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一门古老的宗教,3000多年前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西汉时,佛教传入了中国,并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渗入中国人的精神信仰与社会生活中。
佛教在其发源地已经衰落了,现在主要盛行于东亚、东南亚,是中日两国国民共同信仰的主要宗教。佛教有因果报应论、六道轮回论、地狱论等,反对杀生,更反对战争与屠杀,主张以慈悲之心对待众生。佛教的一些教义具备积极意义,因此佛教的一些观点渗入民间心理,其仪式已经被转变成民间习俗。
在祭奠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亡灵时,民间人士也采用了佛教的方式,寄托其哀思。
一、台湾商人的南京祭
1995年8月,我从南京市宗教局听说一个消息,有位台湾商人要在栖霞寺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做一个水陆大道场。
我感到很吃惊,因为在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馆史中,从未有过台湾人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做祈祷的记录。
我决心亲眼去看一看何为水陆大道场?亲自去问一问这位台商做此事的动机和缘由。
2010年6月12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庆典活动在栖霞寺举行。
栖霞寺位于南京市东北处的栖霞山上,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江南佛教“三论宗”的发源地。栖霞寺始建于南齐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论教义,被称为江南三论宗初祖,隋文帝于八十三州造舍利塔,其立舍利塔诏以蒋州栖霞寺为首。唐代时称功德寺,规模浩大,与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荆山的玉泉寺,浙江天台的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1983年被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同年创建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
我与栖霞寺的隆相法师(现为该寺庙的主持)是朋友,去栖霞寺了解情况比较方便,曾多次到访过这座中外闻名的古寺。
说起这座古刹,还真的与台湾的僧人及南京大屠杀有缘。因为世界佛教总会会长、台湾佛光山高僧星云大师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曾跟随自己的母亲从长江北的扬州江都,来到古城南京寻找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父亲尸体,后在回江都的途中,路经栖霞寺时,被该寺庙的住持志开大和尚看中,收留为徒,出家当上了和尚。
不过,那次去栖霞寺,我不是去回忆有关星云大师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故事,因为此前我已经跟着星云大师造访过栖霞寺。我想直接问一问那位台湾商人,为何对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有不舍的情结,为何要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做水陆大道场?
与往常的栖霞寺不一样的是,庙内外作了特别的布置。庙门前的广场上,新布置了一批纸人纸马方阵。两条长长的黄色布幔从大殿房顶上一直拖到院内地平上。在庙堂内佛祖供台之前立有一座牌位,上面清楚地写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灵位”的字样。
我不懂得宗教,佛教方面的知识少得可怜,基本上是个“佛盲”。对为什么要作水陆大道场,甚至什么是水陆大道场全然不知。只知道,在寺庙里做水陆大道场是规格最高的、最为盛大的、隆重的祭祀活动。
通过隆相法师的解说,我才弄清楚,水陆道场又叫水陆法会,是为了超度水陆空三界亡灵而举行的法会。因为佛教徒认为,在水陆空三界中,以水陆二界众生最为痛苦,所以又简称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整个水陆大法会历时7个昼夜,水陆法师及其寺庙众僧参与,每天诵经超度,展开一系列佛教仪式。
隆相大和尚带我与台湾商人见了面。这位台湾商人姓王,名水忠,大约40多岁,1米80左右的身材,国字形脸,长得一副慈眉善目,外表看不出商人的气质,倒像是位文化人。
当时,他们全家人一袭黑衣,跪成一排在寺庙里祷告。
那两位年纪大的老者,可能是他的父母或者岳父母。有两个十多岁的孩子,一定是他的儿女。还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士,一定是他的妻子。
全家老小一起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祈祷,其虔诚的态度,好像是在祭奠自己故去的亲人,那场面令人感动。我不禁问起缘由。
陪同我的南京市台办同志告诉我,眼前的这一切均源于那位台商的一个梦。
一个梦,一个什么样的梦?我顿时感到十分好奇。
市台办同志绘声绘色地说起“梦”的故事,就好似发生在他自己身边人那样熟悉。
原来,我眼前的这位高个子台商王水忠,生在长在台湾,此前从未到过大陆,也没有听说过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一位白发老者告诉他,南京城很多年前惨死了许多许多人,这些人的魂灵至今得不到安息,要他一定去为这些亡灵超度,让遇难者的灵魂早日安息。
梦醒之后,王水忠大为震惊。他把自己的梦说出来,向其他人打听,有没有这回事。有人告诉他,历史上的确发生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在30万人以上。
这个梦使得水忠先生内心十分地纠结,很多天里心情颇不平静,坐立不安。他认为这是神灵在点化他,要他去南京为30多万遇难者亡灵超度。这件事必须去做,否则对不起那些冤魂。
好奇怪的梦。
对待梦,人们通常都会一笑了之,或者一般地说说而已。但另外一些人,即使是梦,也会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位台商大体属于后者。
此后,王水忠通过精心谋划,得到了台湾和大陆两地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领着全家老小,顺利地来到南京。以“捐米”的形式,在南京东郊的栖霞寺做了一个最大的超度仪式—水陆大道场,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祈祷。
仪式在进行中,我不便打扰。一直等到他们将仪式做完,我才上前找到那位令人尊敬的台商王先生,告诉他我是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感谢他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所做的这一切,并且提出想采访他。
令我想不到的是,他一口拒绝了我。
水忠先生说,这些都是他个人的事,与他人无关,不接受任何人访问,更不会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不希望作任何的宣传。
我邀请他们全家去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水忠先生说,他们全家人一定会去,但不希望麻烦馆里,不需要馆方的任何接待与安排,届时只需要像其他观众一样去参观和悼念遇难同胞。
我碰了一鼻子灰。好奇怪的人,好奇怪的想法。
我连忙找到隆相,想请他帮忙说说。但大和尚对我说,这与台商的个人信仰有关,他怕减弱了做佛事的功力。
我没有能够与王水忠先生深谈和交流,虽然带着遗憾而去,但我还是从内心里敬重他、感激他。不管他的信仰如何?不管他的目的何在?毕竟他千里迢迢、跨越海峡寻梦而来,为素不相识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做了一件善事。
二、首办南京世界和平法会
南京大屠杀中死了30多万人,按佛教的说法,这些亡灵都需要超度。
何为超度?这是个宗教术语,指僧、尼、道士为人诵经拜忏,称此举可以救度亡者灵魂超越苦难。
虽然遇难者的遗属为祭奠亲人有用宗教形式来祭奠的愿望,日本的一些的佛教团体也提出了举办和平法会的想法。但遇难同胞纪念馆毕竟不是宗教场所,举办佛教的仪式是否合适、会不会遭到参观者的反对和网民的“拍砖”、“法会”的名称外界能不能理解……这些都是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
我十分理解遗属们及日本和平友好人士的心情。我觉得,既然各方面有宗教仪式的诉求,就应该努力满足他们。
我向南京市宗教局请教得知,所谓的“法会”是指佛教人员、教徒围绕某一目的而举行的宗教集会。以什么名义举办“法会”好呢?因为我当时正在着手研究和平学,并且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觉得叫和平法会比较好。
我们不是为了历史而去研究历史,而是为了不再重演历史悲剧,为了和平的生存与发展。在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的以祈祷和平为目的法会,应当叫和平法会。由于跨国涉外,干脆就叫做世界和平法会。
鉴于这样的思考和目的,经过向各级宗教部门履行审批手续后,有关部门批准可以作为特例在遇难同胞纪念馆举办世界和平法会。这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本来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申请这件事的,想不到竟然顺风顺水地办成了。
2003年12月13日,由遇难同胞纪念馆组织,中日两国僧人和部分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遗属共同参加的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祈祷的世界和平法会,在馆内遇难同胞名单墙前举行。
来自毗卢寺的众僧侣和居士们,从寺内搬来了上香用的香炉、烛灯箱,带来了供果、水,还有跪垫等器物。按照僧人的指点,遇难同胞纪念馆准备了供桌,在“哭墙”中间悬挂一条黄色的绸布,上面书有“世界和平法会”6个大字。
位于南京市汉府街4号的毗卢寺,始建于明1522年,因寺中供养毗卢遮那佛,初名毗卢庵。1884年,曾国荃任两江总督,在原毗卢庵址建寺,遂改庵为毗卢寺。民国元年(1912年),太虚在毗卢寺筹办中国佛教协进会,从事讲学和教务活动,使得毗卢寺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