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经济现代化是社会全面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而教育现代化又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人力保障,推进了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现代化对体育现代化的影响
经济是社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也是体育现代化发展的基础。体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速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所能够为体育发展提供的物质条件,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53】。
1.经济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和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
一般而言,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和社会向体育投入的经费就越多,反之亦然。因此,也可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体育经费多少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体育事业经费的投入情况,从中可看到,上海、北京、天津、广东等经济发达的省、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较高,其人均体育事业经费也名列前茅;而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较低,其人均体育事业经费也相对落后,以上海和贵州两地最为典型。上海和贵州的人均GDP相差10倍,人均体育事业经费相差18倍。浙江、江苏、云南、西藏等省、区人均体育经费与人均GDP不甚一致,特别是西藏人均GDP处于全国第29位,人均体育事业经费却处于全国第4位。这种不平衡的特例也说明,在一定范围内政策是可以调节对体育投入力度的【54】。同时也可能是由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需要一定的周期,这种周期往往与本地宏观发展密切相关。可能会出现上一年的投入比较多,而下一年会变少,即使是实际体育经费投入相同的地区,但投入年份的比例分配不一样,也会出现上述结果。但总体上两者是呈正相关的。
与体育事业经费投入相类似,一个地区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同样取决于这个地区的经济实力。反映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等省、市人均GDP水平较高,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也名列前茅;而贵州、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水平较低,其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水平也相对滞后。北京和贵州相比,人均GDP相差6倍,人均场地投入资金总额相差28倍【55】,充分说明了经济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重大影响。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体育经费的来源形式和比例
目前从世界各国体育经费的来源形式来看,主要有中央政府投资、地方政府投资、家庭体育消费、体育彩票和体育赞助等来源形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体育经费的投入渠道和各种来源形式的比例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和地区,体育经费投入形式呈多样化发展,并且社会投入的比例高于政府。在社会投入部分,又以家庭投入为最高。因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而居民收入水平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费来源首先表现为经费投入多样化,其次是社会投入远远高于政府投入;这与我国以政府投入为主的形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国现行的体育经费来源属于“拨款型”的结构。在体育经费的投入量上,欧美国家的体育经费投入基本上占GDP的1%以上,2000年,瑞士体育经费投入占GDP的3.47%;而我国的体育经费只占国家预算的0.2%,近年来虽然有所增长,也只占0.3%左右,体育基本建设投资只占国家总投资的0.1%。全国人均体育经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差很远。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一个现代化后发国家,国家的财力有限,尤其是在我国集中财力、物力搞重点建设的情况下,很难更大幅度地增加体育事业的拨款,这也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特点。
3.经济决定着社会对体育的需求和体育活动的结构
社会对体育的需求是体育发展的动力。社会对体育需求的强度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56】。人们只有在满足衣、食、住等生存资料的基本需要后,才有可能考虑到包括健身等在内的体育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生产力低下和人们生活水平不高的情况下,人们主要是为生存和温饱而奋斗,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自然会无暇顾及。当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足以满足人们生存需要并有富余时,人们才会考虑包括健身娱乐、观赏竞技运动在内的享受和发展的需求。
从我国居民体育消费水平来看,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体育消费水平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相应较高,体育消费水平也随之升高;反之亦然。这说明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受居民收入水平的制约。北京市统计局社会科技处提供的有关资料显示,2003年北京市体育用品生产销售发展态势良好,年销售收入2.24亿元,比上年增长20.43%;人均购买体育用品支出8.33元,比上年增长近1倍;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2.59元,比上年增长2.13倍【57】。
我国经济收入水平不同的阶层居民的体育消费状况也说明了这一点。下面以2002年居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加以说明。
收入越高的家庭,其娱乐教育消费的水平越高,这充分说明了经济水平对人们娱乐教育消费(包括体育消费)的明显制约性。
从体育活动项目的结构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多从事一些简单易行、消费低的活动项目,如跑步、散步等。但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活动的体育项目结构就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的局面,如保龄球、高尔夫球、滑草等。并且不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制约,即使在夏天也可以滑冰,冬天也可以游泳。据调查,2004年北京市有已建成的高尔夫球场19个,在建10个,球场总占地面积为3707公顷【58】。另据北京晚报随机调查统计,2005年国庆期间,到高尔夫球场(含练习场)打球的为82565人次。并且调查的地区为“周边34个标准的18洞球场和42个高尔夫练习场”【59】。我们暂不谈政府对高尔夫球场的建设态度,只从高尔夫球场数量看,说明经济的发展水平对体育结构带来的影响之大。
4.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竞技运动水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竞技运动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竞技运动水平的直接因素,包括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体育运动的基础、运动训练的规模、训练的物质条件和科学训练的水平等,这些皆与国家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关。当今,竞技运动的水平越来越依赖运动训练的物质水平和科学训练水平。奥运会的竞争可以说是体育运动领域里科学的竞争,也是各国在体育领域里投入的人力和财力的竞争。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这方面投入的数量则取决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60】。据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发达国家获金牌226枚,占金牌总数的74.34%(共计304枚金牌);发展中国家获金牌78枚,占金牌总数的25.66%。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来看,在全运会上获奖牌较多的和团体总分名列前茅的省市,也是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夏崇德等(2006)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的相关分析》研究表明,各地区竞技体育成绩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各地区在九运会上的成绩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r达0.964,各地区竞技体育成绩与其国内生产总值存在显著性相关【61】。翁家银等(2006)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影响》【62】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十运会各省市奖牌与人均GDP情况,也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竞技运动成绩的制约作用。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其运动成绩也相应较好。排在奖牌榜前10位的省市,其人均GDP普遍在2500美元以上;而后10位的省市,其人均GDP普遍低于1500美元,人均GDP相差近1000美元。
经济发展水平对竞技体育的影响可以归结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和人民对竞技体育的需求程度。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企业就越有财力支持竞技体育设施的建设、支持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同时,人们的生活富裕安康,才有兴趣从事或观看竞技体育、有闲暇关心竞技体育,这都会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
(二)教育对体育现代化的影响
教育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一翼,对实现体育现代化起着基础性作用。从根本上讲,教育可以提高受教育者对科学文明健康方式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体育健身观念,掌握体育健身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体育健身习惯,为终身从事体育活动打下基础【63】。
1.受教育程度对体育现代化的影响
说明教育程度不同的人群中,其体育人口的比例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受高等教育的人群中体育人口的比例是受过初等教育人群的5倍以上,是文盲人群的900倍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教育对群众体育发展的影响【64】。
2000年,在各层次受教育的人群中,体育人口率和学历基本呈正向相关。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群,可能是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体育人口比例达26.3%,并未高于大学学历的人群【65】。
00年全国群众体育调查表明,2000年我国群众参加过1次或1次以上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率为35%。其中,具有高等学历人群的结构比为65.32%,具有中等学历人群的结构比为39.26%,小学及半文盲、文盲人群的结构比为16.96%。显示了知识分子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类人群【66】。
以上数据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和全面,就可能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从社会的总体情况来看,收入水平与受教育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有关部门近3年来的调查显示,成都、重庆、西安三地的被访者学历越高,平均收入水平也越高。拥有大学本科学历者的人均收入是小学学历者的3倍以上,是从未上过学的人员的9倍【67】。所以就会出现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率呈现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上升的趋势。
2.体育专业教育发展水平对体育现代化的影响
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是随着近代教育制度的确立、近代学校的出现而兴起的。体育现代化的最终实现要靠大量的体育专门人才,而体育专门人才的培养要通过教育来完成。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体现在教育规模、教育观念、教育投资、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化等方面,这些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和数量。目前,我国共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75个,专科学校体育系、科234个,体育院校15所【68】。在本科专业设置上,我国在1957年以前只设“体育”一种专业,且都以培养体育师资为主【69】。发展到现在,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育新闻、社会体育、体育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保健康复、体育艺术、民族传统体育学等10余个专业。在教育层次上,分别设有本科教育、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以培养高层次的体育人才。在招生规模上,自1999年以来高校连年扩招虽给体育院系学生的就业带来了挑战,但扩招也必将带动基础教育的发展,促进体育师资需求的增长。体育专业教育这一系列长足的发展,虽然对我国体育现代化的实现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要想早日实现体育现代化,体育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仍是任重而道远。
注释:
【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0.
【2】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
【3】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0.
【5】布莱克.杨豫译.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6】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70.
【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0】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11】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19.
【12】中国网.现代化理论的演进历程[EB].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65427.htm,2003-01-21.
【13】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5.
【1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5】pasons.T.1968.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New York:Free Press.
【16】Levy.M.J.Jr.1996.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New Brunswick and London:Transaction Publishers.
【17】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
【18】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现代化进程战略构想[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9】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22.
【20】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7.
【21】(美)丹尼尔·贝尔著,高铦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14.
【22】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22.
【23】R.Inglehart.1997.Modernization and Postmodernization.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4】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7.
【25】Huber.J.1985.The Rainbow Society:Ecology and Social Politics.Frankfurt am Main:Fisher Verlag.
【26】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12.
【27】Beck.U.1986.Risk Society:Toward a New Moderrnity. London:Sage.
【28】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23.
【2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
【30】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
【31】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0.
【32】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25.
【3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404.
【3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91.
【35】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25.
【36】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26.
【37】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242.
【38】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27.
【39】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0.
【40】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8~63.
【41】熊斗寅.熊斗寅体育文选[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42】熊斗寅.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1):9.
【43】孔庆鹏,朱永新,王家宏等.苏州市体育现代化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22.
【44】卢元镇.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体育及其产业[C].社会体育国际论坛,2002.
【45】李香华.中国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J].体育学刊,2002,9(5).
【46】厉丽玉,林可,胡烈钢.浙江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3(5).
【47】韩会君,肖焕禹.实现体育现代化的理性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
【48】吕树庭,张宏,王玉昕.体育现代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兼论广东省基本实现体育现代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2.
【49】吕树庭,张宏,王玉昕.广东省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4):3.
【50】厉丽玉,林可,胡烈钢.浙江体育现代化指标体系[J].体育文化导刊,2003(5):17~18.
【51】孔庆鹏,朱永新,王家宏等.苏州市体育现代化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7:97~98.
【52】范宏伟.甘肃省县级体育现代化发展程度评价指标的内涵界定和设计原则[J].搏击,2006,3(1):76~77.
【5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44.
【5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44~145.
【5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45.
【56】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06.
【57】黄京华.2008年北京奥运会带动体育产业[N].中国体育报,2004-09-30.
【58】崔红.北京有高尔夫球场29个8家高尔夫球场未经审批[N].北京晨报,2004-03-19.
【59】“十一”黄金周北京有八万人走进高尔夫球场[N].北京晚报.,2005-10-09.
【60】周西宽.体育基本理论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05.
【61】夏崇德,何志金,陈颇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竞技体育的相关分析[J].体育科学,2006,26(2):23~24.
【62】翁家银,韩新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3):28.
【63】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48.
【64】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48.
【65】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1.
【66】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59.
【67】黄豁,侯大伟.底层人群向上流动难[J].了望新闻周刊,2006-01-28.
【68】陆遵义等.高等师范院校体育院系联合办学模式探索[J].体育科学,2000,(1):10.
【69】李忠梅.中美体育专业教育发展之比较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6(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