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9000000005

第5章 十二纪(4)

【译文】

水中含盐分及其他矿物质过少的地方,多有头上无发和颈上生瘤的人;水中含盐分及其他矿物质过多的地方,多有脚肿和脚麻无法行走的人;水味甜美的地方,多有美丽和健康的人,水味辛辣的地方;多有生长疽疮和痈疮的人;水味苦涩的地方,多有患鸡胸和驼背的人。

【原典】

凡食,无强厚,烈味重酒,是之谓疾首。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①。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将之以神气②,百节虞欢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注释】

①葆:安。②将:养。③百节:周身关节,此处指全身。虞:舒适。

【译文】

凡饮食,不要食用味道浓烈、厚重的食物,因为厚味烈酒是招致疾病的根源所在。饮食能有节制,身体必然不会有病灾。饮食的原则,要保持不饥不饱的状态,这样五脏就能得到安适。一定要吃味道可口的食物,进食的时候,精神要和谐,端正仪容,精气要饱满,这样,全身就能处于舒适愉快的状态,都受到了精气的滋养。饮食务必小口下咽,坐要端正,不要歪斜。

【原典】

今世上卜筮祷祠①,故疾病愈来。譬之若射者,射而不中,反修于招②,何益于中?夫以汤止沸,沸愈不止,去其火则止矣。故巫医毒药,逐除治之,故古之人贱之也,为其末也。

【注释】

①上:尚,崇尚。②招:箭靶。

【译文】

如今世道崇尚占卜祈祷,所以疾病反而越来越多。这就像射箭的人没有射中箭靶,不纠正自己的毛病,反而去修正箭靶的位置,这对射中箭靶能有什么帮助呢?用滚开的水阻止水的沸腾,沸腾就越无法阻止了,抽出下面的柴火,沸腾自然就止住了。巫医、药物只能起到驱鬼治病的作用,所以古人轻视这些做法。这些做法对于养生而言只是细枝末节啊。

先己

【原典】

三曰:

汤问于伊尹曰:“欲取天下①,若何?”伊尹对曰:“欲取天下,天下不可取;可取,身将先取。”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②。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③。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

【注释】

①取:治理。②啬(sè):爱惜。③腠(Còu)理:肌肤上的纹理。

【译文】

第三:

汤问伊尹说:“要治理天下,应该怎样做?”伊尹回答说:“一心只想治理天下,天下是不可能治理好的;如果想治理好天下,那首先得从端正修养自身开始。”大凡做事的根本,一定要先修养自身,爱惜自己的身体。不断吐故纳新,肌理就会保持畅通。精气日益增长,邪气完全驱除,就会终其天年。这就是所谓存养本性的得道之人。

【原典】

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故善响者不于响于声①,善影者不于影于形,为天下者不于天下于身。《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②。其仪不忒,正是四国。”言正诸身也。

【注释】

①响:回声。②忒(tè):差错。

【译文】

古代的圣明君主成就了自身,治理天下的大业自然成就;端正了自身,天下自然太平安定。因此,改善回声的,不致力于回声,而致力于产生回声的声音;改善影子的,不致力于影子,而致力于产生影子的形体;治理天下的,不致力于天下,而致力于修养自身。《诗》中说:“那个贤明而高尚的君子,他的仪容很端庄。他的仪容很端庄,给这四方各国做出榜样。”这说的正是端正修养自身啊。

【原典】

故反其道而身善矣;行义则人善矣;乐备君道而百官已治矣①,万民已利矣。三者之成也,在于无为。无为之道曰胜天,义曰利身,君曰勿身。勿身督听②,利身平静,胜天顺性。顺性则聪明寿长,平静则业进乐乡,督听则奸塞不皇③。

【注释】

①备:通“服”,实施。②督:正,此处指使……正的意思。③皇:通“惶”,惶惑。

【译文】

因此,回心向道,自身就能够达到美好的境界了;行为得当,就会赢得他人的赞许了;乐施君道,就可以治理好百官了,就可以使百姓获得好处了。这三方面的成功,都在于顺乎自然、达到无为。无为之道就是要顺应天意,无为的本意是保养自身,无为之君就是凡事不要亲自去办。不亲自去办就不会偏听,保养自身就会平和恬静,顺应天意就会理顺心性。理顺心性就会聪明长寿;平和恬静就会使事业发展,百姓乐于归顺,不偏听就能使奸佞阻塞,不会惶恐不安。

【原典】

故上失其道,则边侵于敌;内失其行,名声堕于外。是故百仞之松,本伤于下而末槁于上;商、周之国,谋失于胸,令困于彼。故心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事得而功名得。五帝先道而后德,故德莫盛焉;三王先教而后杀,故事莫功焉①;五伯先事而后兵,故兵莫强焉。当今之世,巧谋并行,诈术递用,攻战不休,亡国辱主愈众,所事者末也。

【注释】

①功:本指器物精好,此处引申为美、善。

【译文】

因此,如果君王失去了为君之道,边境就会遭受外敌侵扰,就会在国内丧失德行,在国外的名声败坏。所以说,非常高大的松树,如果下面的根受到损伤,上面的枝叶就会枯萎。商、周两代末世,国君胸中没有谋略,政令在百姓间难于推行。因此,心有所得,听就会有所得;听有所得,政事就会处理得当;政事处理得当,功名自然就会成就。五帝把道放在首位,而把德放在其次,所以没有比五帝的德行更高尚的了。三王把教化放在首位,而把刑罚放在其次,所以没有比三王的功业更杰出的了。五霸把功业放在首位,而把武力征伐放在其次,所以没有比五霸的军队更强大的了。当今之世,各种诡计一齐实施,欺诈层出不穷,攻战不止,灭亡的国家、受辱的君主越来越多,其根源就在于他们不致力治国的根本却注重细枝末节啊。

【原典】

夏后相①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相曰:“不可。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②,琴瑟不张,钟鼓不修,子女不饬③,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④。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①夏后相:疑为“夏后启”之讹。启:禹的儿子,姒姓。后:君。②贰味:重味,多种菜肴。③饬:通“饰”,修饰打扮。④期年:满一年。

【译文】

夏代的君主启与有扈氏在甘泽开战没有胜利,六卿请求再战,夏君启说:“不能再战了。我的土地并不小,我的人民也不少,但与有扈氏在甘泽开战没有胜利,这是因为我的恩德太少、教化不好啊!”于是夏君启居处不用两层席,吃饭不用多种菜肴,不陈设琴瑟,不整治钟鼓,子女不佩戴饰物,亲近亲族,敬爱长辈,尊重贤良的人,任用有才干的士人,一年之后,有扈氏就归附了。所以,想要制服别人,就一定先要克制自己;想要评论别人,就一定先要反省自身;想要了解别人,就一定先要了解自己。

【原典】

《诗》曰:“执辔如组①。”孔子曰:“审此言也,可以为天下。”子贡曰:“何其躁也!”孔子曰:“非谓其躁也,谓其为之于此,而成文于彼也②。”圣人组修其身而成文于天下矣。故子华子曰:“丘陵成而穴者安矣,大水深渊成而鱼鳖安矣,松柏成而途之人已荫矣。”

【注释】

①执辔(pèí)如组:所引之诗见《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辔:牲口的缰绳。组:编织。②文:花纹。

【译文】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说:“手执缰绳赶马就如同编织花纹一样。”孔子说:“审度清楚这句话就可以治理天下。”子贡说:“依照《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所说的去做,举止未免太急躁了吧!”孔子说:“这句话不是说赶马者动作急躁,而是说丝线在手中编织,而花纹却在手外成形。”圣人修养自身,而大业成就于天下。所以子华子说:“丘陵形成了,穴居的动物就可以安身了;大水深渊形成了,鱼鳖就可以安身了;松柏茂盛了,行人就可以在树荫下乘凉了。”

【原典】

孔子见鲁哀公,哀公曰:“有语寡人曰:‘为国家者,为之堂上而已矣。’寡人以为迂言也。”孔子曰:“此非迂言也。丘闻之,得之于身者得之人,失之于身者失之人。不出于门户而天下治者,其唯知反于己身者乎!”

【译文】

孔子谒见鲁哀公,哀公说:“有人告诉我说:‘治理国家的人,在朝堂之上治理就可以了。’我认为这是迂腐而不切合实际的言论。”孔子说:“这并非迂腐而不切合实际的言论。我听说,自身有所得的人,在别人那里也会有所得;自身有所失的人,在别人那里也会有所失。不出门却把天下治理得很好,这大概只有那些通晓自身修养的君主才做得到吧!”

论人

【原典】

四曰:

主道约,君守近。太上反诸己,其次求诸人。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①;其求之弥强者,失之弥远。

【注释】

①推:此处指离开、远离的意思。

【译文】

第四:

为君的方法在于简约无为,为君的操守在于自身。首要的是向自身求得,其次是向别人寻求。越向远处寻求的,离开它就越远;越花力气寻求的,失掉它就越远。

【原典】

何谓反诸己也?适耳目,节嗜欲,释智谋,去巧故①,而游意乎无穷之次②,事心乎自然之涂③。若此则无以害其天矣。无以害其天则知精,知精则知神,知神之谓得一④。

【注释】

①巧故:伪诈。②次:泛指所在之处。③自然之涂:指无为的境界。涂:同“途”,路。④一:指道。道家把“一”看作数之始,物之极,故称“一”为道。

【译文】

什么叫向自身求得呢?就是要使自己耳目适度,节制嗜好欲望,舍弃算计人的阴谋,去除虚伪奸诈,让意识遨游在无穷无尽的空间,让思想立于无为之境。像这样,就没有什么可以危害自己的天性了。没有什么危害自己的天性,就可以通晓精微的道理了,通晓精微的道理,就能够领悟事理的玄妙,领悟事理的玄妙就可以称得上是得道了。

【原典】

凡彼万形,得一后成。故知知一,则应物变化,阔大渊深,不可测也;德行昭美,比于日月,不可息也,豪士时之,远方来宾①,不可塞也;意气宣通②,无所束缚,不可收也。故知知一,则复归于朴,嗜欲易足,取养节薄,不可得也③;离世自乐,中情洁白,不可量也④;威不能惧,严不能恐,不可服也。故知知一,则可动作当务⑤,与时周旋,不可极也;举错以数⑥,取与遵理,不可惑也;言无遗者,集于肌肤⑦,不可革也。谗人困穷,贤者遂兴,不可匿也。故知知一,则若天地然,则何事之不胜?何物之不应?譬之若御者,反诸己,则车轻马利⑧,致远复食而不倦。

【注释】

①宾:归顺。②宣:疏通。③得:此处指被人占有、支配。④量:疑为“墨”字之讹,染黑。⑤当(dàng)务:与事合宜。⑥错:通“措”,安放。数:礼数,礼仪。⑦集:通“接”。⑧利:疾,快。

【译文】

所有那些有形的事物,得道之后才能生成。因此,通晓了得道的方法,就可随应万物的变化而变,博大精深,不可测度;德行就会昭彰美好,可与日月比肩,不会终止;豪杰贤士就会随时到来,从远方归附,无法遏制;精气就会畅通,无所束缚,不受拘禁。因此,通晓了得道的方法,就可以返璞归真,嗜好和欲望就容易得到满足,有节制并少量地取用养身之物,并不占有它,这样就会超脱世俗,自得其乐,心中的情感洁白无暇,不会污染;威吓、严厉就不能使他恐惧,严厉不能使他害怕,不可以收服他。因此,通晓了得道的方法,就会举动与事合宜,随着时势应酬交际,不会走上穷途末路;举止就会依照礼数,合乎常理,不会迷乱;言语就会得体,不吞吞吐吐,使人的肌肤有所感触,不会随便更改;奸人就会穷困潦倒,贤者就会显达,谗佞贤能都不可以遮掩。因此,通晓了得道的方法,就会像天地一样,那么,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解决、什么事物不能应对的呢?这就像驾驭马车的人,反过来要求自己,就会车轻马快,即使跑很远的路再吃饭,中途也不会疲倦。

【原典】

昔上世之亡主,以罪为在人,故日杀戮而不止,以至于亡而不悟。三代之兴王,以罪为在己,故日功而不衰,以至于王。

【译文】

过去,古代亡国的君主把亡国的过错推在别人的身上,所以每天杀戮不停,以至于亡国仍不知醒悟。夏、商、周三代开国贤君,把罪过担当在自己身上,所以每天勤于功业而从未松懈,以至于成就了王者大业。

【原典】

何谓求诸人?人同类而智殊①,贤不肖异,皆巧言辩辞以自防御,此不肖主之所以乱也。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进,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②,哀之以验其人③,苦之以验其志。八观六验,此贤主之所以论人也。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④。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为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内则用六戚四隐,外则用八观六验,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譬之若逃雨污,无之而非是。此圣王之所以知人也。

【注释】

①殊:不同。②特:品行。③人:通“仁”,仁爱。④四隐:此处指四种关系亲近的人。隐:私。

同类推荐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重读《周易》智慧

    重读《周易》智慧

    解读周易古经,开发先贤智慧!继承优秀传统,光大中华文化!《重读周易智慧》从对中华元典——《周易》的认识入手,集中介绍了《周易》中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发明创造、彰往察来、循序渐进、革故鼎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等哲理。《重读周易智慧》作者刘明武从微小处入手,阐发出做人、做事的道理,具前人所未见,道前人所未道,是当今人们认识中华文化、学习中华经典时的入门之书。
  •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

    由伯兰特·罗素著的《西方哲学史(古代哲学)》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不是单纯地讲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不是讲纯哲学概念或哲学问题的发展。在此书中,总是试图把每一个哲学家看作是时代的产物,又考察他们对时代的影响。
  •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中卷)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学者卷(中卷)

    本书汇集了当代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种种解说和阐释,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境遇凸显出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课题的联系多方面地显示出来。这套丛书所选材料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不一致,它们之间的差别有时非常大甚至可能是对立的,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些研究材料的作用和意义就会是多重的,其中所包含的一致、差别和对立能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提供不同的参考维度,提供较大的思考空间。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恶魔果实系统

    末世重生之恶魔果实系统

    懵懂少年携果实系统重生末世,恶魔果实与异能的碰撞,进化者与古武者的交锋,丧尸恶兽,上古异族,超前科技,这些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末世爽文非黑暗,不喜误入)新书《御兽天经》正在不定期连载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加书架。
  • 龙王难伺候

    龙王难伺候

    一场海难让她遇见了他,海底龙宫里的王者龙王,他们究竟会演绎出什么样的爱情故事,敬请期待!
  • 华严策林

    华严策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山画谱

    小山画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有凤难仪潇湘妃

    有凤难仪潇湘妃

    【固执痴情才女生死大爱浪漫温馨清水独宠生死不渝】芳园色色香与艳,谁是真正惜花人?九岁那年冬天,父亲生病,黛玉回扬州探父,次年九月初三日父亲病故。半年多与病父相处,黛玉有没有脱胎换骨重新审情?泪要还,恩要尽,孤标傲世到底偕谁隐?金克木,水生木,一切痴怨本有因!北冥有梧却无凤,南方有玉众难容。三岁读书识字,五岁有名师指教,祖上百年书香望族,五代列侯,父亲为探花郎,这样饱读诗书,品性高洁的黛玉,会不会真的年纪轻轻泪尽人亡?冷心冷情,会诗善画了悟的贾惜春会不会独卧青灯古佛?气如兰貌比仙的,孤傲清高谜一样的妙玉,能不能云开见日改变命运?红楼群芳,“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到底为何?本书以林黛玉为第一主角,以秦可卿,惜春,妙玉,宝钗,凤姐,元春,宝琴等为次角,在原著基础上,加以浪漫时代化,展现所有金陵十二钗的全部结局。高洁才貌全的红楼群芳,不应当全部一辈子薄命而终,既然有执著之情,又怎么会听从他人安排的命运?宝玉,冯紫英,水溶,李泰,柳湘莲,蒋玉函,薛蟠,这些代表几个阶层的男角,如何选择自己的红尘共度人?情人见情,史人见史,希望此书,能让所有经历磨难或正在迷茫中的年轻男女,更加自信执着应对人生,珍惜人生!
  •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眸冷妃:逆天废材小姐

    红眸冷妃:逆天废材小姐

    穿越万年,只为与你相遇,同你携手走上世界巅峰…………她是现代杀手界的King,却悲催的穿越到了玄灵大陆南陵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废物身上,这是一场意外还是命中注定?熟不知这是另一场阴谋的开始——————————(本文无虐,男主女主身心干净,无小三)那时,她问:“若我离你而去,你会怎么样?”他答:“会死。”“为什么?”他指了指心脏的地方,“因为这里将不再跳动。”在之前无数个漫长的岁月里,他孤身一人徘徊在这世界中,一颗心从没跳动过,直到遇见了她,第一次知道心动是什么感觉,她的笑,她的狡黠,她的一切都让他着迷。后来,他终于明白了,之前那颗心从不跳动,只因少了一个她,之前的孤身一人,只为遇见她…………
  • 美漫世界的武者

    美漫世界的武者

    沈浩跑步摔了一跤,就穿越到了二战时期,成为了美国队长的战友,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当天睡了一觉,他又穿越了,成为了吞噬星空罗峰大佬的弟弟。沈浩懵逼的表示:还有比我更草率的穿越者吗!ps:本书漫威世界+吞噬星空=相辅相成
  • 春光里

    春光里

    一朝穿越,成了家生奴婢,是安心于平顺富足的豪门奴仆生活?还是选择充满艰辛险阻却自由的人生呢?她是不一样的烟火,注定不平凡的一生!
  • 思路决定财富

    思路决定财富

    本书深入透彻的精彩点评,直击“财迷”们的失败软肋;行之有效的致富妙方,破解“财迷”们的思维困惑;因人而异的致富理念,带领“财迷”们走出财富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