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周围,许多人刻意地使自己工作的量与质恰与雇主所付的薪水相等,就这样将钱袋以外的种种巨额回报给抛弃了。他们的才干,他们独当一面的能力,筹划设计的能力,他们的机智,与那些可以使他们居人之上、使他们成为伟人的一切品质,都将因此而处于休眠状态。
就在他们只是提供吝啬的服务,刻意使之与薪水相等的时候,他们却是在阻碍自己的生长,为自己的前程设障,从而使他们自己的人格遭受损失;使他们自己成为一个卑小、狭隘、无用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崇高精神的人。
世界上最可悲的人,便是不珍惜自己的人格,而丧失自己道德操守的人,我们要拥有一个健全的思想与灵魂,就要尊重自己的人格,因为人格比财富更可贵。
17不要跟自己过不去
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条路上,谁都可能会遇到一段黯淡的日子,关键是我们如何看待暂时的时运不济所带来的影响。
面对这种影响,一般人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怨天尤人,想不开,非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另一种是擦亮眼睛,放下暂时的时运不济所带来的影响,重新闯出一条路,不跟自己过不去。前者只会叹息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平,在哀叹中,他们可贵的年华已远去;而后者在困难面前会重新打造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直至成功。
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再和自己过不去,生命的最终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俗语说:“日月如梭”,“光阴苦短”。人们就在这如梭的岁月往返中从小到大,从大到老,最终走完生命旅程。日月并不因为人们对生命的流连而放慢速度,也不会给人类生命之短暂以丝毫同情和恩惠。
“苦短”一个“苦”字,把心灵深处的痛楚和盘托出,由此也看出人们对生命的流连与向往。“苦短”不是“光阴”,而是人类的生命存在。面对这样短暂的存在,“日月”又那么的不善解人意,仍在那里“目中无人”地“如梭”狂奔,岂不是对人类情感的一种残酷折磨?岂不是对人类心理承受力的一种无情挑战。正是因此,它也让人类生命因短暂而愈显珍贵,它让“光阴”因易逝去而尤应挽留。
我们说“人生苦短”,并不是要唤起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健全的人不会因“人生苦短”而自暴自弃,忧心忡忡;也不会因此而胸无大志,“过把瘾就死”。我们指出光阴似箭,指出“人生苦短”,并进而指出“生命不可逆转”,是要人们能更清醒地意识到生命的“得之不易”、“存之不易”,懂得它的珍贵,从而把它转变为一段快乐时光。
因此,明白“人生苦短”、明白“生命不可逆转”绝非坏事,其不仅不会影响我们的生命快乐,反而会增进我们的主动性,更加珍爱自己。
我们说认识到“人生苦短”、“生命不可逆转”,是尊重自己、关爱自己的基本动因,主要可从如下三个方面阐述:
第一,可以把人们过多留意创建未来——争取长生的努力拉回到面对现实——做个“像样的梦”上来。
由于人类的生命本质短暂,各种长寿努力也均是收效甚微,而为此付出的或失去的却又异常沉重,大有得不偿失之感。这样做究竟能否比一般人得到更长久的生命且不论,只是这样做本身就已经失去了现有生命的乐趣。如果说未来生命是他求取的目标,那么现实生命就沦为一件工具,活着本身就成了一种负担。
第二,有助于强化人们的命运感,从而坦然面对人生。由于不苛求生命的物质长久,而释放生命快乐。
第三,可以增强人们的紧迫感,尽可能地走好只有一次的有限生命路程,让欢乐充满整个人生。
宋代词人苏东坡晚年在追求精神永恒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异常独特的生命体验。他说:“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他把摆脱尘世的喧嚣,清净地在林间打坐,看做是对生命存在的最好体味与享受,而不是整天忙忙碌碌、疲于奔命,让生命不知不觉地从身边溜走。苏东坡在这里提倡“无事”、提倡“静坐”,实质上就是让自己能够细细品味人生,最终赢得生命的放大。
日月如梭,人生苦短,生命不可逆转,实质上为我们提供了尊重自己、关爱自己的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因此,在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难题,我们不妨擦亮眼睛去寻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
18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人生也有不足。对每个人来讲,不完美是客观存在的,无需怨天尤人。世界也是因为有了缺陷而变得精彩。
迄今为止,我们还未曾见到过一位内心平和、生命愉悦的绝对完美主义者,而且,今后可能也不会遇上。我们对事物一味理想化的要求导致了内心的苛刻与紧张,所以,完美主义与内心平和相矛盾,两者不可能融入同一个人的人格。
事物总是循着自身的规律发展,即便不够理想,它也不单纯因为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如果有人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试图使既定事物按照自己的要求发展,那么他一开始就已经注定失败了。
有一个人对自己坎坷的命运实在不堪重负,于是祈求上帝改变自己的命运。上帝对他承诺:“如果你在世间找到一位对自己命运心满意足的人,你的厄运即可结束。”
于是,他开始了寻找的历程。一天,他来到皇宫,询问高贵的国王是否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国王叹息道:“我虽贵为国君,却日日寝食不安,时刻担心自己的王位能否长久,忧虑国家能否长治久安,还不如一个快活的流浪汉!”这人又去询问一个流浪汉是否对自己的命运满意,流浪汉哈哈大笑:“你在开玩笑吧?我一天到晚食不果腹,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命运满意呢?”
就这样,他走遍了世界的每一个地方,被访问之人说到自己的命运竟无一不摇头叹息。这人终有所悟,不再抱怨生活,说也奇怪,从此他的命运竟一帆风顺起来。
同样,在现实中,我们许多人都过得不是很开心、很惬意,因为他们对环境总存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他们没有看到自己幸福的一面。生活中的种种事情都能令他们烦恼,不管是否与他们有关。他们甚至不能容忍别人的某些生活习惯。如此,他们失去了自我存在的精神生活,他们不知不觉地迷失了生活应该坚持的方向,苛刻掩住了他们宽厚仁爱的本性。
在人世间,人们是注定要与“缺陷”相伴而与“完美”相去甚远的。求完美的习性使许多人做事比较小心谨慎,生怕出错,因此,必然导致保守、胆小等性格特征的形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人长得一表人才,举止得体,说话有分寸,但你和他在一起就是觉得没意思,连聊天都没有丝毫兴致。这些人往往是从小接受了不出“格”的规范训练,身上失去了个性独具的风采和神韵,变得枯燥,没有生机,没有活力。客观地说,在人物性格上的确存在着“缺陷美”,即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性格有“缺陷”而绝对不属于十全十美的人反而显得更具有内在的魅力,也更具有吸引力。
其实,没有人会满足于本可改善的不理想现状。所以,你应努力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你要用行动去改善事物,而不是一味地表示不满和悲叹。同时你应认识到:我们总能采取另一种方式把每一件事都做得更好,但这并不是说已经做了的事情毫无可取之处,我们一样可以享受既定事物成功的一面。所以,不要苛求完美,它根本不存在。
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和他人要求过高,总是追求完美,强迫自己做到尽善尽美,会妨碍你取得成功,阻碍你享受成功所带来的一切欢愉。成功是每一个人追求及向往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人能够被激励、鞭策、奋发向上,向美好的未来前进。
然而,如果脱离客观现实,为自己设下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那么,其结果往往只会使自己压抑、担心和失望,更别提享受快乐了。
人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刻意掩饰,自欺欺人,这是不可取的生活态度。人生总有些难尽人意,但这却不是上天的责任。我们不能放弃自己,不能苛求自己更完美。
19远离沮丧的阴影
在人的一生中,生活的挫折是数不胜数的。从被批评、被指责到被谣言中伤,从受骗上当到遭人遗弃,从失去所有财产到坐视梦想的碎裂等等,有许许多多可挽回或根本不可挽回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
有些时候,人们告诉自己应当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然而,这许许多多的挫折总是给我们心底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痕。在旧疮隐隐作痛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觉得生活留给自己的是沮丧。正是沮丧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另外,生活使得许多人改变了原有的特质,他们会下意识地甚至是无法自控地去做一些违背自己意愿的事。他们在不愿意面对、不敢承认某件事情的时候说谎;他们在父母婚姻观念的影响下放弃了爱人及被爱的权力;他们在愤怒的情绪面前束手无策……就这样,他们永远活在昨日的影子里,他们永远受着过去的阴影的影响。挫折和失落始终压抑着他们的思想,他们试图为“已经发生的事”去做徒劳的补偿;他们又渴望自己脱离沮丧的控制,让自己的痛苦能得到补偿。
事实上,沮丧的人往往是非常清醒的人。他们有很明确的期望,期望别人应该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应该如何做人等等。他们也有很明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然而现实往往不是按照哪一个人的期望去发展的。
当事情完全悖逆他们期望的时候,他们会因为“生活欺骗了他们”而万分沮丧,沮丧这时候牢牢地抓住了他们。他们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他们完全混淆了“行为”和“行为的主体”,他们会认为“我”即是“行为”、“行为”即是“我”,“我”做出了这样糟糕而不可原谅的“行为”,那“我”就是这样糟糕而不可宽恕的人。
这时,过去所受的挫折和所做的事使他们完全不能接受生活中所拥有的美好的事物。现在,来看一看你为了什么而沮丧吧:
·你认为你做了一件好事,然而谣言严重地扭曲了事实,你很难过。
·你对别人的伤害采取“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方式,可是你仍然很痛苦。
·你嫉妒比你强的人,你和很多人一样在背后说他们的闲话。
·你撒谎,然后又为了圆谎而制造更多的谎言,但你满心想做诚实坦白的人。
·你接手了一项工作,然而你不能很好地完成它,你失败了。
·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说得太多,吃得太多,你还经常迟到。
当你的这些期望与现实脱节时,你会变得非常沮丧,从而放弃了生活中你本该拥有的美好事物,这是多么可惜啊!因此为了使自己摆脱痛苦、愧疚、沮丧的情绪,你应该这样告诉自己:
“我不应该再把过去的失败放在心上。只要我愿意,我总会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的。事实上,我成功的时候比失败的时候要多得多。我失败了,我也为我的失败而难过,但这是可以受到宽恕的。
“我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不如他的地方。我应该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我可以在我有优势的地方做得更好。当我承认自己的时候,我拥有自由的权利,我完全不用和别人比较,我做的很多事情都有价值,我为什么要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呢?
“也许我不可能拥有所有人的珍爱和赞美,必要的时候我可以有略微受伤害的意愿。如果不介意别人偶尔用不友好的方式对待我,我就不会再害怕受到伤害,因为我不再需要所有人的认可,我不再拿伤害他人又伤害自己的方式去处理别人对我的伤害。如果我不怕受伤害,别人怎么能伤害我呢?”
既然,你已经把这样积极、快乐的言论告诉自己,那么你就可以努力试着向这样的方向去做,你就会逐步摆脱沮丧的困境。
不要让自己长久地囿于沮丧之中,那只会让你做出一些加重自己沮丧感的行为;不要让过去的事情及过去的感觉拖着你,那只会让你一步步走向绝望的深渊。你所受的痛苦是你以自己的方式去解释过去的事而作用于你的心灵,于是你天性中的许多潜能因此大打折扣,无法充分显现出来。
事实上,你不必把指责之箭对准自己,学会原谅自己,原谅他人。要知道,失败的经验会成为一个人重新获得成功的筹码,但失败的自责只会让人一事无成,最终被沮丧所困扰。
其实,生活对待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有本难念的经,你的痛苦与愧疚会令你难过,我的痛苦和愧疚同样也令我难过,其中受伤害的程度并没有大小之分。也许你会觉得沮丧,但你一样可以活下去。
现在就请你忘记过去那些沮丧的日子吧!你应该认清自己的生活态度和自己的价值。生活给予你的不只是挫折,还有快乐。懂得享受快乐是你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20及时扑灭心中的怒火
生活往往是这样的:不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的辱骂,总是让人听起来不舒服,并且相信没人爱听他人不好的言语。可是不管我们乐意不乐意,我们总会听到许多不好的言论。面对生活中的这些言论,我们要放得下、想得开,我们就不会再为别人的所言而难受。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不要企求让所有人都满意。
弗洛伊德曾说:“简直不可能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利、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
很多时候,我们为人处事经常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很难按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关于我们切身利益的一些问题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