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4400000006

第6章

一转眼,到了打场的季节。

杜文元家的大场院里,成垛的高粱、谷子、糜子、苞米棒子堆成了一座座彩色的山。二十多个伙计分成四伙儿,各自干着手里的活计,铺场的铺场、赶磙子的赶磙子、攒堆的攒堆……

几十个打短工的妇女围着苞米堆,手里飞快地搓着,一个尺把长的苞米棒子,瞬间就被另一只手里的苞米瓤子搓下来。三个女人一台戏,几十个老娘儿们在一起,缺不了的就是不停地说笑。每铺子收完的庄稼都铺成了一个个大大的圆形,每个圆形的粮食铺子上,一匹马拉着一个大石头磙子,四五个磙子糖葫芦似的串成一串转着圈跑。马的嘴巴上戴着铁丝编的箍嘴,“啪啪”的鞭子声响着丰收的喜悦。

十几只鸡在一只锦紫锦鳞的大红公鸡带领下,来场院窃取战果。一个伙计随手拿起一只苞米棒子朝鸡群扔去,鸡群即刻“咯咯嗒嗒”地散开了。

大少爷杜耀祖在场院边上溜达,他知道这群穷棒子不好摆弄,要是他不在场,就都踅摸着偷懒。

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达声震惊了整个小村。一辆三轮摩托开道,后边跟着一辆大卡车,车上站着十来个二鬼子,还有三四个日本鬼子。打场的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直脖瞪眼地看着,感觉八成要出大事儿了。小鬼子进驻泰安城以来,这两年还没有来过这个村儿。大家伙儿都知道大清国的小皇帝在长春又登基了,国号叫满洲国,帝号叫康德。听说这小皇帝说了根本不算,日本鬼子把东三省占了。也知道杜家的二少爷杜显祖在泰安城抖起来了,给日本鬼子当了翻译官。还听说各地都在闹抗联,尤其是讷河那边闹得挺厉害,有个叫李兆麟的和一个叫王钧的成天踅摸跟小鬼子干,打了不少仗也没少死人。更听说泰安城里一共才二十几个鬼子,剩下的都是些帮虎吃食的二鬼子。还有就是听消息灵通的李快嘴儿儿说,泰安城里有个开万育堂药铺的岳子龙是共产党的暗探,前一段出事儿人跑了,鬼子正可哪疙瘩抓人呢。可这些跟咱们杜家围子没关系呀!大家都听说小日本子可狠了,把中国人往死里整,可是谁也没见过,今天这是咋的就进了村了呢?有眼尖的人看见,坐在前面三轮摩托挎斗里的,正是杜家的二少爷杜显祖,难道是他把鬼子领家门口祸害人来了?

大少爷杜耀祖也像受了惊的狗,嘴里不停地叨咕:“这是咋回事儿呢?”急忙转身向家奔去。

这时,杜家大院开了锅。上房内,日军驻泰安城的副县长渡边纯四郎少佐,像老杜家祖宗一样坐在正位。杜文元再也不像平常那样装犊子了,整个人躬成了一只大虾米,点头哈腰地上前请安。

“渡边太君,没少听我们二小子提起您,这是什么香风把您给刮来了?杜某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

渡边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吓人,说起话来和颜悦色。听说这小子在日本正规军校念过书,对中国的事儿知道不少。除了说话舌头有点硬,剩下和中国人没两样。

“杜老先生,听杜桑说,您很支持*****圈的建立。我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满洲自治,准备在这里建一个乡公所,由你们自己推荐一位保长,管理你们自己的事务,实现长治久安的目标。因为您和杜桑的关系,我们才到府上叨扰,请您帮忙。”

建乡公所的事,杜文元在伏天老二回来时就听说过。说实话,这事儿他不感兴趣。他知道别看日本人是坐了天下,中国人包括他自己,没一个是真心服气的。二小子多念了几天书又会日本话,是小鬼子硬逼着,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当了翻译。

杜文元知道,日本人自己说建立*****圈,实际上就是想把中国人变成他们的奴隶。他也知道,自己这些年为了能多赚点钱,坑过害过不少人,在周边名声不怎么好,但和大家之间的过节并不大。自从这二小子给鬼子当了翻译,大家都拿他当臭狗屎臭着。过去与刘鸿儒、蔺大先生这些人在一起觉着是平起平坐,现在自己总觉得比他们矮了一截子。他心里更知道,自己家出了共产党天天骂的汉奸,自己挨骂是很自然的事儿。二小子跟他说过,渡边暗示过让他当保长。

这些日子,他始终琢磨这件事儿,觉得还是不当这个保长的好。二犊子也没跟自己商量,怎么就把小鬼子领家来了呢?听完渡边的问话,杜文元明白个七大八儿了,小鬼子这是封官儿来了。

杜文元马上满脸堆笑地说:“渡边太君,您客气了!什么帮忙不帮忙,能为*****出力是杜某的荣幸。今天诸位太君光临寒舍,杜某荣幸之至,您有什么吩咐,杜某愿效犬马之劳。”

这时,杜耀祖呼哧带喘地跑进来。他知道家里的老二在日本人那儿挺吃香,这几年自己家却没借过日本人的光。夏天晚儿就听说杜家围子要建乡公所,老爷子不愿意当这个保长,他却成天到晚琢磨这个事儿,想过一把官儿瘾。今天鬼子一进村,他觉得应该是为这事儿,才屁颠屁颠儿地往家蹽。

“这是犬子耀祖,来,见过渡边太君。”看见老大进来,杜文元马上给渡边介绍。

“渡边太君好,欢迎欢迎!”杜耀祖孙子似的凑上前,公鸡鹐米般地打着招呼。

杜显祖看见大哥这个样,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感觉。他知道大哥头脑简单、做事莽撞,说话不走脑子。他比谁都知道日本人从来就不讲情面,说翻脸就翻脸。他怕大哥说不上哪句话就刺痛了渡边,马上说:“大哥,晌午太君要在这儿吃饭,你去准备准备。”

“耀祖,你去抓只羊宰了。按蒙古做法,烀手扒肉。告诉王老二烀烂糊点,别放调料,吃原汁原味的,直接蘸韭菜花。”杜文元明白二小子的意思也马上说道。

“好,我再告诉他们宰俩公鸡,多放点蘑菇。”杜耀祖说完低头悻悻地离开了。他知道老二和老爷子是往出支他,心里虽不高兴,还是面带笑容。

渡边看杜家父子安排了饭,就接着说:“杜老先生,乡公所建起来以后,要为大日本皇军做事,必须找个可靠的人担任保长。”

“渡边少佐,这是必须的,我已经帮您物色好了一个人。”杜文元明白渡边的意思马上拦话说道。

渡边很疑惑,他此次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杜文元做保长的,怎么他还物色了别人呢?

渡边不解地问道:“什么?您物色谁了?”

渡边很吃惊,杜文元装着没看出来似的说道:

“李满堂,我的儿女亲家。这个人聪明能干又有文化,对皇军也特别忠诚。本来老朽想亲躬亲为,可是一来我年事已高,这乡公所总有些舞枪弄棒之事,我怕是力不从心。二来犬子显祖在太君跟前效力,泰安县又不是一个乡公所,这事情做起来总有个你高我低,太君也不好平衡。李满堂是我家实在亲戚,我们的意愿他会一样来体现。说白了,这个乡公所就是太君您的一粒棋子,您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杜文元怕渡边逼他当保长,以攻为守把渡边的嘴堵得溜严。

“那就把这位李先生请来吧!”渡边听杜文元说完笑着说。

屋外,第一趟儿正房东大山旁,王家老二把一只百十来斤的大绵羊爬子摁倒在地上,大爬子流着泪“咩咩”地叫着。

王老二拿着刀小声叨咕着:“这是他们馋,跟我没关系啊,死了把账记在他们身上。”

李满堂在杜家老大的带领下,连跑带颠儿地向杜家大院走来。一听说日本人找他,李满堂差点吓尿了裤子。他早就听说这小鬼子才狠呢,杀个人比杀个小鸡子还痛快。

“耀祖啊,小鬼子没事儿找我干啥呀?咱也没干过啥事儿呀!”他边跑边问杜家老大。

杜耀祖心里明镜似的,这保长的位置肯定是让他爹送给李满堂了。在家里老爷子说一不二,他心里惦记着过官儿瘾可根本就没敢说。他知道老爹是个横草不过的人,他这么安排总有他的道理。

杜耀祖看见李满堂吓得直哆嗦,就笑着说:“李叔,是好事儿,你放心吧。你知道咱家老二在太君那儿贼打腰,找你肯定是好事儿。”

李满堂心里还是没底,嘴里念叨着:“听说这日本人成是狠了,一句话没说明白,不是开枪就是动刀,杀人都不眨眼睛。咱们没事儿可别惹乎他们。”

杜耀祖好像是个明白人似的,边走边跟李大善人瞎掰:“那都是瞎白话。我刚才在家亲眼看见了泰安城最大的太君,渡边太君,也姓杜,跟我们是一家子。跟我爸俩唠嗑老客气了,跟哥们儿似的,真的。让你去是看我爸面子,好像要给你封个官儿。听说官儿还不小,咱们这周边十里八村都归你管。”

李善人一听这话当时就来了精神。他知道杜家老大是没好心眼子,可并不是不着四六的人,看来这是真的。他在心里嘀咕,虽说杜阎王这老犊子心狠手辣,平时不拿自己当回事儿,关键时候还是拉帮自己。这真应了那句老话儿:是亲三分向,是火就热炕。

李满堂一进屋就看出了气氛很和谐,渡边和杜文元在聊着今年的收成。他感觉到杜耀祖没糊弄他,心想这日本人看着真不像传说中的那么瘆人。

“小民李满堂见过太君。”他走进屋赶紧作揖躬身,像戏词那样念叨着。

“你就是李满堂李先生吗?”渡边面带微笑地问。

“不敢,小民李满堂,不知太君把小人唤来有何吩咐?”

渡边指着旁边的凳子说:“李桑,听杜老先生说你很忠诚于大日本帝国,很支持*****,听说你人很聪明也很能干。这次请你来就是为了让你出山,担任杜家围子乡公所的保长。不知道李桑是否愿意?”

听了渡边的话李善人脑袋“嗡”的一下子,他确认了杜耀祖说的是真的。李满堂家的小子娶了杜文元死去的小老婆扔下的丫头,他心里明白,这亲家和自己不是一个档次的人。他更知道要不是那个丫头斜楞眼儿,下天大的雨点子也不会轮到他家。自己在穷人堆里装模作样,可在杜阎王眼里连个苍蝇都不如。这些年总想混出个人模狗样来,可祖上没留什么财产,自己就靠口挪肚攒置办那么点儿家业,在人家眼里还是狗屁不是。他成天做梦都想人前显贵,没想到平步青云会这么简单。

他马上点头应道:“谢谢皇军栽培,李某感恩不尽,愿肝脑涂地以报皇军恩德。”

屋外,那十来个二鬼子和几个鬼子坐在桌旁喝茶聊天,十几条快枪撮在一起。此时,厨房里热气腾腾,手把羊肉的香味窜进了人们的鼻腔,二号大锅里肥嫩的小鸡炖榛蘑更是香气逼人。别看这帮畜生平时在城里挺横,可这么好的嚼谷他们也不是经常能吃到,一个个馋得直咽唾沫。王老二从坛子里盛出了满满两二大碗野韭菜花,这是夏天他亲自到乌裕尔河边的草甸子上采的,清一色的野韭菜。家里不来贵客,平时除了杜老爷别人一筷子头都不敢动。

就着这喝茶的两张桌子,杜家大少爷主陪。碗筷上桌,还摆上了窖藏多年的安家烧锅正流儿小烧。屋里的桌子也摆上了,杜文元、杜显祖、李满堂陪着渡边。酱拌大豆腐、油炸花生仁等小菜先上桌,随后每桌一大卧盘的小鸡炖蘑菇和一大方盘的手扒羊肉被端上了桌子,一下子把杜文元的这份热情也端了上来。

李满堂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能和整个泰安县最大的太君一桌吃饭,是做梦都没敢想的事儿,他一边斟酒布菜一边偷着掐自己的大腿。

“感谢杜老先生的款待,让我们共同祝贺杜家围子乡公所成立,祝贺李保长走马上任,干杯!”渡边端起酒杯微笑着提酒。

李满堂听到渡边叫自己李保长,当时就找不着北了,端起一两多的大酒盅子一仰脖儿就了。

看见李满堂的死出儿,杜文元有些不是心思。心想这刚当上保长就咋呼起来了,还敢抢我的风头。可又一想他再咋呼,也跑不出自己的手心,就干咳一声装作不在意。李满堂也有所察觉,急忙放下酒杯,给渡边、杜文元夹菜,来掩盖自己的抢码儿。

“杜老先生,乡公所不是有个保长就可以的,还要建立自卫队。您推荐的李保长我看可用,其他人员还要请您多操心。过几天我们还要在这里建房子,这些事情还要您支持。当然,建立乡公所和武装自卫队我们会拨款的。”渡边浅浅地喝了一口,放下酒杯说道。

杜文元面带微笑地说:“渡边太君,您放心,这杜家围子是我祖祖辈辈的居住地,维护杜家围子的长治久安,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什么事儿您只管吩咐,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这时的李满堂才明白过味儿来。看来他的这个保长离开杜文元还真玩不转,人家渡边看中的是杜阎王,他再溜须人家也不买他的账。

杜文元接着说:“自卫队我这有现成的,我们家的炮手直接就可以转变为自卫队。我那大小子可以领着自卫队,只是武器太不像样了。建乡公所也没问题,我这院西边有三亩来地,原来准备在那儿建磨坊,我愿意让出来,建多大个乡公所都够用。另外,我亲家有个叔伯侄儿叫李春生,他遇事儿能张罗还识文断字,我看就让他给我亲家打个下手当文书,您看行吗?”

“这些事儿都由您来定,乡公所建立以后,无论皇军有什么要求,你们必须照办。”渡边不屑地说。

杜阎王理直气壮地答道:“那还用说,您的话就是圣旨,不,比康德皇上的圣旨还好使。您有什么指示,我们坚决照办。”

“指定照办,指定照办。”李满堂在旁边搭腔。

渡边说:“吃完饭召集全村人开个会,一是宣布乡公所成立,二是公布李保长上任,三是顺便督促一下公粮。还有就是宣读追捕共党逃犯岳子龙和他老婆范书英的悬赏布告。全村男女老少都得参加,给李保长树立威信,也让大家知道大日本皇军的亲善。”

李满堂这回知道怎么办事了,看着杜文元的脸没敢吱声。

杜文元想了想,冲着李满堂吩咐道:“你去找耀祖和快嘴子,带几个伙计挨家挨户通知。午饭后到大场院集合,一个不到都不行!”

望着李满堂屁颠屁颠地往外跑,杜文元心里嘀咕道:“哼,你这是屎壳郎爬鞭梢子,只想到青云直上,没想到危在旦夕啊!”

同类推荐
  • 头发

    头发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上海,一九八几

    上海,一九八几

    阿飞刑满释放,带着从良的女友,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他去应聘群众演员,果真被剧组录用。他能成为王宝强第二吗?他们在贫贱中挣扎的爱情能够经得住考验吗?夏天尚未过去一半,我引以为豪的不锈钢肚子就顶不住了。那天上午,当我背着DV刚刚爬到位于高速路入口的巨型广告架顶端,准备为某家房地产公司拍摄远景视频的时候,肚脐眼便跟中箭似的一阵阵发冷,任凭怎么提肛收腹都无济于事,肚子大地震般非要塌陷下去不可。我硬撑了几分钟,实在顶不住,最后不得不从铁架上溃败下来,直奔马路对面的公厕。
  • 凤凰琴

    凤凰琴

    发现家有上古祭礼大器伏羲凤凰琴,是钟成十三岁发生的大事件——那时节,钟成正沉迷于历史研究。钟成的父亲钟磬声是历史老师,不过他并没有因为儿子历史学得好就让他当历史课代表。钟磬声认为,官员是钟家忌讳的职业,他不想培养儿子这方面的才能。眼看着儿子买回了一大堆纸张泛黄的历史书籍,钟磬声只能借故压缩儿子的零用钱。可钟成很快就学会从爷爷那里讨钱。钟老爷子是个老兵,月月有工资和津贴,加上侍弄二儿子钟磬伟的几亩薄田,身上没怎么缺过钱。孙子喜欢看书,钟老爷子看着喜欢,一听孙子要钱买几本旧书,自然是心甘情愿把兜里所有钱都拿出来,还直夸钟成节俭,花小钱买大书,是了不起的读书人
  • 大鱼(中国好小说)

    大鱼(中国好小说)

    小说通过叙写乡村对“大鱼”的传言,串联若干个小人物的故事,他们自私但善良,本分却略有贪婪,为了好的生活去挣钱,但是误入旁门左道导致一桩意外的杀人案,最终天理难逃,犯人落网,回到“大鱼”传说的保佑当中。
  • 名医之死

    名医之死

    她深吸了一口气。在她眼前晶莹剔透的茶杯里,苍绿色的茶叶缓缓飘移。女人熟练地将第一盅水倒掉,注视着金黄色在盏中蔓延。然后她从袖中摸出一个包成白色三角的纸包,把里面的粉末倒在了杯中。精致的碧玉茶棒迅速搅动,把粉末化于无形。等放下器具,女人打开橱柜,从里面取出了一根绳子,白皙的手指滑过粗糙不平的表面,随即将其塞进怀中。在绳子之后,是一把装饰华丽的锋利窄刃,女人看了看,把它插在了发髻中。
热门推荐
  •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我为什么还不结婚

    回不到的过去,到不了的未来。胡鹏站在这座城市的天桥上,看着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还有川流不息的人群。在这座城市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现在的自己已经27了。不知道是自己无能,还是自己没有更好的平台,这些年在这座城市糊里糊涂的成长到了27。27岁对于农村的他来说,意味着结婚生子,家里人不是一次两次的催他了,妈妈经常说:“你看看谁谁家的小孩比你还小已经结婚了,你看看跟你同岁的小孩都会叫爸爸了”。铃铃铃,胡鹏拿出手机一看,是妈妈,不用说又是为了结婚这个事。
  • 问题首富黄光裕

    问题首富黄光裕

    1985年,黄光裕怀揣4000元离开潮汕,北上创业。2004年,他以105亿元财富首次成为“中国首富”。然而,在以430亿身家再次戴上“中国首富”的皇冠之后仅仅一个月,黄光裕被警方带走拘查。
  •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嫡女擒夫三十六计

    她欧阳雪晴,继承父业,纵横世界,却被最信任的人背叛,魂穿成了古代同名同姓的弱势丑胖嫡女。姨娘设计下毒,庶姐抢夫,庶兄暗杀——面对层出不穷的阴谋计俩,欧阳雪晴勾唇冷笑:呵,欠原主的,她会替她全部讨回!欺负,羞辱她的那些人,她都会狠狠的还以颜色。于是,临安城疯狂了,无论大街小巷,茶肆酒楼,所聊的话题全都离不开她。“你可听说,这欧阳家的三小姐让欧阳家的数十间商铺一月之间起死回生,欧阳老夫人已经将欧阳家的大权将到了她的手上!”“听说了,我还听说,欧阳家的三小姐不仅是个经商的天才,还是个神医,在临安城最繁华的地段开了间药馆。”“你们肯定不知道,第一风流才子秦子秋在欧阳家门前跪了一整天,求娶那丑女,并立誓只娶她一人,绝不纳妾。”“切,那算什么,我有更绝密的消息,六皇子已请皇太后下了懿旨,要娶那胖女人为妃!”“怎么会这样?那她会嫁谁?”“当然是秦子秋,这欧阳三小姐一直对他情有独钟。”“那可不一定,六皇子——”…众语纷纷,却不知,被他们议论的某女正在酝酿着她伟大而长久的擒夫计划:那个白衣披身,高贵冷漠,俊美脱俗,神秘强大,在众人眼中,如神谪一般的存在天下第一宫宫主——花满楼,在见到他第一眼开始,欧阳雪晴便认定了,他是她这辈子相伴一一生的人。本文一对一。
  • 大剑神

    大剑神

    剑,百兵王者!王者,掌霸气也!吞风吻雨葬落日,睥眸古今气如虹。欺山赶海凌万界,笑傲琼宵血染天。万界称尊,剑主浮沉!少年方昊天天生剑心,因祸得福,获无上神功,修无双剑法。情深美女万世伴,热血兄弟万世随。三尺长剑刺苍穹,舞长天,斩日月,覆天地,登剑道彼岸,傲剑九重天。何谓传奇,大剑神也!
  • 第十三号窨井

    第十三号窨井

    由一名施姓女子暴雨天不慎掉入未盖好盖头的窨井中,引出一起尘封多年的连环杀人命案的真相。在破案过程中重案组的五人经历了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之后各自成长的故事。
  • 预言

    预言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

    《钢琴欣赏十八讲》从17世纪巴洛克时代开始,记述了钢琴音乐三百年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们性格各异,但彼此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钢琴音乐史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现象,一种是传承,另一种则是颠覆。这两种现象影响了音乐的发展轨迹,也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当中,音乐才层层演进,成为今天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模样。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传奇与流言》是炉火边的一场倾谈;流言,是口耳间的一阵私语。传奇与流言是流传在市井街头的生动故事,如同生命不能没有自由与激情一样,传奇与流言是生活必备的两样调味品,是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有声有色。传奇与流言,从来不是历史的传统主题,但是它们作为亲历和见证历史的一种方式,其中或多或少地烙下了当时重大历史变迁的身影。不要轻视传奇与流言的历史作用,虽然我们难辨真假,虽然历史不能再现,但是,印刻在传奇与流言上的,却是历史最为深刻的一面。所有的历史人物,全部的历史事件,都被忠实地记录在传奇与流言当中。这些或豪迈、或凄美、或浪漫、或感伤的精彩遗迹
  • The Duchesse de Langeais

    The Duchesse de Langea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半生缘

    半生缘

    三年前,她被父亲以一千万的价钱卖给了江家,令他心爱的女子负气远走,她在地狱里苦苦挣扎。他说:“何书蔓,我绝对不会爱你,别一天到晚想着勾.引我!”他说:“我知道你心里藏了个男人,但本少爷不要的东西,也不会施舍给LOSER!”他说:“你毁了我的爱情,所以——所有你珍爱的人和物,我都要毁掉!”终于有一天,她心死,因为他在她母亲尸骨未寒的时候,高调在媒体面前宣布说要和她离婚娶别人!母亲丧事完了之后,她签了离婚协议书,我知道你还爱着她,字我已经签好了,祝你们幸福。”说完,她转身走远。身后的人,捏紧手里的离婚协议书,目光中没有欣喜,只有愤怒。何书蔓对于江迟聿来说:存如鸡肋,厌如糟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