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6400000005

第5章 用心体会,快乐就在身边(4)

“心里最好常保快乐,如此就能防止百害,延长寿命。”这是我们应该有的对于生活的态度。俗语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的确,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笑口常开,是大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笑,使肌肉变得柔软,身心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很难引起焦虑。只要你笑,就多一分觉醒,对这个世界更有安全感。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后,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流向坐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被毁的劫难。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14岁的小女孩。流进屋里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了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于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肉体伤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了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流露出痛苦的表情,而是咬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手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型。她坚信政府派来的救援部队一定能救她。可是营救人员最终也没能从泥石流中救出她,而她始终微笑着挥手,直到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所淹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没有一点痛苦失望的表情,反而洋溢着微笑,而且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状。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却永远夺不去在生死关头那个V字所蕴含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挫折、困难甚至绝境是避免不了的,最重要的是要坦然地面对,自信自强,让灵魂始终微笑。因为穿透灵魂的微笑,常常在生命的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难如轻烟一般飘散。

让我们记住:“笑对一切,乐观生活。”用微笑和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让我们的每一天都快乐而充实。要快乐地生活,就要学会摆脱繁杂生活的束缚,一身轻松,心情才会更好。乐观的态度是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法宝。要成大事,愁眉苦脸是无济于事的,只有笑对一切困难并战胜它们,才是走向成功的正确道路。

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也不论你目前遇到了多么严重的困境,还是前所未有的打击,用你的微笑去面对它们,面对一切,那么一切都会在你的微笑面前低头。

快乐无需理由

同样一个甜甜圈,在乐观者的眼中因为是甜甜圈,觉得可口从而快乐;在悲观者的眼中因为它中间缺了一个洞,觉得遗憾从而不快乐。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快乐,却遇到许多烦恼、忧愁和痛苦。

他们向苏格拉底请教,快乐到底在哪里?

苏格拉底说:“你们还是先帮我造一条船吧!”

这帮年轻人暂时把寻找快乐的事儿放到一边,找来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锯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挖空树心,造出了一条独木船。

独木船下水了,他们把苏格拉底请上船,一边合力荡桨,一边齐声唱起歌来。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快乐吗?”

他们齐声回答:“快乐极了!”

苏格拉底道:“快乐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明确的目的忙得无暇顾及其他的时候突然来访。”

什么叫快乐?男人说快乐就是三五知己聚在一起,大碗大碗地喝喝酒,大块大块地吃吃肉,大声大声地说说幽默,再打几个哈哈;女人说快乐就是知心的姐妹在一起,逛逛一减再减的商场,说说三姑六婆的趣事,再在路上走着的时候被人叫了一声妹妹仔。这就是快乐。

或者,在女人的心目中男人那些快乐简直是庸俗,而在男人心中女人那些快乐简直是莫名其妙。

可见,快乐是因人而异的。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的不快乐。当然,有一点肯定的就是,快乐必定是自己去创造的。它不是别人可以送给你,也不是用钱可以买得来,是靠自己用心地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而体验出来的。如果是要倚赖别人给予的话,那就是你的悲哀了。

曾经看过一本书,说一个天生快乐的孩子与一个天生不快乐的孩子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天生快乐的孩子看见自己的卧室中有一堆马粪,马上跑到爸爸的面前兴奋地说:“爸爸,爸爸,太好了,我卧室里有马粪,附近一定有小马,我们去骑吧!”天生不快乐的孩子看见自己的卧室中有一堆新玩具,却哭丧着脸没有丝毫的快乐可言。爸爸问他为什么会不开心,他说:“这么多漂亮的玩具,我担心被别人偷走。”

可见,快乐与不快乐是取决于你的生活态度的。乐观主义就是遇到困难也会以乐观的生活态度待之,从而事事都快乐;悲观主义就是事事如意也会无中生有地想些困难出来,从而怎么也不快乐。这就是快乐与不快乐的本质区别。

事实上,每一件事物都有它不同的一面,眼睛所及之下,并非是事物的全部。大部分情况下,你要寻求什么,你的眼睛就会见到什么。正如心情沮丧的时候,绝对不会看到阳光明媚;心境愉快的时候,噪杂声也变成是热闹的象征。这正是因为每一个人的处世态度不同,所以导致有人快乐有人不快乐。

真的,朋友,其实外面的世界是一样的。看见别人蹦蹦跳跳很快乐的样子,请你不要去羡慕别人,因为你自己本身也可以这样。想想大家面对的是同样的世界,同样的社会,同一片蓝天下,就算是世界末日也不是单单你一个人去面对,别人可以快乐,你为什么不可以呢?

从自己做起吧!改变内在的心态,任何的一件小事都以快乐的心态去待之,必会事事快乐。

把快乐当成一种习惯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天天快乐,月月快乐,年年快乐。孰不知,快乐其实如此简单,它就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却不曾发现。快乐如同风景,要看你是否有一双发现它的眼睛!

有人说快乐其实很简单。做过保险的人应该知道,一般新从业的保险业务员首先接触的培训,就是面对挫折的心态,乐观的心情,逼迫自己学会快乐,否则你将受不了别人的拒绝和打击。一般那些特别有能力的老业务员,必定也是一个快乐高手,因为他们早已习惯了客户的拒绝,也知道自暴自弃无用,只好强迫自己快乐,这样说来他们早已习惯了快乐。

汤姆森是美国联邦保险公司的首席业务员。一次,在晚餐中,汤姆森突然发现香味喷鼻的比萨上有一个黑点,仔细一看,是一只苍蝇,当时汤姆森的第一个反应:还好!尸体还很完整。

于是汤姆森请老板过来,用很愉快的语气告诉他:“老板,比萨很好吃。”

老板:“哪里,哪里,先生您过奖了。”

“真的很好吃,你看这里,连苍蝇都要来分一杯羹。”

老板一看,果真有一只丧生于美味上的苍蝇,二话不说,立即换上一块刚刚做好的比萨,也是店中最好的比萨,并附赠一杯饮料。

一般人如果碰到这么倒霉的事,大多都快食不下咽了,但汤姆森竟还能心平气和的跟老板开玩笑,一副乐在其中的样子。事实上,汤姆森的快乐是来自于工作,因为他早已习惯了快乐!

汤姆森是这样认为的:苍蝇本来就在比萨上面,我只要去吃,就只有三种可能:1.没发现,直接将苍蝇吃到肚子里;2.吃掉半只苍蝇以后才发现;3.没吃之前就首先发现上面的苍蝇。我很幸运碰到第三种最佳状态,又可以让我只花一份钱,却吃了二个比萨,还赚了一杯饮料,当然应该快乐了。

很多心理学家都建议人们有时不妨假装快乐、假装幸福、假装英俊,这样去做的人大都改变了心境,改善了业绩,也随之改变了命运。

就像有白昼必然有黑夜一样,一种公平的生活必然不会永远给你阳光。

许多时候,问题不是出在命运上,而是出在心态上,出在你看问题的方式与对待问题的态度上。

彼得·韩德先生现任卡内基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卡内基公司是励志培训界中的先驱,在全世界85个国家有160个分支机构。除此之外,彼得先生还是数家大公司的董事。作为一个培训别人怎样获得成功与幸福的专业机构的总裁,他是怎样获得成功与幸福的呢?让我们一起听听关于这位CEO讲述了自己是怎样获得成功与幸福的故事。

彼得先生通过一个故事讲了他对幸福的理解。他说他在五岁时因为生病去看医生,当时病痛使他很难受,医生当时问他,你最想要的是什么,彼得先生对医生说,我想要快乐,医生说,那你快乐就是了,结果他真的很快乐。

所以彼得先生说,有许多人想追求幸福,也有许多人问他,怎样才能尽快地获得幸福。他认为,这要先看你对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你的幸福定义若是家庭和谐,那你就应想办法跟家庭成员更多地沟通,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并在提升家庭成员的和谐之中也提升自己处理家庭问题的能力。

彼得先生说:“我对幸福的定义是快乐,我不会做我不喜欢的事和不喜欢的工作。中国的一句俗语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不喜欢那样的境况,我也不会那样做。由于我认为快乐就是幸福,所以说,我在5岁时就已经很幸福了。”

斯宾诺莎说得好,“快乐不是美德的报酬,而是美德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快乐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一种对自己的道德,也是一种对他人的道德。从本质上说,快乐是一种心理习惯,是一种无条件的心理感受。一般说来,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会变成一个主人而不再是一个奴隶,正如史蒂文生所言,“快乐的习惯使一个人在很大程度上不受一些外在条件的支配。”主人和奴隶,哪个更有力量,这就要看你是否能够把快乐当成一种习惯。

同类推荐
  • 挫折磨炼智慧(上)

    挫折磨炼智慧(上)

    一个人,总有一定的目标,也许,这一辈子都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奔跑着。可是,奔跑的路并不平坦,即使是期望很平静的生活,有时还会让你摔跤,摔得很痛,或许还会受伤——这,就是挫折。
  • 人脉

    人脉

    《人脉》讲述现实生活中有一条“铁律”:20%的人掌控着80%的经济命脉;20%的人脉带来80%的价值;20%的产品为企业创造80%的利益;20%的患者消耗了80%的医疗资源……这就是著名的“二八定律”,即“80/20法则”,《人脉》中一令人震撼的规则同时也映射出了人脉交往的秘诀:抓住关键性的20%。
  •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你演说的能力决定了你事业成就的大小和生活的品质的高低。主持会议需要演说,商务谈判需要演说;接受采访需要演说,鼓励员工需要演说;凝聚人心需要演说,化解矛盾需要演说;宣传动员需要演说,改革创新需要演说;汇报工作需要演说,加薪晋职需要演说;竞聘上岗需要演说,工作述职需要演说;问题解释需要演说,说明情况需要演说;介绍产品需要演说,自我推荐需要演说;沟通思想需要演说,建立人脉需要演说;激发士气需要演说,征服他人需要演说。
  •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左手曾国藩,右手胡雪岩

    乱世出英雄,晚清的朝野风声鹤唳。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内有太平天国揭竿而起。有两位名人却恰逢此时出生。一个是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曾国藩,另一个就是红顶商人胡雪岩。曾国藩,一介乡间秀才,最后官封一等勇毅侯;胡雪岩,一个钱庄伙计,终成富甲天下的“红顶商人”。一个游刃官场,经历宦海风波,几度沉浮;一个靠势借力,八方招财。
  • 圆满人生不等待

    圆满人生不等待

    季羡林老人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说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许多追求都是以遗憾和缺失而结束的。然而,人生固然注定不圆满,但我们对圆满的追求却不应该停止。事实上,圆满与否都是相对的,虽然一帆风顺非常美好,但经历过风浪之后到达彼岸反而会更加收获一种成熟之美。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人生的风浪,我们是否能够抓紧时间,勇往直前。本书精选百余篇人生哲理美文,就是要告诉大家:圆满的人生不等待,我们不能因为可能不圆满的结果而放弃追求,其实在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过程中,你就能够享受到人生的满足与惬意。
热门推荐
  • 诡案对弈

    诡案对弈

    车站和死党一起,见到喜欢的姑娘,而她正好与他的男朋友闹翻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然而,从此之后,一件又一件诡异的事情相继而来。
  • 百善仁心

    百善仁心

    刚刚归来就碰到有人当街杀人?这怎么可以,医者仁心,她正要救人,某人却要横刀截胡?!一个是海归的中医世家千金,一个是新晋商业巨子,一个要救,一个要杀,两个人的命运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一起。
  • 篮尊

    篮尊

    当篮球成为世界第一运动,当美国不再一家独大这个世界的篮球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群雄争霸,从高中赛到职业赛,每一个阶级的赛事都会引发各种关注,本书的主人公孟晓豪,从万人瞩目到堕落到强者回归,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 玩家愿望系统

    玩家愿望系统

    李悠然得到了一个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系统!第一卷魔幻手机,第二卷女装成名记,第三卷异能教官,第四卷……本书包括但并不限于都市题材,只要你能想到的,应有尽有!
  •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人生三境界:淡定从容舍得

    本书共分为三章节,分别从淡定,从容,舍得三种生活态度出发,都会人们对事要学会从容,对各种遭遇要保持淡定,为人处事要学会舍得之道。书中通过许多富有寓意的故事和事例,深刻详细地了一 种豁达的人生之道。
  •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对内保护 对外壁垒:欧盟反倾销制度

    中国企业应该从生产和营销两方面避免反倾销诉讼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应强化创新意识和品牌观念,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由“以价取胜”转为“以质取胜”和“以新取胜”。企业应采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会计制度以及档案制度,为应对反倾销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应采用现代国际营销手段,积极利用商标、原产地标志、包装、款式、公关、广告等多种非价格竞争手段,推动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企业还应加强对国际市场的调研工作,优化产品的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战略,避免由个别国家反倾销引发的连锁性反应。企业还必须加强业内合作,建立起反倾销预警机制,规避反倾销带来的贸易风险。
  • 两汉演义(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两汉演义(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

    《中国古典演义小说精品书库——两汉演义》所讲述的是在古代两汉之间的故事。
  • 官打捉贼

    官打捉贼

    马要,马要,马要。刘军标连着喊了三声,我都没有答应,我把头低着在看一本小画书。这本小画书就是刘军标的,中午我用一粒水果糖的代价,把这本小画书换过来看,时间是一下午,吃过夜饭到队里晒场上集合的时候就要还给他。可我刚把小画书带回家,我妈就要我送茶筒到地里去,说是我爸忘了带水。我翘着嘴半天不愿挪步子,我妈一巴掌拍到我的光背上,说喊你吃跑得比兔子还快,叫你做事比死蛇都懒。我赶紧把小画书甩到桌子上,拎起茶筒就出了门。我知道,再磨叽一下,光背上就不再是巴掌了,很可能就是笤帚把子。
  • 晚歌似梦星星似海

    晚歌似梦星星似海

    【桃叶渡文学社。】【已完结】一段录音,牵扯了三年,牵绊了所有。曾经静静躺在桌角的无糖咖啡,那个最爱看向窗外的少年,时过境迁,再无往昔。被伤过一次的人谈何勇气,被伤过两次的人谈何深爱?他曾爱过,她曾信过。一段生与死的纠葛,一场尔虞我诈的阴谋,将谁推入深渊,谁,又忍拆散时光鉴定的恋人?“你喜欢过我吗?”她随风而拂起发,他定眸,“不是喜欢过,是喜欢。”曾经的你啊,和风一起散了吗。
  •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出游,绿色假期(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每个人的骨子里,都有游遍天下的愿望。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地方。对于许多人来说,西藏就是那个最闪亮的坐标,就是那个最想要去旅游的地方。西藏,充满了奇迹与传说,也充满了神秘与变数;带着刚性和残酷,也带着空灵和幻想;既有生命禁区的漠然与冰冷,也有太阳之城的温暖和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