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8300000006

第6章 审视心神,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

王阳明也立志要成为像曾参那样的人,时刻将自省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在他的少年时代,有一次去居庸关旅行增长见识,在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后,王阳明回家见到父亲之后,就举起拳头表示自己将来要带着几万人马去征讨蒙古人的残余分支。面对儿子如此“不靠谱”的志向,父亲王华立即板着脸批评王阳明太狂傲了,根本没有半点谦虚谨慎的精神。起初,年轻气盛的王阳明觉得父亲思想太保守,对自己如此热血爱国的真心一点也不理解,但是过了几天之后,王阳明经由内心的深刻反省,这才渐渐意识到自己有点口出狂言,于是他红着脸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这件事虽然只是王阳明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但是让他由此发现一个人要是不懂得看清自己会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从此,王阳明就养成了自我省察的好习惯,时刻以圣人为终生的成长目标,将“格物穷理”当做自己的方法论和每天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过,王阳明也逐渐发现,“格物”绝非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成效的,所以他就利用这个漫长的过程不断反省自己提出的理论是否有缺陷,是否能经得起推敲和论证。就这样,王阳明通过不断地自我审视让心学的体系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最终形成了一门让人叹为观止的学问。

王阳明有一位性子急躁的朋友,特别爱生气,而且动不动就会责怪别人哪里做得不好哪里应该改正,但他的话又没有多大的效果。

王阳明看到朋友这个样子,就找了个机会语重心长地规劝他说:“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机括只是不见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恶,就见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

王阳明对朋友有事就指责别人而不反省自己的作法并不赞同,所以他才苦口婆心地劝告朋友遇到问题应该先从自己的身上找毛病,而不是总用挑剔的眼光去审查别人,因为当他越是看见别人哪里不好的时候,他就越能发现别人身上的短处。反过来说,只有多审视一下自己,才能发现自己存在的缺陷,才能不断地给自己“更新升级”。

朋友听了王阳明的规劝之后,对自己原来的做法立刻感到了一种羞耻和惭愧,也对“自省”二字产生了深刻的感触。

王阳明看到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于是说:“你今后只不要去论人是非。凡尝责辨人时,就把做一件大己私克去方可。”他的意思很直接,就是让朋友以后不要讨论别人的是是非非,如果你实在忍不住的话就把议论别人当成最自私的表现,估计你就能克制住了。

在王阳明的心中,是非曲直本来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很多时候也只是在毫厘之间罢了。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因为自己的“对”就去攻击别人的“错”,这就是缺乏自省精神的典型症状,不仅能让你丢失人脉资源,还能让你迷失心性看不清最真实的自我,有百害而无一利。

检点不足才会得人喜欢

王阳明说:我在南都以前,心中尚有一些乡愿的意思在,乡愿是什么呢?是指那些看似忠厚,实际没有一点道德原则,只知道媚俗趋时的人。我现在相信自己的良知,是就是,非就非,按照良知去做事,没有遮遮掩掩,也没有畏畏缩缩,按照良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我现在才是个狂者的胸怀,天下人说我行为但不掩饰自己的语言也没关系。

作为一个“狂者”,其实并不是说放开胸怀,随便说,随便做,不考虑后果,不考虑场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果以为这样就是狂者,那么就有问题了。其实王阳明的目标是做一个圣人,做狂者其实是退而求其次。而这个狂者其实主要还是要依照良知去做事,只是做事的时候不注意自己的形迹,让别人觉得有点儿狂妄,仅此而已。所以王阳明说,狂者固然不错,但如能够检点一下自己的行为,注意一下自己的容止,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就变成了圣人了。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有些人总是对自己十分满意,看别人时满眼是缺憾,于是,在心里自以为高人一筹,骄纵心不言而喻。当一个人缺少了一份平等心的时候,他也就脱离了群体,成了孤家寡人。这样的人,很难让人们喜欢。因此,要正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对这些不足加以防范和改正,才有利于长远发展。有弱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弱点了却愚昧地不能正视自己的弱点,那样才是真的毁了自己。

人生在世,不能自我陶醉,要经常性地、客观地与别人做下比较,找出不足。这样,才能抑制住自身的傲气。当一个人有了一份谦逊,他能赢得更多人的喜欢。

西汉景帝在位时,郑庄还年轻、官也小,只做到了“太子舍人”的官职。

在当时来说,郑庄的才学并不高,但是他却喜欢卖弄,他常对别人夸口说:“现在是太平盛世,我的才学没有用处。如果不是生不逢时,那么我的职位绝不会是这样低的。”

郑庄只叹怀才不遇,便不再精研学问,人们在背后都讥笑他。一次,郑庄的朋友带他参加一个宴会,座上都是高才大儒。郑庄在旁听他们谈论学问,很多都是他闻所未闻的,他一下惊呆了。

郑庄越听越惊,他向朋友说:“这些人其貌不扬,想不到有如此才能,他们都是高官吗?”朋友神秘道:“他们是朝中大儒,平日难得一见,我们只管多听多看好了。”

郑庄参加完宴会,神情一下严峻起来,他对朋友说:“想起我从前自夸己能,真是太无知了。和那些人相比,我不过是个孩童罢了。”

朋友安慰他说:“那些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不必自卑了。你我都还年轻,以后未必不及他们。”

郑庄认真道:“同样为人,我不能和他们差距太大,我要努力的地方太多了。”郑庄从此发奋苦学,一有时间,他便拜访名儒,虚心地请教学问。他常常通宵达旦地接待有才能的人。

一次,郑庄招待宾客,宾客夸他年纪轻轻便学问了得,郑庄苦笑说:

“在下从前不知天高地厚,以至耽误修习,虚度不少时光,今日想来犹有愧疚,先生就不要夸我了。”宾客感叹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你不要自责太过,有些事还需自我安慰才是。”

郑庄送走宾客,自语道:“明知自己不足,就该迎头赶上,否则就是终生遗憾了。”

郑庄如此求进,学问和声望都日渐提高。汉武帝即位后,有人便推荐他,说:“郑庄求学不止,从没有满足的时候,他这样的人是不可久居下位的,否则便埋没了人才,对国家也是损失。”

汉武帝曾当面考问郑庄的学问,郑庄一一作答,没有一点错处。汉武帝夸赞他,郑庄急忙道:“臣的学问浅陋,不值得陛下夸奖,陛下所问恰是臣所知道的,臣能回答无误不过是侥幸而已。”

汉武帝欢喜道:“你能如此谦虚,足见你还有更大的上升空间,朕对你十分期待。”

郑庄先后担任了鲁国中尉、济南太守、江都相,直至升任了九卿之一的右内史。

郑庄位居显官,也是谦恭如常,他告诫家人说:“有些人一旦有了权势,便要飞扬跋扈,结果招来大祸,这是因为他们太自满了,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啊。我虽为高官,但比我强的人还有很多,我们不可高傲示人,更不可做出违法的事来。”

郑庄从不直呼小吏之名,和下属谈话,他也用词谨慎,害怕伤了人家的自尊心。他赞誉士人和属下官吏时,总是说:“我不如他们,也许我命好的缘故,才有今日的高位。”人们一致称赞郑庄,把他视为自己学习的典范。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有的人“闻过则喜”,有面对缺点和失误的勇气,并且努力纠正这些缺点,从而使自己不断完善,不断进步。

王阳明站在哲人的高度,为我们指出一条沁入人心的做人道理: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保持谦和的处世态度;看到不足,不仅仅是一个人谦和的本源,更是维护人际关系、获得众生喜欢的方法。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有的人“闻过则怒”,对自己的一些错失无改过之意,甚至否认存在着的错失,结果,缺点和漏洞越来越严重,最终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这样固执的人绝不会赢得他人的喜欢。

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

“静坐常思己过”不失为一句最好的处世格言。王阳明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则不至于责人已甚,而自治严矣。”他所说的是一种反思的功夫,也就是自我批评的本领。倘若有错且不能自省,别人是无法劝谏的,事情便会朝着更糟的方向发展。假如我们能够时常静下心来,思考一下自己做事或待人方面是否有亏缺的地方,自然就会少些对别人的抱怨与指责了,多些安宁和快乐。

现实中很多人想有一个完美的自己,但就是找不到途径。这里,大师给我们拿出了一个完善自我的办法。可以说,反省不仅仅是完善自己的方法,更能滋生成就自己的巨大力量。一个懂得反省的人,能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改变,活出一个全新的自己。

古时候,有个叫周处的人,从小父亲就死了,由母亲一手带大。因为缺乏家庭管教,所以凡事都由着自己的性子,蛮不讲理,动不动就和人争斗,村里的人都很害怕他。村里人暗地里把他和附近的猛虎、蛟龙合称为“三害”。

有一天,周处看到村里的人个个愁眉不展。他走过去问:“你们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吗?”人们告诉他,他们之所以不开心,因为乡里有三个祸害:一是南山上的猛虎,二害是河里的蛟龙。问到第三害了,人们都闭口不说了,只是看了看周处。周处以为人们是希望他去除三害。就说:“这三害不算什么,等我去除掉它们,你们就开心了。”于是大家都撺倒说:

“太好了,你要是能除掉这三害,我们一定感谢你。”

于是,周处就去除三害了,很快,猛虎被他用弓箭射死了,随后,他又跳下了水,和蛟龙搏斗起来。

三天过去了,周处还没有回来。村里人想,这回“三害”都死了,于是互相庆贺。

可是,三天后,周处杀死了蛟龙回到了村里。发现大家正在庆祝三害已除,才知道自己是三害之一,心里难过极了,于是痛下决心,改过自新,逐渐成为了一个有德有才的人。后来有人推荐他做了官,因为官清正,得到百姓的爱戴。

佛陀说:“如果你想了解幸福的真义,就必须经常如此反省。”故而王阳明告诫人们:“觉悟从忏悔起步,从持戒下手。”

反省对人生产生的巨大作用,不仅佛门与俗世有共识,而且中西方的人都在践行中。

富兰克林年轻时,性格张扬无比,处处咄咄逼人。他也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但不知道自己究竟问题出在那里。有一天,他父亲的一位好友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把他唤到面前,对他规劝道:

“富兰克林,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有些道理难道你不懂吗?你常常不肯尊重他人意见,凡事都自以为是,你看看结果是多么的糟糕: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就没有人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的言论了。所有人都远避于你,免得受你的冤枉气。老实说,你所掌握的东西还有限得很,而你身边的人很多都比你水平高,你的轻狂自大只能让别人看到你的无知。”

富兰克林听后,满脸羞愧,一下子发觉了自己过去的错误,从此,他决定痛改前非。

富兰克林经过反省后,他给自己开出了一张缺点清单,清单上是他所有让人讨厌的性格特点。他把最有害的一种性格特点放在清单的第一位,然后依次排下来。他决心要改掉这些让人讨厌的缺点。

当他改掉其中一个毛病的时候,他就从清单上将其划掉,直至清单上所列出的缺点全部划掉为止。

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的人,渐渐地转变成为一个处处受人欢迎爱戴的人了。富兰克林后来说道,他一生的事业完全得益于这次转变。

华盛顿总统曾经这样说:“如果让我说出我所敬佩的人的名字,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第二个是富兰克林,第三个还是富兰克林。”这句话道出了富兰克林在美国人心中的地位。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劝勉,仍旧事事妄自尊大,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美国将会少了这样一位伟大的领袖。富兰克林是反省的最大受益者。

有了错误必须有所觉悟,然后图以改之,才能走上光明之路。若是有错而不思悔改,或者口是心非地改正,那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缺点,正视了不足,才能让自己不断地发现自我,挑战自我,完善自我。沿着这样的方式去做人,就会快速完善自己,成为很多人喜欢乃至爱戴的人。

跟王阳明学心学智慧

古人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人生中,难免会犯错误,走弯路,但更重要的是,人一定要懂得反省自己,这样才能知错就改,成就完美人生。

不要轻视任何一个人

有一次,富那夜奢尊者来到波罗奈国,马鸣菩萨来迎接他。行礼毕,马鸣菩萨问:“我想认识佛,谁才是佛?”富那夜奢尊者说:“你想认识佛,不认识的人就是佛。”马鸣菩萨说:“既然不认识佛,又怎么知道他是佛呢?”富那夜奢尊者说:“既然不认识佛,又怎能知道他不是佛呢?”

王阳明认为,这段对话耐人寻味,其中透漏了佛家的一个重要观念:

众生都是未来佛。

同类推荐
  •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南怀瑾:真正的修行是红尘炼心

    都市的繁华、漂泊的迷茫、生活的压力,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品味幸福的能力。为了找回内心的宁静,有的人到处奔走寻求,可是修了很多年,没有任何改变。因为,这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不能脱离社会,不能脱离现实,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境遇历事炼性,对人炼心。做到心中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多一些责任和义务。当你不求回报地给予奉献的时候,这就是修行。你会得到无比的快乐,你的事业、家庭等都会顺利。
  •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分析马克思:社会合作及其发展》以马克思理论为导向,详细分析了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合作及其发展。
  •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全集)

    《前世今生:生命轮回的启示》这是一本神奇的书,描写的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真实事件:一位普通病人凯瑟琳因焦躁来到魏斯医生处治疗,却在被催眠后惊现86次生命轮回!这一事实不仅改变了病人,也让心理催眠师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后,信奉科学的医生甘冒职业风险,记录此书,透露生命的不朽与真义。《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魏斯和他的女儿艾米跟我们共同分享了发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不同寻常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前世回溯即通往灵性目标的神秘之处。
  •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散步·路上:我与学生聊哲学

    这是一本聊出来的书。作者八十岁以后,不再上大课,学生知道其喜欢散步,路线又比较固定,所以经常与作者在路上“偶遇”,与作者一起散步聊天。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即成此书。书中既有对人性问题的探索,也有对历史问题的求解,既有对命运问题的省思,也有家国情怀和对社会问题的倾心关注。大到世界革命,小到同性恋。问题广泛,五花八门,却处处不离哲学,每每有思想火花的迸发。作者自嘲是“马路哲学”,其实是传道授业的一种方式。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热门推荐
  • 狂妃之吃完不许赖

    狂妃之吃完不许赖

    猩红的血,冲天的火,唯有白雪葬英雄!在惨遭灭门的那个月圆之夜,大宇国第一才女上官晴拔出腰间的匕首,狠狠地砍向自己的手臂,手臂断裂,上官晴的娇躯,如断了线的风筝,坠落万丈悬崖,粉身碎骨!再次睁开双眼,文武医全才的她竟然重生在了天启国丞相之女的身上,一个因为未婚夫退婚而撞死金銮殿的花痴草包女。冷艳的气质,曼妙的舞姿,惊世的才华,绝顶的武功,肉白骨活死人的医术,她的绝代风华渐渐地被世人所发现,那淡定从容的笑靥,究竟迷了谁的眼,摄了谁的魂,痛了谁的心。灭门之仇不共戴天,她重生的使命便是手刃仇敌,面对着一个个风华绝代的痴情男子,她唯一能做的,只有逃!片段一:“我们,我们之间。。。。。。”饶是淡定如拓跋阙,此时此刻,也满脸惊慌。“太子殿下,昨晚,你可狂野了,怎么,一觉醒来你居然全忘了?”上官晴早把男装穿上,望着床上一丝不挂的拓跋阙,强忍住笑意,努力装出一脸的委屈,“原来太子殿下竟然有断袖之癖,如今,我的清白可都毁在了太子殿下的手中。。。。。。”“你想怎么样?”拓跋阙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而眼角的余光忍不住往上官晴雪白的脖颈间飘去,那如玉的肌肤上,红红紫紫的吻痕触目惊心,他一向对女人没什么兴趣,难道说,他真的喜欢男人?“将整个怡红院送给我,我保证不会把今天的事情传扬出去的。”上官晴朝床上的拓跋阙抛了个媚眼,笑靥如花。片段二:“救命啊,晴儿,我中了媚药了!”某男急不可待地扑向上官晴,心中暗自欣喜着,终于可以光明正大扑倒晴儿了。“中了媚药还敢到处乱跑,你可真勇敢,万一将出来散步的母猪压倒可就不好了。”上官晴侧身避开某男的狼扑,素手轻轻扣上某男的脉搏。“晴儿,你不能见死不救啊!”某男开始上演苦情戏。“当然,医者父母心,我怎么会见死不救呢!”上官晴拿出一包药粉递给某男,“这里有解药一包,友情价,黄金一万两!”片段三:“叫你的人统统退下!”望着蜂拥而至的御林军,上官晴把匕首往自己的脖颈处一架,沉声说道。“哈哈哈哈!百里溪,不,我应该叫你上官晴才对。”长孙睿的黑眸如千年古井一般幽深,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居然拿自己的生命来威胁本太子?你当你自己还是雪鹰国的一字并肩王吗?”上官晴的美眸冷冷地望了眼将自己团团围住的御林军,手上的匕首往自己的脖颈处轻轻一划,白皙的肌肤上顿时浮现出一抹鲜红的血痕,红白分明,分外妖娆。
  • 逆天原配

    逆天原配

    原配被真爱挖墙脚了?切,别看你锄头挥得好,可惜墙脚挖错了。幸亏渣男抛的早,就连白莲花也要被整倒,只可惜真爱还是没处找,神医冒泡:娘子,真爱在这呢?某女怒吼:无赖滚粗!
  • 典型的美国佬

    典型的美国佬

    怀着"美国梦"的移民们一旦踏上美利坚的国土就面临两种文化的左右夹击,接受还是抛弃?只有适者生存。本书是译林出版社华裔美国文学丛书中的一部,是一部关于"美国梦"的小说,而作者就是"典型的美国佬"成功故事的一部分。该书在美国受到读者的欢迎,《波士顿环球时报》这样评价它:"移民的经历从不雷同,一场喜剧、悲剧,也是一次愉悦的阅读享受"。
  • 苍莽天帝

    苍莽天帝

    悠悠岁数谁为尊?九色霞光伴战天!战家万古后人战天的逆天之路,偏远的战之村隐藏了万载的家族机密,曾经的巅峰强者的选择之路,爱情,兄弟,团队的逆天之路。勇闯野蛮之森战兽族,无尽荒漠之中寻找的自己的机缘,暗黑深渊独战群魔,机缘之下坠入海族圣地的逆天之路。九岁少年的步步成长与危机........
  • 我和神仙的三两事

    我和神仙的三两事

    仙界人口膨胀,以致资源严重不足,咋办?简单,送人间呗!仙界有人素质低下,天赋极差,这咋办?简单,送人间呗!仙界有仙童,品行低劣,不服管教,这又咋办?简单,送人间呗!可是,人间又该咋办?……
  •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大失衡:贸易、冲突和世界经济的危险前路

    28年的金融危机,激起了关于危机根源和如何走出危机的广泛讨论,而本书即是从全球视角理解这场危机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它不仅纠正了当前流行的一些错误概念,而且有力地证明了,这场危机的真正根源其实是长期严重的世界贸易失衡,而导致这种失衡的,则是某些国家所采取的扭曲国内储蓄和消费结构的错误政策。本书不仅系统考察了这些不稳定政策背后的原因,并且预言世界经济将会陷入长期严重的混乱——中国将经历“失去的十年”,欧元区将解体,而美元将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的再平衡过程将是十分漫长的,而实现再平衡的前提是,某些国家必须改变此前长期施行的错误的国内政策。
  • 懒散道人

    懒散道人

    出无本,入无窍,周天之内,我为尊。本书又名《周天》,请知悉!
  • 我的连队

    我的连队

    本书是一本中篇小说集,收入“父亲和他的儿女们”、“一人当兵 全家光荣”、“男左女右”等五篇小说。
  • 人一生要懂得的做人做事(全集)

    人一生要懂得的做人做事(全集)

    此书着重分析和阐述做人做事的基本方法与途径,书中理论精辟、案例生动、取材广泛。如果您能把此书吃透,并能娴熟地运用书中提供的方法,就一定能使您在事业上找到成功,在经济上找到财富,在爱情上得到美满,在人生中找到幸福。我们真诚地希望此书能够成为您成就大事业的得力助手!
  •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不懂心理学就做不好销售

    销售就是一场心理战,销售就是心与心的较量。销售界流传一句名言:“成功的销售员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学家。”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往往不是因为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而是因为他精通销售心理学!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样思考,而不是像渔夫那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