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300000010

第10章 霸业初兴(4)

谋臣甯越对总司令孔青说:“可惜了,我们应该把尸体还给他们。战车、兵甲这些装备是在战斗中消耗掉的,而府库里的钱却会在安葬尸体中消耗掉。”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厚葬”的观念,是役齐国人战死两万多人,这在战国初期可谓是大数目。甯越想利用齐兵尸体来作文章,让齐国的钱财在“厚葬”的传统下烧光。这便是经济战,这便是超限战!由此看来,墨子提出“节葬”的主张,确实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随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人员伤亡也随之增多,一味坚持“厚葬”的主张,最终只能让对手有机可乘罢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一点,春秋时代战争中体现出来的人道主义传统,在战国时代一点一滴地消失,甚至士兵的尸体也被当做经济战争的筹码,这并非仁义之道。

廪丘一役的胜利,证实了魏斯的理论,只要三晋团结,就没有打不败的对手。齐国人被打得焦头烂额了,可是魏斯并不想就此停手。尽管齐军损失了两万人与两千辆战车,但对于这个东方大国来说,这种损失还是可以承受得起,只要有喘息的机会,他们很快还会东山再起。对落水狗就得痛打,不然它游上岸后还得咬人。压制齐国的最好方法,莫过于趁热打铁,尽快发动新一轮的攻势。

但是不要忘了,齐国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特殊在哪里呢?原来西周成立之初,周王室给了齐国特殊权力,若有其他诸侯国不听王命者,齐国都可以征伐。魏斯继承了春秋时代的“霸主”思维:在政治上要掌握主动权,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虽说到了战国,周天子真的是一个子都不值,可是对付齐这样的大国,扛出“王命”的旗帜,还是可以吓唬人,可以威慑其他诸侯。

于是魏斯略施小计,从周天子那里“申请”来了一张王命。被高高架在空中的周威烈王自然“义正词严”地发布一道王命,“命令”魏、赵、韩讨伐齐国。三家掌门人魏斯、韩虔、赵籍假惺惺地欣然领旨,于是乎三晋兵团又雄赳赳、气昂昂地向东方挺进。

不得不说,三晋兵团的战斗力真不是吹出来的,无论在战术水平还是在将士的素质上,都比齐国高出一截。齐国人的自信心在攻势凌厉的三晋联军压迫下荡然无存,西部的长城形同虚设,被轻而易举地突破。这里我们看到,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一种新的防御手段出现了,便是修筑长城。齐国的这段长城,西起防门(山东肥城西北),东至琅邪入海,是战国时代较早的长城。但是这道貌似坚固的防御体系,却阻挡不住三晋的隆隆战车。

这一年是公元前404年,继上一年廪丘惨败后,齐国人再吞苦果。事实证明了魏斯的远见卓识。他挂羊头卖狗肉,高举“王命”的旗帜征伐齐国,凯旋归来后,又到周王室领地内搞了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为周天子挣足了面子。那么魏斯能从傀儡天子那里得到什么呢?

回报是丰盛的。周威烈王封魏斯为上卿,这只是个开端罢了。

魏斯、韩虔、赵籍所谋求的,乃是获得诸侯的权利。其实晋国早已经一裂为三,赵、韩、魏三足鼎立,势力强大,有国家之实,却无诸侯之名。原来还差一道程序的认定,诸侯之名必须要由天子册封。可是从周朝的礼法来看,赵氏、韩氏、魏氏以臣子的身份却凌驾于君主之上,显然是乱臣贼子,大乱礼法,这种人怎么可以册封为诸侯呢?

周天子试图维持住最后的底线,可是却禁不住三家软硬兼施的巨大压力。终于在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低下高贵的头颅,正式册封赵、韩、魏三家为诸侯。魏斯就是魏文侯,韩虔就是韩景侯,赵籍就是赵烈侯。

对魏、赵、韩三氏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从卿大夫一跃而成诸侯。他们终于与晋国划清了界线,不再是晋国的一部分,而是崭新的国家。当然,晋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只是它再也不是那个曾令对手胆战心惊的国家,而是沦为不起眼、只有几处破屋遮风避雨的穷诸侯了。曾经雄震天下的晋国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消沉了,在低声下气半个世纪后,于公元前349年最终走向灭亡。

传统的儒家史学认为,赵、韩、魏三家身为臣子,竟然剖分晋国,君君臣臣的政治体系完全被破坏。在这种纲常散坏的情况下,周天子封三家为诸侯,承认他们瓜分晋国的合法性,使得君臣之礼完全崩溃。后来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痛心疾首地说:“君臣之礼既坏矣,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灭,生民之类糜灭几尽,岂不哀哉!”把战国时代的祸乱归结于周天子自毁纲纪。

可是我们不得不说,传统史观的结论太简单了,只是站在君王的立场上来看问题,似乎周天子不承认三晋诸侯,周王室就可以走向复兴似的。事实上,战国时代的周天子,比起春秋时代更加羸弱,完全没有任何权力。所谓的“册立诸侯”,无非是对既存事实的承认罢了。

这是一个巨变的时代,这个变局是全方位的,绝不可能依靠过去的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变革是必须的,也是时代的大势所趋。

春秋时代诸侯的权柄落入卿大夫之手,三家分晋意味着旧的诸侯制解体,新的诸侯制兴起。由卿大夫篡夺君位而来的新诸侯,自然有自己的经验为戒,权力必须牢牢掌握在手中,不得与臣下分享。独裁制度由是兴起,战国时代,便是贵族政体向君主独裁政体转变的阶段,到最后演变为皇权制度,并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

魏、赵、韩三家的独立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公元前475年知瑶上台到公元前453年的晋阳之战,知氏家族被消灭,晋国被赵、韩、魏三氏所控制;第二个阶段是公元前452年到公元前433年,晋侯反朝三家,象征着晋国被三卿瓜分;第三个阶段是公元前432年到公元前403年,周王正式封三家为诸侯,宣告三个国家完全从晋国脱离出来。

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晋国的变局直接影响天下诸侯强弱格局。

三家一同被册封为诸侯,皆大欢喜。可是皆大欢喜的背后,又不容乐观。在三个新兴国家中,赵国的地理位置最好,位于北面,而北边没有强大的军事集团与之对垒;地理位置最差的是魏国,魏国北有赵国、南有韩国,东有齐国,西有秦国,东南与楚国接壤。在战国七雄中,它与五雄为邻,是典型的夹心饼干类型的国家。这种地理位置有点类似于近代欧洲的德国,必须为拓展生存空间而奋斗。

一个潜在的危险悄悄地威胁着三晋,各自封侯后,三晋还能有一种向心力吗?能不能维持兄弟般的情谊与团结呢?由于历史的惯性,短暂的团结是有可能的,长期的团结绝无可能,因为国与国之间不可避免有矛盾与冲突,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矛盾与冲突将更加尖锐化,最终导致化友为敌。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更没有永远的兄亲。

真正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只有使自己更壮、更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放眼未来,危机重重,新的形势必须要有新的思维,国家政策的出发点是“富国强兵”,一切都围绕这四个字来进行。富国强兵与人才关系息息相关,在战国初期,魏国人才最为鼎盛,下面,我们来说说新三国的一些著名人物的故事。

三魏文侯的幕僚们

魏斯在去世后被谥为“魏文侯”,从这个谥号中可以看出他在文治上的成就甚至超过其武功。他尊孔子高徒子夏为师,与著名学者田子方、段干木亦师亦友,成为一段佳话。在这三位贤人中,对魏斯影响最大的当属田子方。

在《庄子》一书中有一篇《田子方》,称田子方的老师是世外高人东郭顺,但《吕氏春秋》中却称他是孔子高徒子贡的学生。田子方这个人很有意思,有些怪才,魏文侯非常敬重他,魏国太子魏击也对同样敬重他。

有一回,太子魏击出门,坐在马车上不经意地张望,正巧看到田子方在路上瞎溜达,他赶紧停车,从车上下来,向田子方下拜。田子方只是“嗯”了一声,并不还礼,大摇大摆就要离开。这时魏击自尊心受打击了,他“腾”地蹿起来,抓住田子方的手质问说:“富贵者骄人乎?贫贱者骄人乎?”你一个穷酸鬼,我尊重你,你还跟我摆臭架子——太子心里不舒服。“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田子方对魏击就是当头一棒,他接着说道:“国君骄人就丢了国,大夫骄人就丢了家,丢了国就再没有国了,丢了家就再没有家了。像我们这样贫贱的人,本来就没什么好丢的,说的话不被采纳,做的事不合人意,就卷铺走人了,走到哪里顶多还是贫贱两字啊,没啥可丢了。”

明白了吧,原来穷人是跌无可跌,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富贵者高高在上,上涨空间有限,下跌空间无穷,这种感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有什么好牛的呢?有什么好骄纵的呢?

魏击听了后若有所悟,赶紧向田方子道歉。有一回,魏文侯请田子方喝酒,乐师在一旁伴奏。这位魏国君主果然儒雅,不仅雄才大略,还精通音律,他听得乐师的伴奏有点走调了,不由得脱口而出:“钟声不对头啊,左边的声音高了点。”田子方笑了一下,没吭声,但却被魏文侯看在眼里。

“你笑什么?”显然,田子方这一笑并非善意的微笑,而是带有讥笑的神情,难怪魏文侯要逼问。问了就得答,田子方回话说:“我听说,君主只要知道乐官就行了,不需要知道乐音。现在您这么了解乐音,就会忽视乐官了。”言下之意,乐师弹得怎么样,自有乐官去管,你作为君主,责任是管理百官,包括乐官在内,而不是评点音乐。

田子方就是用这种独特的方式启发魏文侯,有点像后世的禅师,言谈中总是暗藏机锋。

李悝是魏文侯时的重要人物,在史书上,有时又称他为李克,他也是孔门高徒子夏的学生,文武双全。翟璜知道李悝很有本事,当时魏文侯攻下中山后,想派一位能干的人去镇守,翟璜便推荐李悝前往。中山这个地方是不好治理的,原因有二:第一,这里的居民多为狄人,也就是蛮族部落,虽然在文化上基本上华夏化了,但野蛮的性情仍存;第二,中山被魏所灭后,成为一块飞地,与魏国本土并不接壤,在管理上难度很大。但是李悝不负使命,把中山治理得井井有条,故而深得魏文侯的信任。

魏文侯想要提拔一人为宰相,他有两个人选,一个是魏成,一个是翟璜,哪个比较合适呢?魏文侯举棋不定,便找来李悝,听听他的意见。

当时李悝的地位不及魏成与翟璜,他便以“卑不谋尊”为由,拒绝发表意见。魏文侯坚持道:“你不要耍滑头,说说你的看法吧。”

但李悝终究还是比较滑头,没有明说,却拐弯抹角地说:“其实哪个人比较适合当宰相,是容易看出来的,只是主公没有明察罢了。只要考察以下五个方面,就能分出两人的优劣了:第一,他平日亲近的是什么人;第二,他有了钱后会给什么人;第三,飞黄腾达后,他举荐了什么人才;第四,穷困时看他会不会做出不仁之事;第五,贫贱时看他会不会接受不义之财。”

听到这里,魏文侯已经心里有数了,便说道:“我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先生请回吧。”这就叫心照不宣。从宫里出来后,埋伏在宫外的翟璜已等待多时了,他迫不及待地问道:“听说主上召你进宫询问宰相的人选,结果出来没有呢?”翟璜与田子方不是同一类型的人物。翟璜可不想当什么贫贱的人,他努力地向上爬,要出人头地,要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翟璜心想,李悝可是自己一手提拔出来的人,怎么的也得在魏文侯面前美言几句,说说自己的好话吧。可是李悝据实回话说:“宰相的人选是魏成。”魏成!有没有听错啊?翟璜忿然作色道:“魏成有什么本事,我先后举荐了吴起、西门豹、乐羊、屈侯鲋与你,这些大伙儿都看得着的,我哪点比不上魏成呢?”言下之意,颇怪李悝没有在主上面前全力为自己说好话,有负他的推荐之恩。李悝回答道:“当初您推荐我镇守中山,难道是为了拉拢我,目的是为了往上爬吗?没错,主上是向我询问宰相的合适人选,我只是据实回答。魏成有千钟食禄,只留一成给家人,其余九成用于接济天下贤士,请问您做得到吗?魏成向主上举荐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人,都成了主上的老师,而您举荐的五个人,包括我在内,只是成为下属,从这点看,您怎么跟魏成相比呢?”

这番话,把翟璜说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羞得无言以对,他一直自认为是贤士达人,不想被李悝这么一说,反倒是小人一个了。他惭愧地对李悝说:“哎呀,我真是乡村鄙人啊,不该跟您说那种话,愿意成为先生的弟子。”

说来这个翟璜也是魏文侯时贤人之一,知错能改,认错态度好,倒不失为正直之人。

这件事证明了李悝心胸坦荡,绝不营私结党。魏文侯对他刮目相看,若干年后,李悝升任魏相,大力改革内政,成为战国时代变法的先驱人物之一。

为什么要变法呢?魏国的政治延续了晋国的制度,但晋国的倾覆已经证明其制度有着巨大的缺陷,倘若不改革,魏国将步晋国的后尘。在晋国的政治制度中,卿大夫代代世袭,几大家族轮流执政,君主被架空权力。魏文侯是“世卿制度”的受益者,所以他心里最明白,这种制度对君主是不利的,容易大权旁落。作为新的君主,他得未雨绸缪,避免遭遇晋国君主那样悲惨的下场,要牢牢把握大权,限制世卿的权力。

同类推荐
  • 大唐山门异类

    大唐山门异类

    陆哲不小心穿越到大唐,竟然成为了所谓的“山门”中人,还是某个破落小山门的宗主。更加让他恐惧的是,其他山门中人,还时不时一脸认真地告诉他,外面的“李逆”窃取神器,山门中人一旦被发现,都是先杀后问,不带犹豫的。明知贞观煌煌大势,所以,躲在深山的陆哲,只能选择做一个山门的异类。这是某个倒霉蛋穿越到贞观,带领乡亲们发财致富的故事。
  • 我掌盛唐

    我掌盛唐

    身为律师的他竟然被网友喷死了,命中注定,他得到了一枚神奇的项坠,项坠就像一个百宝箱,里面不但有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还有从古至今的各类物品物资。穿越到大唐天宝年间,却倒霉的成为奸相李林甫的儿子,被迫在非议中前行,逼迫他复仇于政敌。政敌?最大的反派BOSS莫过于因裙带关系上台的杨国忠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杨家,老聩不思进取的李隆基,还有企图翻天的安禄山,只因我的到来,为了大唐百姓的幸福,为了打造一个超越贞观、开元的盛世,盛唐还是由我来掌控吧!
  • 大楚820

    大楚820

    以正史为依据,以轻松幽默的语言,讲述大楚八百年之风云变幻。让历史不再枯燥,让春秋战国演绎历历在目,让那些远古英雄清晰可见。
  • 金山、南洋与离散中国(东方历史评论 02)

    金山、南洋与离散中国(东方历史评论 02)

    《东方历史评论(第2辑)》以华人移民海外的历史为专题,展示从明末清初以来中国人向异域迁徙的苦乐心酸,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充满梦想的漫漫征途,从最初的单纯谋生、到追求财富、再到追求安全、追求荣耀,这不断变化的移民目的也折射出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阵痛、曲折、辉煌与病症。同样,异域文明也在伴随着自身文化的自信与危机,交替贬低或抬高它们眼中的“中国形象”。《东方历史评论02》“影像”主题为“流水线上的青春”,选了一组车间女孩的照片,看看那些姑娘,即使工装也掩不住青春和美丽,伴随着她们美好的梦想,正在流水线上慢慢消逝。这1.5亿年轻人中最绝望的,已经从富士康工厂的楼顶一跃而下,作为对这个残酷时代的无声抗议。
  • 诸葛蒙难记

    诸葛蒙难记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鲜为人知的一段传奇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引人入胜。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良心之作。却说刘备夺取汉中之后,蜀国走上了巅峰。但奇怪的是以后刘备厄运频繁。就连那个神机妙算百战百胜的诸葛亮似乎消失了一样。几乎失去了作用。最后导致关羽荆州兵败,干儿子刘封被杀。糜竺糜芳被杀。张飞被杀。最后夷陵之战,全军覆没。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到底去了哪里?很多历史学家争论不休。本书虽然虚构,但是试着解开尘封当年的历史。望大家收藏鼓励。
热门推荐
  • 世界各地的他

    世界各地的他

    苏孑:“系统,你能不能靠点谱,怎么每次任务都在你的意料之外?”系统:“宿主,我只是个系统,这无权无势的我也控制不住我自己”攻略目标:“没事,我喜欢就好”
  • 好风正当时

    好风正当时

    她是一位乡村女教师,也是一位隐身的土豪。她有两个愿望,一个是守护好她爱的那些人,一个是让帅得不要不要的他成为她孩子的爹。她高、她瘦、她不漂亮、不会做饭……被老妈骂了二十多年有些小小自卑的她担心他看不上她怎么办?好在咱有钱,就用钱砸晕他~谁知他竟然……而且他竟然……原本应该过上幸福生活的两个人毫无准备地被打入地狱,成为世界上最悲惨的人~难道真的“此题无解”吗?老天爷呀,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
  • 体真山人真诀语录

    体真山人真诀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老大,你又黑了

    老大,你又黑了

    陆离是个孤女,因为长得特别黑,一直饱受着异样的眼光。她立志要找回自己的父母,然而当她踏破重重困难找到的时候,却发现她并不喜欢这个结果……甚至,她的黑都是因为她母亲……
  • 身份(中篇小说)

    身份(中篇小说)

    这是一部抗战时期的传奇故事。小说描写抗战时期国、共、军统与日伪等多方力量错综复杂的殊死角斗,大敌当前最终一致抗日的民族精神与爱国情怀。故事扑朔迷离,人物性格生动鲜明,一篇读来赏心悦目的小说。一那块怀表比一般的稍厚,分量也略沉,银质手工雕花外壳,白珐琅表盘,后盖带一层赛璐珞防尘罩。上火车前,方溪文特地从上衣内袋里掏出它来,跟站台上的挂钟对了对快慢。长短不一的三根蓝钢指针一如既往,优雅地合奏出时间的韵律,让方溪文紧绷的神经得以稍稍松弛。1939年的料峭春寒,随着车轮启动的轰鸣,从四面八方更加汹涌地灌入车内。
  • 野蛮丫头VS淘气王子

    野蛮丫头VS淘气王子

    楼柔生性率直,但她这20年来波折不断。8岁,在意外中破相,20岁,邂逅了两个性格迥然相反的男孩,坚强执着的陈浩然和单纯善良的沈天琦,从此开始了三个人情感上的纠结……
  • 野狼总裁

    野狼总裁

    唐傲,星皇集团的董事长兼总裁他不是赌徒却拥有数家赌城,是澳门的新兴赌王。他不是淫棍却让所有女人趋之若鹜,倒贴也行。他不是教父却能在黑白两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什么都不是却也什么都是!沈末末,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生,有些小笨,有些小迟钝,却有着无比执着的性格和一个善良的心与唐傲相遇不知是幸或是不幸,用末末的话说就是:哪个说他是柳下惠,美女坐怀不乱?哪个说他不做总裁就可以去做和尚了?这个传闻中不喜渔色的冷酷魔君为什么偏要来惹她?搂搂抱抱是小意思,亲亲吻吻是小怡情那么…那么…把她拐带上床算什么?What?这叫培养性趣爱好?野狼,他根本就是一只披着人皮的大野狼!是谁说的?到底是谁说的?她孙沈末末要揪出那个造谣的骗子,顺带剁下他的狗头!本文很雷,不是一般的雷,是非常雷!希望一样的总裁系列能让十八带给您不一样的雷感!本文属黑心总裁系列之《野狼总裁》同期推出的还有:好姐妹切小颖的黑心总裁之《蛊惑总裁》好姐妹omo的黑心总裁之《暗夜总裁》
  • 中欧名师讲坛录

    中欧名师讲坛录

    本书辑录了一批中欧名师的学术演讲,内容涉及管理、金融、创新、企业战略等领域的前沿观点。值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我们希望本书的付梓可以让更多人分享中欧的学术和思想盛筵。
  • 大宋西门笔记

    大宋西门笔记

    “大哥!此乃何物?”端王赵佶弱弱的问。“此乃SCAR也!”西门庆抱着迷彩涂装的scar突击步枪臭屁的说……“死~嘎!!!”“嗯~指谁谁死~”“666……”QQ书友群882873123
  • 超时空穿越

    超时空穿越

    李越获得了一个可以穿越时空的宝物,开启了自己的穿越之路……这是一个男人成就最终boss的故事!------新书《主神的黑店》已经展开,欢迎各位兄弟们光临~