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2500000007

第7章 用人的艺术(3)

福特家族的创始人亨利·福特一世从1889年开始,曾两次尝试创办汽车公司,结果都因缺乏管理企业的本领而失败。失败使老福特聪明起来,他聘请了一位叫詹姆斯·库兹恩斯的管理专家出任经理。

库氏上任后,采取三项重大措施:一是进行市场预测,得出结论,只有生产美观、耐用、定价500美元左右的汽车才能打开销路;二是组织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装配流水线,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80多倍,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三是建立了一个完善的销售网。三条措施的实施,使福特公司在短短的几年里,一跃登上世界汽车行业第一霸主的宝座,老福特本人也由此获得了“汽车大王”的称号。

但是在成功和荣誉面前,老福特开始头脑发昏,变得独断专行,听不得不同意见,许多人才纷纷离去,连库兹恩斯也只得另觅新职。从此,福特公司失去了生机,丧失了开发新产品的能力,在长达19年的时间里,只向市场提供了一个车型,而且都是黑色的,终于被它的主要对手——通用汽车公司击败。

1945年,老福特的孙子福特二世继承了祖业。为了挽救公司这个烂摊子,他聘用一些杰出的管理人才,比如原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内斯特·布里奇、后来担任过美国国防部长的麦克纳马拉、当过世界银行行长的桑顿等。这些人对福特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公司重新焕发了生机,利润连年上升,并推出了一种外型美观、价格合理、操作方便、广泛适用的“野马”轿车,创下了福特新车首年销售量最高的纪录,把“福特王国”的事业又一次推向顶峰。

可悲的是,亨利·福特二世也走上了他祖父翻车的错误道路。他独断专行,甚至忌贤妒能,布里奇、麦克纳马拉等人只得离开福特公司。从1968年到1969年,福特二世以突然袭击的手段,连连解雇了三位总经理。整个公司像黑云压城一样,沉闷压抑,人心浮动,人才外流。福特公司从原有的市场上节节败退。面对大江东去的败局,福特二世不得不辞掉公司董事长的职务,把整个公司的经营权转让给福特家族外的专家菲利普·卡德威尔,结束了福特家族77年的统治。

吸取了诸多类似福特公司的教训,现代管理者崇尚人本管理思想,这是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它把人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人的能力、特长、兴趣、心理状况等综合情况来科学地安排最合适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充分地考虑到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使员工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

切忌小才大用

选用下属切忌错位,即避免把不适合下属的工作强加给他,而应安排下属在恰当的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所能,这是企业领导用准人的表现。

因某些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企业领导一下子并不能完全判断准一个人,因此,可能会用不准人。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纠正,遵循因事设人的法则,力戒用错下属。用错下属是企业领导的大忌之一。

用错人和没有人用,哪一种情形比较可怕?没有人可用,就会造成人员的欠缺,影响工作的进行,相当可怕。用错了人,把工作的过程弄错,结果一团糟,甚至留下一大堆后遗症,更加可怕。

没有本事的人,千万不可大用,决不能激励他,这样大不了浪费一个人力。若是激励他,使其士气高昂,去帮倒忙,或者愈帮愈忙,不但份内事没做好,连带影响到别人,为害甚大。

公司应该制订原则,对于没有本事的员工,不予激励。一方面可以促使员工自己提高警觉,要好好充实实力,并且随时注意充电。一方面则让大家明白,未受到激励是一种合理的不公平,不必怨天尤人,应该反思自己,以免增加公司的浪费。

新进员工,经过甄选合格,证实并不差。进入公司以后,如果不知进修,迟早会因停顿而落伍,变成庸才。组织人才培养必须针对员工个人的情况。但是话说回来,员工对于自己切身的问题,最好也要重视,时常提醒自己“不进则退”,随时把握充电的机会,充实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公司对员工实施训练,应该依据员工的受训意愿,做适当的安排。凡是受训的想法较高的,优先给予受训的机会。让员工明白如果自己不能够认识到充电的重要性,公司就不会重视他的训练,日积月累,终于成为庸人。

员工应认清充电的重要性,知道公司给不给机会,乃是基于自己有否受训意愿或是否具有相当能力,自然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来密切配合。一个人要确保自己具有良好的形象,以使主管放心把机会交给他,或者乐意激励他。最好的办法便是时常反省自己:“我的长处发挥了吗?我的短处改善了吗?”

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不必苛求自己的缺点。但是,每提升一阶层,就应该为进一阶层的需要而要求自己,否则便应该安于现状,不再希望晋升,也不要怪责上司不给自己更多的机会。

选用下属切忌错位,即避免把不适合下属的工作强加给他,而应安排下属在恰当的工作岗位上展示自己的所能,这是企业领导用准人的表现。反之,用错了下属就会给企业造成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完全破坏各就其位、各尽其能的用人原则。这一点,应当是一名善于合理用人的企业领导切忌犯的错误。

不要求十全十美

历史上那些明君贤臣和具有卓识远见之士,用人时都非常强调看主流、观本质,而不计较某方面的“过失”。这样就会聚集一大批各具特长的人在他们的身边,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一类专门挑下属缺点和错误的上司,又可称之为吹毛求疵的上司,他们自己未必十全十美,却要求属下十全十美。他们似乎有一种用下属的缺点和错误来证明自己眼光的心理习惯,或者在挑剔下属的错误中得到权力的满足。

说实话,若非生活所迫,不会有一个人能容忍上司的这种近乎变态的行为,其结果要么是走人,要么是明哲保身,总而言之对企业不利。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缺点,即使不指明它也还是存在,关于这一点在本书中我们已反复地强调过。但是,除了缺点之外,每个人也还有长处,还有优点。领导正确的做法应是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而不要反过来,以挑下属的缺点为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一般说来,识人之短容易,识人之长、能说人好话并非易事。作为领导者,就是要以求贤若渴的态度,对人才从大处着眼,从长处着眼,看人的本质、主流,松下幸之助说:“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勇敢,必须尽量发掘部属的优点。当然,发现了缺点之后也应该马上纠正,以七分心血去发掘优点,用三分心思去挑剔缺点,就可以达到善用人才的目的。”

用人避其短。如果让诸葛亮这个长于运筹帷幄、具有远见卓识和气魄的人去作决胜千里之外的将士,跨马扬刀,冲突于敌阵之中,显然是不可思议的。因为诸葛亮的专长就是出谋划策,而上阵杀敌只能是张、关、赵之辈所为。相反若把赵、关、张三人放在诸葛亮的位置上,同样是用人非用其长。

现代社会,专业分工日趋复杂,不要说古代的“通才”早已不存在,就是在某一领域也难以找到一位“万事通”。因此,对领导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尽其才,这就要求领导能够对人才避短用长。

历史上那些明君贤臣和具有卓识远见之士,用人时都非常强调看主流、观本质,而不计较某方面的“过失”,这样就会聚集一大批各具特长的人在他们的身边,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高明的领导,不但不会挑下属的缺点和错误,反而会经常把下属的优点挑出来给别的下属看。

同类推荐
  • 马化腾决策腾讯的66金典

    马化腾决策腾讯的66金典

    在中国互联网领域,有一个人跟马云、李彦宏、丁磊、张朝阳、陈天桥5个人同时过招,因此被称为“全民公敌”。他长相斯文,举止儒雅,却凭借非凡的商业决策智慧和一股霸气,一手打造了中国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腾讯。他,就是马化腾。商界里,上演着弱肉强食的法则。是等着被对手鲸吞蚕食,还是先下手为强?马化腾毅然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们看到,腾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尽管在电商领域曾是实实在在的“莱鸟”,但腾讯却凭借着自身的平台优势成功做到了后来居上;微信创造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局,甚至直接对QQ构成威胁,难怪有人说,“微信跟QQ抢用户,马化腾是在革自己的命”。
  •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贯通中国人性的36个管理细节

    以个案例分析方法,透视中国人的行为特性,进而提出并阐明一系列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国式管理行为要点。不同于以往的中国式管理书籍,以人性人心为主干,在众多管理著作中,可谓是别开生面之佳作。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很多企业家借鉴中国古代思想建立起特有的企业文化,形成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式管理的要义,在于以人为中心、理人管事,透过管人的方式,达到安人成事的最终目的。但是,由于忽视中国人性化领导与西方法制化管理的区别,很多企业盲从西方式管理而不得要领,导致过度管理而缺乏领导,最终影响整个组织营运的绩效。
  • 哈佛市场营销学

    哈佛市场营销学

    哈佛大学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也是美国和世界最负盛誉的名牌大学之一。三百年来,哈佛大学人才辈出,有从政的美国总统,也有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但更多的则是大财团中的决策者。《哈佛市场营销学》主要介绍了深受人们欢迎的哈佛营销学课程的内容,以及哈佛学子在市场营销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系统地分析了哈佛弟子们在企业管理策略、商场营销秘诀、为人处世艺术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它不但是初涉商界者的经典,也是经理们营销的至理名言。
  • 风投阴谋

    风投阴谋

    20世纪末,一批美欧风险投资商开始寻觅风险投资的“新大陆”,而此时的中国经济正需要资金为经济发展铺路,在互取所需的情况下,两者结合。然而,风投并不“简单”,它们的进入,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却也为中国经济埋下了“祸患”。本书讲述了境外风投为何会进入中国,又是如何布局的,以及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

    《别说你懂微信营销》主要收集当今社会真实的微信营销案例,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求真务实的态度向读者传递最真实的微信营销成功案例。所有案例都是由从事各个行业,如房产、汽车、酒店旅游、餐饮婚庆、医疗、电商、教育等领域的当事人以亲身经历的口吻叙述讲出,配以真实的图片和照片,给所有想了解、学习、从事微信营销的人以切切实实的帮 助与指导。
热门推荐
  • 我是大反派

    我是大反派

    一觉醒来,她就成了没活过三章的炮灰,勇猛地朝着反派的道路上头也不回。一般套路书中穿,不是炮灰就反派。炮灰为了不被宰,巴结主角成真爱。反派为了不被踹,一朝醒来就洗白。唯有老娘成炮灰,必须要去当反派。别人笑我不可爱,我笑他们都太菜!“你被选中了,成为大反派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兰谱散章

    古兰谱散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悍妻之老公太娇气

    悍妻之老公太娇气

    巴顿。乔治193的身高,俊朗的五官,高贵优雅的外表,是巴顿集团大财阀的独子;他不务正业,看清了家族企业那股涌动的黑暗。***贺敏,只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的大高个,即使有着天生丽质的外在也因为身高而不受待见。她大学毕业后到了美丽的风车之都荷兰,只为实现灰姑娘穿高跟鞋的梦想。***★相见他耍赖要睡在她的房间,只为试探她。她妥协,因为她相信他。★相处他与她达成协议只为博得老爷子的认可,得以实施他的计划。她同意她的协议,只因不希望再成为同伴的累赘。她夺走他清白,拿了钱从人间蒸发。她献出她的身子,销声匿迹只为抚平那颗不安的心。再次遇到他,他变得阴沉暴戾,口口声声让她还钱。再次遇到她,她怀了他的孩子,她变得懦弱爱哭。
  • 尸人借命

    尸人借命

    住进一间屋子,成了替死鬼。想起来自己小时候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那又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 第一大街一号

    第一大街一号

    羽田圭介日本新生代作家,1985年10月19日出生于东京都琦玉县松伏町,童年时期曾从汽车轮下奇迹逃生。升入中学后,爱上骑自行车,曾创下骑车从东京到北海道的个人纪录,并志愿在长大后成为职业自行车手,有“日本韩寒”之称。2003年,尚在明治大学附属高中学习的年仅17岁的高三学生羽田圭介,以《黑冰水》获得第40届日本文艺奖,从而更新了文艺奖最年少得奖者的纪录。从明治大学商学院毕业后,羽田从走出大学校门的社会人视角继续从事写作。2008年发表的小说《跑》被荐为芥川文学奖候补作品。2010年,羽田又以《19岁的夏天》再次被荐为芥川奖候补作品。从缓缓向上的沥青坡道,渐渐已经能够看到前方的桥。当双脚一踏上桥与坡道相连接的地面,胜清晰地感觉到之前仿佛自己全部体重压迫在右膝上的痛苦,瞬间缓解了。持续了数十米的极度狭窄与黑暗的小道也由此处豁然开朗。巨大的水银灯将水色白光洒泻在步行者通道上,道路正中,胜还在奔跑。双脚交替踩踏在铺满花砖的地面,感觉虽比沥青路略硬,身体左右两边的重量却得以均匀分布。右侧的道路护栏阻隔不住汽车往来通过的声响,橡胶轮胎与沥青马路相摩擦产生的噪声与胜粗重的呼吸音,无论频率还是音质,竟是如此地相似,进而达到一种合二为一的境界。
  • 川菜菜谱

    川菜菜谱

    本书主要讲述了肉菜类、水产类 、豆蛋类、 素菜类 、果品类 、汤羹类 、凉菜类各类才的做法,
  • 法医王妃

    法医王妃

    【正文已完结,番外连载中……】身为闻名全国的女法医,方筝每天的工作就是和死人打交道!可一次意外,却让她穿越到东陵国相国府三小姐,有名的草包泼妇聂瑾萱身上!传闻,这聂三小姐天生草包无能,从小读书,却是连三字经百家姓都说不全!又传闻,这三小姐凶悍泼辣,骄纵跋扈,甚至在自己大婚当日,便端着王府正妃的架子,当众责骂侍妾,引得众宾客侧目,最后使得新郎官湛王爷拂袖而去,从此成亲半年有余,却再没进入新房半步!不进新房吗?好,有种这辈子你都别进!想要休妻吗?行,说话算话,休书赶快拿来!面对冷面王爷,她誓要将‘泼妇’之名发挥到底!不过先说好,她只是‘泼妇’而不是‘毒妇’,可为什么一睁眼,看到的竟然会是一具尸体?什么?这人是她杀的?!不会吧,怎么可能?什么?不信?还说这人是她的通奸对象?(╰_╯)#尼玛,是可忍孰不可忍,不信是不是?好!那就让这死人自己说,究竟谁是凶手!
  • 快穿之男神恋爱手册

    快穿之男神恋爱手册

    前世,陆采薇害死了自己最爱的男人,自刎而死,却意外被快穿系统绑定,得到收集男神魂魄重相聚的机会。可是,进入任务位面之后……说好的挽救被渣女伤了心的男神呢?为什么每个世界都有一个想要撩她的男神大人啊喂!本文又名:《那些年被男神宠上天的日子》《男神,怎么又是你!》《艹!劳资又做红娘了!》
  • 孤独的行脚

    孤独的行脚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伦敦的上空开始飘雪。我独自一人,误打误撞走到了圣保罗大教堂门前。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圣保罗大教堂门前所在的主要街道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帐篷上扯满大大小小的字条,像布达拉宫前的帷幔。孤独的行脚,那些我的生活经历……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该书的前半部分主要写了海伦变成盲聋人后的生活,后半部分则介绍了海伦的求学生涯。同时也介绍她体会不同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她的慈善活动等等。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