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和高欢的关系,几乎就是当年高欢之于尔朱荣的翻版。在尔朱荣时代,高欢老老实实的给尔朱荣做打手,积攒了不少银子,侯景同样如此。高欢一天不死,借侯景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造高欢的反。
大丞相令下,侯景立刻率军南下收拾贺拔胜。在元修西逃期间,贺拔胜已经接到了元修的调令,率本部北上准备与宇文泰会合,共同对付高欢。贺拔胜也是个滑头,他不想当宇文泰的炮灰,慢慢腾腾的往前爬。等高欢攻陷潼关时,贺拔胜才来到淅阳(今河南西峡),行军里程不过百余里。
贺拔胜是当时著名的武将,史称“便弓马,有武干。”而他的对手侯景自小就跛了一条腿,论上马拉弓,一百个侯景也玩不转贺拔胜。但侯景的优势在于谋略,侯景曾经跟着名将慕容绍宗学过孙子兵法,灌了一肚子的“坏水”。
贺拔胜在南阳和侯景大打出手,关于这场战役,史书上记载不详,只是说“胜军不利”。但从“(贺拔胜)率麾下数百骑南奔梁”来看,贺拔胜应该是惨败,如果不是被侯景吃掉了老底,贺拔胜也不至于狼狈逃到江东找萧衍大法师要斋饭吃。值得一提的是,和贺拔胜同时南逃的还有两个人: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以及杨忠后来的儿女亲家、唐高祖李渊的外祖父独孤信。
侯景在打跑了贺拔胜之后,并没有立刻收兵,而是继续在魏梁边境上转悠,寻找可口的美味。东荆州(今河南泌阳)刺史冯景昭曾经接受过元修的调令,算是和元修穿一条裤子的,必须打掉冯景昭。侯景率军直趋穰城(今河南邓县),在“内奸”杨祖欢的协助下,将誓死效忠元修的冯景昭打败,冯景昭下落不明。
扫清了来自荆州方向的威胁,高欢后顾无忧,可以集中全力对付宇文泰。高欢对宇文泰采取的战略是:军事上进行高压,政治上进行分化。前面讲了,元修逃到关西之后,高欢已经确定由清河王元亶来接元修的位置,一切准备就绪,只差举办结婚仪式了。
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高欢对元亶始终不太满意。唯一可以当成高欢讨厌元亶的原因,应该就是元亶还没有正式称帝,已经摆出皇帝的架子,元亶出入都要带上大批武士。高欢对此非常反感,元亶没称帝都敢翘尾巴,一旦称了帝,岂不是要蹦上天?高欢需要的是听话的玩偶,而不是摆谱的祖宗。
在元修拒不回来,南阳王元宝炬西逃的情况下,孝文皇帝的孙子辈中,元亶是唯一的人选。如果选择旁支宗室,高欢又担心这个人选无法服众。不知道是听了谁的主意,还是高欢灵光一现,他把主意打到了元亶的儿子元善见身上。
元善见是元亶的嫡生世子、孝文皇帝最年长的嫡曾孙,而且最让高欢满意的是,在这一年(公元534年),元善见只有十一岁。元修和元亶都是成年人,不利于高欢的控制,但年幼的元善见显然不会给高欢带来什么麻烦。
高欢决定抛弃元亶,他直截了当地告诉元亶:“欲立王,不如立王之子。”元亶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皇帝梦居然毁在了儿子手上,已经摆过皇帝架子的的元亶羞愧难当,一怒之下,南下去投靠萧衍。元亶没跑多远,就被高欢派人追了回来,踢到一间黑屋子里当太上皇。
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十月十七日,天寒地冻,北风呼啸,十一岁的元善见在高欢的摆布下,即位于洛阳,改元天平,大赦已经混乱至极的“天下”。
自从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北魏帝国以来,从来都只有一个皇帝。而同时出现两个合法皇帝,这在北魏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元善见的称帝,意味着北魏长达一百四十八年的辉煌历史正式走进坟墓。取而代之的是东魏、西魏——两个由外姓控制的空壳帝国。
东西魏的出现,也意味着高欢和宇文泰这对绝代枭雄的直接对抗正式拉开大幕……
北魏分裂还有一个负面效应,就是繁花似锦的洛阳城,已经不再适合做国都了。
东西魏对峙局面出现后,高欢和宇文泰的地盘以潼关为分界点,而洛阳离潼关实在太近。且不说宇文泰一旦攻陷洛阳,会对高欢造成多大的战略压力,如果元善见再被某个多事者拐跑,难道再让高欢立一个傀儡?这岂不让天下人笑话。这种事情做过一两次就足够了,做多了,观众会产生审美疲劳的。
高欢做出了一个不算特别艰难的决定——迁都邺城。
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十月二十七日,元善见奉“太上丞相”高欢之命,从洛阳出发,前往这个聪慧儿童眼中的陌生世界。
高欢做事,从来都是非常狠毒的,反正洛阳已经不再适合建都,不如把洛阳整体搬迁过来,不给宇文泰,或者萧衍留下一块蛋糕。经过一百多年的和平发展,特别是孝文迁都以来四十多年,洛阳成为北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仅常住居民就有四十万户。
由于事发仓促,四十万户(人口可能达到百万)洛阳居民在一片乱象中“狼狈就道”,这次洛阳居民整体搬迁也是南北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人口迁徙。上至皇帝,中至王公贵族,下至黎庶,都因为高欢的一己之私而饱尝了背井离乡之苦。
站在高欢的利益立场上,掏空洛阳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就在元善见称帝后不久,高欢就从西线战场上得到一个坏消息:宇文泰率军攻陷潼关,斩守将薛瑜(《周书·文帝纪上》作“薛瑾”),高欢留在潼关的七千精锐部队,一转手就成了宇文泰的私产。高欢气的大骂薛瑜是个大饭桶。
潼关落在高欢手上,对宇文泰产生的巨大战略威胁,就等于曹操攻克汉中,对刘备产生的战略威胁一样。无汉中便无蜀,同理,无潼关便无关中,所以宇文泰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潼关夺回来。
宇文泰并没有把战线拉的太长,虽然宇文泰在夺回潼关后,派信武将军元庆和去讨伐东魏,但元庆和带的是偏师,对东西并峙的格局根本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宇文泰意识到,他和高欢的战争将是长期的持久战。既然一时半会拿不下高欢,那现在就没有必要把精力全部放在高欢身上。
宇文泰主持关西军政,从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算起,到现在也不过八个月的时间,宇文泰在关西的政治基础也不是很坚实。所以宇文泰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权力,先扎好自家的篱笆墙。
宇文泰在关西也有许多对手,但没有哪个对手比他的大舅子元修更让宇文泰头疼。严格来说,元修初来关西,他和宇文泰正处在一个政治蜜月期,一时半会还翻不了脸,所以此时元修还算不上是元修的敌人。
问题出在元修的私生活上。
元修在洛阳时曾经娶了高欢的女儿做皇后,这是一桩明显的政治婚姻,元修和高皇后与其说是夫妻关系,不如说是牢头和犯人的关系,高皇后就是高欢安插在元修身边的“内奸”,他们之间的感情可想而知。
元修所喜欢的,是另外三个女人。
男欢女爱,人之常情,但问题是,这三个元修喜欢的女人,都是他的堂妹!这三位公主分别是:南阳王元宝炬的姐妹平原公主元明月、东魏皇帝元善见的姑母安德公主,以及名叫“蒺藜”的宗室公主,父系不详。
在这三位公主中,最受元修宠爱的是元明月,元修逃离洛阳时,唯一带在身边的就是元明月。元修初来时,宇文泰对元修礼敬有加。但当元明月风骚妖娆的站在宇文泰面前时,宇文泰傻眼了,他做梦也没想到,元修居然乱伦!
当初宇文泰千方百计要把元修迎到长安,不仅因为元修是正牌皇帝,更重要的是元修在官场上的好人品,“性沈厚,学涉,好武事。”可现在元修出了这种事情,会影响他的政治形象,进而影响宇文泰要打的这张皇帝牌。
宇文泰也是个厚黑派,如果他对元修和元明月的乱伦不满的话,可以旁敲侧击点一下元修,如果元修不同意,再动手不迟。宇文泰根本就没有和元修商量,直接指使元魏宗室骗杀了元明月。
元明月的死,极大的刺激了元修,这可是元修最喜欢的女人!杀“妻”之恨,让宇文泰在元修心中“救世主”的形象瞬间垮塌。现在元修才看清了宇文泰的本来面目——这是一头披着羊皮的恶狼!早知如此,自己又何必从东边的虎狼窝跳进西边的虎狼窝,有什么区别?
元修很后悔,但他现在被宇文泰控制,还不敢公开和宇文泰翻脸,但已经是非常的“不悦”。元修的隐术没有练到家,每次想到明月的惨死,元修都怒不可遏。他一会拉弓射箭,一会踢翻案子,来发泄自己的愤怒。
这一切,宇文泰都看在眼里,他知道,元修的发狂,都是冲着自己来的。宇文泰本来就没把元修当盘菜,他请元修来关西,是来当玩偶的,不是让他来做自己的祖宗。
宇文泰不是傻子,他当然知道只要自己实力足够强大,有没有傀儡皇帝当政治挡箭牌都是无所谓。尔朱世隆手上还有元晔这块牌子,结果又如何?再说与元修同来关西的,还有很多宗室亲王,难道宇文泰就一定要用元修么?
西魏永熙三年(东魏天平元年,公元534年)闰十二月十五日,元修在逍遥园宴请宾客后,因为觉得口喝,又喝了一杯酒。
元修没有想到,他喝的,是一杯毒酒!
《北史·魏纪五》:“帝饮酒,遇鸩而崩,时年二十五岁。”至于是谁在其中做的手脚,地球人都知道,说出来就没意思了。也许在毒发身亡的那一瞬间,元修才明白一个道理:他只是宇文泰手中的一颗棋子。
元修死后,宇文泰假惺惺的替元修大办丧事,跪在元修灵前号啕痛哭,并追谥为孝武皇帝。演戏谁不会?
至于由哪位亲王来接替元修的工作,宇文泰已经有了中意的人选,就是南阳王元宝炬。元宝炬和元修一样,都是孝文皇帝的孙子。在高欢已经选择孝文皇帝曾孙元善见的情况下,宇文泰自然不会选择疏远宗室。
二十八岁的元宝炬不情不愿的坐在于火坑上面,任由宇文泰摆布。但他不敢反抗。元修是怎么死的,元宝炬不可能不知道。
东魏天平二年(公元535年)正月初一日,元宝炬在长安西郊正式称帝,国号还是大魏,改元大统元年。元宝炬是西魏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从他坐在御床上的那一刻开始,历史上著名的东西魏争霸史,正式开始上演。
当然,元宝炬和元善见都只是沉默的旁观者,他们有看戏的权利,但没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力。
有高欢和宇文泰在,所有人都是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