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夏桀和商纣两个王失去天下的原因都是失去了人民的拥戴,失去拥戴的原因,是失去了民心。
【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高高在上的人不讲究礼义,下层的百姓就没有学习的榜样,就会趁机作乱,那样国家灭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一些官吏)明明知道君主有过失却不加以劝谏,这种人的罪过还算小;(有些官员)当君主的过错并未发生时,却诱导君主去犯错,这种人才罪大恶极。
【春秋无义战】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春秋时代没有合乎正义的战争。
【有人曰:“我善为陈,我善为战。”大罪也】出自《孟子·尽心下》。陈:音“阵”,同“阵”,行军布阵。意思是:有人说:“我善于行军布阵,我善于领兵打仗。”这是大罪啊。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出自《孟子·离娄下》。泽:光泽。斩:断绝。意思是:有德行的人,他的德泽余恩要经历五世才会消失。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同情心。端:开始。意思是:同情之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之心是道义的开端;谦让之心是礼义的开端;是非之心是智慧的开端。
【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出自《孟子·尽心上》。穷:不得志。达:得志。意思是:读书人在不得志的时候不应该丧失道义,在得志的时候不应该背弃道义。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出自《孟子·尽心上》。殉:跟随。意思是:天下政治清明,道义就能按照贤人的愿望施行;天下政治不明,贤人就随着道义隐藏起来。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播:传播。意思是:缺乏仁爱之心的人在统治者的位置上,这等于在民众中间传播他的恶劣思想啊。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出自《孟子·万章上》。文:文字。意思是:不要因为文字而曲解了词意,也不要因为词意而曲解了全文的本意。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登上东山就感到鲁国太小了,登上泰山就感到天下太小了。
【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取诸人】出自《孟子·万章上》。与:给予。意思是:如果是违背正义的,如果是违背道德的,即使是微末之物也不给予别人,即使是微末之物也不取自别人。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国家一定是先遭到内部的自我诛伐,再遭到外族的侵伐。
【不藏怒焉,不宿怨焉】出自《孟子·万章上》。意思是:不怀恨于心,不留蓄其怨。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自己不如别人,还不知道羞耻,怎能赶上别人呢?
【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出自《孟子·尽心下》。意思是:不信任仁德贤能的人,那么,国家就会空虚。
【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出自《孟子·告子上》。屦:用麻、葛等编制成的鞋。蒉:草编的筐子。意思是:不看脚样去编草鞋,我知道他不会编成筐子。
比喻一切事情只能从同类者推知其是否切合实际。
【持其志,无暴其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暴:损害。意思是:要坚定自己的意志,但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感情。
【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出自《孟子·滕文公上》。君子:官吏。野人:老百姓。意思是:没有当官的就没有办法治理百姓,没有老百姓就无法养活当官的。说明在一个国家里,官吏和百姓缺一不可。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出自《孟子·尽心下》。昭昭:明白。意思是:贤德之人,总是自己先对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才去教导别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出自《孟子·离娄下》。土芥:泥土、小草。意思是:君主将臣子看得像草芥一样低贱,臣子就会将君主看得像敌人一样仇恨。说明君臣关系当中,君主如何看待臣子,臣子也会用相应的态度对待君主。
【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出自《孟子·尽心下》。政事:施政。意思是:没有好的政治,国家的财政就会不足。说明政治对国家的财力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依靠自己的德行让人信服的,人们才会喜欢,才能心悦诚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老:第一个“老”为动词,尊敬、敬养。幼:第一个“幼”为动词,爱护。意思是:尊敬自己的长辈,并将这种尊敬也推广到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并将这种爱护推广到别人的孩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道:仁政。意思是:能够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而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现多用来形容正义的事业就能得到支持,不合乎正义的倒行逆施则会遭到人们的反对。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交:相互。征:追求。意思是:一个国家,如果上下都去追求私利,那么,这个国家就要陷入危机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使百姓定居于国内。封疆:边疆。固:使……稳固。兵革:指武器装备。意思是:让百姓安居在国内不能光靠疆界,让国家稳定不受外侵不能光靠地势的险要,让天下臣服不能光靠武器装备的精良。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的是仁政。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上》。闲暇:即太平。怠敖:怠惰玩乐。意思是:现在,国家太平无事,就趁机怠惰玩乐,这是自己在召祸。告诫人们不应在和平时期失去警惕。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察:考察,了解。意思是:全国的人都说这个人是贤才,那么就去考察他;见他果然是贤才,那么就要任用他。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尽心下》。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用社稷指代国家。意思是:人民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国家,而君主是最轻的。
【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百姓所想要的,就替他们聚集起来;百姓所厌恶的,不要强加于他们身上。
【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出自《孟子·离娄上》。渊:深水湾。獭:水獭。丛:森林。爵:通“雀”。鹯:鹞鹰一类的猛禽。意思是:替水潭把鱼赶来的,是水獭;替丛林把鸟雀从中赶来的,是鹞鹰。比喻国家民心常常是因为主观上的原因。成语“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即由此而来。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为人民的快乐而感到快乐的,人民也会因为他的快乐而快乐;为人民的忧虑而忧虑的,人民也会因为他的忧虑而忧虑。用于规劝为政者应多关心百姓,与百姓共甘苦。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出自《孟子·尽心上》。易:修治。意思是:治理好他们的田地,减轻他们的徭役和赋税,就能够使老百姓富足起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形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意思是:有良好的时令,不如有有利的地势;有有利的地势,不如有团结一致的人心。说明人心是战争中最重要和可依靠的。
【寇至,则先去以为民望】出自《孟子·离娄下》。民望:人民的榜样。意思是:敌人来了,我们应该率先去消灭敌人,给人民做个榜样。
【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出自《孟子·尽心上》。游于圣人之门:在圣人的门下受过教育。意思是:曾经观看过大海的人,很难再受到别的水流的吸引;曾经在圣人的门下受过教育的人,也很难有什么其他言论能吸引他了。用来比喻阅历丰富、眼界高远、见过大场面。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出自《孟子·离娄上》。存:观察。意思是:观察一个人,没有什么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出自《孟子·告子上》。苟:如果。养:滋养。意思是:如果得到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以生长;如果失去了必要的滋养,什么东西都可能消亡。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饥饿的人不会苛择食物,口渴的人不会苛择饮料。
【彼一时,此一时也】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那是一个时候,现在是另一个时候。时间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了。用来说明时势不同,情况也随之改变,不能再相提并论了。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子路若有了过失,别人告诉他,他就高兴。说明人应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乐于改正过失、成为善人之心。成语“闻过则喜”源于此。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出自《孟子·尽心下》。书:这里专指《尚书》。意思是:完全相信《尚书》里的话,还不如没有《尚书》。现多指不要迷信书本,不要被书本所束缚。
【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意思是: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
【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出自《孟子·离娄下》。声闻:声誉,名声。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名声超过了实际情况,君子就会觉得耻辱。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抬头不愧于天,低头不愧于地。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出自《孟子·尽心上》。见:通“现”。意思是:得志的时候,要将恩泽施与百姓,不得志的时候,要修养身心。将自己的高尚品德展现于世。此二句表达了作者的济民利国之志。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如果是自然所造成的灾害,还可以避免;但如果是自己种下的罪孽,则是不能逃避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淫:迷乱。移:改变。意思是:富贵不能使其心志迷乱,困苦不能使其改变操守,威武不能使其有所屈服,这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出自《孟子·万章下》。在沟壑:指死后把尸体丢到山沟里。元:脑袋。意思是:有志之士不怕死无葬身之地,勇敢之人不怕丧命杀头。表现了志士和勇士高尚的情操。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规:圆规。矩:曲尺。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出自《孟子·尽心上》。大匠:高明的工匠。毂率:标准。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笨的工人不会使用就改废绳墨,羿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就改变其拉弓射箭的准则。说明教育应有一定的法则,不能因为学生的问题就轻易改变。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出自《孟子·告子上》。规矩:法则。意思是:高明的工匠教授别人,一定会按照法则,而学习的人本身也应当遵循法则。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出自《孟子·离娄下》。中:道德品质很好的人。养:教育。才:有才能的人。意思是:让道德品质好的人去教育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让有才能的人去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引而不发,跃如也】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教育别人就像教别人射箭一样,只将弓拉满,但不发箭,只做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比喻教育要善于启发。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出自《孟子·尽心下》。近:浅显。指:同“旨”,意义。意思是:语言虽然浅显,但意义深远,这才称得上是“善言”。说明教育应由近及远,深入浅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出自《孟子·告子上》。暴:同“曝”,晒。意思是:即便天下有一种东西容易生存,如果晒它一天,冷冻它十天,那它也就不能生存了。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后常用“一暴十寒”形容人没有恒心。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出自《孟子·告子上》。心:古代人认为心脏是用来思考的。官:功能。意思是:心是用来思考的,思考了就会有所收获,不思考就不会有所得。说明学习应善于思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意思是:忧愁祸患能够锻炼人的意志,让人更坚强地生存下去,而安逸享受则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沉沦颓废甚至灭亡。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出自《孟子·告子下》。拂:违背。意思是:上天要将重大的责任降临给某人时,一定会先让他锻炼意志,让他的身体经受劳累,使他忍饥挨饿、经受贫穷,仍然坚忍不拔,不变其志。说明做成大事,必先立大志,不畏艰险,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