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02500000004

第4章 三大传统节日(3)

初五为“破五日”,人们多于这天送神撤供品,过年期间的种种禁忌至此可以破戒、解除。初五这天要吃“破五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陕西凤翔地区初五早晨吃饺子叫“填穷坑”,还要大扫除,放鞭炮,意在赶穷远离。甘肃地区把这一天叫“五穷日”,早晨不吃白面和肉,要吃荞麦或黑面馍,谓之“填穷坑”。也要大扫除、放鞭炮,把垃圾这“穷灰”送到僻静的山脚或沟畔等处。并忌讳在这一天串亲友,以免把“穷气”带给亲朋好友。过了初五再走动,出嫁的女儿也可以回娘家了,五行八作也要开张营业了。

初七为“人日”。南朝董勋《问礼俗》中言:“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是说人在正月初七被创造出来,获得生命,是日为人日。逢人日,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的人们,如今依旧沿袭古俗,剪纸人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东北一些地区有在“人日”吃面条以求长寿的习俗,还将正月初七、十七和二十七都称为“人七日”,依次对应儿童、中年人和老年人。认为这三天天气好坏,将分别预示不同年龄段人当年生命质量的好坏。

初八为“谷子日”。忌在这一天用生米做饭,需在前一天准备好。贵州西北部很多地区如今还遵循这一古俗。

正月十五元宵节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

正月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夜是新年里的第一个月圆夜,又叫元夕、元宵。元宵节也是年的结束语,有些地方也称之为“小年”。这个节日不像“大年”那样讲究多、禁忌多,而是重在热闹、红火,尽力张扬,首屈一指的可说是“闹花灯”。因为灯在元宵节中的被重用,元宵节通常又叫灯节。道教有上、中、下“三元”节,分别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正月十五又叫“上元节”,是天官赐福日。

元宵节张灯习俗由来已久,最初大约起源于上古时期以火驱疫的巫术活动。如今民间依旧有于正月十五夜执灯笼火把在房里房外的墙角旮旯等处照一照以驱祟的习俗。有资料可查的历史,多追溯到汉代的“太一祭”。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进一步推动了元宵节俗的形成。汉明帝崇尚佛法,得知印度摩揭陀国有于正月十五夜僧众会聚“观佛舍利放光雨花”的仪式,他决定效法,下令在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并亲自到寺院中张灯。上行下效,正月十五夜燃灯祭祀习俗也很快在民间传布开来,并逐渐演变为元宵张灯习俗,不过,乡民仍以祈福为主。唐代段成式在《观山灯献徐尚书》中言:及上元日,百姓请事山灯,以报禳祇也。唐宋时期,元宵灯火极为兴盛。唐代将京城的张灯时间延长为十四、十五、十六三夜,通宵不禁。至开元盛世时期,京城长安的灯市燃灯就有五万盏,皇帝还命工匠艺人制作巨型灯楼,灯楼高达150尺,景象极为壮观。到了宋代,元宵节张灯时间又增加两夜。从京城到地方,极尽华丽奇巧之能事,各式花灯争相亮相,打造出“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繁荣盛景,节日的狂欢性明显增强。宋代以来,随着城市生活的进一步发展,猜灯谜活动成为人们在元宵节的新消遣,百戏歌舞表演等也纷纷登场。明清以来,节日形态持续发展,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小车会、什不闲等各种民间花会表演日渐增多,节日集会的娱乐内容更加丰富,众艺齐集,锣鼓喧天,将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正月十五闹花灯”的“闹”意在闹出红火和喜庆来。日子的红火不仅仅要五谷丰登,还要人丁兴旺。求子、求健康无疚等习俗一直是元宵节俗中的重要内容。“灯”与“丁”音近,人们借送灯、偷灯、摸钉等活动求子,即“丁”。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中对当时人们在元宵节偷灯习俗有过记述:“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西北、华北等地至今仍有元宵节转“黄河九曲灯”的习俗。一为求丰收,二为去疾。许多人也趁机偷灯碗,以给新婚家庭或婚后多年不育的夫妇添丁。除了约定俗成的“偷”之外,北方一些地区还流行光明正大地“送”:舅舅在元宵节前要给年幼的外甥送灯,祝愿外甥顺利成长,以求人丁兴旺。

求健康无灾的愿望是通过元宵夜的“走百病”活动来表达的,走百病又称“游百病”。参与者以妇女儿童为多,人们在元宵节结伴走出家门,或者走墙边,或者过桥,或者走郊外,只为驱病除灾。苏州妇女在元宵节里要相伴走过三座桥,俗称“走三桥”。甘肃中东部地区,人们在正月十六这天早饭后,要成群结队地去郊外转一转,认为这样的游走就能把百病留在外面,保持一年健康。与此相应,当地人还认为出门在外的人这天不能回家,否则会把疾病带进家门。东北地区的除病场所是在冰上。人们在元宵夜要相携着到冰上走走,还要让小孩子在冰面上滚几滚,嬉闹着“接种防百病的疫苗”。

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要在元宵夜举行“迎月”仪式,迎接新年后的第一轮满月。是时,用松枝在广场搭成一座圆屋,当月亮升起时,将松屋点燃,呈现出高大的圆形火炬状,叫火烧“月亮屋”。人们争相望月迎月,求吉保平安,饮宴歌舞到深夜。

依古俗,人们在元宵节还进行一些预卜丰收的活动。很多地方有拜紫姑神习俗,“紫姑”多为南方叫法,北方习惯称“厕姑”“坑三姑”。据传,紫姑出身低微,为人妾时,被大妇妒忌,正月十五日身死于厕。民间奉其为厕神,专由妇女在厕边、猪圈旁祭祀,问卜蚕桑及众事。

还有一些地方不求具体神灵,而是根据一些迹象占卜丰歉。江苏省武进有在元宵节“照田财”习俗,即将芦苇捆扎成火炬,插在田间,根据火的颜色来预卜雨水丰寡。如果颜色偏白,则当年降水较多;若为红色,则以旱为主。辽宁省大连地区元宵夜的问卜习俗也主要是问农事。人们根据油灯或蜡烛灯花的大小来预估当年将要收哪种农作物。如果灯花颗粒偏大,将收玉米、大豆等大粒作物;反之,则可能收获谷子、芝麻等。贵州西北部的苗族村寨于正月十五“小年”这天,不问神灵,不验征兆,而是主动出手求丰收:在果树树干上砍上几刀,砍得树皮有些开裂,他们相信果树将因此而增产。

元宵节的节令食品为元宵,又叫“汤圆”。我们今天所吃的元宵,大约出现于宋代,当时叫“浮圆子”。明清以后,元宵节吃元宵成为全国习俗。元宵是用糯米粉裹白糖、芝麻、豆沙、枣泥及各种果仁等团圆而成。

南北各地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不同,元宵的做法和吃法也各有花样,但逢此节吃元宵的情感寄托是一样的,即取其“团圆”寓意,希望一家人能够团团圆圆。

综观传统年俗活动的整体节奏,不妨视之为一支中国版的新年交响曲:先是从腊八节的“蜡鼓鸣”开始,鼓动出年的响亮序曲;随后进入一个“小弦切切如私语”的相对舒缓阶段;到了小年,则出现了“大弦嘈嘈如急雨”的紧张气氛,一路紧锣密鼓,声声催人忙;至除夕,鞭炮助声威,众乐交响,“大珠小珠落玉盘”般齐奏高潮,迎来新年;转而低吟,持续到元宵月圆夜,高调收尾。这一轮“年”曲至此基本结束。若觉意犹未尽,还可以在二月二龙抬头日,体味一点余绪。如俗语所言:忙腊月,耍正月,沥沥拉拉到二月。此后,便年味散尽,正式进入新一年的日常生活与节俗流转。

2.端午节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

端阳即端午的别称之一,另有端节、端五、重五、五月节、女儿节、浴兰节等多种称呼,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多民族共度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这样一首流溢着“香”与“祥”的端午谣唱出了今日人们过端午节时的喜庆气氛。

但若究其源,这样的喜庆却更多基于对“毒五月”“恶五月”诸种邪祟的避讳与驱赶,要挂艾叶、插桃枝以防御,也基于对忠贤厄运者的追思与祭奠,比如祭屈原等。端午节在我国由来已久,也有多种起源说。流行较广的说法有“恶五月”驱毒祟,纪念伍子胥、屈原、孝女曹娥等。不同的说法成为流传至今的各种端午节俗的起源依据。

从自然时序来看,五月是阳气最盛之月,阴气亦即将回升。逢此时,阴阳气流交锋搅动,各种蛇虫活跃,暑毒盛行,极易给人体带来病患,民间因之有“毒五月”说法。南北各地驱毒避毒习俗花样繁多。汉代《风俗通义》记载:“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以彩系臂”是今日仍旧盛行的避毒方法,主要用于儿童。“彩”多为五色彩线缠搓而成,系于儿童脖颈、手臂及脚腕处。人们还在五色线基础上增加佩饰以“加固”防线,比如做一些小布笤帚、布偶和香包等,甚至给儿童穿上“五毒衣”以毒攻毒。五毒即蛇、蝎子、蜈蚣、壁虎和蟾蜍五种动物,五毒衣即指绣有五毒纹样的肚兜和背心等衣服。贵州苗族地区在端午节时不用五色线,而是把一种叫“绷跌”的植物根切成薄片,穿连成索系在孩童颈腕,以避蛇防病。西北关中地区在端午节老幼都戴香包辟邪,节后扔掉,表示弃除瘟病。天津地区在五月初一给孩子戴上小布人、布狗等,到端午这天,主妇带孩子到河边“躲午”,并把佩戴的布人等物投到水中,意为扔掉灾祟。辽宁地区则是在端午节后第一场雨时,将五彩线等扔入河里或水洼中去疫。

同类推荐
  •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全2册)

    《新解论语》内容简介:本书分上下论,共二十篇,上论以时习时行始终,下论以先进介绍孔门十杰始,以《尧曰》承继中华道统终。篇篇联系紧密,逻辑清晰,《学而第一》勉励人终身学习,《为政第二》教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八佾第三》将学、行落实于礼法制度,《里仁第四》强调仁为礼本,勿殉名失实,《公冶长第五》起,依前述内圣外王的标准展开人物评论。作者还从《论语》章句中分析孔门诸贤言行,勾勒当时的历史情境,从其性格及经历诸方面要素进行精准分析,凸显《论语》更深层次的丰盈智慧。本书还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论语》人文精神的时代价值,指出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古教遗珠 光彩夺目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茫茫昆仑山、巍峨唐古拉、雄奇巴颜喀拉山,苍山雪峰,环绕周边;滔滔通天河、蜿蜒澜沧江,汹涌澎湃,自北南流,哺育大地。境内地域辽阔,草场广袤,山原起伏,地形复杂,江河纵横,资源丰富;雄伟的雪山,美丽的河流,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织成五彩斑斓的自然风光图画;尤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藏传佛教文化,散射出夺目的光彩,是全省最具典型性的地方。纵览玉树地区的藏传佛教,主要有以下一些最为突出的特色。玉树地区是青海藏传佛教传播最早、保持古风最多、教派最全的地区。
  • 毓老师说

    毓老师说

    《毓老师说》为毓老师在台几十年讲学或谈论的语录,为毓老师思想言论的综述,由毓门弟子整理,一共十二辑。《毓老师说》中“思痛录”、“训勉录”、“用知录”为毓老师撰写的题名;“政事录”、“识往录”、“司铎录”、“奉元录”、“述学录”、“问心录”、“立本录”则是毓老师提撕众弟子的字词;“倚栏录”为毓老师对父母、妻子之情的动容记录;“俨然录”则是弟子记载毓老师的言行以及表达自己思慕之情。
  •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业精于勤(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三字经

    三字经

    《三字经/中小学生必读丛书·教育部推荐新课标同步课外阅读》以通俗的语言,逐句为我们解读了这部经典,并用故事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全书分为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知礼仪敬父母、认识我们的世界、经典的永恒绽放、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少壮多努力这六章。
热门推荐
  • 爱的走向

    爱的走向

    那个初秋的午后,我慵懒地趴在办公桌上,什么事也不想做。午饭是用几块饼干将就的,所以没过多久又想吃点东西,最好是水果什么的。于是我关了门下楼,我知道此刻整幢办公楼不会有别人,所以我没有收敛皮鞋踏着地面的嚓嚓声。我到附近的水果店里买了两只水蜜桃,价格贵得令人咋舌,但我没有心疼的意思,要知道平时我是不大赶这个鲜的。拎着两只水蜜桃往回走的时候,我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四处张望着发现水果店边上的杂货店里,有个人正笑吟吟地向我打招呼。那是我小学的同学俞娜,她正在给一个小孩喂奶。
  • Master Humphrey's Clock

    Master Humphrey's Cloc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狼山

    狼山

    600年前,明成祖朱棣进行“燕王扫北”的时候,在困顿中于蕲阳市狼山斩杀了一头猛狼便一路奏捷,后人便在狼山修造了一座寺庙以示纪念。600年后,庙前的一座纪念碑在夜间能够神秘映出燕王斩狼雄姿的幻影,一时在坊间传为奇谈。事情见报后引起三伙人极大关注:资深在逃惯偷刘一手敏感地嗅出政府会将狼山打造成旅游胜地,打算组织盗窃团伙长驻狼山,向前来探奇的旅游者下夹子;明代大将军李景隆后人二李因蒙耻急欲毁掉纪念碑,千方百计使尽手段;而蕲阳市旅游局规划处长雷金桥欲亲自赴狼山踏勘,准备向局领导和市政府写一份可行性报告,在狼山投资,真的要打造狼山旅游胜地。
  • 肤如凝脂

    肤如凝脂

    当实习生梅小妹羞答答地坐到财务经理夏莎面前的时候,夏莎惊呆了。夏莎以为,在现实生活中,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好看的肤色。没有一点点瑕疵,像是抹了一层白白的细细的白粉,又像是长了一层白白的细细的绒毛,白粉和绒毛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焕发出一层奇妙的圣洁的光泽,就生出了夏莎想象了一辈子的,一句叫作“肤如凝脂”的成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几岁的时候,夏莎扒在红木椅的把手上,听太姥爷靠在椅背上读《诗经》。这几句先是拗口难懂,后来便没齿难忘。
  • 重生的惬意生活

    重生的惬意生活

    中油大又发新书了!《很和平的精英》欢迎品鉴!一梦醒来回到96年还在医学院读书的路天,发现还有个自己穿越到了明朝,两个人除了聊天还能相互传送物品。这下可发达了,卖古董、开医院,当然还得招一堆的小护士,什么?不够多?那就再开一家!等等,星际战争位面还有个自己?这是要上天的节奏啊!咳咳,几位本尊,仙侠位面路天前来报到!
  • 校草,你别拽

    校草,你别拽

    这是一场极致浪漫的校园纯美之恋……
  • 九世一梦

    九世一梦

    耽美文,放心入坑。替你修复身躯!替你召回魂魄!替你蛮下禁法!替你踏遍山河!因一场意外,云知安发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又遇到了人生的莫逆之交,两人联手探索万年前的真相,掀起早已被隐藏的秘密。轮回九世,生死相依,却道原是一场空。
  • 藏山阁集选辑

    藏山阁集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刻骨铭心的瞬间

    刻骨铭心的瞬间

    生命需要希望,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人生的花季,每个人都有着花样年华,花样梦想,花样求索。所有的人都不可避免地会走弯路,那是人生的历练。只有在人生的弯路上,我们才有机会放慢速度,慢慢品味生命的奇异和自然的瑰丽。青少年时期是长身体、长见识的黄金时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上,总是要碰到人生中必须懂得的道理。我们要学习的除了知识之外,还应该包括对心灵的构筑;心灵的构筑就得一个点滴、一个细节地用心打造,每个点滴和每个细节,都有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领悟。本书中的心灵感悟,正是青少年迫切需要解读的。
  •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犹太民族是人类大家庭中的伟大成员之一。她创造了以《圣经》和《塔木德》为代表的灿烂辉煌的希伯莱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大师、科学巨匠。研究犹太做生意的智慧、控制金钱的智慧,还不如学习犹太人的处世智慧,因为后者是前两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