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端起酒杯,与她轻轻一碰,接着,以依依不舍的口气,用低沉的声调对她说:“同船过渡得修行五百年,我们在一起工作了几年,就是前世修来的缘分啊!而今你却要舍弃我们而去了,千万不要因为离开了我们就认为缘分已尽。到了一个新的地方,记得要保持联系,有了高兴的事,告诉我们一声,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有了不开心的事,也一定要告诉我们,让我们为你分担风雨,分担忧愁。一份痛苦由众人来分担,就会变得微不足道。记住这里永远是你的大后方,这里的兄弟姐妹永远是你的坚实后盾,我们也愿意成为你心灵深处永久的避风港!”
“呜呜呜……”在酒精的作用下,女助理先是梨花带雨,后是泪如雨下,抽抽泣泣中,她终于坚定地表示:“我不走了。”
离职员工是我们的职场财富
我们每天都在重复做留住员工、避免员工流失的工作,但员工离职却总是不能避免。
站在公司立场上,我们常常宣传“员工是企业的财富”,其实站在管理者、打工者的立场上,离职员工却是我们自己的个人财富!
首先,通过员工离职面谈,我们可以了解到平时听不到、看不到的现象和问题,这时候,离职员工一般会畅所欲言,无所顾忌。尽管反映出来的问题可能微不足道,或是冰山一角,但却可以让我们通过一个点去审视一个面,再通过一个面,去检讨公司的相关政策。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稍稍有点责任心的管理者,都会重视离职员工反映出来的问题,并通过解决这些问题,逐步完善相关政策,从而为避免其他员工的离职打下一个牢固的“补丁”。
其次,通过了解离职员工的再就业状况,可以评估自己公司的外部竞争力。我们知道,技术类员工的再就业,一般走不出本行业这个圈子,甚至一些特殊行业的生产、销售、PMC等岗位也要求具有同行业经验,管理类岗位要求同行业经验的也屡见不鲜。这些离职员工为什么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对方吸引他们的点是什么?——与这些离职员工保持联系,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开你心中的疑惑,这样就可以反过来对自己公司的外部竞争力做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改善。
最后,与离职员工保持联系,也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留下一条退路。我们常说,多一个朋友多一条生存之路,一些在你的公司并不起眼的员工,到了另一家公司却做得风生水起,摇身一变,变成别的公司的高管,这个时候,如果你们之间保持着联系,说不定某一天,他会想起某个岗位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向老板或高层推荐你去就任。在你失意或失业的时候,也许这一推荐,就成为你得到“超度”的一根救命稻草呢!
所以,员工离职也许是企业的损失,但却可以变成管理者的个人财富,关键看你是否重视这无形的资源。年少时靠个人打拼,学习知识,积累经验;30岁以后靠人脉关系,管理者将离职员工当成“背叛者”从此不再往来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企业内只有为利益服务的民主
家具厂两名生产组长虽然任劳任怨,能够出色地完成自己分内的活计,却没有能力带领全组二十多名员工共同创造良好的业绩,无论是团队成员个人能力的提高,还是整个团队总体业绩的提升,都不能令厂长满意,导致这个车间与其他车间的产能和产量对比起来,同时处于“拖后腿”的失衡状态。于是,厂长与HR主管商议之后,将他们调到了独立于生产之外的质检部门。
空出了两个组长的位置,按企业规定的管理权限和任免程序,这一需要立即填补空缺的基层职位,只要经过车间主管提名,厂长签字核准即可马上得到任命。可是,车间主管“从谏如流”,广泛倾听群众的呼声后,别出心裁地向厂长建议,希望破除长期以来的“任命制”做法,采用先自荐、然后民主投票的方式选出两名新的组长。因为这一做法不符合企业规定的任免流程,在公司内也史无前例,厂长不敢擅自做主去尝试改变游戏规则,于是来到我的办公室,请示是否可以开这个先例。
厂长刚一落座,我就问他:“这些人是不是想造反?”
“此话怎讲?怎么一下子扯到造反了?”厂长一头雾水。
我没有回答,而是接着问他:“什么是民主?什么是企业内的民主?”
厂长神色愕然……
“我今天就开导你一下吧!”面对厂长的不解,我耐心地解释:“第一,从理论上讲,民主确实是一样好东西,但是,纵观上下几千年,哪里有真正的民主?时至今日,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发现,许多仁人志士津津乐道的所谓民主,目前仅仅停留在理论化、理想化的阶段,在社会大环境之下,民主常常成为独裁政客用作掩饰其独裁实质的美丽外衣,许多人打着民主的旗号招摇撞骗,似乎他们就是为民请命的救世主一样。第二,企业是经济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根本目标,为了这一目标,企业管理上的许多做法一直都在模仿和借用军事化、社会化管理的经验。特别是人事任免方面,根据我们的国情和国人的特点,在目前的环境下,注定了下级对上级负责才是达成目标的最佳组织保证。下级必须保证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的命令,保证不打折扣地完成经济指标,这样才能为上级创造出显目的政绩。这就涉及如何用人、用什么样的人之类的敏感问题。一般情况下,上级会认为只有自己任命的下属才会听命于自己,才会真正对上级负责,才会对上级唯命是从,才会为了上级制订的目标拼命到‘舍得一身剐’的地步。我们无论在社会上还是企业内,常常会见到‘一朝天子一朝臣’之类的现象,这就是上级出于保证自己的政令畅通无阻的心理,不得不优先选用对自己绝对忠诚、绝对负责的下属所采取的本能组织行为。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利益行为。第三,如果通过自荐、民选出来一位完全站在‘选民’立场上,充分代表‘选民’利益,时时与企业争利、与股东计较、与上级作对的下属,你如何面对?那时你再撤掉他,就会很被动了,会被众人骂你‘扼杀民主’;不撤换吧,你又如何保证完成工作任务?所以,在目前的环境之下,还是只能通过‘任命制’解决问题。”
厂长似乎心有疑虑,说话吞吞吐吐:“这样……企业内……难道就不能……有真正的民主了?”
“大错特错!”我立即接话,“任何形式的民主,都是有前提、有范围的。一个组织,无论多么民主,甚至可以放任成员胡说八道,但最后还得由领导来‘集中’,也就是由上级来决断,这就是前提;至于范围,凡涉及政策方向、涉及机密的内容,你想民主也不可能,所以,范围一定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地放开。”
“扯远了,还是就事论事吧!”我喝下一口茶水,将话题转移到企业内部:“公司内,我们经常召开员工座谈会,听取大家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这就是民主;员工对上司的处理不满,通过畅通的正常渠道得到申诉和解决,这就是民主;工作中遇到难题,团队之内献计献策,集思广益,这就是充分发扬民主。”
厂长插话:“经济上、人事任免上为什么就不能尝试类似的民主呢?”
我回答:“经济民主?你先搞清楚一个前提——企业是谁的?这一点很重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你家里的经济收支可以给外人说三道四、民主支配的权力吗?现在,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工会参与工资协商,就是民主的进步,而其他支出,只能由企业所有者决定,与外人无关,不可能民主。注意自己的角色,别把企业当成自己的,你我没有股份,在这个问题上也就没有发言权,还讨论什么经济民主?”
我看了厂长一眼,继续说:“人事上的任免,有位伟人说过‘组织是路线的保证’,我说得现实一点吧,你对我负责,为我创造政绩,我才敢、才会用你;你天天与我过不去,或者经常达不成工作目标,我会继续用你吗?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假如有一天,将你这个厂长的职位拿出来‘民选’,你敢保证你一定就能选上?选上别人了,我会不担心他究竟对谁负责?不担心他究竟能不能完成任务?一旦出现下级不能对上级负责的局面,如何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就成了我需要直接面对的现实问题,而经营目标,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直接的利益问题,对于各级管理者包括我自己,归根到底还是利益问题。所以,企业内有限的民主是为利益服务的,明白了这一点,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
厂长笑了笑,起身道别,临走时,不忘模仿我平时的腔调自嘲一句:“我差点误入了民主的歧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