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1800000023

第23章 小关之战

自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之后,就和南方的宋、齐、梁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但在公元535年,这种双雄对峙的局面出现了重大变化,从北魏蜕变出来的东魏、西魏,再加上在江东立国的梁朝,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历史上经常提到的后三国时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梁朝从公元502年建国,到现在,已经三十四年了。此时的梁朝正处在一个蓬勃发展的强盛时期,再加上梁武帝萧衍虽然佞佛,但还没彻底老糊涂,梁朝的整体实力非常强大。

对高欢和宇文泰来说,他们现在没有任何理由找萧衍的麻烦,萧衍不来找他们的麻烦,就谢天谢地谢菩萨了。虽然东魏、西魏和梁朝也屡有摩擦,但整体上南方边境比较平稳。当高欢和宇文泰各自控制住局面后,他们之间涉及生死存亡的大战,已经不可避免。

东魏和西魏之间的大战,其实并不是始于公元535年,早在去年底,宇文泰就已经派信武将军元庆和率军进攻东魏。不过元庆和纯粹是给高欢挠痒痒的,他手上那些虾米兵,根本无法撼动高欢。对于这一点,高欢和宇文泰心照不宣。

从西魏大统元年(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初春到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正月,高欢和宇文泰都忙于内政,调整权力结构。特别是宇文泰,由于西魏的整体国力远不如东魏,宇文泰更注重对经济发展的扶持,在大统元年三月,宇文泰以“戎役屡兴,民吏劳弊”,出台了二十四条新制,为西魏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最值得一提的是,宇文泰重用了行台郎中苏绰,为日后轰轰烈烈的西魏全面改革埋下了伏笔。

在这两年时间内,东魏和西魏爆发过两场“上档次”的战争。第一场是在大统元年的正月底,高欢派大行台司马子如、大都督窦泰、太州刺史韩轨率军进攻潼关。这支东魏军不像是来找宇文泰麻烦的,倒像是来打酱油的。

东魏军进攻潼关,很可能是虚晃一枪,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城防工事还不太完备的华州。东魏军虽然很快就架梯子爬进了城,但接下来却上演了一出闹剧。镇守华州的是西魏名将王罴,王罴听说东魏兵攻城,光着膀子,操起一根大白棒子,冲出了衙门。

不知道高欢派来的都是些什么军队,一个光棍般的王罴,居然就能将东魏兵吓的连连后退。随后西魏兵大举杀到,揪住东魏兵,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胖揍,司马子如等人灰头土脸逃回去了。

第二场战役发生在西魏大统二年(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正月,高欢亲自率一万名精锐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丁当之势,从晋阳出发,仅用了四天,就渡过黄河,杀到西魏的北方重镇夏州城下。

因为高欢这场偷袭战保密程度非常高,西魏方面毫无察觉,等夏州刺史斛拔俄弥突发现城下突然出现东魏骑兵时,已经来不及了。当天夜里,高欢下达了攻城令,数不清的东魏鲜卑族士兵疯狂爬城,活捉斛拔俄弥突。

高欢做事向来都是非常毒辣的,他知道西魏地广人稀,缺的就是人力资源。宇文泰越缺少什么,高欢越抢什么,不要责怪高欢心狠手辣,利益之争是不讲道德的。拿下夏州后,高欢下令将夏州的五千余户全部迁到河东,夏州之于高欢的意义只在于军事层面。

高欢攻夏州,还有一层用意,就是打通河东与灵州曹泥、以及曹泥女婿刘丰控制的凉州之间的联系渠道。如果灵州、凉州能和夏州、河东连成一片,那么高欢就将进一步压缩宇文泰的北线防御体系。

高欢能想到的,宇文泰当然也会想到,留曹泥在自己腹背,总是个祸害。随后宇文泰亲自带队强攻灵州,甚至不惜挖开黄河,水淹灵州城。宇文泰把耳光扇在曹泥脸上,疼的却是高欢,他当然不能让宇文泰得逞。

就在灵州城即将被淹没的关键时刻,高欢火速电令阿至罗部落的三万铁骑渡河直袭西魏军的背后,捅了宇文泰一刀,抢了西魏军五十匹战马。宇文泰吃了一点小亏,对曹泥也失去了兴趣,罢兵回长安。高欢随后将曹泥、刘丰等各部落五千户迁到河东,至于灌满水的灵州城,留给宇文泰养鱼吧。

除了这两场闹剧般的战役,两魏之间还爆发过一场嘴仗。这是在西魏大统元年(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七月,宇文泰以皇帝元宝炬的名义,下诏声讨逆臣高欢二十条大罪,并吓唬高欢说:“朕将亲总六军,与丞相扫除凶丑。”高欢根本不吃宇文泰这一套,随后也以东魏皇帝元善见的名义,下诏大骂宇文泰这个逆贼,其檄云:“分命诸将,领兵百万,刻期西讨。”

就双方实力来看,西魏倾国之兵进攻东魏是不现实的,宇文泰更多的是在打宣传战。而东魏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兵强马壮,高欢有足够的能力大规模进攻西魏。高欢说他要砸宇文泰的鸡毛小店,并不是恐吓之言,只不过高欢在等待合适的时机下手。

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十二月十一日,高欢正式做出了讨伐西魏的决定。

这次大举伐西魏,高欢兵分三路:

北路:高欢率主力部队从晋阳出发,沿黄河南下至蒲坂(今山西永济西,黄河东岸)。

中路:大都督窦泰率军攻潼关。

南路:司徒高敖曹、行台尚书元暹攻上洛(今陕西商县,西魏洛州治所)。

打个形象的比喻,潼关就像是长安的大门,而上洛则是长安的窗户,窦泰负责踹门,高敖曹负责翻窗户。如果高敖曹能从窗户翻进屋,就不用窦泰使出吃奶的劲踹门了。而高欢本人的行动,更像是在挖宇文泰的墙脚,从墙上刨出个大洞,高欢从洞里钻进去,搜刮宇文泰的银子。

高欢在蒲坂的黄河东岸建造了三座浮桥,从高欢的动作上来看,高欢极有可能从这里抢先一步渡过黄河。至少宇文泰手下许多将军都是这么判断的,但宇文泰的分析却出乎所有将领之外。

在兵法上有这么一个重要概念,就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前面屡次讲到的“声东击西”之计也属于这个军事谋略范畴。声东击西之计最大的特点就是将虚拟一个战场,然后干扰敌方的判断,将敌军引向这个虚拟的战场,然后我军可趁敌军调动之机,攻击其主要目标。

高欢在蒲坂大张旗鼓的造浮桥,表面上看是要从这里渡河,这反而引起了宇文泰的怀疑。直来直去,从来就不是高欢用兵的风格,这个货无论是做人还是用兵,都非常地狡诈。宇文泰非常自信地告诉诸将:“你们都被贺六浑给骗了。”

众人不解。

宇文泰耐心给弟兄们解释:“这次高欢三路来攻,其中最精锐的一路军就是窦泰所部,如果高欢要渡河直接和我们开战,他不可能把精兵交给窦泰,此其一。高欢在蒲坂做造桥渡河的假象,意在把我们的主力吸引到蒲坂,减轻窦泰进攻潼关的难度,此其二。”

宇文泰继续讲他的战情判断:“其实此次窦泰率主力前来,正中吾下怀!公等岂不闻骄兵必败之理?窦泰所部确实多精锐,但骄傲轻敌,善游者必溺于水。我乘窦泰轻我之机,一鼓击之,必枭泰首于马前。若克窦泰,高欢诡计已为吾所破,必走。”

没想到宇文泰喷了半天唾沫,大家却不相信宇文泰这个判断,大哥,你也太扯了。如果按大哥说的,我们去打窦泰,万一高欢真的过河怎么办?到时可没地方买后悔药。不如我们两头并重,同时对付高欢和窦泰。

宇文泰大笑:“贺六浑固然狡猾大大地,但我早就给他下了套。你们还记得上次贺六浑偷袭潼关,我率军只停留在灞上么?那是我故意向贺六浑示弱,以骄其轻敌之心。今日贼再来,而我军依然没有远征,就给贺六浑造成了我军胆怯不敢战的假象,必然放松警惕。诸公勿复言!五日之内,看我取窦世宁首级!”

宇文泰決定的事情,別人只有服从的权利,没有提建议的权利。虽然有些将领依然对宇文泰的决策产生怀疑,但嫩胳膊扭不过粗大腿,只好听老大的命令。

为了进一步迷惑高欢,宇文泰故意放出风声,说他要率军队前往陇西,造成宇文泰不敢应战的假象。同时,也就是西魏大统三年(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正月十五,宇文泰蹑手蹑脚地带着六千骑兵,溜出了长安城。

宇文泰下令部队以极限的速度前进!

在夜色的掩护下,六千西魏骑兵仅用了一天多时间,就赶到了长安以东三百里的小关(潼关以西附近)。而得到虚假情报的窦泰正悠哉游哉地享受着冬日里的暖阳,根本没想到宇文泰会出现在他面前。

窦泰是高欢的连襟,他的夫人娄氏就是娄昭君的妹妹。窦泰是东魏集团早期的招牌性人物,严格来说,窦泰虽然“善骑射、有勇略”,但窦泰自跟着高欢闯荡江湖以来,并没有在军事上有什么建树,更像是个打酱油的。

从宇文泰突袭至小关,窦泰惊慌失措的表现来看,这不应该是一个有经验的名将所应该有的表现。高欢手下名将如云,派侯景都比窦泰更有胜算,只能理解成高欢想让窦泰多立功,在乱世中,靠关系吃饭,不如靠武功吃饭。

窦泰慌手慌脚的想依山列阵,和宇文泰决一死战,但宇文泰不会给他这个机会。东魏军“未及成列”,宇文泰就下达了攻击令,西魏骑兵呼啸着冲进了东魏军的阵中……

窦泰带来的一万多人马倒没有多少伤亡,但全都投降了宇文泰。窦泰本人见大势已去,羞愧难当,一狠心,拔剑抹了脖子,时年不知道多少岁。宇文泰心情愉快地割下了窦泰的人头,传首长安,在自己的功劳簿上画了一条粗粗的红杠。

得到窦泰的死讯,高欢很悲伤,但更让他恼火的是,他的“声东击西”之计又被宇文泰看破了。早知今日宇文泰成为自己的劲敌,当初就应该把黑獭直接干掉,现在再想这些还有什么用,哪有卖后悔药的?

其实在窦泰遇上宇文泰的时候,高欢就已经得到前线军报,但当时高欢根本就没有打算造浮桥。即使想踩着黄河的冰层过去,因为冰层太薄,高欢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窦泰战死。

窦泰死了,高欢也垂头耷脑地撤军回到晋阳。

三路大军的北路和中路都折了,倒是南路的高敖曹闹出不小的动静。高敖曹负责进攻的地点是上洛郡,在降人村窟的引导下,东魏军很快就攻到了上洛城下。上洛是个小城,但小城经常出一些大牛人,西魏洛州刺史泉企知道高敖曹是东魏第一虎将,但这又如何,爷爷也不是好惹的。

东魏军开始攻城,但结果很意外,高敖曹非但没吃掉泉企,反而被西魏军连射三箭,从马上栽下来,差点没见阎王。等高敖曹苏醒后,继续攻城,依然没有得手。泉企带着两个儿子泉元礼、泉仲遵固城死守,一直坚守半个月。直到弹尽粮绝,高敖曹才很勉强的攻进上洛。

泉企是上洛本地人,家世豪强,这一点也决定了泉企不可能脱离西魏统治集团。当高敖曹趾高气扬地进城后,想在五花大绑的泉企面前展示一下胜利者的雄姿,但却被泉企喷了一脸唾沫:“你能站在我面前,不过是因为你众我寡,我力战而降,生死但由汝命,但我根本就不服你!”

高敖曹无语,即使你这么强硬,那么,就请你去我家大丞相那里展示你的强硬吧。随后高敖曹任命杜窟为洛州刺史,将泉企送到邺城,听候高欢发落。其实泉企和高欢早在三年前就有过接触,当时高欢追元修到潼关,是泉企派儿子泉元礼带着五千乡兵堵住了高欢,这才让元修顺利进入长安。

至于泉企到了邺城,和高欢都说了些什么,史载不详,只是说“寻卒于邺”。

同类推荐
  • 九一八

    九一八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陌生的话题,但我们还是想探究隐于事变背后的某种玄机。为此,《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九一八》撷取了事变发生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细节性的事件和话题,力图多层面,全方位地展示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你会看到,虽然占领中国东北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但事变的爆发也是日本国内各种政治努力复杂博奕的结果;虽然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早已臭名昭著,但也脱不开当时的国情和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虽然中日双方是事变冲突的主角,但当时国际社会与国际列强的姿态,从定意义上讲也极大地影响了事态进程与结束。
  •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奥运腾飞:2008年的中国

    研究国史是神圣的事业,一定要投入真感情。也就是说,不仅仅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项工作,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更要把研究国史看成是一份神圣的事业,一份值得投入精力、倾注感情的事业。有了这份深厚的感情,才能有研究的动力和出发点,也才能取得经得住时间检验的科研成果。《读点国史:辉煌年代国史丛书》由一批国史研究领域的专家担纲撰写,他们有专业背景,曾承担过国家级重大课题,也都有个人的研究著述,形成学风严谨、功力扎实的品格。我相信这套丛书是他们用心写就的。
  •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本篇作为起点小说《长夜年代记》的资料篇。记录了平行真实地球与小说时代空白千年的故事。以编年体与纪传体两种形式记录了这一千年时间历史的走向。
  • 商汤灭夏

    商汤灭夏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16世纪,国势日衰,江山开始摇摇欲坠。夏朝最后一任君主夏桀即位后,统治更加残暴。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很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商汤看到夏桀十分腐败,决心消灭夏朝。夏此时已是众叛亲离,而商汤领导有方,所以夏桀的军队很快被打败,桀也遭到了流放。于是,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商汤灭夏》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商汤灭夏的有关内容。
  • 混迹在新明朝

    混迹在新明朝

    张彦发现自己穿越了,并且来到了一个假的大明朝!历史还是那个历史,但拐了个弯儿,众多名人的命运轨迹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他进一步发现,自己居然还是个穿二代。可惜高堂早逝,空顶着个穿二代的光环,却没机会享受到拼爹为他带来的安逸生活。张彦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不能被活活饿死。封侯拜相太难,建功立业太累,开疆拓土不现实,青史留名不靠谱,权倾朝野忒荒唐……倒不如混混日子,考个功名,做个小官,发一点小财,纳两房小妾,抱几条大腿来得逍遥自在!然而……他混着混着,混了个金榜题名。混着混着,混了个万民称颂!混着混着,混成了大明首辅……
热门推荐
  • 唐残

    唐残

    去他娘穿烂的盛唐、初唐,去他妈帝王将相、士大夫地主豪强富商,改良篡权的泛滥路数,我区区一个蝼蚁似得草贼就是要逆天啊;“在世曹操朱”老三算个毛,“人中之龙”李鸦儿也就那样了,杨大眼、钱婆留、还不赶快排好队。还有那个多才多艺的马球小皇帝,块放开那个妹子让我来。让我来“天街踏尽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让全天下金堂玉马的世家门阀,在遍地蜂起的泥腿子面前瑟瑟发抖。总而言之,就是一个伪装成穿越者的疑似触手怪/吃货,在唐末乱世大杀四方改天换地而吊打全世界的故事。
  • 打到王茂田

    打到王茂田

    王茂田哈欠连天地填完自己的选票,就趴在桌子上睡过去了。选举结果出来时,茂田老汉正睡得昏天黑地,旁边的人好歹把他晃醒:王老汉,村支书的大帽儿扣你头上啦!接着,镇里的路副书记敲了敲话筒,招呼王茂田上主席台。茂田老汉的老脸忽忽地发起烧,恨不能钻进桌洞里去,他脸红脖粗地说句不耍笑不耍笑,抓起烟袋就往屋子外跑去。王茂田跑出村部大院,心里还是感觉怪丢人,生气得慌。大山窝子村党员群众一个样,老是把选举当成戏耍,投出些稀奇古怪的人出洋相,平日里拿出来寻开心。
  • 与狗共枕

    与狗共枕

    这天早晨,苏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睡在男神的被窝里。没错,是那个叫林煦的男神。林煦身高一米八五,腿长,是个银行经理,肤白英俊气质佳,住在苏澄对门。虽然是邻居,可是林煦太高冷了,所以两个人平日交集不多。作为一个不争气的颜控,苏澄留意他很久了,不过作为一个靠码字维生的穷苦小宅男,苏澄并没想过真的要怎样,只是默默地花痴着而已。昨天苏澄赶稿子赶到凌晨三点,趴在电脑桌上就睡着了,结果今天一睁眼睛……林煦还没醒,清晨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的脸上,又黑又长的睫毛在白净的皮肤上留下淡淡的阴影,显得他十分俊秀。
  • 独家占有之亿万夫人

    独家占有之亿万夫人

    一纸证书,曾最亲密的爱人转眼便成妹夫。一场婚礼,她讽刺的为出嫁的妹妹做伴娘。一出意外,最珍贵的孩子从身体里痛苦离去。煤气爆炸,大火蔓延,她被丢弃在这预谋的死局中…尸骨无存。也许是天见犹怜,她竟重生在亲人背叛那一天。民政局前,不带迟疑的将离婚证书丢在前夫脸上,转头看着妹妹:祝你们早有恶报,半生不幸。最后潇洒离场:总有一天,我会嫁给一个比你许家、江家更高大上的人物,此生此世,你们给我的,笔笔清算。片段:(特骨铮铮篇)一处屋舍,遮风挡雨,占地三平米,目测公摊三百平米,拥有露天游泳池,外带全开放式水景厨房,入门便是床,夏暑冬寒,承天接地。没错,这是她用两百块租下的房子。许菁菁豪情万丈放下狠话,最后只带着五百块牛逼哄哄净身出户。顺带着在路上捡了一个无家可归“流浪汉”。“你没老婆吧?要不我们破罐破摔得了!”片段:(三十六计篇)“大叔,你要了我吧。”死缠烂打攻势。“大叔,漫漫长夜,不孤独吗?好巧哦,我也挺寂寞的。”升级版纠缠攻势。“大叔,你是不是有处情节?其实我是不介意做修复的。”撕破脸皮继续升级攻势。某大叔忍无可忍,拍桌而起:“你究竟想做什么?”“你难道没看出我在引诱你吗?”某女天真无邪的笑道。“……”“大叔,放眼整个C国,就你最有钱。”“所以呢?”“所以我要嫁给你。”
  •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

    《哈佛家训精华读本: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是一份献给孩子的人生礼物,是促进孩子们成长、成才的精神食粮。它借助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阐述了百年哈佛的人生哲学,告诉孩子们许许多多做人与处世的哲理,从而启迪孩子们的人生智慧,激励孩子们奋发上进。
  • 豪门婚情告急:婚有暗香来

    豪门婚情告急:婚有暗香来

    我甩了男友许至,求陆彦回娶我。他带着恨意跟我结婚,这一场婚姻,覆盖着抹不去的血债。再见许至,他娶了比自己大十七岁的女人。看似风平浪静的富贵豪门里,阴谋和算计欲盖弥彰。就在我以为可以触碰到幸福的时候,残忍的真相慢慢浮现。许至对我说,何桑,你想知道你哥是被谁害成这样的吗?让我来告诉你。我对陆彦回说,有个瞎子给我算过,说我命不好,从前我不信,现在我信了。他抱着我哭了,他说桑桑对不起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求你别离开我。后来我常听到一首歌,有句歌词总让我湿了眼眶。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 四川当代作家研究:王火卷

    四川当代作家研究:王火卷

    王火老友的长篇巨著,三卷本,一百六十多万字的小说《战争和人》终于出齐了。当我拿到最后一卷《枫叶荻花秋瑟瑟》时,心中有些酸楚,喉头有些哽咽,我被他的顽强所感动,为他的得胜而欣慰,也为四川文坛有这样一位道德、文章都令人敬佩的作家而高兴。
  • 金蚕蛊

    金蚕蛊

    我告诉你,我们寨子里流传一个几千年的法宝,他叫金蚕蛊,有了这个基础,金蚕蛊天不怕地不怕就等于拥有了全世界,祭老祖宗几千年的成就啊,都在这个金蚕蛊的身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曾被你温柔铭记

    曾被你温柔铭记

    苏熹跟着妈妈去了顾家,遇见和她毫无血缘关系的姐姐,顾弥音。顾弥音经常坐在孟西楼的机车后面张扬地笑。而孟西楼是苏熹心里的少年。因为顾弥音的妈妈是为救苏熹而死,所以顾弥音恨她,百般刁难她,再加上顾弥音喜欢的优秀少年梵迦喜欢苏熹,顾弥音对苏熹的恨更加咬牙切齿、毫无余地。出于愧疚,苏熹一直忍让顾弥音,她铭记孟西楼小时候的恩惠,给了孟西楼一次又一次伤害自己的理由。原本她有个好朋友夏菡,却因为继父顾越天让夏菡的爸爸进了监狱,失去了这段友谊。而夏菡也报复回来,让顾越天成为植物人。
  •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太上老君玄妙枕中内德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