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3500000004

第4章 写人篇(4)

中午,当我端起碗筷准备盛饭时,发现老爸似乎又要说些什么,我忙说:“爸,《午间新闻》到了。”——新闻节目是老爸的最爱。老爸一听,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地走到电视机跟前,打开电视,关心他的国际国内大事去了。好险呀,又逃过一劫。

吃过午饭,我便打着“学习”的幌子,到同学家玩去了。然而,晚上一回到家,老爸就又给我上起了“政治课”。憋了半天的话的确厉害,那一串串语言,如同一架机关枪不停地“扫射”,害得我左右耳得了“神经性耳聋”。为了避免更严重的后果,我便冲进卧室,“咣”的一声把门关上,躺在床上,戴上耳机,听起阿杜的新碟来,任凭老爸在门外暴跳如雷也好,伤心欲绝也罢,就是不开门。

第二天一大早,老爸还没有起床,我就背起书包去了补习班。当初老爸给我报名时,我是很不情愿的,但为了避免“耳膜炎”再次发作,两难相较择其轻,也只有硬着头皮去了。一出门,我的心里顿时乐开了花,“翻身得解放了”——这一下老爸就没有机会给我上“政治课”了,这样的时光真爽!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中午回家时,一上午愉快的心情又让老爸给破坏了,刚进门,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就听老爸问道:“今天学什么,学得咋样,都听懂了吗?要吃一堑长一智,学习不是一日功夫,要日积月累,做到日日清月月清。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My God !“政治课”又开始了。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老爸也真够辛苦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看着老爸眼角眉梢一天天增多的皱纹,我暗暗发誓,今后一定好好学习,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让老爸劳累了多年的上下嘴皮歇一歇,因为我爱我的“碎嘴”老爸。

评论

父母大多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爱之深则督之切,整日的耳提面训自然会引起孩子们的逆反心理,看来现实的家长们真得学点儿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才行。文章语言流畅,活泼风趣,内容具体,富有生活气息。尤其结尾真情流露,让主题得到升华。

我的大树

当我还是个小丫头,外婆就像一棵大树,随时庇护着我。小时候,外婆常常背着我,摇来荡去,哼着摇篮曲,而我却玩着外婆头发绾成的小包包,觉得好像馒头一样,不停地玩弄着。

小时候,外婆会牵着我的手,到处走走,买糖给我吃,和我说一些我不知道的事。我仰望外婆,觉得外婆好高,好高。

小时候,外婆会陪我做功课,虽然她不知道我在写什么,但是却告诉我图画上的意思。有时还会把着我的手画图画,我不知画什么,外婆也不知道画什么,但是却非常欢乐。

小时候,我很喜欢玩外婆的手,觉得外婆的手好软好大。我常抓着外婆的手贴在面颊上,觉得好温暖好舒服,我就问外婆何时我的手才会跟她的一样大。外婆笑笑说以后就会了,我看看外婆,她的眼睛流露出慈祥的目光。

但是一切都改变了,如今的外婆,白发苍苍,皱纹也越来越多,手上的光泽也消失了,在我的感觉上是外婆不再伟大,不再是我的庇护所,不再是我心目中绿林成荫的大树了。

如今,我的头发已剪成标准的学生头,根本不需要外婆帮忙;我长大了,鞋袜会自己穿了,不再借外婆的手,那是我六岁时候的事情。

外婆已是旧时代的人,也落后了,根本不合乎时代的潮流。我的知识也日渐增多,外婆不再是我的老师了。外婆的手,皱纹越来越多,就像绉布一样,不再是我的庇护所,就连外婆的手如何消瘦,我也不知道。

外婆常要求我坐下来陪她谈心,但是我推说功课忙,下次吧!没有下次的,外婆连普通话也不会说,巧克力说有烟味,说来说去,还不是那套老话,有什么好说的。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刘奶奶带着小外孙买糖,高高兴兴,有说有笑,我才找回了自己。是我幼稚,是我无知,是我不懂事,今天的情景,不就是我小时真实的写照吗?

这棵我心目中的大树,是安详、广博的,而我在大树的庇护下成长,也使我有个甜蜜的童年。

评论

小作者以《我的大树》为题,从三个方面写了她对外婆的热爱之情。首先她通过几件小事歌颂外婆的伟大。文章写她还是“小丫头”时,外婆就像一棵“大树”,作者以“大树”比喻和象征外婆的高大。一“大”一“小”,对比鲜明。接着作者写她长大之后,一切都改变了,于是外婆不再是她的大树,也不再伟大了。最后见刘奶奶带着小外孙的幸福情景时,才又“找回了自己”,重新体味到外婆的慈祥和伟大。文章语言朴实,平中见奇,富有感情。

老师的口头禅

上初三了,踏进一个新的教室,遇到了一些新的老师。各门各派的老师分别亮出各自珍藏的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真是各有各的招数,各有各的绝活儿,使我们倍感新鲜,受益无穷。其中最有特色的,大概要算是他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了。

物理老师的“对不对”

——试探虚实的弓箭

物理老师很胖,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便是“对不对”。开始大家对这半路杀出的程咬金感到不知所措,一个个张口结舌。物理老师笑了笑,原来他是想探问我们在预习基础上判断他的演示实验步骤对不对。大家顿悟之时,惭愧无比,教室里立刻响起哗啦哗啦的翻书声。物理老师欣慰地笑了。一次次的“对不对”,一次次的醒悟与惭愧,我们把物理原理理解得更加透彻,许多“看似懂,未必懂”的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数学老师的“这怎么行”

——催人上进的铁鞭

数学老师是个急性子,每有人犯了错误,或未能解出简单的问题,他便急得涨红了脸,劈头冒出一句“这怎么行?”记得有一次,我数学只得了75分。他急匆匆地把我找去,额头上的青筋条条地绽出,指着一条又一条答错的题目,一遍又一遍地说着:“这怎么行,这怎么行呢?”一声又一声似乎在责问我,又似有深深的自责,仿佛是一条铁鞭抽打着我的心,使我感到一阵阵羞愧与内疚。就在这一声声急促的鞭策中,我和我的同学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不断获得进步。

语文老师的“我认为”

——独成一派的宝剑

语文老师有一句“我认为”的口头禅,时常在讲课时摆出一两点自己的见解与观点。一次,他正吟诵着高尔基的《海燕》,却忽然说:“我认为文中海燕像黑色的闪电这个比喻不妥。”众皆愕然。他解释道:“闪电在全文中都是沙皇俄国反动势力的象征,既然如此,作者怎能把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形容成闪电呢?”学完《孔乙己》,他忽然问:“孔乙己究竟偷了丁举人家的什么东西而被打折了腿?鲁迅先生还在哪些文章中写到了‘偷’,它们分别有哪些含义?”接下来,自然又是一段“我认为……”没过多久,我们便在一家刊物上看到了一篇他的文章:《浅谈鲁迅先生笔下的“偷”》。以后的结果不言自明,咱班的同学都会说“我认为……”并且常常引经据典,乃至争得面红耳赤。其中第一个受益的,当然是我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各门各派各家兵刃招数皆有不同之处,但都求一个“精”,都有一个“实”。这一句句口头禅,始终在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永不满足。

评论

赞美老师的题材很多,文章也不少,而小作者却从“口头禅”的角度选材,以小见大,新颖独特。

文章选取三个老师的事例,即物理老师的“对不对”,数学老师的“这怎么行”,语文老师的“我认为”,紧扣“赞颂老师”这一中心行文,立意高雅、别具匠心,把人物写活了。正副小标题的运用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正标题揭示了口头禅的内容,副标题点明了口头禅的意义,互相补充,趣味横生。

文章语言流畅,整散结合,既富有韵律和节奏感,又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力。

难忘飞报“叶烧鸡”

看见这个题目可别误会。“叶烧鸡”并不是什么拿叶子包着的烧鸡,而是我们的小学常识老师——叶老师。

叶老师全名叶绍基,因“绍基”与“烧鸡”谐音,故得此美名。而叶老师也因此绰号而扬名全校,许多同学连自己班主任的全名还不知道,却早早耳闻“叶烧鸡”的大名。

好,正题现在引入。让我先来细细描述一下叶老师的外貌。此先生具体年龄不详,至今还未退休,可须发皆已白,身体瘦小却非常硬朗。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哈哈,说偏了。不过他真的是个非常滑稽的人哦!不信,请看正文——叶烧鸡,别号老顽童,上课时最大的特点是“笑不离口,杯不离手”。常识是副课,一般同学们都不很在意。可一换上叶烧鸡,他使出的杀手锏——笑,便把一班人马搞得服服帖帖。叶烧鸡的看家本领:不管多枯燥多无聊的内容,经他的口一讲出,就立刻变得妙趣横生。听他的课,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对知识掌握得全面,每次考试成绩都很突出。为了让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故不惜笔墨举他几例:

一次,叶烧鸡给大家上“桥”。他先用两块砖头夹住一张铅画纸,使纸面向上弓起,“这就是桥的模型。”他得意地踱着方步说。然后他讲了许许多多桥的性质,之后他摘下老花眼镜,向镜片哈了口气擦了擦说:“那些造桥专家都没我专业。”同学们一片嘘声。“你们不信,那就试试看吧!不论你们摆出怎样的桥,我都能一模一样地造出来。”当即有人举手,上台摆模型。将纸夹好之后,同学们纷纷问他能不能造。叶烧鸡深深地喝了一口茶,一本正经地说:“当然能!”说罢捏了捏铅画纸,狡黠地一笑:“可惜我造不出这样薄的砖头。”笑得同学们前仰后合。

叶烧鸡属于那种“百事通”,什么课都能教,他还是我的围棋启蒙老师呢。他经常代生病请假的老师上课。记得有一回,语文老师病了,他就主动上起了语文课。“今天我们上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叶烧鸡推了推他的老花眼镜,贪婪地喝了一口茶,笑眯眯地说,“我是故意挑这一课给你们上的,因为它里面写到了‘叶’,顿生亲切嘛!”

对了,刚才提到“杯不离手”,忘记好好解释一下。在上面的例子里也可以看出来,叶烧鸡是何等的嗜茶如命。他的杯子是那种雀巢咖啡瓶子类型的大玻璃杯,里面装着黄黄的茶叶。上课时老师是不可以喝茶的,“你们别说出去哦!”叶烧鸡呵呵笑着做了个鬼脸,津津有味地呷了一口。糟糕!我是不是泄漏出来了呢?应该不算嘛,我只是写出来而已,没有说出来啦!

叶烧鸡有一辆破烂的老爷车,高高大大的,和他的小身材很不相称。叶烧鸡曾向我们罗列过他的车的两大优点:第一,骑车的时候不用按铃(车子本身就会发出哐啷哐啷的声音);第二,不用怕小偷(没一个小偷会看中这种车的)。我们对它也都像对叶烧鸡一样尊敬着。当轮到我值勤,站在校门口的时候,每每听到哐啷哐啷的声响,便会看到叶烧鸡小小的身躯从他高高大大的自行车上下来,然后是他脸上熟悉的笑容。我是带着微微苦涩的甜蜜写下这些文字的,因为此刻,我已离开叶老师两载有余了。表弟现正受业于叶烧鸡的门下,但也快毕业了。叶烧鸡的近况只能从表弟的津津乐道中有一个抽象的体会。不过,有一些东西,却一直在我的脑中鲜活着:他的笑,他的老花眼镜,他的大玻璃茶杯,还有他的老爷车。

评论

说实在话,能让同学们记忆犹新的老师大多是很有个性的。本文中就有一位。文章写得有感情,感人至深。

给老师摄影

哦,想给我们班的老师摄影?那好,下面我给你提供一些参考资料,但愿你能拍出称心如意的照片。

语文老师——张老师背景——小河边。蓝天,白云,阳光。张老师脚踏一方石块,正在和全班同学举行野外诗会。你听,微风吹出了他心底的诗韵——此刻,阳光犁亮每一个诗眼,泥土芬芳了拔节的诗行。让题海中挣扎出来的灵感,和轻风流水浅吟低唱……最好能特写一下他的嘴,这是一张不大不小、嘴唇极薄的嘴。可别小看这张嘴呀,你能从中感受大江东去的雄浑,金戈铁马的豪迈,踏月吹箫的清幽,小桥流水的怡然……是这张嘴,告诉了我们语文的美,生活的美!

数学老师——王老师背景——操场上。夕阳如火,晚霞嫣红。王老师又在和一个学生散步。可别以为这散步只有悠闲,一般来讲,以下情形可在邀请散步之列:成绩考砸了,思想滑坡了,上课溜号了,同桌闹翻了……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你的进步超出了他的想象呀,你为班级争得了荣誉什么的。

至于属于哪种情形,只要看他的脸色就能准确“定位”。他的脸呈椭圆形,黑,颧骨突出,眼睛属绿豆眼之类。如果是严重问题,散步时这张脸便黑得让你不敢再看第二眼;如果是喜事,脸上定会容光焕发。所以,拍照时你别忘了拍好这张脸。

外语老师——邹老师背景——黑板前。黑头发,飘起来。长长的、柔柔的秀发披在肩头,好美!同学们多次窃窃私语:这拍洗发露广告的,咋不来请我们的Mrs 邹?说“yes”时,她的头一低,发丝自然飘到了眼前;喊“no”时,头一扬,发丝又飘到了脑后。开心了,她不会当着我们的面一展笑靥,而是转过身去,留给我们一个满头秀发的背影;发怒了,她会瞪大眼睛,不停地吹那飘在嘴边的发丝。你可得好好想一想怎样拍好这一头秀发呀!

同类推荐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挺进太空:中国载人航天纪事

    本书由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写起,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决策到实施的全部过程,全面回顾了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起步、发展和辉煌的奋斗历程,生动再现了心怀梦想的中国航天人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忘我奋斗,用勇气、智慧和力量,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巨大成就,展现了我国几代航天科技工作者不畏艰辛、勇攀高峰、顽强拼搏、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动人故事。本书既是普及航天科技知识的教科书,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神话与传说故事解析(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荷塘月色》一书收录的都是朱自清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人生·追忆似水年华”收录的是朱自清经典写人、叙事散文,其中不乏《背影》《阿河》这样的经典名篇;“第二辑:游思·荷塘月色”收录的大部分是写景抒情散文,例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春》《匆匆》《荷塘月色》;“第三辑:杂论·读书与做人”收录的是作者的杂文名篇,极具启发意义;“第四辑:旅欧·欧洲杂记”收录的是作者旅欧游记,既是游记,又是散文,情之所至,感人至深,篇篇经典。
  •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当代微型小说之父刘国芳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故事短小精悍,以小见大,平淡中见神奇,本书收录了作家精品短篇小说三十五篇,作品构思精巧,富有想象,韵味无穷,是一本好看好读的小说精品。
热门推荐
  • 修仙界的小新人

    修仙界的小新人

    被封印三千年,一招解封,已是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幸好,曾经的仇人们基本还在。可惜,修为清空,穷途末路,一切还需重头再来。没关系,谁还不是从新人开始的?
  • 盐都

    盐都

    这个拥有五千多年厚重历史的“盐都”大宁场,人们曾用“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来形容好的昌盛与繁荣。那万灶盐烟翻涌的动人故事,悬棺和古栈道之迷揣存的奇艺幻想,可不是一时半会儿讲得完或用两句话能概括尽的。虽然,那一路的辉煌留下多少传承的史料,但我们还是可以将人们口传的散碎故事做些捡拾,发生在清咸丰年间和同治年间的故事就是其中一个。
  • 红楼穿越之我的姐姐林黛玉

    红楼穿越之我的姐姐林黛玉

    在二十世纪生活的林小波有个叫林黛玉的双生姐姐谁知一觉醒来居然真的跑到红楼中,和林黛玉又成了双生姐弟。为了不负此行,林小波大展身手,把一个药罐子一样的弱不禁风的林黛玉,活活改造成一个悍女。
  • 求仙引

    求仙引

    大荒九州,朝廷腐朽。少年秦凡带着母亲的遗愿,进京赶考,一路上故事不断,机遇?祸事?一段往事徐徐展开,这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惊天秘密?道法三千,修法无数。奈何仙道飘渺,世人皆痴,妄图求仙圣引。遂,自太古以来各类传奇故事无数,只是却无一人实证成仙。一个另类的大荒,一个故事的开始,一代鬼主崛起之路。
  • 护夫有术

    护夫有术

    嘶……女追男,你就说哪里容易了……这就是个可娇可御,可萌可痞的小姑娘,穷其一生痴恋大叔,得不得还得看老天开眼的故事。
  • 坐拥君颜
  • 霜厓词录

    霜厓词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The Four Horsemen of the Apocalyp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扶一把大秦

    扶一把大秦

    【大国记·秦时明月征文金奖作品】新书《扶乱唐》已经开始上传,在哪跌倒的,就在哪爬起来,唐朝一定要写好一本!当始皇帝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大秦在始皇余威之下暗流涌动,处处惊雷。大秦的皇子们,无疑是悲剧的。但,当两千余年后的灵魂附身在一个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皇子嬴高身上时,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嬴高:“扶苏兄长,你若能听我劝谏,这天下便是你的,你挥斥方遒,我纵情山水,何如?”扶苏:“我誓死谨遵大秦礼法,不忠不孝不义之事,我宁死不做!”嬴高:“胡亥幼弟,你颇有父亲之风,只要罢黜赵高这等奸佞,父亲定可将大秦交于你手!”胡亥:“老师待我如父一般,我万万不能背叛老师!”嬴高:“这泱泱大秦,尔等不能守,只有我亲自来扶一把了……”群号:576932610
  •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

    如若相爱,便携手到老;如若错过,便护她安好。咋见之欢,不如处久不厌;处久不厌,不如只如初见!即便爱你只是一场徒劳,我也会在爱情路上渐行渐远!这是一场关于爱,关于生命的沉思;是一本关于你,关于我,关于男人女人的随笔。人生百态,芸芸众生,审视别人,反过来感知自己,怎样的爱情值得一生珍惜,怎样的男人值得携手到老?爱过方知爱可贵,分手方知请难续。这是心灵治愈咨询师写给都市女性的爱情枕边书。60个温暖励志的瞬间,告诉你,成熟不是四大皆空,而是懂得珍惜;相爱不是吵闹,而是携手到老;放下不是拼死不放,而是护她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