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20400000004

第4章 热钱在炒作,风生水起(1)

牛顿说过: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但是,与人性相比,资本更为疯狂。

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具有敏锐的触角,只要能够获利,就会千方百计进入,并迅速熟悉甚至掌控相应产品市场。

至今,热钱在房地产和股市搅动的风潮让人记忆犹新。一些炒房团携巨资炒高了城市房价,导致人们只能望房兴叹;以强大的资本在股市中翻云覆雨,让很多散户血本无归。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如今,农产品成为热钱的“新宠”,于是出现了疯狂的大蒜、疯狂的绿豆、疯狂的玉米……

农产品坐上“直升机”

晋朝时,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食不果腹,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将情况报告给晋惠帝,但晋惠帝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这个回答足以让人啼笑皆非。

但是,当历史的脚步走了千余年之后,晋惠帝的建议得到了人们的响应:菜价太贵,我们已经开始吃肉了!

从2010年春节以后,人们就开始感觉身边的生活用品价格悄悄抬头。尤其进入5月份以来,大蒜、绿豆、玉米等农产品价格更是“接力”高涨。

在中国民间,自古就有“蒜疯子,姜傻子”的谚语,蒜和姜这两种农产品价格多变,波动剧烈。本来,价格的变化不足为奇,但无论价格如何多变,波动如何剧烈,仍旧有一定的上下限。如果冲破底线,大蒜的价格超过猪肉,就表明了进入一个非正常状态。

现在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我们已经进入一种非正常状态。

2010年5月4日,沈阳市沈河区二经街南三八里的程女士来到小区门口的包子铺时,发现过去每个桌子上都有一碗免费蒜瓣,现在却不见了。事实上,这不是一种个别形象,此种情况还反映在周围的面条店、饺子店和豆腐脑店。“没办法,大蒜太贵了,7.5元一斤,一斤四五头,顾客每吃一头就2元多钱,而我们包子才卖0.5元一个,最贵的才0.6元。”包子铺老板言语中充满无奈,并表示,现在只有顾客要求,才会给几瓣大蒜。

大蒜涨价导致经营成本,不仅让商家千方百计减少供应,还导致市民在购买大蒜时,显得“小气”起来。“以前大蒜便宜得很,几毛钱一斤,最贵的时候,也才2块多,现在涨了好多倍。价格这么高,反正大蒜只是调味,还是尽量少用些。”四川的潘女士如此表示。

本来,大蒜只是调味品,没想到,一时间居然成为人们望而不舍的“奢侈品”,而且这种风潮,刮遍了中国各地。人们甚至还发出具有调侃性的预言:

如果大蒜涨下去

老北京炸酱面“就不起”蒜吃了。

串店烤大蒜贵过烤鸡翅。

清蒸扇贝中没了蒜蓉,多了蒜汁(兑水的)。

周立波不能再用大蒜咖啡讥讽郭德纲,毕竟大蒜更“小资”一点。

前两年,我国大蒜市场需求低迷,大蒜收购价处于低峰,常年徘徊在1元/公斤左右,2008年末时更是跌到历史低点,每公斤约为0.1元/公斤。物极必反,更低的下跌是为了更高的上升,这一哲学道理出现在大蒜此后的市场表现上。2009年,国内大蒜价格犹如脱缰的野马,屡创新高,从谷底的0.1元/公斤一路飙升至8元/公斤。2009年末,在全国主要大蒜产地山东,零售蒜价同步上涨40多倍,达到9元/公斤左右。而在北京等部分大城市,一些超市的蒜价甚至高达20多元/公斤。“疯狂的大蒜”,“蒜你狠”等表达人们在蒜价飙升时无奈的词汇,一时成为社会焦点。

5月是新蒜成熟的季节,各地已经持续增长半年有余的大蒜价格终于开始回落,5月底,大蒜零售价格跌至4-8元/公斤。然而,正当“蒜你狠”有所收敛,对于饱受大蒜涨价的民众而言,蒜价的停歇却并不意味着生活支出的成本有所降低,绿豆又接过了涨价接力棒。刚刚入夏,想用绿豆煮粥降暑的民众发现,绿豆价格在一个月内连续走高,演变成继“蒜你狠”后的又一桩疯狂的买卖,一场“豆你玩”的游戏开场。

诚然,每年的5月,都是绿豆销售旺季的开始,但在价格反应最为灵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过数年的平稳之后,2010年绿豆价格的突发“发飙”,却显得有些蹊跷。

在北京最大的粮油批发市场玉泉路市场,2005年5月,绿豆的批发均价为5.8元/公斤,2006年-2008年三年间5月绿豆价格都没有出现较大波动,均价在6.3元/公斤左右,2009年5月甚至还降到5.55元/公斤。2010年5月,绿豆却已经成长为“疯豆”,批发均价为16.4元/公斤,最高时5月4日上涨到18.4元/公斤。

与“疯狂”绿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市场上绿豆的交投却显得相对清淡,并没有呈现一般商品行情向好时常有的量价齐升现象。

在批发市场上,敬畏于绿豆的高价,很多零售商和经销商不敢进货。在全国最大的杂粮杂豆市场,吉林省扶余县三井子杂粮批发市场此前的年交易量高达92万吨,但当绿豆价格“节节高”时,市场内绿豆的交易却平静,“最近市场里就没见到多少需求客商来,价格太高了,没人敢进货。”三井子农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钱林松表示。

批发市场疲软,零售市场情况也并不乐观。尽管5月份已经进入传统的绿豆消费旺季,但面对天价的绿豆,大部分消费“买不起账”。在杭州华润超市,2010年5月绿豆销售量相比往年下降50%,“绿豆又不是米饭,价格高了可以不吃。”在超市杂粮去徘徊的顾客说。

尽管民众对于绿豆价格上涨表现了“骨气”,但不可否认的是,绿豆可望不可即的价格切切实实影响了日常生活。而且,这种暴涨“习气”还带动了其它杂粮品种跟风:与2009年同期相比,2010年5月糯米价格上涨了70%;黑豆价格从2009年5月的7元/公斤,上涨至2010年5月的20元/公斤;薏米的价格也由10元/公斤上涨到40元/公斤。涨幅都在2-4倍。

绿豆“得道”,相关产品也随之“升天”,即使连与绿豆相关的食品,如绿豆芽、绿豆糕、绿豆汤等,价格也随之上扬,一些地区的绿豆汤不仅从1元涨到2元,而且还被民众形容为“能照出人影来”。

此前的销售难题,现在俨然成为菜市场上的新晋明星,面对难以控制的绿豆、黑豆的涨价,人们戏称为“豆你玩”。

然而,就在“蒜你狠”、“豆你玩”两个热门词语成为国计民生的关注焦点时,玉米也不甘示弱,刮起了一阵“玉米疯”。

根据农业部2010年5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从2009年2月起,玉米价格一直保持涨势,涨幅高达33.3%。2010年5月第三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已突破2元/公斤,同比上涨26.9%,直追大米价格。而食品商务网上的上海曹安菜篮子股份有限公司5月20日报价,玉米均价已达2.6元/公斤,同期大米均价为2.13元/公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频繁化的个例,似乎已经是民众难以跨越的围栏。据中国蔬菜流通协会统计,2010年一季度,全国28个品种的蔬菜平均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6.98%。

农产品价格的暴涨,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一头雾水。对于大蒜、豆子、玉米的涨价起了轻松有趣的名字,但自己的内心却肯定幽默不起来。无论是“蒜你狠”、“豆你玩”,抑或是“玉米疯”都无疑是一种讽喻,表达的是一种无奈的心态。菜比肉贵,消费者生活压力猛然增大,口袋越来越瘪,恐怕难有心情取乐。

而且,如果这种脱离实际价值的“疯狂价格”游戏得不到遏制,还有可能演变成全面通胀的导火线,到时,就不再简单的“豆你玩”,而是真正的“算你狠”了。

“蒜你狠”,到底是谁狠?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环境中,价格的上涨从来就不缺乏理由与借口。但是,某个地域、某个节点的某种物价出现巨大反差和波动,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加之,农产品价格的暴涨会危及到人们生活,人们在惊呼“买不起”的同时,自然会搜索暴涨原因。

于是,各种猜测与推测纷至沓来,自然灾害、农民、中间商,到底是谁在制造暴涨?谁才是那个最狠的角色?

自然灾害狠?

从经济学的成本决定价格理论来看,产品价格由其值决定,并根据供求关系上下波动。由此,人们很容易将大蒜等农产品价格的暴涨,归结为农产品供求失衡,即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少于需求所致。

而事实情况也是如此,无论一些政府官员,或是民间学者,将产品价格上涨,归因为气候异常、种植面积减少等因素导致的供应减少,将供不应求视作“幕后推手”。

但是,事实情况却并非如此。以大蒜之乡山东金乡县为例,2010年5月金乡县农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金乡全县约有80万亩农田,其中2010年有56万亩种植大蒜,2009年为48万亩。由于今年天气灾害频发,大蒜减产为正常现象,但减产不会超过10%。这一数据来自金乡县农业局信息科,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几乎每天都要去乡镇摸底大蒜生长状况。

2009年,金乡县大蒜总产量为51360万公斤,2010年约为56000万公斤,虽然种植面积增加8万亩带来的总量提升并不大,但无可置疑的是,价格暴涨带动的种植热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抵消了天气因素带来的减产。

而且,众所周知,农产品有自己的生产流程,其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影响其价格。蔬菜一类的农产品,生产周期较短,受水灾、旱灾等天气因素影响,价格出现短期波动实属正常。但是,一旦天气状况变好,供应恢复正常也无需过长周期。而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以年度为生产周期。较长的周期也决定了其价格的更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在上市半年后价格突然暴涨,绝非正常现象。

在绿豆的主产区东北三省和内蒙古,2009年由于天气干旱,造成了绿豆总产量的明显下降。按照常理推断,在10月份新一轮农产品大量上市后,会增加市场供给,行情也会相应平稳或有所下降。但让人们大为不解的是,良好预期并没有出现,2009年9月份时,绿豆的平均批发价格为6.6元/公斤,而到10月下旬时价格未降反升,达到了8.4元/公斤,每公斤上涨1.8元,短短一个月内涨幅达到27.27%。

对于这种“天气说”,很多人并不买账。盘溪农贸市场的一位经销商就直言不讳:“要说恶劣天气导致减产,怎么其它农作物不见动静,就大蒜、绿豆这几样产品一个劲地往上涨?”

由此可见,将农产品价格暴涨完全归咎于天气,这一推论根本站不住脚;或者,仅仅天气灾害这一因素,并不足以支撑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价格飙升。

种植农户狠?

按照商品流通环节,农产品的流通需要经过两个关键环节,即农产品的种植者农户、中间批发商。要寻找推动农产品价格暴涨的“真凶”,毫无疑问,就要从这两个环节入手。

批发价从0.2-0.3元/公斤暴涨超过10元/公斤,原本让人闻起来有些刺鼻的大蒜,变成了香气四溢的稀有品。仅从第一印象,且不经过理性思考,很多人会羡慕蒜农的好运,但事实上,在这一轮涨价行情人,普通农户并没有得益,更像是一群局外人。“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人炒蒜成千万富翁,却从没听说谁种蒜种成千万富翁的。”一位粮油贸易公司负责人表示。

即使在大蒜主产区山东、河南,2010年5月,收购商从蒜农手中收蒜的价格为3.6元/公斤,进入全国最大的大蒜交易市场--山东金乡大蒜交易市场后,价格变成4元/公斤,此后价格才一步步被“抬”到20元/公斤左右。

而关于蒜农的收入,由这一笔账可以得知:在大蒜价格疯涨的2009-2010年,每亩蒜地的蒜种费约为1100元,肥料费用为350元,耕种费80元,灌溉费为60元,塑料薄膜费为50元,再加上其它除虫、灭草的零散费用,每亩蒜地的成本高达1400元。按照每亩地产蒜1000公斤计算,每公斤大蒜的种植成本就为1.4元。即使蒜农卖出3.6元/公斤的天价,每亩地的收益也不过2200元,“一个农民种几亩地,算下来比打工强不了多少。何况还是在这样的年景里,3.6元的收购价几年前他们想都不敢想。”

在农产品领域,一直存在着“生产者与消费者‘两头瘦’、流通者‘肥’”的现象。在这次为大蒜为首的农产品价格暴涨中,蒜农等生产者依旧没能“吃胖”。不仅如此,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他们,还最有可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在价格暴涨之后必然出现的下跌时(现在大蒜价格已经开始下跌),他们却仍然在扩大种植面积。

而处于“肥缺”状态的中间流通者是否都“肥”了起来?

中间商狠?

既然农民不是大蒜涨价的始作俑者,有人开始将怀疑的目光瞄准中间商。但事实上,无论是大蒜,还是绿豆,价格疯涨的同时,农产品市场上的交易却倍加冷清,并未呈现量价齐升的现象。

2010年5月27日,国家多部委联合下文,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农产品价格等炒作行为。这一记“重拳”,让重庆盘溪农贸批发市场里的商户陈玉洲倍感无奈。

同类推荐
  •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你拿什么改变世界:比尔·盖茨送给年轻人的管理礼物

    本书以独特的视角从微软公司成功运作的过程中,提炼出比尔·盖茨成功的管理思维,并列举了微软公司众多的成功案例。相信无论是创业者、管理者还是渴望成功的人都会从本书中找到能给予自己帮助的经验和策略。同时,为追求事业发展的个人和企业,带来一定得启发和借鉴。
  • 做最好的产品经理

    做最好的产品经理

    本书是学习产品、市场知识、财务及战略敏锐性以及人际交往技能等的实践指南,并且通过众多的案例,分解产品管理的整个过程,给出了详细的指导。即便你从未从事过管理工作,也可以依照本书的步骤,胜任新的岗位。为您提供简洁且切实可行的答案,同时扮演好技术员、市场人员等多重角色,让你从合格走向卓越。值得注意的是,“产品经理”从来没有将其下一个具体的定义,但是往往受到非常多的争议,它时而模糊,时而又无比的清晰。
  •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公关传播案例评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步伐逐渐加快,公民社会已初步形成。各个行业,无论是像公司、企业这样的营利性组织,还是机关、学校、医疗卫生、社会团体等非营利性组织,都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社会形象。我国政府也与时俱进,开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现代传播和沟通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 激励不用钱

    激励不用钱

    心理学强调,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物质的需求属于最低层次的需求,所以简单的金钱激励一定是最愚蠢、效果最差的激励方式——也许有些人拿高薪就有干劲,但他们绝对不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本书提倡非金钱的激励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非物质激励的方法,结合大量发生在知名企业里的真实案例,既有完善员工激励制度的方法指导,又有激励员工的技巧展现,相信不同层级的管理者都能从中受到启发。
  • 小公司做大做强24招

    小公司做大做强24招

    本书重点介绍小公司做大做强之道,列举出24招制胜秘诀,近400条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创业之道、防败之道、战略之道、执行之道、制度之道、人事之道、生产之道、采购之道、财务之道、薪酬之道、降本之道、文化之道、营销之道、产品之道、定价之道、通路之道、电商之道、品牌之道、推销之道、创新之道、情报之道、关系之道、聚焦之道、竞争之道等,内容全面系统,精简扼要,实践性强,可以说是公司管理者走向成功之路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

    本书堪称当代国外学术界少见的博学之作。它把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这些重要主题置于现代性这一概念的总体框架中加以考察,可以说确立了现代性美学研究的基本方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名家文学讲坛)》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现代性的五个基本概念: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和后现代主义;对其来源、演变过程直至目前的状况作了详尽的论述,并列举了丰富实例。作者还提出美学现代性应被理解成一个包含三重辩证对立的危机概念:即对立于传统;对立于资产阶级文明的现代性;对立于美学现代性自身。
  • 恼人的小金库

    恼人的小金库

    杨箐校长早晨六点准时到校,开始运筹一天的工作,并不时瞅瞅腕上的手表,颇有些举轻若重,无微不至的风范。王中书老师又迟到了二十分钟,待他赶到学校时,其他班的学生已经吃完早餐,开始晨读,惟有他这个班的学生围着几只大铁桶,争先恐后地舀着桶里的豆浆,馒头包子嘴里一半,地上一半,乱萆漫秧。如饕似餮。杨箐校长心里微微窝火,说:“王老师,昨晚又摆了方阵吧?你看你看,都成十八重地狱逃出的饿鬼了。要是烫着了一个两个,怎么向家长交代?”王中书老师说:“不好交代的,恐怕还不在这儿呢!听说有的老师都告到市政府去了。实际上,这就是‘三乱’反弹,上面早晚要来查处的……”
  • 重生小助理

    重生小助理

    叶蕊穿越武侠世界五年,再回到现代时感觉自己萌萌哒。不就是个大明星的小助理嘛,她怎么可能做不来!大明星酷帅狂拽,叶蕊表示流云飞袖分分钟秒死他!大明星演技爆表,叶蕊表示她可是穿越又重生的人!大明星逗比发作,叶蕊表示她可是专治逗比三十年!且看小助理如何成长为娱乐圈一代天后。
  •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掌上帝国之乱世春秋

    八一八那些让你不明觉厉的历史故事,揭秘五千年前高富帅的生活、重口味的乱世春秋。
  • 救命的松果

    救命的松果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深秋,一群小松鼠坐在树枝上,每人捧着一个松果吃得正香。“啪”,松鼠爷爷的松果掉在了地上,那松果“咕噜噜”地滚到了很远的地方。小松鼠罗罗看到了,飞快地跳下树向松果跑去,他要帮爷爷把松果捡上来。谁知他刚跳到松果旁边,就看到一片枯叶下面钻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
  • 失踪的女人

    失踪的女人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大广方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大广方入如来智德不思议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明的轮回记录

    神明的轮回记录

    这个世界是存在着由美好的愿望构筑出来的神明的,她历经无数轮转,在自己被人类的愿望囚禁的命运中苦苦挣扎。
  • 无忧花开

    无忧花开

    外面的天空,黑压压的,好似末日来临。一道刺眼的亮边划破天际,轰隆隆的巨雷震耳欲聋,豆大的雨滴敲打着二十二层楼的窗玻璃,噼里啪啦乱响,大雨如开闸的洪水,倾泻而下。女人倚靠在窗边,凝神望向墙角缩成一团的男人。如果此刻把他从这窗口推下去,会有什么后果?她犹疑着。炎夏的雷震雨恐怕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必须马上下定决心才行。男人似乎动了一下。他的双手被绳索缚住,反扣在身后,脸朝下,身体歪倒在地板上。“这是哪里?”男人的声音仿佛遥远的地洞里发出来的,闷热而潮湿。
  •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重生:蛇蝎弃妃狠毒色

    错嫁睿王,她受尽凌辱,更是落得父母惨死,兄弟魂断,幼儿死于腹中!一朝重生,钟洛晗发誓血债血还!欺她辱她者,百倍还之!她步步为营,处处筹谋,斗宫妃权臣,斗侧妃毒妾,斗姐妹妯娌……欺她,伤她之人,她誓死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