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6800000006

第6章 死在东西方(4)

与此不同的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前580—前500),这位向世界贡献了A2+B2=C2的“真理发现者”坚持认为,数才是世界的本原。“一”可以产生“二”、“三”、“四”等等,这些数产生点,点产生面,面组成体,体产生火、水、土、气四大元素;四大元素结合生成太阳月亮及万物。而日、月所分离出来的冷、热两种元素,就凝成了灵魂。

毕达哥拉斯学派集合了众多学者,论证了灵魂的构成:灵魂有表象、生气(即生命或精气)和心灵三个部分。动物只有表象和生气,惟有人类三者俱全。生气在人身上居于心;表象与心灵居于脑。后来这个学派的菲罗劳斯又发展出三魂说:第一为生长灵魂,在人的脐部;第二为动物灵魂,位在心脏;第三为理性灵魂,在脑中——这是人所独有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同时还认为,人死后仍能存在并可转世的,只是灵魂中的心灵和理性部分。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乃是一个悲剧:肉体是灵魂的囚笼,灵魂在肉体中得不到自由;更糟的是肉体死后灵魂受命运支配,还会寄居于新的肉体继续被囚禁折磨,永无了期!

从上面那些哲学家的论述看,有个较明显的共同点:他们都关注自然和物质世界,力图从物质范畴抽象出灵魂学说。至于毕达哥拉斯的灵魂不死论,则明显来源于他游学埃及时,从祭司老师那里获得的启示。在这种侧重于物质世界的思辨中,已经闪耀着科学因子的光芒,所以,现代科学产生于希腊是毫不足怪的。

把哲学家的注意力从自然转向人自身的智者,是苏格拉底(Sokratesl,前469—前399)。他重新提出了泰勒士“认识自己”的口号,并把它解释为“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根据巴门尼德“一”的哲学观,对灵魂的本质、结构以及作用提出了一套系统深入的论证。他认为,灵魂乃是单一的本原,所以不朽,也不可分解;灵魂是无形无影的,是自由和自动的,它永不寂灭。同时,灵魂是运动的本始,“一切无灵魂的物体由外力而动,但有灵魂的则自己动,因为这是灵魂的本性”。(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看来,灵魂中居住着心灵和理智,因而人的灵魂各有高低不同:肉体欲望越重灵魂越轻;反之灵魂越高。灵魂最高级的人是哲学家,因为他们直接面对真理,摆脱了感性世界和羁绊。苏格拉底是灵魂、肉体二元论者,他的灵魂解脱之道是牺牲肉体。由此出发,他主张哲学应当帮助人学习如何死;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学习死亡。苏格拉底最终因政治缘故而被处死,死前非常安宁,就刑之前还在跟学生探讨学问,颇像中国圣哲孔子……

苏格拉底死后,他最出色的学生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继续对灵魂问题进行探讨。柏拉图把灵魂分为理性、激情、欲望三个部分;理性在脑,激情在胸,欲望在腹。三者始终处在斗争与倾轧中,和谐的时候极少。灵魂须与肉体结合,只有理智部分是独立在形体之外的。因为灵魂先于形体存在,它具备某些先验的东西,当它回忆那些东西时,也就形成了人对理念的认识,“灵魂在取得人形之前,就已在肉体之外存在着,并且具有知识”。(《斐多篇》)同时,灵魂受自身好、坏两种力量控制:当灵魂被坏的力量控制时,人变成卑鄙小人,成为受肉体欲望摆布的“自己的奴仆”。所以人必须发扬灵魂中好的一面,即理智的一面,抑制欲望,为灵魂获得自由而“当自己的主人”。

据柏拉图自己说,他曾受到东方神秘宗教的影响,因而坚信灵魂不死,并会因生前行为而于死后在冥界接受审判。在其所著《理想国·卷十》中,通过战士沙尔死而复活,柏拉图描写了肉体死后灵魂的去向:沙尔说,灵魂游离后,在冥界他看到地上有两个洞,天上也有两个洞,中间是审判席。亡魂逐个通过其间,主审者根据其生前行为的善恶,在它们背上贴上标记。善者从右孔升入天堂,恶者由左孔坠下地狱。沙尔在那里看到,希腊的英雄们通过拈阄选择再生之体。比如,生前为女人所害,深怀怨恨的弗沃斯灵魂,不愿再进女人的肚子,因而选择了做一只雁。沃狄塞斯的灵魂回忆起生前太劳累,所以选了一位懒散的闲人过下辈子……

看来,古希腊的哲人们都很关注灵魂。但他们在论证灵魂的时候,方法未免太“科学”了。在构建灵魂的“彼岸”时,他们的建树远逊于他们在其它领域内的创造。然而,对灵魂的探讨,却使希腊的哲人们充分认识了人性:他们认为人性是恶的。——赫拉克利特在论证世界本原的过程中,不忘指出人性的本质:“世界由火组成,一切皆变,多数人是邪恶的。”苏格拉底警告人要“关心和改善自己的灵魂”;柏拉图基于人性恶的认识,提出“没有法律,人无法将自己区别于野蛮人”。亚里士多德说:“人更近野兽而远离神灵,多数人生来愚昧、懒惰、贪婪、残忍。”

幸运的是,西方人并未止于这一认识,而是以此为出发点,孕育出了极为强势的伦理道德文化和理性的社会、法治思想。沿着这一思路,西方产生了一连串的思想家,试图重塑“人”的形象。西方文明,就是在这样的人文精神指引下走向现代的。跟希腊先哲们同时的东方哲学家,也曾产生过恶的观念,但其人文精神却没有因此而得到拓展。波斯占星家查拉图斯特拉(Zarthustra,前628—前551)率先提出,善与恶是宇宙中的两大基本力量。可惜这个观点却仅止于附丽在远古的光明(Light)与黑暗(Darkness)二元对立论基础上,没有发展出新意。倒是东正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从查拉图斯特拉那里吸收了道德世界善恶对立的思想成果,补充了各自的教义……

3.罗马的狼

当霍布斯说“人与狼相似”的时候,他是否想到了罗马人?不得而知。但罗马人自己却欣然承认,他们是母狼哺育的后代。

甚至奥古斯都(Augustus,前63—前14)还在位时,罗马人的军事光荣就开始退潮了。原先隐藏在尚武精神后面的“狼性”,有时候就会龇牙咧嘴地闪现出来。

提比略(Tibreius,前42—后37)派到巴勒斯坦去的总督彼拉多(Pilate),是个名符其实的“帝国主义份子”。他上任时居然命令军队高举着画有罗马皇帝肖像的旗帜,浩浩荡荡开进犹太人当中。第二天,全巴勒斯坦就出现了骚乱。接着他又动用犹太教圣殿的库银,用来修一条水沟,结果导致愤怒的教徒包围了他的官邸……

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

这时候,出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甚么相干?你自己承担吧!”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作血田。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估定的,买了窑户的一块田。这是照着主吩咐我的。”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么?”耶稣说:“你说得是。”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做见证,告你这么多事,你没有听见么?”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稀奇。巡抚有一个常例:每逢这节期,随众人所要求,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当时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众人聚集的时候,彼拉多就对他们说:“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还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他解了来。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巡抚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位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巡抚说:“为什么呢,他做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叫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骷髅地。兵丁拿苦胆调合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他们将他钉在十字架上,拈阄分他的衣服,又坐在那里看守他。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你这折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也是这样戏弄他,说,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他是以色列王,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我们就信他。他倚靠神,神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神的儿子。那和他同钉的强盗,也是这样的讥诮他。

同类推荐
  • 风物长宜放眼量

    风物长宜放眼量

    作为陈寅恪、吴宓先生的弟子,季羡林先生承接上一辈师长的衣钵,晚年不遗余力地捍卫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东西方文化各自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提出了高屋建瓴的精辟论断。本书文字是作者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的精华所在,先生其情也真、其言也善。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将从先生的体悟与沉思里,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东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才有可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坚持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 中庸(全集)

    中庸(全集)

    《中庸》原为记载古代典章制度的书籍——《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战国子思所作。它是古代儒家典籍名篇,被南宋理学家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它作为平民哲学,其核心是修养心性的中庸之道。其内容涉及为人处世之道、德行标准及学习方式等诸多方面。因而此书既是一部处世宝典,又是一本修身大全。为了便于读者读懂、读通《中庸》这部高层次的理论色彩浓厚的著作,本书吸取了其他《中庸》版本的精髓,按照原文、注释、译文、历代论引、典句札记、史例解读、现代活用的体例,进行了全面细致、有总有分、通俗易懂的解读,以此引导读者理解其中精要,运用“中庸”的智慧修养心性,完善自我。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

    《竹影清风》共收入各种风格、题材散文共60余篇。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多数为自传体散文,回顾了一个农民出身的青年作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初登文坛以来的三次文学创作高潮,家庭环境的艰辛和坚持文学创作的决心并决心为之奋斗终生的决心也有抒情杂评和调侃性幽默小品;还有人物传记、土特产品介绍等。
热门推荐
  • 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

    一字佛顶轮王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责任荣誉国家(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责任荣誉国家(金牌员工必读书系)

    "闻名遐迩的“西点军校”倡导了先进的管理和培训理念,因此成为各行各业学习的榜样。《金牌员工必读书系:责任·荣誉·国家》从职场的角度为大家解读西点军校最核心的价值观,并加以扩充引申,结合现代职场人的心理需求,多方面揭示西点人在各行各业都能纵横驰骋、出类拔萃的经典法则,旨在引领读者了解西点精神、洞彻西点理念、感受西点魅力、汲取西点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以此激励、完善自我,推动自己在职场上的进步。"
  • 侯门继妻

    侯门继妻

    前有出身高贵的原配嫡妻,后有青梅竹马的表妹姨娘。左有聪明大气的嫡子嫡女,右有不敬嫡母的庶子庶女。偏她,不高不低,不尴不尬,占着侯府继妻的位置,却是个无宠无子的命,忒可怜。即便如此,也有各种新鲜水灵的美人对她的位子虎视眈眈,打算取而代之。穿成这样一个人,苏婉却不觉得可怜,因为她给丈夫戴了顶天大的绿帽子……对女主的印象:侯爷(冷漠)——空有一副好皮囊,无才无德,善妒,又不能生育,简直就是个没用的废物,不过胜在单蠢又听话,本侯就勉强养着吧!省心。风流皇帝(回味)——没想到,霍爱卿的小妻子竟如此风情万种,真是深得朕心,朕要不要再约一次呢?锦衣卫指挥使(窃喜)——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人之利,美哉!新科探花(遗憾)——恨不相逢未嫁时。表妹(得意)——长得美如何,正室又如何,管家全还不是在我手中?这说明侯爷最喜欢的还是我。嫡女(无视)——不过是外祖母挑选出来的,专门来伺候我们姐弟的保姆罢了,面上恭敬就行了,不必重视。庶女(轻视)——什么嫡母,无子无宠的空架子罢了,在谁跟前摆谱呢?皇后(淡定)——陛下最近不太对劲,又是哪个小妖精勾了他的魂?算了,还是别管了,陛下虽好色了点,但还是有分寸的。宠妃(惊怒)——到底谁敢虎口夺食,是X美人,X婕妤?还是新进宫的美人儿?真是岂有此理,别被本宫抓住你的小辫子。觊觎侯夫人之位的小姐(憋气)——如此不知廉耻之人,侯爷怎么还不休了她?!……女主——呵呵,人生苦短,及时行乐。ps:蠢作者心血来潮、脑洞大开的颠覆之作,可能三观不正,慎入啊慎入!
  • 妙手良膳

    妙手良膳

    前有后妈典范的王妃添阻,后有虎视眈眈的皇子添堵。好在楚良娆有随身空间傍身,厨艺在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滴水之仇当滚水相报。顺便在这名门宅院中谋个锦绣良缘。
  • 足坛刺客

    足坛刺客

    被系统《乾坤》附体的足球爱好者方言,为继承哥哥的遗志,实现自己的足球梦,争战欧州足坛,踢出一个世界,成为全世界瞩目的超级球星。
  • 商市街 回忆鲁迅先生

    商市街 回忆鲁迅先生

    《商市街》是萧红的散文集,创作完成于1935年5月15日,作为巴金主编的“文学丛刊”第二集第十二册,1936年8月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初版,署名悄吟。收入散文《欧罗巴旅馆》、《雪天》、《他去追求职业》、《家庭教师》、《来客》、《当铺》、《广告员的梦想》、《家庭教师是强盗》、《十三天》、《拍卖家具》、《最后的一个星期》等41篇,后附郎华(萧军)《读后记》1篇。
  • 苍空星河

    苍空星河

    在5082年刑武出世成为地球联邦的一员,他与一名科尔族的科学家成为了好友,后来5098年三个一级文明的种族被千年来最奇特的种族:虫族毁灭,这名科学家因为在地球联邦逃过一劫,但后来他所在的地球联邦也被虫族进攻,为了阻止虫族,科学家帮助刑武回到了3852年的无极星……『注:刑武后来被人称为邢武』
  • 武逆穹天

    武逆穹天

    赵国平凡少年,心比天高!天不待我,我就冲破苍穹!
  • 明文衡

    明文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氏先生

    黄氏先生

    问:什么是失眠?答:失眠就是夜间睡不着或醒后不能入睡;失眠的感觉就是心烦。这是我的高中同学、主治医师王志向的回答。这种说法既冷漠又愚蠢透顶。因为失眠没有昼夜之分,心烦也仅仅是失眠的初级阶段。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白天没精打采,面色苍白,眼圈发青;夜晚来临,早早地吃下安眠药,烫了热水澡,躺在床上,先和枕头较劲,再跟被子讨好,一闭上双眼,心里忐忑不安,疑虑重重:能睡着吗?接着,尝试各种登录睡眠的办法,一遍一遍地数数,正着数,倒着数——无效;盯着漆黑的天花板,想象着天上的白云朵朵——没用;一心向佛,连续默念阿弥陀佛——不灵;想象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缓缓地飞来飞去……结果蝴蝶是蝴蝶,你还是你,你还是失眠,失眠的还是你——全都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