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西方的神话里,奥林匹斯山上有9位美丽而智慧的少女,她们是万神之主宙斯和记忆女神的女儿,她们各自掌管着诗歌、舞蹈、音乐等不同门类的艺术,人们统称之为缪斯女神。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也震动了中国的缪斯们,她(他)们纷纷流下义愤、悲伤的泪水,以艺术为载体,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交响乐《和平颂》,电影《屠城血证》、《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诗歌集《不屈的城墙》,以及纪念馆内展示的大型艺术品:油画《屠·生·佛》,雕塑《家破人亡》、《冤魂的呐喊》等,都反映了艺术家的良知和责任感,阐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呼唤了人类期盼世界和平的心声。
江苏省歌舞剧团、江苏省广播合唱团、日本紫金草合唱团等中日两国文艺团体,多次在纪念活动现场演出。南京市话剧团连续多年选择在12月13日这一天,在遇难同胞纪念馆内演出话剧《沦陷》。艺术家们在南京大屠杀遗址现场演出,其实也是对遇难同胞祭拜的方式之一。值得自豪的是,有许多作品是由我参与组织、策划的,亲身经历过其创作过程,背后有一个个令人感怀的故事。
一、诗集《不屈的城墙》诞生记
2000年1月21日下午,日本最高法院忽然电话通知《东史郎日记》案首席律师中北龙太郎,宣判东史郎终审败诉。日本司法当局又一次作出不顾史实、有失公正的判决。
消息传来,正值南京市政协第十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记得那天上午,我在馆里写好并发完“抗议信”和“声援信”后,回到市政协会场时,已是上午10时30分,大家感到很吃惊,因为我这个行伍出身的市政协委员,开会迟到绝不是我的风格,通常我都是提前到会的。
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冯亦同、市民乐团团长雷建功等委员,听完我的解释后坐不住了,大声疾呼说:“不是说要我们委员参政议政吗?这就是最大的政治,请市政协领导同志来,我们有话要说。”
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张伯兴被请到了我们这个文化艺术界小组,来参加讨论,听取委员们的意见。讨论的主题从南京市的工作一下提升到国际话题,因为涉及南京大屠杀历史,大概与南京有关联,委员们群情激动,个个踊跃发言,且言辞恳切,对日本最高法院违背历史事实的判决表示强烈抗议。
与会报道的江苏省和南京市的传媒记者,特别是从北京应邀来南京报道的《人民政协报》记者闻讯后,纷纷来到我们的会场上听取委员们的发言,作现场采访。当天晚上和次日早晨,各家媒体都竞相刊载了《南京市政协委员们抗议日本法院对东史郎日记案的无理判决》的消息。《人民政协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用了大半个版的篇辐报道了这一消息。据说,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同志,看到该报刊登的这条消息后,还专门作了一段长长的批示。
自此起,东史郎败诉成为连续几天的“两会”委员和人大代表们热议的话题。会议结束后,仍然有相当多的人不忘这个话题。日本最高法院对东史郎日记案的不公正判决,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他们在思索:我们该做点什么?我们能做点什么?
差不多就在南京市“两会”闭幕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下午,我正在馆里忙碌着,突然接到冯亦同副主席打来的电话,说他此时正和雷建功团长在鼓楼大钟亭茶社,有要事相商,要我无论如何能去一下。
冯主席是我非常敬重的文学老前辈,不光诗文是我最喜爱和祟拜的,而且道德为人也是我的楷模。我搁下电话后,立即驱车赶往鼓楼。
在鼓楼附近,有一个小小的庭园,古色古香。因其园内有座亭子悬挂着一口600多年前(洪武二十一年九月)铸造的重约4.6万斤的大钟,称之为大钟亭。选择这么一个古朴典雅的地点聚首议事,我从心底不得不佩服文化人特有的品味和情趣。
《不屈的城墙》诗集封面
三人谈得很投机,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一拍即合。大体是,东史郎的败诉,说明了人们对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认知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有责任作一些努力。
冯老提出他作为南京诗词协会的会长,愿意与遇难同胞纪念馆合作,发动南京地区的诗人写诗,争取尽快编辑出版第一本南京大屠杀诗集。市作协的《征诗启事》发出后,短短一个半月,就收到70多位作者的120首诗作,赶在“12·13”纪念日来到之前编辑成一本集子。
这虽然是一本薄薄的小册了,但写下了我们心中神圣的爱与恨、悲与愤、情与仇;写下了我们对遇难亲人的哀思、对抗日将士的讴歌;写下了对过去和今天一切维护正义与和平事业的国际友人的敬意;写下了我们同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及其一小撮招魂者的不共戴天;写下了我们城市的血泪历史、满腔怒火和不屈呼号;写下了为我们父辈所期待、后辈所嘱望的世纪之歌:苦难与奋斗、复兴与崛起,我们这一代人的奉献与憧憬……诗集收入了我所作的诗歌《世界需要和平》,我在诗中问道:我们的士兵守卫自己的家园何罪之有?
我们的百姓耕种自己的土地何罪之有?
我们的老人、我们的妇女、我们的孩子何罪之有?
留下四万万双愤怒的眼睛。
诗集以江苏省作协主席海啸1996年所作的一篇文章:《南京,毋忘国耻—我们的建议》代序。在文中,他回忆到自己笔名的来历,当时他是侵华日军轰炸南京时逃离虎口回到故乡南通,才幸存下来的一个小学生,稍大一些后,便投笔从戎,参加了新四军,并将姓名改为日本人最害怕的“海啸”。抗日战争胜利了,日寇无条件投降后,他和全国人民一道高兴地笑了,于是便将“海啸”之名改为“海笑”。而现在日本右翼势力又如此猖狂,逼得他只好将“海笑”之名再改为“海啸”。在文中,他还建议:将大屠杀的第一天—12月13日定为“南京人民悼念死难同胞,毋忘国仇家恨日”。这一建议主张与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的“国家公祭日”是一脉相通的。
该诗集刊载了海笑、化铁、丁芒、俞律、刘工天、文丙、王德安、叶庆瑞、吴野、杨德祥等著名诗人的大作,使这本诗集“份量”很重,很快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老诗人化铁认为用遇难同胞的尸骨垒砌的城墙是不朽的,它可以让人们永远不忘惨痛的历史。在其诗《不朽的城墙》中有这么几句:
南京城,南京城啊
那是被千万具尸骨垒起来的城墙
从冒烟的历史身旁
还插着折断的枪支
多少人的不屈不挠
才留下了弯曲的刺刀
同样,诗人文丙认为历史会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形成一个回音壁,他在屠刀举起,30多万热血头颅,砰然落地!
撞响地球这面鼓,震撼了,带血的一九三七!
我们不渴望复仇,
却永不会忘记过去。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
在我们心中,
竖起历史的回音壁!
诗人王德安笔下的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有历史情境和情感的,他在《庄严的凭吊》这首诗中疾呼:
到这里凭吊
选一个阴晦天来
选一阵雷暴雨来
选一个日全蚀来
让短暂的天昏地暗
复写那一个悲惨的瞬间
这里
每一根草叶都带泪痕
每一声虫鸣都像呻吟
每一块石头都藏仇恨
于是,这遍野不死的心
使石头城更加深沉
种下了30多万颗头颅
金陵才长出浓浓的绿荫
长出市树的高洁
长出市花的坚贞
有人说,诗人是有灵感和预见性的。这句话在诗人叶庆瑞身上得到了体现。在10多年前,有谁会想到,国家会以立法的形式,把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呢?而叶庆瑞就想到了,他的这首诗名字就叫作《12月13日》:
这一天
是我民族的一道伤疤
揭开这一张日历
就露出血红的记忆
撕心的痛
让整个民族失眠
这是南京冬季里
最寒冷的一天
强冷空气挟着血腥
从历史的深处袭来
有泪落不下来
哀思结成冰凌
悬挂在睫毛下
叶庆瑞一共有9首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诗歌被收入这本集子,可见诗人对这段历史有多么的投入和关注。其中,读起来最有力量的诗歌是以下这首:
即便30多万株树木砍伐
也是一项浩繁工程
30多万具身躯倒下
一夜的年轮
是一圈坚固的南京城
即便30多万块岩石滚落
也是一次巨大的山崩
30多万颗头颅落下
迸不出火花
惟溅出一片哭声
97岁的诗词界寿星元老刘工天为南京大屠杀历史写下了“一回凭吊一冲冠”的感人诗句,一些青少年学生也在此次征文中有杰作出现。例如,江苏省泗洪县朱湖中学的一位笔名叫止戈的中学生写道:“消逝的是历史流淌的鲜血,永恒的是鲜血流淌的历史。”孩子们能够有这样的历史认知,并且诗意地表达出来,这的确是让人感到这件事做对了,这本诗集出得好。
至今我仍记得大钟亭茶社三人热议时事与历史、正义与公理时激情澎湃的场景,以及冯亦同、雷建功两位老友的音容笑貌。
二、招魂的长诗《狂雪》入馆
在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广场的北墙上,有一块长39米、宽1.2米的铜板诗墙,名为《狂雪—为被日寇屠杀的30万军民招魂》被镶嵌在黑色大理石墙内。
长诗《狂雪》是王久辛先生于1990年创作的一首爱国主义长篇抒情诗,全诗共23节,500多行,计3.7万余字。该诗首发于《人民文学》,获人民文学诗歌大奖,是诗人同名诗集中的第一首,该诗集于1998年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鲁迅文学奖的获奖词如是说:
军旅诗人王久辛的这本诗集,以长诗为主,辅以若干生活短章。他以诗进入历史,出入战争,写得大气磅礴,狂放不羁,洋溢着浓烈的民族感情和人间正气,尤以长诗《狂雪》为最。这是声讨南京大屠杀的一座诗的檄文碑铭,读来令人血脉贲张。作者努力通过诗歌来探求并寻找“人格精神”,对理想、奋斗等均有角度新颖的理解和诗意的阐述。综观全书,可以感受出诗人对历史和责任的郑重思考,对军旅生涯刻骨铭心的体验和表达,对民族和人类的精神命运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995年,由甘肃书法家刘思军以汉简体书法写成,甘肃宝丽集团总经理胡宝衡捐资30万元将《狂雪》铸成铜质诗碑,欲捐给遇难同胞纪念馆。
这个出自祖国大西北的铜诗碑,是怎样来到古城南京的呢?捐赠的过程中有一段故事。
记得那是在1995年的冬天,天气十分寒冷,当时南京正在下着鹅毛大雪。一天中午,我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说甘肃省委致电江苏省委,说要向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这座铜诗碑,要求我与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慧庭一起,专程去趟兰州,接受这个捐赠。南京机场买不到票,我们只能冒雪绕道上海虹桥机场前往,由于飞机晚点,到达兰州时,已经是深夜12时30分。
但是,在兰州东方红广场,仍然有许多人深夜里在为这座铜诗碑的启程仪式作最后的准备,两名武警战士持枪为其站岗。在这里,我见到了正在忙碌的诗作者王久辛、书法家刘思军和捐赠者胡宝衡等一行。
军旅诗人王久辛,大约1.75米的个头,有着军人特有的结实身板。他思维敏捷,非常健谈,我们很快便结为朋友。
第二天上午,在此举行了万人送碑的仪式。甘肃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亲自出席,这种场面,这样的规模,是我们事先未曾想到的。为一座诗碑送行,而且动作这么大,大西北人民的历史责任感令人肃然起敬。
这首铜诗碑满载着甘肃人民的重托,带着大西北的情感,被一辆大货车装运,车两侧悬挂着大红的标语条幅,一路通行无阻,胜利地运抵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当年的12月13日悼念活动期间,在南京举行了隆重的捐赠新闻发布会,这座铜诗碑一下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狂雪》铜诗碑落户遇难同胞纪念馆后,每天吸引许多人驻足观看,成为遇难同胞纪念馆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由于该铜诗碑被镶嵌在枣木架上,南方的气候潮湿,久而久之,出现木质变形开裂,大大影响了观展效果。
经过协商,2003年,遇难同胞纪念馆专门修建了一堵花岗岩石墙,将铜诗碑镶嵌在石墙上,铸成39米长的“铜诗碑”石墙。
站在铜诗碑墙前,不断有观众低声吟诵:
大雾从松软或坚硬的泥层
慢慢升腾
大雪从无际也无表情的苍天
缓缓飘降
那一天和那一天之前
预感便伴随着恐惧
悄悄向南京围来
雾一样湿湿的气息
雪一样晶莹的冰片
2003年12月12日,长诗《狂雪》诗碑铜版墙落成及《历史证人脚印—“铜板路”图集》首发仪式。
军旅诗人王久辛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那个冰冷残酷的时间段:
野兽四处冲锋八面横扫
像雾一样到处弥漫
如果你害怕
就闭上眼睛
如果你恐惧
就捂严双耳
你只要嗅觉正常
闻就够了
那血腥的味道
就是此刻
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晚上
我都能逼真无疑地闻到
那硝烟
起先是呛得不住咳嗽
尔后
是温热的粘稠的液体向你喷来
开始没有味道
过一刻便有苍蝇嗡嗡
伴著嗡嗡
那股腥腥的味道
便将你拽入血海
你游吧
我游到今天仍未游出
那入骨的铭心的往事
诗人王久辛以真实的笔触,典型地再现了南京大屠杀这惨绝人寰的历史灾难。全诗以场景片断分小节写作,将长达6个星期的灭绝人性的灾难场景和日军的残忍、兽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触目惊心。
长诗《狂雪》以冷峻的意象、凛冽的激情、强大的追问、深刻的反思、坚定的语言深深地震撼了我们。它是刻在南京大屠杀遇难的30万亡灵的白骨之上,刻在中华民族的心上,是历史的强烈控诉和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