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为理论基础,从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目标出发,首先就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大学生实践能力、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重要概念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了系统讨论,并提出了本研究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
本研究基于对实践和能力的认识,将“实践能力”定义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那些起稳定调控作用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本书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提出了对个体实践能力结构的认识:个体的实践能力由“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三大要素构成。实践能力各要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般实践能力是个体实现实践活动的基础,专项实践能力是个体实现实践活动的保证,应用实践能力是个体完成实践活动的关键。为实践能力的质的规定性所决定,实践能力具有实践性、个人性、能动性、综合性和外显性5个基本特征。
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大学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个阶段。基于高等学校的阶段性任务和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需要以专业教育为基点。本研究提出,体验性、技能性、师范性是体育专业的基本属性,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大力加强实践环节。体育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3条基本途径,即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体育院校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培养有3个主要环节,即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
上述认识为本研究深入展开对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点和逻辑框架。由此,本研究围绕体育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和主要环节,对我国14所体育院校的体育专业进行了全面考察与实证研究。通过考察,较深入地了解当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做法、主要经验及存在问题。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从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3个方面对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改进思路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实践能力;体育专业;实证分析;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