数字,他们还是在慢慢松懈。

John感到有点迷茫,为什么?难道提成对业务员们一点吸引力也没有吗?

于是,他找到业务员们挨个交流,并且继续暗示提成的分量,做好业绩的重要性。

但业务员们各自的回答也是令他失望的——

有的人说:“领导,我知道提成高,可是,我实在不想为了挣钱就对客户卑躬屈膝的,我也不会。”还有人说:“我也想拿提成啊,但无论我怎样努力都会失败,大概是我运气差。”更有人说:“经理,我感觉自己很笨,没办法努力做好,拿到提成。我打算辞职了。”John一时觉得无话可说。

更多的员工只是唯唯诺诺,但John很快发现,他们对于工作目标实际上提不起来兴致。

John这时感到,团队的管理者真是不好做。

John面对的困境,只是职场中许多管理者所境遇的缩影。在领导团队的过程中,他们过多地把个人对目标的感受,“移情”到了自己下属的身上。比如John,或许在他的职业生涯初期,对于金钱的渴望是他不断努力奋斗的原因,并让他成功站到了现在的位置。然而,时过境迁,当新的考验来临,John终将遗憾地发现,团队中每个人对工作的定义其实和他并不相同。

事实就是这样,每个人对于成功都有不同的追求,每个人的激情都有不同的迸发条件,承认这个事实,管理者会发现,员工的奋斗都有其不同的前提,我们无法用一个简单、统一的因素来点燃整个集体的上进心。

管理者应该清醒地将不同的工作角色分开:你既是团队的领导者,又是员工的观察者。

一方面,对团队的领导,其工作动力由管理者自行发掘,自我鼓励;而另一方面,作为员工的观察者,你又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思维方式,开发适用于不同员工的不同鼓励方式,点燃他们不同的激情。管理者绝不应当简单地将自己代入员工角色,这样势必会因为出发点的不同,造成理解差异和沟通困难。

比如,John的手下其实有几种不同的员工。他们有的想找到更多表现机会的工作平台,有的想获得更多的市场经验和资源,还有的想让自己感觉更有成就感和充实感……但John从头到尾,只用金钱这一种因素来刺激他们,试图使他们每个人都为之全力奔跑,这样的思路是不是过于简单了呢?

当然,比起根本想不到要去激励员工的管理者,John的做法还是值得认可的,他需要的是找到更多激励下属的方法。

在现实中,常常见到更为“过分”的管理者:他们忽视激励员工的重要意义,抱着“你爱干不干,不干就走人”的态度对待员工。结果,不少原本有潜力、有才能的团队成员,因为无法获得管理者的鼓励,丧失了工作动力,影响了个人业绩,并最终因此选择退出团队。如果团队本身都无法稳定,就更谈不上形成良好的工作激情,带来不断提高的团队业绩了。

作为团队的管理者,应当怎样解决员工“不知道为何工作”的问题呢?

首先,管理者要知道,好的员工总是教育和帮助出来的,而不是天生注定参与到团队中的。员工之所以是你的下属,往往是因为他无论在工作能力,还是对工作态度上,都比你肤浅,甚至世界观和社会观都没有达到你的认识水平。所以,不要希冀员工会非常“主动”“自觉”地去完成工作,这种理想状态是不会自然存在的,必须来自团队管理者长期的艰苦努力。管理者要把自己当成员工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树立奋斗的目标,强化他们工作的动力,而不只是站在上级的位置上,耳提面命地要求他们努力达到某种目标。

同时,管理者应该将提高员工工作的动力,作为自己管理的首要任务。“士气”影响一切,甚至高于一切。历史中的淝水之战,士气高涨的东晋军队只有区区八万,但却击溃了士气低迷的前秦几十万军队,区别只在于前者知道自己战斗是为了保卫国土,因而充满动力,而后者则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发起这样的战争,因而斗志皆无,草木皆兵。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苻坚这样忽视了员工工作动力的团队领导,最后必然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其次,管理者应当详细了解员工工作动力减退的原因。遇到员工“士气”下降的情况时,管理者不应当只是采取自以为正确的鼓励方法,而是应当走到员工中间,通过正面交谈或者侧面了解,想办法摸清他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碰到什么样的阻碍。管理者应当多问问是哪些因素夺走了员工的工作动力。下面这些问题可以帮助管理者明白原因所在:

员工对工作的定义是否过于片面?

员工的性格类型是否还不适应任务?

员工的工作方法是否过于单一?

员工对成功的定义是否过于高远或低级?

……

如果不问清这些问题,管理者就自行判断员工丧失工作动力是因为“懒惰”或者“不求上进”等等,其实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

管理者应当结合了解到的原因,寻求创新的管理手段,并提高员工工作动力。比如,重新为员工诠释工作的意义,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

对第一种异议员工,John可以指出,销售并不是“卑躬屈膝”,而是为客户挑选出他们应该购买的有价值的东西,可以理解成一种付出,一种奉献;对于觉得“运气差”的员工,John应该帮助他们设计工作的最初步骤,帮助他们建立最基本的信心,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坚定员工的信心;对于觉得“自己笨”的员工,John可以指出,每个人的智商差别并不大,关键是找到方法,还可以举出一定的例子,说明本来学历、智商并不高的员工如何成功的……

诸如此类的方法,将帮助管理者带动整个团队,让他们看清工作动力为何下降的,并努力改进现有状态,焕发出新的工作激情。

团队的目标与我没关系

管理学大师卡耐基曾经说过:“拿走我的工人,我的工厂将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我的工人将重建它。”可见,团队由成员组成,拿走成员,团队基石不复存在。正因为如此,良好的团队业绩,必然来自成员良好的工作。

大部分松散、低效的团队,产生的原因并不在于其面对的压力有多大,或者环境有多恶劣,而是起源于其内部无法形成有效运作的统一体,无法将员工自我的人生目标和团队的发展目标充分结合起来。

不少团队的员工虽然看起来每天都在上班,互相有沟通,对领导布置的事情可以完成,但在内心中,他们始终没有充分认同团队的总体目标,更没有把自己的目标融入其中。这种工作情形其实相当可怕。表面上看,每个员工的工作都按部就班,没有任何效率降低的明显迹象,但实际上其不佳的工作状态,会导致个人执行力的下降。由于他们对自我工作的具体目标无法以高标准、高出发点进行定位,结果只会从“这是上班”或者“这是老板要求的”等角度,做最低程度的解读,付出最少程度的努力。更严重的是,伴随员工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种缺乏目标的松懈工作状态还会形成蔓延趋势,并最终影响到团队整体。

员工工作状态松懈的鲜明特点,就是在情感和认识上对团队目标的无视。

邓郁在超市工作,他负责管理卖场的酒类柜台,每天带领员工上货、下货、理货、销售等等。

为了做好管理,邓郁严格地对团队内部进行职责划分,进行绩效考核,自己则身先士众,规范执行所有规章制度。然而,邓郁遗憾地发现,酒类柜台最近两个季度的销售目标都没有完成,这成为邓郁心头无法放下的包袱。他频繁地通过在下班之后召集开会的方法,来向员工们强调如何提高销售的热情、改变推销的方法、加强对产品的熟悉认知等等,希望能以此换来工作质量的提高,但邓郁还是发现,会议效果寥寥,销售业绩也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邓郁面临的情形,很多团队管理者都或多或少地碰到过。他们的尴尬在于,虽然了解团队问题的表现,但不了解原因,虽然知道员工欠缺激情,但又不知道提高他们激情的途径。

其实,问题往往不在于管理者自身,而在于管理者对员工的定义。

管理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过高估计员工,把员工当成集体中业已稳定的一部分。事实上,员工虽然签署了劳动合同,并承担了团队分配的工作,但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并不像管理者那样清楚。与大多数负责任、有压力感的管理者相反,缺乏激情和缺乏目标的那些员工,对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往往只有片面的认识。

下面这些想法就有很明显的典型性:

“我在这里只是过渡”——员工把自己放在团队内部的“过路人”位置。认为自己只是暂时经过这个工作平台,因此不必将个人目标定到团队的目标那样长远,也就无从产生充分的工作激情。

“我在这里不受重视”——员工看不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或者干脆认为自己无论发挥怎样,都得不到领导的看重、团队的重视。

“重要的事情有能人管”——员工片面认为团队的任务自然由工作能力更强的人去承担,而自己只需要应付最简单的工作就足够了。他们试图把压力转接到领导或者“能人”的头上去,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工作的主要力量。

……

以上所有的想法,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团队的目标与我无关。”

从心理学上来说,任何人对陌生的环境或者集体,都会有一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在团队中,这个过程如果推进较快,员工就能很好融入团队,将团队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将团队的压力当成自己的压力,最终做到主动将团队目标分解为自我目标,并勇敢地加以承担。反之,这个过程如果推进较慢甚至陷入停顿,就会导致个体长期游离于集体之外,自由松散,熄灭本来有可能燃起的工作激情。

事实上,在邓郁刚刚着手管理这个团队的时候,几名骨干员工由于认为超市的奖励政策不够公平,而选择离开了酒类部,留下的则是能力不太强的员工。在这个基础上加上几名新招聘来的年轻员工,组成了现有的酒类柜台销售团队。

邓郁担任团队领导之后,只是强调了对规章制度的遵守必要,同时更看重的是自己权威的树立,他认为这会让团队员工充分意识到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并设定自我工作目标,进行积极的努力。

然而,现实让邓郁发现,情况并不是如此简单。如果员工的确不清楚团队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就很容易把团队看做“领导的团队”,而将工作当成“自己的工作”。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成为“团队是团队,我是我”的状态。

有鉴于此,邓郁先做了全面反思,他发现,自己的确没有真正去做到正确激励员工。

比如,关于具体的销售业务,虽然邓郁曾经开会宣传过完成团队业绩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员工还是没有真正行动起来,他们总在相互观望,观察和试探其他人的投入程度,以期决定自己努力的程度。而对于这种情况,邓郁以前总是将之推到具体的素质问题上去。

还有,销售方法上,邓郁强调要具备“敏感、主动、热情”的态度去推动顾客购买产品,在他的鼓动下,员工们似乎也曾经有过热情。但真正在工作开始时,面对来来往往的顾客,员工还是很容易无精打采。而邓郁对于这种情况,也一直没有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同类推荐
  •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管理者必备兵学谋略与运筹技巧

    本书选取中国古代兵学中15部典籍,择其要点,取其精华,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取其文化的内涵与管理理念,展现其中精微、玄妙的运筹之道,目的是从中国博大精深的古代兵法中挖掘现代企业管理者必备的商战管理技巧,力求让管理者从中获得教益和启示。
  • 看不懂的温州资本

    看不懂的温州资本

    本书与时俱进,探讨了民间资本拓展的路径和其所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作者用全景展现的笔法,让人们看蓟温州模式与资本市场接轨后的潮涨潮落,揭。示了炒房团等资本事件背后的真相,描绘了掌握巨大资本的“煤老板”众生群像,展现了他们沉浮游走于政策边缘的惊心动魄以及弱势草根突破成长瓶颈过程的波澜壮阔。同时,指出基于当前宏观政策下的企业和个人的出路。并大胆预测了未来财富的流向大趋势,告诉读者如何学会在危机中寻找转机过去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成为关于温州投资历史的碎片。碎片是零散的,将这些碎片捡起来,镶嵌在民营经济崛起的图景上。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资本狂欢的时代。
  • 市场与经营(小故事大道理)

    市场与经营(小故事大道理)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书,滋养无数的心灵。如是您在生意经营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那么本书一定会给您帮助:一直为找不到合适的项目而苦恼。同行业的排名里找不到你的名字。顾客对你的服务不满意。创业面临失败的危险。产品面临着滞销的问题……阅读本书,会让你得到一些启示,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让你受益非浅。
  • 销售中的行为心理学:没有卖不掉,只有不会卖

    销售中的行为心理学:没有卖不掉,只有不会卖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如果你想成功地卖出产品,必须把握住客户的心脉,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功的销售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他能成功打开客户的心门、消除他们的疑虑、卸下他们的心防;他能在洞察客户心理、了解客户喜好的基础上引导客户的消费行为,激发客户潜在的购买欲望;他能在遇到难缠的客户的时候,利用心理战术,抓住并操控客户心理,化解销售难题!本书结合心理学、消费学、营销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针对销售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对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如何应对。
  • 任正非这个人

    任正非这个人

    华为是一家十分独特的企业,其分散的股权结构、出众的国际市场业绩以及对自身形象和战略的严密保护,使得华为成为一条罩上了神秘面纱的“中国龙”……
热门推荐
  • 小姐们

    小姐们

    我们单位在几年之前已经解散了,同事们被分配到我们城市的各个角落,都已走上了新的工人岗位。有时候我在大街上会碰到旧同事,大家说起老单位的事情来,还会感慨万千。我们这个城市地处沿海,改革开放后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生活大大改善。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生活好了,大家的要求就更高了。本来,我们这个城市除了少部分还在使用煤炉以外,大部分居民家都用上了罐装液化气,但罐装气自有不便之处,就是每月要换煤气。
  • 无限透明的思念

    无限透明的思念

    林涵因不服气男友独断分手,而追往对方志愿上的大学,但在找寻男友的过程中,却发现与男友相似的学生会主席并不是男友段青阳。林涵进入了学生会,机缘巧合之下,林涵发现原来与自己前男友同名的另有其人。纠结错乱的感情之下,林涵在迷局之中渐渐发现蛛丝马迹,那些与前男友相似的点点滴滴,正在一步步与眼前的男生吻合,而当谜底即将揭晓的时候,林涵已经失去了那个最重要的人。自己的前男友原来就是一直与自己保持距离的卢时寒。
  • 不可思议的女孩

    不可思议的女孩

    她中情局的上司们认为她是一颗定时炸弹。OK,好吧。他们还是凯迪·麦克林的父母,但如果把他们想像成她的儿女,会有趣的多。还有她的军机处联络人J·J?即便她最亲密的知心朋友吉米·琼斯从一年级起就没和她说过一句话,也不妨碍他们正在相爱。当然,学校里人人都喜爱她,也许他们还没意识到这一点,但Rimtree高中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她最好的朋友。她就是那么与生俱来的不可思议。当新来的女孩被人欺负,凯迪·麦克林就会接受挑战,将那个充满无畏逞能和轻易胜利的幻想世界置于身后。离开中情局任务的世界,与她所习惯的世界大相径庭,而平时她那颗轻快的心,也即将永生怦怦直跳。
  • 不后悔的人生

    不后悔的人生

    人生犹如一个竞技场,谁也无法预知结果。你若想笑到最后,就必须进行不懈努力的长途跋涉。无论是谁,放弃了努力,即使走过长长的一生,仍会两手空空;只有坚持不懈,才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只要你真正努力了,无论结果如何,你都不必后悔。阅读本书,你所得到的也一定不会让你后悔。
  •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

    古今图书集成释教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电竞之巅峰女王

    电竞之巅峰女王

    溥天战队三热点:美女队长酷拽狂、男神奇葩一箩筐、敌人能凑一个帮。至于为什么树敌众多,究其根本还在徐晚身上。徐晚:每一个成功的女王背后都有无数个被她踩在脚底的男人!我们的道路,依旧是快意恩仇永不退缩的英雄路!
  •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下)

    太子妃升职记2:公主上嫁记(下)

    芃芃和齐晟终于过上了幸福的退休生活,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最得母亲真传的三女儿竟然也有一段荡气回肠的“奇葩”经历!齐晟芃芃想为最宠爱的公主择一个贤婿,却未曾想姻缘天定,自有造化……这位公主也是从未料到,她见到她未来夫君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老天爷啊,真丑!
  •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文明的记录:科技发明

    人类的文明总是在科学汇集的道路上前进,人类的生活总是在无数的发明中改变。有时候,很多发明的问世都源于一个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一次不经意的偶然失误,一次特立独行的大胆尝试……由此走进智慧之门,进入发明创造的趣味王国,使发明带来了“种豆得瓜”的科学效应。新技术的大量使用,使世界科学体系得到逐步完善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得到了发扬。本书精心编选了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讲述每一项发明的来龙去脉,描述发明者在创造过程中是如何经历无数次的探索与改进,弘扬他们艰苦耐劳与顽强执着的精神,开拓大家的视野,扩充知识,陶冶心灵,不断地提升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灵感,培养我们独具特色的创造力。
  • 花已非花(中国好小说)

    花已非花(中国好小说)

    本书以一位女性奕芳为主角,将一群小人物的性格特征、心理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作者回到了写实传统,扎根于现实土壤,关注重大社会问题,希图直面时代并发出自己的声音。
  • 通天魔尊

    通天魔尊

    中土四万八千国,巨头,霸者,至尊犹如恒河沙数。强者几何?任你绝代天骄,终要化为一抔黄土,最终,谁也无法征服谁。而他,只是一只人元巅峰都不到的蝼蚁,耀眼的光环,从奇遇开始时就剥离他的身体,他咬牙坚忍,从一个蝼蚁逐渐成长为凌驾至尊,焚灭一切阻挡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